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普遍"只生不养"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普遍"只生不养"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普遍"只生不养"

2016-03-22

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使得我国的新生儿数量日渐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孩子养育问题的关注。其实,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年轻人只生不养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因为这一代年轻的父母自己的长辈还都很年轻就交给父母带,或者是家庭富裕的直接交给保姆带。

日前,一份在广州发布的二孩家庭网络调查显示,高达86.5%的家庭将没人带列作要二孩的最大困难。如今,很多80后、90后已为人父母,可不少年轻父母生下孩子后就甩手不管,将孩子交给长辈、保姆来带,自己专心奋斗或是享受两人世界。种种原因导致只生不养成为年轻父母的一个常见状态。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0%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的现象普遍存在。63.1%的受访者认为年轻父母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孩子是造成此现象的主因。近五成受访者坦言若没人帮忙,会考虑自己和爱人一方全职带孩子。

58.0%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的现象普遍存在

56岁的王秀华(化名)来北京帮女儿照看外孙已经4年了。他们小两口工作非常忙,孩子交给老人带总比让保姆带放心。据王秀华观察,每天在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几乎都是与她年龄相仿的人。

调查中,58.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的现象普遍存在,仅15.8%的受访者表示不普遍。具体到会把孩子交给谁带的问题上,57.2%的受访者选择交给父母,55.0%的受访者会自己带,42.0%的受访者会交给公婆带,仅10.7%的受访者会选择保姆。

在某二线城市银行工作的80后李昕(化名)坦言,身边的同事朋友几乎没有自己带孩子的。上班前送到父母家,下班后再把孩子接回自己家。同时她也非常矛盾,担心父母受累,但也没有其他办法。

在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的原因上,调查显示,63.1%的受访者认为年轻父母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和时间照看孩子;55.5%的受访者认为年轻父母不独立,身心发展不成熟;53.2%的受访者认为年轻父母缺乏对子女的责任感。其他还有:社会缺乏对年轻父母的帮助机制(32.1%),社会生活节奏快,致使亲子关系疏离(30.0%)。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分析,独一代自己难以带孩子,主要由于时间不够、经济压力大等客观因素,年轻父母基本上都是工作一族,事业上,很多人在追求职场上的晋升,使得带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还认为,从文化上看,很多隔代父母也愿意帮着子女带孩子。在传统的价值观里,不少人生活的价值是孩子而不是自己,孩子的成败就是自己的成败,而且老了以后还需要孩子、孙子尽孝,有点纵向交换的意思。

在对待只生不养的态度上,49.8%的受访者表示不能接受,33.3%的受访者表示可以理解,16.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50.1%受访者担心生二孩没人带

调查显示,在没人帮忙的情况下,47.1%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全职带孩子,26.3%的受访者表示不会,26.5%的受访者认为不好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表示,现在二孩政策放开后,很多年轻夫妇的生育决策往往取决于孩子的(外)祖父母能否帮忙带孩子。

李昕也坦言,在目前情况下不会考虑要二胎。首先是自己精力不够,没人带孩子,我们也不好再麻烦父母;再者孩子的教育经费是很大的开支,生二胎会增加很大压力。

张晓(化名)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她和老公即将迎来他们的猴宝宝。谈到是否考虑生育二孩,她坦承,虽然两个孩子是最好的选择,但经济压力让他们近几年不能考虑二孩的事情。作为年轻的工薪阶层,养育一个宝宝尚可保证生活质量,要生育二孩,当前的生活水平就很难维持,我们也不想让孩子出生就受苦。

在生二孩的主要顾虑上,72.8%的受访者坦承经济能力有限,50.1%的受访者表示没人带孩子。其他依次为:难以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42.5%),父母也需要精力照顾(40.3%),年纪大了,生育有风险(36.8%),若是男孩在农村不好寻配偶(14.9%)。仅0.7%的受访者表示没什么顾虑。

63.6%受访者建议既生则养,父母需在工作生活上做好平衡

面对只生不养的现象,调查显示,63.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既生则养,年轻父母应在工作生活上做好平衡。

25岁的准妈妈陈璐(化名)今年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她坦言,自己热爱自由,喜欢和朋友逛街、聚会。以后就没有自由了,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不知道怎么照顾宝宝。

张宝义认为,如今绝大多数年轻父母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尽管他们已经为人父母,但依然对长辈存有依赖心理。在经济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年轻父母自己带孩子,因为他们更懂得合乎时代要求的新教育理念,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同时自己带孩子也能减少家庭分歧,促进家庭和谐。

受访者的建议还有: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为职场父母开通绿色通道(54.2%),在经济精神上多照顾长辈,减轻他们带孩子的负担(52.4%),经济发达城市优化带孩子的配套福利(40.2%),大力扶持发展家政服务行业(21.2%)。

陈卫认为,应尽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生育的制度安排。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3岁以下幼儿的照料服务机构,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设立足够长的带薪和无薪产假、育儿假。他还表示,目前生育保险、税收等制度应进一步完善,减轻或消除因生育或抚养子女带来的经济负担。

张宝义说,改善年轻父母带孩子的困境需要多方面努力。一方面,独一代父母要不断学习掌握带孩子和家庭教育的要领,祖父母在第三代培养上找到合理定位,让两代人形成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幼儿园、学校也可以通过课后兴趣班等方式让孩子的放学时间更加机动,缓解父母下班接孩子的压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与“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普遍"只生不养"”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近六成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普遍"只生不养"”还看
这3种食物不适合添加在宝宝的粥
宝妈带孩子回国猝死,保护孩子请
联合国报告:全球15亿儿童和青
春季感冒哮喘高发专家支招养肺:
建议孩子早上不喝粥怎么就“崇洋
猜你喜欢
微博爆料:唐一菲怀孕数月 凌潇肃陪同产检
深圳地铁将设头等车厢:没钱就该站着乘地铁!
浙大副教授毕业典礼讲话以“朕”自称 引爆网络热潮
列车晚点列车长被打爆头:列车晚点乘客怎么维权?
2012年各地高考录取日程安排汇总
汤姆-克鲁斯离婚案使“科学教”成关注焦点 克鲁斯被疑为该教二、三号人物
蒋方舟任《新周刊》副主编:30岁前尝试所有错误
国务院智囊建议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人社部称65岁退休是误读,是误读还是试探?
广州水泥锥:有钱筑水泥锥,无钱安置流浪汉!
福建无名英雄“托举哥”被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河北四县诊所大肆贩卖婴儿:医务人员参与贩婴
村民发现天价乌木归属引争议:乌木国有存法律空白
公办幼儿园招生忙坏家长 凌晨两点排队一家6口上阵
江门未婚妈妈1.5万“卖掉”2岁女 如今要不回
邓锦杰施救身亡 获救者竟称“关我屁事”!
薛之谦新专辑《几个薛之谦》7月17日发行 新歌《几个你》为偶像剧加分
临沂大雨出行得坐橡皮艇:排水系统该升级!
现下全面放开二胎新政策,到时候了吗?你如何看?
【锥锥锥】为驱逐流浪汉 天桥高架桥底浇筑水泥锥
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开放?国务院智囊团越晚开放越被动
沈阳化工大学生校内放烟花示爱 被暂缓毕业处分
洪湖高考白卷学生小蔡决定复读
厦大畸恋续:厦大女教授石正芳辟谣
男童端开水被烫 家长状告肯德基索赔4万余元
(视频)温州两女子为免费伏茶点捐款不留姓名
南京新建一年的金川廊桥竟然被暴风雨吹塌
四川高考志愿篡改案最新报道:内鬼勾结职校教师
初中生遭“民主投票”强制退学 看似民主实则教育悲剧
深圳地铁11号线拟设VIP车厢引起哗然 被指违背平等原则
湖南客车超载: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安全第一
长沙突发地陷最新消息: 宝马坠坑1人死
“拉链”马路成中国特色 塌陷事故无人负责
探亲假成现实“常回家看看”拟入法
“最美农妇”走红网络 吉林三农妇勇敢拦住火车避事故
广州孕妇怀8月大宝宝跳楼身亡原因为何?
国务院:食品安全首次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初中生遭“民主投票”退学 网友称国家教育悲剧
河北诊所贩婴案最新消息:诊所贩婴案主谋邵中元落网
香港女星罗慧娟因病逝世 著名艺术家黄宗洛与世长辞
谢娜代言三辉麦风面包被检出脱氢乙酸超标 三度上黑榜
原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涉嫌受贿遭刑拘 阿里腐败门升级
实拍长沙幼儿园:保时捷老板调来铲车掀校门
浙大副教授毕业典礼以小三喻母校爆红网络
人大东门外孕妇哺乳期妇女聚集 有人为卖假证生6个孩子
千篇一律大同小异?“高考体”拷问作文评分标准
学生遭体罚成植物人 学校拒绝支付53万元赔偿
传小达人张艾青身价超林妙可 频繁通告令她喘不过气
山东财大外教泳池扔女童惹众怒 校方称不再续聘
饭店劣质餐巾纸本是厕纸 含致癌物伤害智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