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规定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每年不少于10小时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南京规定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每年不少于10小时

南京规定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每年不少于10小时

2016-01-20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最关心的还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关键。但是近年来,频频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京规定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课程培训课程每年不得少于10小时,以此加强学生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

南京规定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每年不少于10小时1

今年起,中小学每年要对教师进行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培训,还要对学生进行不少于10小时的食品安全知识课程培训。教育部门昨透露,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我市今年将紧抓学校食品安全教育。

根据市教育局规定,今年我市将加强食品安全应急队伍建设,各中小学和托幼机构要组建专门的食品安全应急队伍,每年要对教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预案培训;每两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同时规定,各中小学要将食品安全纳入学生教育,列入工作计划,确保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课程培训每年不少于10小时,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综合课等相关课程渗透食品安全教育内容,开展食品安全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编写食品安全知识相关教材,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比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提高师生食品安全素养和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知晓率,保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85%以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南京规定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每年不少于10小时”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南京规定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每年不少于10小时”还看
幼儿园组织探望抗战老兵听老兵讲
两个孩子被幼儿园“劝退”,你怎
幼儿园老师:担心收假币收学费要
幼儿园刮起“GPS手表”风专家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人进
猜你喜欢
宝宝叛逆期有何表现 家长如何应对
看电视对儿童影响有多大?电视容易制造“脑残”
家长该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父母该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
人生第一个叛逆时期 1岁半到4岁半:长脾气了
宝宝叛逆期 2~5岁:独立宣言
怀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螃蟹?很多人想错了
7岁小孩的寒假里,妈妈让他做了376套卷子
成为准妈妈是有信号的,你捕捉到了吗?
什么是“黄金性格”?十招打造宝宝的“黄金性格”
性格内向的孩子如何交朋友
多做4种游戏 训练宝宝五感
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汪康夫冤案最新通报 10名女同学54年后否认被老师强奸
如何说出对孩子的爱?孩子最渴望的10大被爱方式
孩子逆商低怎么办
森碟幼儿园做主持很紧张 宝宝表现力该如何培养
三种老人不适合带娃,再不好意思也要学会拒绝
注意观察宝宝性格变化 有助培养宝宝的良好心理
专家称:10个孩子中2个患“开学恐惧症”
备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养狗!
孩子胆小 或是因为妈妈性格焦虑
孩子进入叛逆期怎么办
如何提高宝宝的交往能力
5个妙招教你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孩子太“臭美”需要正确的引导
父母如何让与抑郁孩子交流
孩子怕动物是胆小吗
儿童逆反期 多帮助孩子处理情绪
这几种食物青春期可以多吃,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
家长请善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二胎妹妹被妈妈教训后躲在哥哥怀里,网友:太有爱了
宝贝大脑发育缓慢有这些现象,看看你家宝贝“中招”了没
立秋给孩子“贴秋膘”,建议多吃这4种食物
学生自杀案例增加 三成孩子习惯憋着心事
孩子太“娘”了家长该怎么办
宝宝叛逆期 8个月的烦躁您感到陌生
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
1岁半到2岁半:拒绝的年龄
男孩女孩在教养上有五大差异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焦虑
孩子幼时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对人际关系影响
父性教育缺失,容易让孩子敏感多疑
父母最伤害宝宝自信的口头禅
幼儿的压力,一半以上都是来自父母
男宝宝女宝宝在性格心理上的5大差异
培养男宝宝“男子汉”特质的重要性
Papi酱官宣复出:孩子笑,娘发掉!
孩子被“熊孩子”欺负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