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

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

2016-03-16

孩子是家长的一切,所以家长们通常做什么事情都是以孩子为大前提,但是有时候,家长们的一些盲目做法很可能会导致好心办坏事。就比如,孩子们个头比较矮,家长们想要通过打激素的方式使孩子长高,就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你们就知道这打激素就没有什么副作用吗?所以,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有些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长不高,发现孩子比同龄人矮,就要求医生给孩子打生长激素。殊不知,如果检查后并不存在矮小症却过度治疗,是有潜在药物风险的。

浙大一院儿科主任梁黎教授就经常碰到要求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的家长。她提醒,滥用生长激素不科学,家长掌握营养均衡、多运动、睡眠充足、及时治疗疾病、精神愉快等5项长高的法宝,能助孩子多长至少10厘米。

盲目打生长激素反得病

昨天上午8点开始,梁教授所在的门诊间非常繁忙,梁教授在给孩子看病的同时,另外三个助理分别给排队的孩子量身高,把数据录入电脑。

到下午2点,一共看了58个号子,因性早熟、矮小症来就诊的占了2/3,家长提出的问题集中在三点:我的孩子这么早发育以后会不会长不高?我的孩子比同龄孩子矮怎么办?我的孩子可以打生长激素吗,这样能长得快一点吗?

有个年轻家长带着一对姐弟来就诊,评估后姐姐的终身高为156厘米,符合父母的遗传靶身高。母亲却坚持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理由是她想让孩子长到160厘米。

梁教授告诉她,有疾病才需要用药物治疗,她女儿身高和骨龄均在正常范围内,预测终身高也与遗传靶身高符合,完全正常,不是生长激素治疗的适应症,不能盲目打生长激素。

任何药物均有潜在的风险,即使符合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也要临床检查和评估,排除糖尿病、肿瘤、肝炎、颅内占位病变等禁忌症后才能用药。何况一个完全正常的人,为什么要冒风险用药呢?此外,骨骺线已经闭合的人也不能再注射生长激素,否则会引起肢端肥大症。

因此,孩子能否打生长激素,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师检查,查找病因,检查评估后决定。

三姐妹身高差达20厘米

很多家长对于这些遗传因素以外的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不太重视,梁教授用自己的切身案例说明,环境因素也很重要。

梁教授母亲身高159厘米,梁教授父亲身高178厘米。因此,孩子的遗传靶身高应该是:(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 1625厘米,即孩子的平均身高应该是162厘米,在后天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一般上下可以波动在10厘米之间,即156-167厘米。

事实是梁教授本人身高163厘米,大妹身高176厘米,小妹身高156厘米,同样父母所生的三姐妹,梁教授身高在父母的遗传靶身高范围内,两个妹妹之间20厘米的身高差是怎么形成的?

一般情况下,遗传因素仅影响身高的70%-80%;而宫内和出生后的营养、环境、疾病等多种因素均能影响生长基因的表达。

小妹出生时恰遇上世纪60年代自然灾害,宫内营养不良,出生时体重只有2.4kg,幼年时又患肾脏疾病,长期服药治疗。这些都会影响到先天决定的长个能力的发挥,最终小妹的成年终身高就不太理想。

大妹出生体重3.5kg,母乳喂养,从小营养好、睡眠好,喜欢运动,没有任何疾病,她父亲家族赋予了高个子基因(叔叔185厘米,堂兄弟均在180厘米以上),在各种先天因素都保证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因此大妹身高超过了遗传靶身高,表现了她父亲的高个子基因效应。

专家支5招助孩子长高

所以,家长不要觉得环境因素对成年终身高只有区区20%-30%的贡献率,就不当回事。梁教授列出以下促进长高的5要素,可助孩子多长10厘米。

首先,从营养角度考虑,刚出生的婴儿,尽量做到至少六个月的母乳喂养,以后在不同的生长期,都应供应足够、合理的营养食品。幼儿园和学龄期儿童,应重视的就是平衡膳食。就是要荤素搭配,包括动植物蛋白质搭配、动植物脂肪搭配、精粮与粗粮搭配。此外,还要注意摄取鱼类食物,含有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

其次,运动是促进孩子长高的第二个因素。多做室外纵向运动和肢体伸展的运动,最适宜的运动如跳绳、摸高、投篮、吊环、引体向上、游泳、打羽毛球等。室外活动,让孩子能得到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

第三,睡眠充足。尽量做到幼儿园孩子在晚上8点前入睡,小学生在晚上9点前入睡,中学生在晚上10点前入睡。

第四,及时治疗疾病。身高位于同龄儿童第三百分位以下者,通俗地讲,也就是同性别同年龄的100个孩子排成队,排在最前面的那3位小朋友需及时就医。女孩子发育比同龄人早的,也要拍骨龄片排除骨龄超前、生长潜力丢失。

最后,精神愉快有利于促进儿童生长,精神压抑可抑制生长激素分泌。因此,家长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平和的环境,让孩子愉快地成长。

(青年时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与“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母亲担心女儿长不到1米6 坚持让医生给孩子打激素”还看
河南拟将今年投入280亿改善两
十二五期间青海乐都区共投入3.
西安将对全市中小学校园塑胶跑道
浙江教育2016年将着力强化补
北京寒暑假调整或于下学年实施缩
猜你喜欢
首个"最美教室"启用 30名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通话
北京猴宝宝扎堆 产床缺口千余张
"土豪"妈妈错发100个188元红包 网友悉数归还
11岁表哥带6岁表弟玩耍 表弟走散表哥回家默不吭声
早教中心孩子边哭边吐 阿姨用垃圾桶给孩子擦嘴
乡村教师街头卖唱攒钱 为村小孩子买教具
9岁男孩一夜未归 被困电梯轿厢与业主门外夹层中
幼儿园合同到期被封门 百余名特殊儿童上学成难题
家长为孩子小升初交3.1万元"保过费"结果却没考上
中学生被打耳光后找人群殴对方 警方:均系未成年
9岁高考女童之父承认编造履历 坚称:每个人都是势利眼
9岁女孩患再生障碍性贫血 亲生父亲失联8年不见踪影
男子驾7座车搭17名幼儿被查 交警分三车送娃回家
学生被罚抄诗词6000遍 老师回应:有人连鹅鹅鹅都不会
最严新政将实施 500多品牌瓜分千亿市场
夫妻吵架后妻子欲离家出走 丈夫殴打孩子试图挽留
宝宝怕怕 要视情况安抚他~
"无腿少年"高考502分 幼年遇车祸丧父截肢
父母离异爷爷奶奶去世 13岁男孩独自照顾重症父亲
安徽一脑瘫男孩学习努力 高考成绩超理科一本线84分
16岁女孩中考志愿不能自己做主 一气之下出走深山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人大附小京西校区举行艺术社团展演和书画展活动
女子丢身份证后办假证 孩子出生证明出错无法上学
超八成受访者支持新建小区配备幼儿园
海南3岁男童左手被自动扶梯"咬"住 消防官兵施救
曝辽宁一幼儿园给孩子吃发霉食材 休息区发现灭鼠药
高考后父子填志愿起争执 儿子挨打离家出走
女子生女儿落病根 病情加重遭丈夫狠心抛弃
美规定6月起婴儿奶粉硒含量最低2.0毫克
广州一幼儿园多名孩子流鼻血 塑胶场地检测均合格
熊孩子开宝马滑进2米深人工湖 快递小哥跳水救人
广东义务教育30年 稳步前进实现均衡发展
网传奶粉添加香兰素会让宝宝上瘾
昆明七万人中考一万余人加分 教育局:符合规定
如何避免中小学教师阴盛阳衰 不能只凭待遇
小孩因生病未给老人让座被骂:快滚下车
恶父家暴成性 将儿子按进马桶后扔下二楼
孩子看个病 为何如此难
老师令孩子顶鞋午睡 称:为让孩子尽快睡觉
17岁双胞胎网上看视频学会开锁 盗窃5起被抓
昆明一小学老师要求96分以下的学生上台道歉
湿巾含禁用防腐剂 请对孩子手下留情
幼儿园教师体罚孩子用胶带封嘴在脸上画画 老师拒不承认
患儿家属不满治疗措施打医生砸医院被拘
知名乳企奶粉配方多达200个 创新不够
家长花8万元让孩子上辅导班成绩不升反退 退款被拒
2017广州童博会3月18日开幕 招商招展工作现全面启动
夫妻为救患重症地贫女儿 连生三子为其配型
中考成绩新鲜出炉 北京中考惊现全科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