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

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

2016-07-06

近年来,我国医患矛盾日趋恶劣,逐渐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这其中,不能单单将过错归咎于哪一方的责任,大家不妨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去思考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能够有效避免或者是迎刃而解。日前,据悉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怀孕护士致其脑震荡,情节恶劣被拘。

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1

打人男子。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 摄

南海网、南海网客户端海口7月5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就因为给他孩子拔针速度慢了,他竟然殴打怀孕的护士,简直太过分了7月4日中午,一名患儿父亲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输液区内暴力殴打了一名怀孕仅两个多月的护士,导致该护士脑震荡。7月5日,记者从海口大同派出所获悉,打人者吴某某被行政拘留10日。

目击者:因拔针速度慢 男子殴打护士

据目击者曾女士介绍,7月4日中午12点半左右,在海医附院儿科输液区很多孩子都在输液,当时打人的男子与孩子坐在最后一排,当时针水快打完了,他就喊护士拔针。但是在此之前也有家 长喊了护士拔针。由于护士离前排孩子较近,便示意先将前排孩子的针拔完,再为他孩子拔针。

在这期间,他(打人者)态度十分恶劣,因为他孩子针水打完有回血,又想让他孩子先拔针,护士却没有给他孩子先拔针,他就动了手。曾女士说,事情发生后,不少家长便上前劝阻, 可是该男子却仍旧不依不饶。

被打护士:说了怀孕可是仍旧遭打

在海医附院神经外科,记者见到了被打护士小覃。据小覃介绍,她已经怀孕11周了,此前曾怀孕三次,第一次因胎儿发育畸形引产,第二次流产,第三次生下一个男孩,此次怀的是二胎。

当时有4个孩子同时打完针,我在给一个孩子拔的时候,他就喊我,说孩子针里有回血。小覃说,当时她就示意说可以等等,把输液按钮关了,前排的几个患儿也在等待,在拔完一个后,她就去给他孩子拔了针。

我说了我怀孕了,不要打,可是这位家长却说,怀孕怎么了就打。小覃告诉记者,当时她拔完之后,便向家长解释,不用担心,现在都是塑料针水瓶,打完并不会出现空气进入血管。可是没想到,该家长竟然并不听她解释,并殴打她。

我们都是一线的护士,平常工作都很忙,不可能对每个家长的要求立即做出回应,也希望孩子的家长也能够多理解我们。小覃说,之后她还会回到儿科护士的工作岗位上,但她希望能得到患者更多的理解。

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2

护士遭殴打。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 摄

医生:护士被殴打致脑震荡 下腹阵痛存在流产可能

据海医附院产科副主任胡春霞介绍,小覃被打后,出现了意识不清、下腹疼痛、呕吐头晕等症状,随后便被送进了神经外科诊断。经过检查,她是轻微脑震荡,身体多处软组织损伤。虽然是轻微脑震荡,但是这种伤害对于孕妇而言还是很大。

怀孕两三个月是胎儿最不稳定的时候,胎儿的器官还在形成发育时期,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发育异常,甚至是畸形发育,也不排除流产可能。胡春霞告诉记者,目前被打护士下腹坠胀,疼痛感依然存在。由于该护士此前有引产史,目前胎儿的情况还无法估计。下一步,被打护士将转入医院产科保胎。

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3

被打护士。南海网记者 马伟元 摄

警方:打人者被行政拘留10天

针对此事,南海网记者来到海口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大同派出所。据大同派出所副所长林诗利介绍,派出所已经介入调查。经调查了解,确实是吴某殴打了护士。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已经对打人者吴某进行了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如果小覃的伤情鉴定为轻伤以上,还将追究打人者刑事责任。

更多报道

记者对话被打护士

她说:不会因此换科室

覃护士的爱人是一名医生,得知妻子被打伤后,他从外院赶过来。我们很愤怒,不接受道歉。重点是告知了是孕妇,还在动手他表示,打人者一定要受到法律制裁。随后,南国都市报记者对话了躺在病床上的覃护士。

记者:你干护士这行多久了?

覃:10年了,一直在儿科,儿科是比较忙的科室,中午一般就一个人值班,只拔针一个人是可以完成的。

记者:拔针晚一点有影响吗?

覃:拔针是可以缓的,可以把针水调小,一个一个的拔。不像以前是玻璃瓶,滴完会有压力、会有空气进去血管,现在输液全是塑料瓶的,比较安全,就是防止这种情况,打到一定程度针水就停在那里不走了,但是会有一点回血。回血现象是正常的,空气不会马上进去。

记者:会不会因为被打换科室?

覃:不会的。只期望病患理解我们的工作。医患之间互相理解,我们好多事情是可以沟通的,有的医学知识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医生护士。

医院呼吁

理解尊重医护人员

儿科医护人员本就紧缺,现在一个护士又躺在病床上了。海医附院儿科李护士长告诉记者,儿科压力很大,每天都要接诊300多例患儿,患儿还经常哭闹不配合治疗,在嘈杂吵闹的环境中工作,本来就很不易,希望患儿家属多理解。

海医附院医疗安全办公室主任徐宇杰说,现在的医疗环境恶劣,并不是患者来接受治疗存在什么问题,而是有少部分患者觉得,他们凌驾于其他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上,因为护士先给其他患者拔针,因为一点回血的正常医疗现象,就动手打人,而且打的还是孕妇,这个情况十分恶劣。徐宇杰说,院方希望公安机关能严肃处理,给医护人员一个正常、平和的行医环境。徐宇杰表示,希望通过这件事唤起更多人对医护人员的关注,理解他们的艰辛和付出,希望得到患者的尊重,保障他们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同时感谢当时站起来阻止打人行为的患者家属朋友。

卫计委说

对此事件表示愤慨

海南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庄处长表示,对这一伤害护士的行径表示愤慨和谴责,希望警方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医疗秩序工作的通知》要求,追究打人者的法律责任,不得降格处理,支持院方和受伤害护士依法进一步维权。

庄处长表示,就医过程中有不解、矛盾和纠纷,可向医院医务科投诉,医院和政府部门会处理和回应,而不应该去伤害医护人员。(南国都市报 王洪旭)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海口一患儿家属因拔针速度慢殴打护士致其脑震荡”还看
幼儿园请专家开讲座家长逛厨房发
网传海口两岁幼童幼儿园遭虐待教
陕西:严禁小学以任何形式组织入
孩子上学前要学拼音吗?园长和校
新疆面向全国招录1.18万名学
猜你喜欢
父母不可不知的10宗罪 扼杀聪明宝宝
爸妈,拜托,7岁前请和我在一起。
父母必看 有哪8大战术可以巧妙化解孩子任性
幼小衔接具备哪些能力 教育专家给出4点总结
夏季带孩子去户外,一定准备好这三点
两会话题丨儿童免票“看年龄”应是“最佳标准”
全国婚检率上升至61.1% “建议夫妻合休产假”冲上热搜
教育支出超过过半收入,焦虑袭扰中国家庭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不当老师 可记入不良诚信记录
王小骞女儿以德报怨,善良可以这样遗传
2020两会报道丨“熊孩子”要管起来 更要管好
拥有这些特质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出息
过度晒娃不安全 正确晒娃一定考虑这四点
上海学生肥胖率为15.2% 5个男生中有一个“胖墩儿”
拮据父亲为女儿买套餐,世人需要更多理解
孩子是撒谎还是吹牛,一定要分得清
猪佩奇里的家常事,教给家长们最简单的育儿道理
新生婴儿护理 夏季选择什么样的衣服
3—4岁逻辑思维敏感期 家长如何培养
美国新生儿数量创35年来新低 疫情或致女性推迟生育
孕期牙疼不是小问题,容易引发流产或早产
科学营养的早餐 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
向日葵妈妈发起公益计划 捐款50万建希望小学
全国学生营养日:您家孩子吃对了吗?
重视过敏问题但不过度焦虑 家长要“慧”爱孩子
人大代表张宝艳建议 保护离异家庭儿童亲情权
孩子长高不全靠遗传 简单3招让孩子长高个子
这种瘤20%的女性都会长 常见症状有哪些?
会说话的孩子情商高,如何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孩子?
育儿分析丨懂幽默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后疫情时代宅家胖十斤?如何科学减肥最有效
两会2020 灵活就业女性退休新规定的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取消生育三孩以上的处罚政策
两会热议丨少儿编程纳入学业水平考试?步子先别跑太快
全国婚检率上升至61.1% 平均疾病检出率约8.5%
美国新生儿数量创35年来新低 未来3天降半旗志哀逝者
自闭症来自先天,世界需要给他们多一些宽容
23岁杨锁懒死家中,这是一场以爱之名的谋杀
积木最适合开发大脑 搭积木像科学家的思考
应酬场合上不适合把孩子托付给这三种人
自然光线对近视有天然预防作用
必读绘本推荐《抱抱》 拥抱是最有爱的力量
国家卫健委:复课后应筛查学生视力 拒做眼镜侠
家长6年时间总结:报兴趣班的8点建议
人大代表提议:将寒暑假改为春夏秋冬四个假期
短视频+教育”成新方向 字节跳动的“教育王国”已现雏形
辣妈帮8周岁主题#我是多元辣妈# 引领妈妈走向卓越
孩子16岁前父母做完这四件事,将来的孩子就没有将来的希望了!
推荐:风靡全球的英语读物 牛津树家庭版分级阅读
中国人“坐月子”是大事 日本人不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