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江苏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江苏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2016-05-03

受经济、文化、宗教、地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衣食无忧,安安心心的上学,他们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等待着大家去救赎他们。为了给他们营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江苏省明确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

江苏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

(记者 蒋廷玉) 省政府日前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明确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新华字典,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省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免费教科书资金,国家规定课程已明确由中央全额承担,省定课程由省财政全额承担,市县自定课程由市县财政全额承担。免费作业本和新华字典资金由省财政全额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其中寄宿生所需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统筹中央财政资金按不低于50%的比例对所有市县分档补助,非寄宿生所需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分档补助,苏南、苏中、苏北补助面分别为在籍学生总数的6%、8%和10%。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按新的分担办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

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6年省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小学每生每年70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并对淮河以北地区学校增加年生均25元的取暖费补助。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不低于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和取暖费,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按当地普通同级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8倍以上拨付,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同级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江苏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江苏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还看
“总攻”刘涛的育儿经:孩子的未
幼儿园给幼童吃变质米面遭停课整
安徽一幼儿园老师体罚孩子监控显
大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追究父母不
孩子就该这么管!家长需培养孩子
猜你喜欢
培养快乐宝宝的秘诀
如何让宝宝变得不再无聊?
孩子的性格真的需要改变吗?
如何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国家新增3项福利,生二胎也能“挣钱”
当今的社会需要什么样性格的孩子?
别让孩子“电视中毒”
怎样培养孩子的快乐品质?
宝宝不求上进怎么办?
如何让宝宝平静下来?
讨厌学习的孩子有哪些不良的心理活动?
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要及时纠正
如何让孩子每天都快乐?
孩子为什么不敢提问题?
孩子的智力在3岁之前就确定了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转给家长)
《开学第一课》重量级嘉宾为大家送来开学寄语
最伤孩子胃的8种行为,大部分家长都在做
暑假里宝宝心理中暑怎么办?
孩子健康成才需要取长补短
每天父母应该听听少儿心底梦
怎么样让孩子在人前不害羞?
怎样教育孩子平时讲礼貌?
如何解读宝宝的不安情绪?
初高中生一个月生活费,多少钱才够?
如何缓解孩子焦虑心理的方法?
如何教育脾气暴躁的孩子?
0~2岁宝宝最易缺它!比缺钙更可怕!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
解读宝宝的体态语言
给孩子树立榜样是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打针的心理恐惧?
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9种秘诀让宝宝更快乐
女孩为什么会害怕难老师?
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留心
这6件事岁宝宝来说就像看恐怖片
宝宝的笑容
说谢谢让孩子学会感恩
什么样的动画片适合自闭症孩子?
不必过分担忧,宝宝节后的分离焦虑!
孩子不哭就代表坚强吗?
如何对待多血气质的孩子?
孩子“争宠”的背后
聪明的父母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快乐
如何调节孩子考试不好的情绪?
父母应该与孩子平等交流
别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大惊小怪
培养宝宝心理素质的方法
从孩子的绘画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