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

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

2016-03-16

孩子是家长的一切,所以家长们通常做什么事情都是以孩子为大前提,但是有时候,家长们的一些盲目做法很可能会导致好心办坏事。就比如,孩子们个头比较矮,家长们想要通过打激素的方式使孩子长高,就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你们就知道这打激素就没有什么副作用吗?所以,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有些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长不高,发现孩子比同龄人矮,就要求医生给孩子打生长激素。殊不知,如果检查后并不存在矮小症却过度治疗,是有潜在药物风险的。

浙大一院儿科主任梁黎教授就经常碰到要求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的家长。她提醒,滥用生长激素不科学,家长掌握营养均衡、多运动、睡眠充足、及时治疗疾病、精神愉快等5项长高的法宝,能助孩子多长至少10厘米。

盲目打生长激素反得病

昨天上午8点开始,梁教授所在的门诊间非常繁忙,梁教授在给孩子看病的同时,另外三个助理分别给排队的孩子量身高,把数据录入电脑。

到下午2点,一共看了58个号子,因性早熟、矮小症来就诊的占了2/3,家长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三点:我的孩子这么早发育以后会不会长不高?我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矮怎么办?我的孩子可以打生长激素吗,这样能长得快一点吗?

有个年轻家长带着一对姐弟来就诊,评估后姐姐的终身高为156厘米,符合父母的遗传靶身高。母亲却坚持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理由是她想让孩子长到160厘米。

梁教授告诉她,有疾病才需要用药物治疗,她女儿身高和骨龄均在正常范围内,预测终身高也与遗传靶身高符合,完全正常,不是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症,不能盲目打生长激素。

任何药物均有潜在的风险,即使符合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也要临床检查和评估,排除糖尿病、肿瘤、肝炎、颅内占位病变等禁忌症后才能用药。何况一个完全正常的人,为什么要冒风险用药呢?此外,骨骺线已经闭合的人也不能再注射生长激素,否则会引起肢端肥大症。

因此,孩子能否打生长激素,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检查,查找病因,检查评估后决定。

三姐妹身高差达20厘米

很多家长对于这些遗传因素以外的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不太重视,梁教授用自己的切身案例说明,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梁教授母亲身高159厘米,梁教授父亲身高178厘米。因此,孩子的遗传靶身高应该是:(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1625厘米,即孩子的平均身高应该是162厘米,在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一般上下可以波动在10厘米之间,即156-167厘米。

事实是梁教授本人身高163厘米,大妹身高176厘米,小妹身高156厘米,同样父母所生的三姐妹,梁教授身高在父母的遗传靶身高范围内,两个妹妹之间20厘米的身高差是怎么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遗传因素仅影响身高的70%-80%;而宫内和出生后的营养、环境、疾病等多种因素均能影响生长基因的表达。

小妹出生时恰遇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宫内营养不良,出生时体重只有2.4kg,幼年时又患肾脏疾病,长期服药治疗。这些都会影响到先天决定的长个能力的发挥,最终小妹的成年终身高就不太理想。

大妹出生体重3.5kg,母乳喂养,从小营养好、睡眠好,喜欢运动,没有任何疾病,她父亲家族赋予了高个子基因(叔叔185厘米,堂兄弟均在180厘米以上),在各种先天因素都保证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因此大妹身高超过了遗传靶身高,表现了她父亲的高个子基因效应。

专家支5招助孩子长高

所以,家长不要觉得环境因素对成年终身高只有区区20%-30%的贡献率,就不当回事。梁教授列出以下促进长高的5要素,可助孩子多长10厘米。

首先,从营养角度考虑,刚出生的婴儿,尽量做到至少六个月的母乳喂养,以后在不同的生长期,都应供应足够、合理的营养食品。幼儿园和学龄期儿童,应重视的就是平衡膳食。就是要荤素搭配,包括动植物蛋白质搭配、动植物脂肪搭配、精粮与粗粮搭配。此外,还要注意摄取鱼类食物,含有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

其次,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第二个因素。多做室外纵向运动和肢体伸展的运动,最适宜的运动如跳绳、摸高、投篮、吊环、引体向上、游泳、打羽毛球等。室外活动,让孩子能得到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

第三,睡眠充足。尽量做到幼儿园孩子在晚上8点前入睡,小学生在晚上9点前入睡,中学生在晚上10点前入睡。

第四,及时治疗疾病。身高位于同龄儿童第三百分位以下者,通俗地讲,也就是同性别同年龄的100个孩子排成队,排在最前面的那3位小朋友需及时就医。女孩子发育比同龄人早的,也要拍骨龄片排除骨龄超前、生长潜力丢失。

最后,精神愉快有利于促进儿童生长,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让孩子愉快地成长。

(青年时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与“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还看
留学生家长注意:孩子QQ视频借
温州特大贩婴案23人获刑医生嫌
孩子转播父母嘿咻专家称孩子分床
南京一幼儿园呕吐事件调查等待权
幼儿园一个班27个孩子21个腹
猜你喜欢
大自然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导师
9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情形 须立即报案
九类未成年人遭不法侵害情形须立即报案
辨别“假游戏”,让“真游戏”裨益孩子健康成长
警方通报教师涉嫌体罚学生 事件反转照片衣服带血为化妆品
幼儿园:“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社会情感”疫情课(可收藏)
阅读启蒙从小开启,不要错过启蒙关键期
查字典网小编推荐启蒙绘本——《环球国家地理绘本》
当儿童节遇到星期一 你愿意请假陪孩子吗?
儿童节一问:长大以后做什么
提高教师待遇势在必行,人大代表献计献策
学生伤害事件多发,人大代表对学校安保提出建议
13岁男孩做“爸爸”,多胎父母管生还要管养
父亲也是女儿情人,一生都深受影响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超过174万 特朗普却终止与世卫组织关系
给予宝宝积极关注与回应尤为重要 2岁前宝妈要这样做
孩子不喜欢父母,家长需从以下几点修复亲子关系
高情商宝宝五大表现,赶紧对照吧!
李彦宏这样慈祥老爸很成功 好的家庭教育最丰厚的养料
查字典网绘本推荐——《会说晚安的故事》
德国“自然教育”比所有课本多,让孩子更专注
习爷爷寄语全国少年儿童 望少年儿童刻苦学习知识
想做个理解孩子的好妈妈 怎么那么难?
2岁女童系安全绳被电梯卡住 家长务必进行安全教育
儿童节带着孩子去哪玩?来京城这些博物馆长长见识
孩子性格深受母亲影响,合格妈妈应该这样做
如果孩子被欺负了,你应该这样做
不要给宝宝拍满月艺术照了 摆拍很容易伤到孩子
夏季谨防小儿烫伤 注意及时“冲、脱、泡”
孩子溺亡事件接连发生 第2号预警强化防溺水工作
6月1日将严查“一盔一带“ 你选购的儿童头盔是否达标
家长关心这5件事,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三门峡6岁男孩高空“抛砖”5岁男孩被砸身亡
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扬长”还是“补短”?看老师们怎么说
查字典网送你幼儿园开学指南,请收好
10岁女孩成第一个接种HPV的女孩 多大年龄可以接种
霍思燕家学霸养成,科普从小开始
专注力游戏,在家也能做哦!
被拐卖32年的孩子找回来了,家长警惕心不容松懈
六一国际儿童节“我心中的建筑和城市”儿童绘画出炉啦!
4岁小女孩为蜗牛撑伞 网友称赞“太温暖”
家长注意了:网红雪糕“双蛋黄”再上黑榜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给孩子这三样东西
幼儿园在疫情期间的收费和退费,上海等地已发布相关通知
6岁女童遭体罚吐血,学生安保刻不容缓
为啥孩子总是反复犯错?可能是问责琐死孩子“犯错记忆”
父母捧杀和过度干预,五道杠少年伤仲永
烧伤烫伤后涂牙膏?请停止创面二次伤害!
阅读推荐:盘点适合6岁以下宝宝看的“恐龙”书单
准妈妈必看:夏季科学坐月子对自己好 对孩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