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儿科停诊限诊为哪般 "无医可看"处境艰难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多地儿科停诊限诊为哪般 "无医可看"处境艰难

多地儿科停诊限诊为哪般 "无医可看"处境艰难

2016-02-03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生病这种不可抗力的因素,没办法,那就的医治吧。那么,要是连医生都没有的话,该怎么办呢?近年来,多地儿科医生频频告急,眼看着即将面临无医可看的尴尬境地,给诸多家长们造成了严重的后顾之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俩了解一下停诊限诊背后的那些事儿吧。

多地儿科停诊限诊为哪般 "无医可看"处境艰难1

医生生病,整个儿科停诊,因为南京一家医院只有1名儿科医生。

停诊限诊,是医患供需不平衡长期积累导致的最坏结果。大多数时候,患儿和家属们遇到的是小医院几乎没有儿科医生,涌进大医院却又一号难求,有的疾病排几天队也看不到希望。

每千名儿童只分到0.43名医生、一个专家号被炒到上千元,儿童承载祖国的希望,儿科诊疗容量却远远跟不上需求。

停诊限诊背后:急诊量连年增加,儿医总数逐年下降

儿科,因常年面对儿童甚至是不会说话的婴儿,而被称作哑科,但这个哑科今冬却格外引关注。

2015年12月1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对外声明,由于急诊儿科医生人手不足,医院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危重症患儿。随后,南京一家医院曝出,因唯一的儿科医生生病,停诊数月。

占北京市儿童门急诊人数近一半的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一到冬天就会出现这样一幅场景:哇哇大哭的孩子们让人心疼,焦急的家长在院外、候诊大厅里徘徊等待。而在上海新华医院,早晨9点儿科急诊挂号就已经到了180多号。

看病难,看儿科更难是许多家长难言的痛。《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显示,近5年来,中国儿科医生总数从10.5万人下降到10万人,平均每1000名儿童只有0.43名儿科医生。

记者日前走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该院医疗管理办公室主任单玉涛介绍:2011年急诊儿科开科以来,先后入职了8名住院医师,但目 前已有4人离职。医院在各方面给予倾斜,医生入职人数仍无法赶上流失人数。与此同时,2014年该院儿科急诊总量突破6.3万人次,2015年儿科急诊 量较2014年又增长了12%。

大儿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波介绍,省内一些专科医院儿科医生流失率达3成,排班都难以排下来。

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测算,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预测2016年至2020年广东户籍人口每年将多出生15万人至18万人,而省内注册儿科医生总共仅有8200人,缺口巨大。

医生流失苦衷:强度大、风险高、待遇低

在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儿科医生严重短缺的情况引起一些代表委员的密切关注,长期高压、高强度、超负荷急诊工作,使儿科医生身心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在冬春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和夏秋季消化系统疾病高发期,各大医院极易患儿扎堆,门诊和病房随处可见吊瓶森林。儿科缺人,儿童医院急诊科更缺人,医院有时只能抽调住院部的医生来支援。尴尬救援的背后,是儿科患多医少的窘境,儿医超负荷工作的无奈。

儿科医生风险高。由于患儿处于生长发育期,病情瞬息万变,医生们必须保持高度的精神紧张。加之大多数家庭一家只有一个宝贝孩子,面对病情,家属因为心情急切而对医生的指责、辱骂就成了常事。

部分综合医院儿科业务收入明显低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配置等人力资源成本却普遍高于其他临床科室等因素,导致儿科日益沦落为医院的边缘科室。专家说,儿科医生收入不足医生平均收入的一半,相应的社会地位也有较大差距。

在以药养医体制下,儿科是收入最低的科室之一。儿童用药剂量少,按照疗程,10至15个孩子的用药量,才相当于1个成人的用药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育处处长秦鉴说,

社会对儿科的重视程度和认知逐步下降。王波等业内人士分析,儿科医生培养周期需要11-12年,现在缺口应是10年前的问题。1998年教育部招生目录取消了儿科专业设置,而近年来儿科降分录取等因素,使得儿科专业被认为低人一等。

儿科在机构布局和资源配置方面也缺乏规划。据广东省儿童危重病学科组委曾其毅说:国家妇幼保健网络非常完善,但儿童保健网络却未建立,尽管妇幼保健机构承担了大量的儿童保健任务,但专业性不强、水平不高,不能为儿童健康保障提供全方位服务。

一些医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儿科专业。在业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金眼科,银外科,谁也不去小儿科。曾其毅介绍,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一个60多名学生的的妇幼专业班内,最后愿意从事儿科医生的没有几个人。

营造儿科强势专科价值回归氛围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儿科如何回归价值、服务社会成为公众共同的关注,专家建议,从人才培养、福利保障、完善社保网络等方面加强。

四川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刘文英建议,在医学院校中恢复儿科专业,同时加大对儿科医生的规范化培养,增加儿科医生的待遇、理顺发展机制,让更多人愿意投身儿科。

儿科目前呈现高风险低回报的现状,建议国家恢复医学院校儿科专业,探索建立针对儿科医生培养的激励机制,破解儿科医生短缺困境。刘文英说。

针对儿科建设缺乏规划问题,曾其毅建议尽快建立市区二级医疗保健网络,加强省市级儿童医疗机构的建设,以承担高难度、专业性强的医疗、科研、教学、培训任务。

儿科需要价值回归。王波说,应加强对社会的引导,让儿科岗位更有价值感。倡导本身愿意从事儿科医学的人,坚持梦想方向,形成良性循环。

曾其毅说,不能仅仅把儿科看成是某一个专业、行业,要看成国家的未来,人类的未来。儿科专业需要政策的倾斜和投入,否则多年后会陷入儿童无医可看的境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多地儿科停诊限诊为哪般 "无医可看"处境艰难”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多地儿科停诊限诊为哪般 "无医可看"处境艰难”还看
第6届安徽孕婴童产品博览会回馈
2016第八届郑州欧亚孕婴童展
2016京正孕婴童展将在北京·
2016第三届中国昆明泛亚孕婴
2016上海国际学前教育用品及
猜你喜欢
你知道带娃有多累吗?
胎动是宝宝在和你说话呢
幼教小学化被叫停
上海幼升小成长记——走进童学汇
警惕!“多仔丸”服用不当会导致孕妇死亡
注意:抗生素易使孕妇早产
专家解答:避孕药的可怕程度
儿童误将药丸当糖豆分享 致4人中毒
辟谣:小学不教拼音
宝宝为什么容易晕车
苏州一幼儿园外教让幼童实景体验测血糖 被停职检查
避免儿童滥用抗生素
宝宝冬季发烧怎么做
你知道吗? 带孩子能有多累
为宝宝吃饭的正确姿势
幼儿园老师让带“肉肉”,宝宝带了真肉肉
学前教育将纳入义务教育?
医生:孩子病了这样用药更有效
小儿肺热咳嗽谨慎吃药
孕妇用药安全五部曲
首家绘本阅读基地落地北京幼儿园海晟实验园
家长闯幼儿园被打负主责
1岁儿童被注射过期疫苗, 当地调查称无害
11岁男孩:别人家的孩子
为人父母,你是否合格?
愿所有人嫁能给爱情
有孩子后,这些事情不能忍
浙江一幼儿园遭打砸
幼儿服用中草药5个注意点
幼儿加盟,一体化不是简单加减乘除
幼儿退热用药要注意事项
怀孕初期孕妈妈可以用药
紧急避孕药损害女性健康
另眼相看孕期“安全药”
这些易引起胎儿畸形的药
孕妇健康用药
男朋友不如狗
熊孩子的套路太深
怀孕时服用中药需谨慎
专家:细解《甄嬛传》里的堕胎药
你还记得,产后老公的第1句话吗
正确了解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孕妇应慎用10类药物
产后,最烦婆婆说的10句话
5招预防宝宝先天性耳聋
带娃有多累?谁带谁知道
备孕夫妻都应谨慎用药
幼儿园“烂苹果”事件
你知道吗?当妈后的尴尬瞬间
撩妹技术哪家强,当然是我家熊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