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引起舆论关注 拿什么安抚失独家庭老人?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失独家庭引起舆论关注 拿什么安抚失独家庭老人?

失独家庭引起舆论关注 拿什么安抚失独家庭老人?

2013-10-09

什么是失独家庭?

失独: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家里老人父母由谁来养老送终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对夫妇,响应政府号召,实行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孩子。但是,独生子女一旦亡故,家庭中的老人父母,在承受精神打击的同时,也遭遇经济困难,养老成了难题。现虽有养老院、敬老院等,但大多数属私营,收费昂贵。 在2012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赵超认为:“失独”夫妇年老以后,养老和医疗无法解决,应由政府出资,将其送到敬老院、养老院,免费安度晚年等等。

失独家庭引起舆论关注 拿什么安抚失独家庭老人?1

失独家庭引起舆论关注 拿什么安抚失独家庭老人?

据赵超调查发现:在咸阳独生子女家庭近20万户,独生子女伤亡家庭424户,其中子女伤残家庭178户,子女死亡家庭246户。独生子女伤亡家庭承受精神打击的同时遭遇经济困难,成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

独生子女去世后,父母容易陷入自行封闭,精神濒临崩溃;而子女伤残的家庭则容易陷入经济困境。经调查,因子女伤残求医治病而导致家庭返贫的占到50%以上。同时,他们的养老也是难题,现行的国家计生特别扶助政策,每月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进行补贴,每人每月一两百元,但在年龄方面有所限制,要求女方年满49周岁时,夫妻双方才能同时纳入扶助范围。赵超认为这样的救助力度不够,而且经调研60%以上对象由于年龄原因享受不了该政策。

全国暮年失独的家庭到底有多少?目前我国还没有进行过详细的数据统计,记者只能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卫生部此前发布的一系列统计数据进行推算。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总人口约为134735万人,此前抽样调查则显示,2009年我国15~19岁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7.17%,20~24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7.52%,25岁~29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6.48%,此前,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曾估计,目前军队中独生子女率已经不低于70%,作战部队则超过80%。如果按照军队的样本来估计,我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至少也有1.9亿人。另根据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所显示的该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来推算,15岁至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目前我国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万人,由此带来的是每年约7.6万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难以补救。

“老怪”所在的太仓县总人口71.72万,经过“老怪”了解,他们县共有115家和他境况相同的家庭,如果以太仓县作为全国的样本,那么,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肯定超过百万个。

 

新闻链接:

近日,随着“常回家看看”入法引发的热议,“空巢家庭”再次引起舆论关注。然而,社会中还有一种“空巢”,它们“空”的原因并不是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而是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他们无法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期盼这个国家和社会给他们多一些保障与关爱,至少不要再忽视他们。

失独家庭数量庞大 “我们才是真正的空巢老人”

7月1日,在北京瑞普华失独老人救助基金启动仪式上,来自北京东城区的孙英作为失独家庭的代表领到了一笔救助款。虽然当天的主办方特意为失独者安排了一场文艺演出,但是坐在会场第一排的孙英一直低着头,不时用手绢擦拭眼泪。

孙英今年55岁,1997年,她时年18岁的独生女儿因病去世。女儿的离去让当年光荣的“三口之家”瞬间变成了孤寡户,原本的性格开朗的孙英也在无尽的悲痛中变得少言寡语,甚至自闭自卑。

“自那之后,我和丈夫平时就很少出门,害怕与街坊邻居聊天,15年来都是这样。”孙英说,孩子去世后自己的精神就极度敏感和脆弱,甚至听见邻居跟孩子打电话自己都会大哭一场,而这样的丧子之痛,随着年纪的增长也越来越深。

孙英的遭遇在中国已经不仅是个体命运的悲剧,在人们的身边生存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大都在50开外,疾病或意外却让他们遭遇独子夭折的厄运。在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养老压力和精神空虚。

在中国,像孙英这样的失独家庭有多少?目前还没有权威部门对他们进行过详细的数据统计,但是按照已有数据,有些机构做了样本统计:目前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目前中国的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基于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考虑,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但是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他们的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自然就成了一个越发凸显的社会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插队,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也遭遇过下岗。但是与同龄人相比,我们这群人唯一的孩子也没有了,现在面临养老,没人为我们着想。”孙英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空巢老人”。

失独者养老问题凸显 专家称政府应出台帮扶办法

中国社会正在快步进入“老龄社会”,从传统来看,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的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是对于失独家庭来说,这“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失去之后,他们的就只能依赖国家和社会。但是目前,对于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

在2001年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涉及失独群体社会保障的条款为该法的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但是有法律专家分析,这里的“帮助”不是“责任和义务”,而且“给予必要的帮助”这个概念很模糊。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伸缩性。

针对失独家庭,现行的国家计生特别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进行补贴每月每人一至两百元,但在年龄方面要求女方年满49周岁时,夫妻双方才能同时纳入扶助范围。而这样的经济救助和年龄门槛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刚刚过去的6月,施行16年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迎来首次修订,中国的养老问题再次提上国家议程。而这份大规模扩容的修订草案并没有给予数量庞大“失独老人”特别的关注。

对于失独群体困境,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伊密认为,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开展对失独家庭的调查,了解他们实际困难和诉求,政府部门要出台失独帮扶政策,只有政策才具有稳定性和普惠性。

伊密表示,失独家庭是整个中国老龄工作中的新问题,国家的老龄政策也应该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出台相应的帮扶方法。

“由于情感方面的受伤,很多失独老人并不愿意入住现有的养老机构,他们喜欢抱团取暖,希望有专门的失独者养老机构,失独者在一起生活,他们彼此心里才会消除芥蒂,但是具体怎么组织实施这就需要政府的探索和磨合。”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原副会长苗霞说,如果把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研究好,解决好,对于中国的全民养老就有开拓意义。

  迫在眉睫的精神慰藉:全社会要营造关爱的环境

其实,近年来随着失独问题的逐渐凸显,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今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

但是,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楚,步入老年的失独者要重获生活希望,最关键的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记忆阴影。所以相比于物质帮扶,对于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更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是目前,中国社会对于失独群体的心理救助机制几乎没有,甚至社会上还存在一些对于他们误解与歧视。

10年前,一场车祸让刘秀兰独子小伟英年早逝,然而让刘秀兰没想到的是丈夫在儿子去世半年之后就跟她提出离婚,分崩离析的家庭悲剧交织在一个中年妇女身上。

“当时甚至想过自杀,因为我觉得周围都是歧视的目光。”虽然已经过去了10年,但是提起自己的遭遇,5 4岁的刘秀兰还是泣不成声。

从事近十年失独群体研究的苗霞说,在她接触到的案例中也出现过很多失独者遭遇社会歧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失独妈妈”甚至会被戴上“克子”、“克夫”的迷信帽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失独群体中的个体差别性无疑增加了精神救助工作的复杂性,所以,在对失独者进行精神救助前,怎样保证救助工作科学有效就更显重要。

“很多失独者不再愿意接触社会,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甚至选择自我封闭,所以要对失独者的心理进行研究,对失独者进行科学的心理干预,同时还要编写这方面的教材对基层社区工作者进行培训。”

苗霞认为,国家的政策不可能细致到对每个个体给予针对性的关怀,所以一方面学术界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另一方面,民间团体和社区工作者要针对失独者不同的境遇进行的个性化的志愿服务。

“失独,已经不仅仅是哪一项政策的问题,它是个社会问题。”苗霞说,整个社会要去关注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他们营造一个关爱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爱心关怀才能让这个悲伤的群体走出阴霾,重获阳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与“失独家庭引起舆论关注 拿什么安抚失独家庭老人?”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失独家庭引起舆论关注 拿什么安抚失独家庭老人?”还看
公益活动|“有爱,就有希望”,
宝宝不爱吃饭找不到原因?看看问
孩子吃饭喜欢掉饭粒?家长快来收
五条习惯,三个方法,宝宝顺利入
有趣的“棉花糖”实验避免掉进“
猜你喜欢
女子怀孕7个月上班地点被改37公里外 打卡记录被删
8岁男孩颐和园玩耍落水 工作人员飞奔进水救起孩子
3岁孩子午休不睡觉 幼儿园老师在其头上放鞋
河南高考生户口被多录10岁 奔走6年未果
精英毕业生来自顶级关键期教育(图)
贵州将评选第13批特级教师
哈尔滨一幼儿园吃发霉米续:行业主管负责人被免
老人携孩子逃地铁票被要求补票 称:孩子我不要了
19岁男孩捐三分之二肝脏救父 荣获台湾"孝行奖"
广东6名青少年深夜持刀抢劫落单路人 作案20余起
吸毒父亲打残儿子被撤监护权 孩子无智力和活动能力
两月大男婴被吸毒父亲毒打致残 母亲起诉
郑州10岁女孩一个月内"离奇失踪"两次 现已被找到
5名孩子仙女山失踪 获救后直言好刺激
广西北海涠洲岛早产婴儿呼吸困难 多部门联动跨海救援
女子虐待6岁女儿获刑2年 在溃烂的伤口上撒盐水
初三男生私自篡改好友中考志愿 只因不想分校念书
家长考生探访高招录取基地 零距离了解高招录取全过程
内蒙古12岁男孩辍学照顾植物人父亲 多所学校伸援手
考生户口多录10岁续:奔走6年未果报道次日解决
暑托班多"无证经营" 在读大学生被宣传为"新锐名师"
4岁孩子不睡午觉被赶出教室 光脚在高温走廊上蹲5分钟
河南省人民医院将救助百名先心病患儿
祖孙三人食用自制臭豆腐食物中毒 仍有两人未脱险
北京向校园浪费宣战 “组合拳”有望破解浪费难题
黑网吧容纳未成年人上网 解释称:他们是纳凉避暑的
台湾一男生天天吃泡面苦读书 如愿考上大学被查出胃癌
2岁男孩车祸中死中逃生 陌生姐姐陪伴三小时
福州一高中生不堪爸妈责骂耍性子离家出走
母婴通吃欲拿下全市场 伊威携萌店拓展移动端
12岁少年暑期打赏主播狂刷父母网银3万余元
高三女生加微信好友 掉进"红包发一返二"骗局
少年宫为乡村孩子打开梦想之门
河南南阳12岁男孩高温天街头拾荒救后妈
8岁男孩用燃气灶点燃花露水 瓶子爆炸火焰喷射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成都孕妇被逼辞职 省总工会介入提供法律援助
跨境翼把奶粉品牌Nuby带来中国 入驻京东考拉
北京向校园浪费宣战
13岁少年病床上仍惦记着期末考试
湖北拟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新规 未满16岁禁止单独居住
准大学生跟随爸爸奋战防汛一线 为保卫家乡
2016年广州841名600分以上考生报考中职学校
云南140名希望小学师生走进"三星梦想课堂"
国际幼儿园涉嫌给幼儿吃发霉大米 园费一年8万元
教育部发通知 治理有偿补课紧盯暑假等节点
幼儿园老师在男童头上放鞋 家长起诉索赔6.3万
济南暑假托管班价格"上天" 贵的班近6000元
少女中考失利离家出走 警方网友合力12小时找回
女教师远赴非洲支教 向家人承诺"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