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父母成最敏感字眼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父母成最敏感字眼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父母成最敏感字眼

2015-12-11

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长期和父母分割两地,父母们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无奈扔下孩子来到异地他乡,寻求工作机会,孩子们被迫待在家中生活学习,久而久之的就出现了留守儿童的现象,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问题丞待解决。而这些问题的存在,正是因为孩子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造成的。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父母成最敏感字眼1

孩子内心最敏感的字眼

渔洞小学位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隆福乡,从县城出发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因地处山区、经济收入有限,很多父母不得不外出务工。

我们现在共有289名学生,多为留守儿童。渔洞小学罗校长说,目前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父母常年不在家,一些孩子甚至几年都见不到父母。

弟弟今年上二年级,在学校里基本都是我帮着照顾,帮他洗碗、洗衣服,每次来学校之前都是我收拾好东西再带到学校。聊起学校里的生活,11岁的小云(化名)向记者倾诉自己的烦心事,弟弟很顽皮,每次玩耍都会把衣服弄得很脏,说他也不听。小云说,希望弟弟能懂事一点,这样我也可以省心,因为爸爸妈妈都不在家。

聊起父母后,小云突然流起泪来。据学校老师介绍,和小云一样,父母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敏感的字眼,也是孩子幼小心灵里最不愿被触碰的地方。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旦听到有人聊起和父母相关的话题,他们总躲到一边不愿意讲话。

父母离异后,小玲(化名)一直跟随爸爸生活。她告诉记者:我喜欢画画,画爸爸妈妈,画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我戴的项链也是妈妈给我买的,一直戴着。话语间,小玲不时抚摸着手掌上的一道伤口。这是之前我不小心弄伤的,当时很疼很疼,那一刻我想,要是有爸妈照顾我就好了。

在农村贫困地区相当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不少人从小就住校。在人生旅途中,他们是一群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长期在中国西部山区任教,并编著《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书的教师杨元松说。

四大心理问题突出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由于精神上缺少关心,留守儿童情感上常常处于饥饿状态。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明显的孤独、内向、敏感、逆反等状态。

长期留守带来内心孤独。

记者在广西西部大石山区采访发现,一些留守儿童比较内向,见到记者后远远地站在墙边盯着看,不愿意交流。他们有的也不怎么和老师说话,即使老师主动关心询问,他们也不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在广西田阳县乡村小学任教的谭老师说,有的孩子会有爸妈不要自己或爸妈不喜欢自己的想法,有的孩子虽然会和父母电话联络,但是聊天时也不愿向父母袒露自己遭遇的不开心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旭东等专家指出,自我接纳、情绪、人际交往等社会性发展问题,是少年儿童整个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社会性发展出现问题的人,往往身心健康受到明显伤害,甚至严重影响其道德发展。

家庭压力带来心理负担。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对全国72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82.7%的留守儿童经常或有时做家务,50.8%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做饭,30%留守儿童在家需要照顾弟妹,13.1%照顾长辈。

张旭东表示,农村留守儿童干家务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里面既有迫于生活的无奈,也有过早体会到大人的艰辛而主动分担家庭责任。其中,女孩一般比同龄男孩成熟,更懂得家人的艰辛,内心也更为敏感和脆弱。

意外伤害、校园暴力、性侵等带来心理创伤。

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的研究显示,中国平均每年有近5万名0~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留守儿童是其中主要受害群体。

此外,校园暴力以及性侵等问题也会给留守孩子带来巨大心理创伤。前段时间就发生一起孩子担心被打而不愿返校的情况。都安瑶族自治县一所乡镇中学的一名老师说。

缺乏亲情沟通和有效引导出现逆反心理。

专家认为,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家庭教育缺失、亲情沟通较少的成长环境中,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有的会出现逆反心理,甚至产生攻击、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之受手机、网络游戏等不健康内容影响,一些留守儿童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多种关爱短板有待补齐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使得家庭、社会、学校等关爱体系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

家庭教育主体缺失。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时发现,留守儿童父母责任意识薄弱,不重视履行管教职责,造成家庭教育主体移位。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监护,一些外出务工的父母没有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和提醒,还有的甚至连生活费都不管。而隔代的监护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有的还体弱多病,很难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因为缺乏亲情关怀,一些女孩子来例假了都不知道怎么处理,就用脏的棉被擦一下,非常不卫生。可是我们学校都是男老师,也没法教她们生理知识。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龙齐完全小学支教的志愿者侯城亮说。

学校监管仍有不足。当前不少贫困地区都设立寄宿制学校,这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监护,但部分寄宿制学校人力物力短板突出。一些寄宿制学校只得外聘附近村民、返聘退休教师,或者让学校老师轮流当值。有的老师既是班主任、科任老师,又是宿舍管理员、生活老师,三头六臂都不够用。

社会关爱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多居住在交通、生活不便的地区。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而言,因受项目委托被学校、社工机构派驻到当地开展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一旦结束大多数人也就随之离开。有的社工机构虽然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地方设立社工站,但社工数量较少,流动性较大。

此外,农村儿童校外活动阵地覆盖率低。据统计,广西现有村委会14359个,但2/3以上没有儿童校外活动阵地,部分有活动阵地的,配套设施也比较简陋,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与伙伴玩耍和交流机会少了很多,乐群性受到影响。

让更多阳光照进孩子的精神世界

基层教师及专家表示,在逐步完善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学习生活硬件的同时,更应增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关爱服务政策、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和农民工父母心理指导、加大社会工作者和教师心理培训投入力度等举措,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

目前,我们已提出并开展在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屯建设儿童家园工作,在儿童家园通过组建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知心姐姐等队伍,开展爱心陪伴等关护活动,效果较好。广西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提倡儿童家园建设,广西已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女童身心健康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今后各地相关部门将整合资源,逐步完善留守儿童心理服务政策。

多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呼吁,未来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宣传教育工作,对监护人开展有效的培训,提高父母及监护人家庭教育水平,强化父母的责任。

不少研究表明,母爱是孩子身心和情绪健康发展的基础,缺乏母爱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在情绪方面呈现偏异和障碍。一位受访人士表示,在强化父母责任的同时,还可探索开展产业到家、留住妈妈工程,发挥农村妇女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生力军作用,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专家建议,一方面,要改善农村教师待遇,改善工作、生活条件,使其能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为农村教师提供一定的心理指导和综合素质培训,建立一支专职为指导、兼职为主体的农村寄宿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队伍。

张旭东等专家还建议,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机制,加大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采购力度,特别是在留守儿童较多的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资金上给予优先和适度倾斜。同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探索在农村社区组建一支由政府部门、妇联、共青团、村委会等组织工作人员和留守儿童教师组成的社工队伍,为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父母成最敏感字眼”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父母成最敏感字眼”还看
民法典发布,将给未成年人的生活
荔枝吃多了不仅上火宝宝要警惕“
告别夜间把尿,还孩子完整睡眠
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是家长陷入了
疫苗接种更规范,2020年有新
猜你喜欢
喂食苹果时哭闹 两岁男孩“卡”成植物人
新华时评: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拥抱春天
小学生出国成趋势:留学是否该做“早起鸟”?
广州童装抽检逾不合格 含有致癌染料
10岁女孩产子是低龄生育还是性教育薄弱?
中教论坛:青少年不能只在课堂上接受科普
应对春季病毒入侵 顶呱呱宝宝需内外兼修
不当教育方式逼娃作假
留守儿童无人照料 被人租用乞讨
全国团组织建\"七彩小屋\"成农民工子女精神港湾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系列活动启动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青春期子女的家庭教育:耐心读懂青春期孩子的心
老师因学生未完成作业将学生打伤 坚称其没打错
长春偷车嫌犯向警方自首 婴儿被掐死埋入雪中
学生集体“焚书”害羞了谁?
合力消除“乙肝宝宝”入园歧视 还孩子美好童年
国内首个关注少年儿童教育与成长奖学基金设立
上海100万家庭没有孩子的经济学原因
吟诗学礼迎清明
中小学又要期中考了 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小升初必读:上初中前要了解的那些事
聚焦北京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纷繁图景和现实困境
年轻父母每年花数万为孩子报兴趣班 只为找玩伴
早教培训观察:\"育人\"还是\"圈钱\"?
室内儿童乐园暗藏卫生隐患
甘肃把好幼儿园保教人员\"入口关\" 实行持证上岗
北京投入2亿元资金启动中小学生素质提升工程
南京市严禁小学组织入学考试
家长要当心 伪早教害人不浅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发布 规定校车享特殊路权
着手准备重庆小升初最需要了解的信息
喝牛奶应选择最佳时间
家校联手过度保护孩子个性越来越脆弱
微宝贝回应妈妈压力大,郑玉巧向80后父母面授育儿经
广西那坡县用学生3元营养餐补助买“零食”
湖北:70万中小学教师真情架起家校和谐沟通桥
青岛启动\"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让孩子吃得安心
学生营养餐问题频现 如何让学生吃足吃好3元钱
教育部通知要求各地各校组织观看电影《钱学森》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英国14岁少年模仿电视剧情节弑母
北京出现“空中”幼儿园 数十幼儿楼顶玩耍
外婆给3月大外孙吸毒
小学生背书包跑12圈是体能训练还是体罚?
上海:“绿色”尺子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体检”
“疯狂的学前班”何时能降温
河南将投七亿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食堂
骨汤还是鱼肝油?宝宝成长误区提示
教育部等七部门编制的家庭教育新五年规划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