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给糖不给钙和盐的教育误区你绕过了吗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只给糖不给钙和盐的教育误区你绕过了吗

只给糖不给钙和盐的教育误区你绕过了吗

2015-11-23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但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出现误区,那就是只鼓励表扬孩子,却忽视了要孩子自立自强,以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挫折苦难。这就是所谓的教育只给糖,不给钙和盐。就是这样的教育致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温室里,无法面对一丁点的风吹雨打。

□糖是表扬鼓励,是对孩子天性的顺应,钙是要孩子知道自强自立,盐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挫折苦难。这三样在教育中都不能丢

□孩子进学校就像是进了一个黑洞洞的房间,成年人要帮他打开灯,让孩子在灯光的指引下不再害怕勇敢地探知

□高知父母多是应试教育的胜利者,不少人按自己曾经的经验只注重成绩,甚至从内心不尊重孩子的学校及老师

新学年已开学两月有余,各种忙乱渐渐归于平静。入学升学的慌乱之后,一些理性的思考就出现了,每当这个时候各种教育观念的讨论就会格外多,比如:中国式家长的几个误区、溺爱毁掉孩子一生、是留学还是移民

细看之后会发现,很多被热议的理念并不是新鲜话题,反反复复中必然有些不合规律的认识混在其中。

都说中国的家长焦虑,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家长对孩子太过关注。其实,爱子之心自古有之,但是,显然过往的中国家长没有如此焦虑,说到底,正是一些被当做宝的观念误区让家长们奇累无比。

最近,清华附小迎来了百年庆典。这一百年,中国的教育经历了反反复复的变革和反思,一所学校历经百年的变革,依然活跃,其中必有一些不变的东西留存下来。

当所有人都指出创新是多年来我们教育的硬伤时,很多家长,甚至很多教育者开始把目光向外投,投向那些更新鲜、更科学、更有趣、更快乐的别人的经验。

而当我们把向外的目光再向内、向回拉了一百年时,蓦然发现,这些年我们学来的、被我们津津乐道的不少观点竟然是误区,而那些在不断的反思中慢慢被沉淀下来的才是把我们拽出泥潭的宝贝。

万变不离其宗,教育也不例外。

误区一:只给孩子糖 不给钙和盐

如果翻开5~8年前的报纸,经常能看到与减负相关的报道,说的主要是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和家长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由这种负担所带来的焦虑在家长中蔓延,甚至孩子没出生就着手为其今后上学而铺路。

这两年,报纸上仍然能时时看到减负字样,说的更多的是国家出台的减负政策。

在校时间短了、作业时间少了、奥数禁了、择校不让了

但家长的焦虑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为什么?

孩子的成长不能只有意思,还得有意义。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说。清华附小的前身是1915年创办的成志学校,是专为清华教职员工子弟而设的,1937年抗战爆发后,成志学校随清华大学南迁。在西南联大的困苦危难之际,小学的学习一直没有间断过。

那是一种坚毅刚卓的精神。现在孩子缺少的就是这种刚毅。今天都在讲减负,谈对儿童的尊重,但是,一些家长给孩子的爱已经变成了一种溺爱。窦桂梅说。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自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们班上有个孩子几乎天天迟到,有的时候甚至迟到两节课。北京市海淀区一所知名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张老师说,当他找到孩子家长,希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孩子时,没想到这位妈妈却不以为然地说:醒不来,说明孩子没有睡够,让孩子每天早上那么早上学太残忍、太不遵从人性了,我们至少要让孩子睡到自然醒。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形成规则意识、时间观念,好的习惯是会跟随孩子一生的。张老师说。

近年来,整个社会都在一边倒地批评中国的教育压制了孩子的天性、批评中国孩子的学习缺少趣味性。

于是有些家长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以为放纵孩子就是在追求天性。

这位妈妈更是找到学校,说自己家孩子将来肯定是要到国外上学的,所以,希望学校不要按照中国的那一套管自己的儿子。

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糖、也需要钙,同时需要盐。窦桂梅说。

窦桂梅所说的糖就应该是表扬、鼓励,是对孩子天性的顺应,主要针对低年级段的孩子;钙是要孩子知道自强自立,主要针对中年级段的孩子;盐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挫折苦难,对高年级段的孩子就该撒一把盐了。这三样在教育中都不能丢,可是今天的孩子只有糖,没有钙,更谈不上盐了。窦桂梅说。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学习的动力,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王玲湘说。其实这种动力的缺失跟他们一直泡在糖罐里有关,当孩子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意识不到自己还需要拥有不断克服困难的能力时,怎么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误区二:学习好的孩子=数学学得好的孩子+语文学得好的孩子+

周一语文、周二英语、周三钢琴、周四休息、周五作文、周六羽毛球、周日奥数。

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孩子每周放学之后的另外一张课表,在北京拥有这样一张课表的孩子并不是少数,有些孩子的课表甚至比这个还要丰富。

家长忙着把孩子送入各种培训班,其实除了那些功利的心思外,家长们在认识上普遍还存在着另一个误区:觉得不管怎么样,让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总没有错吧!殊不知,语文好+数学好+英语好并不等于一个学习好的孩子。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曾经这样说过,孩子进入学校就像是进入一个黑洞洞的房间里,这个黑洞洞的房子其实对他来说就是陌生的世界,成年人要做的是帮他打开灯,让孩子在灯光的指引下不再害怕并且勇敢地去探知这个世界。

有一种办法是给他打开一个探照灯,给房子照出了一条路径,谢维和说,这个时候孩子不害怕了,他可以顺着这条明亮的灯柱走下去,但是这时候孩子只敢沿着这一条路径,探照灯之外的地方孩子仍然充满了担心和恐惧。我们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给孩子打开顶灯,这个顶灯虽然没有射灯那么亮,但是能把整间房间都照亮。小学的课程其实应该给孩子的是顶灯,中学才给孩子射灯。谢维和说。

但是,有太多的小学生父母生怕自己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甚至从一年级起就把孩子送到各种学科培训班中,甚至还要更细:语文还要分成阅读、作文,美术要分成速写、水粉

殊不知,家长是亲自把孩子成长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窄。

好在,现在已经有很多教育专家意识到了小学课程的融合问题,模糊学科之间的界限,给孩子呈现真实的世界。

不让家长给孩子报太多的课外班,并不是阻止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用力,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方向。我多么希望我们的老师、家长看孩子的时候,不是把他们看成语文的人、数学的人,而是先看到一个完整的人。窦桂梅说。

误区三:高知父母=高质父母

都说北京的房价贵,其中学区房的贡献不少,而在学区房中尤其以海淀中关村地区的是贵中之贵。

为什么?

那么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孩子也一定错不了。这是很多为孩子选圈子的家长内心的逻辑。

清华附小就坐落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按照刚才的逻辑,这里的家长应该是最好的。

但是,这样的家长却经常在孩子的成长中帮倒忙。

窦桂梅记得,一次清华附小举办戏剧节。一位爸爸百忙之中抽时间看了孩子班级的戏剧表演,结果发现自己的儿子,扮演了一块大石头,在舞台上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个动作,这位爸爸没有看完就离场了。

之后,这位爸爸给老师发了短信质问: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演石头?

老师告诉这位爸爸,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爸爸继续质问老师为什么不给孩子换个角色?

后来孩子又向老师转述了爸爸对自己的批评:没出息,既然能自由选择,为什么不选个好点的角色?作为男孩子,手里成天拿着剪刀剪纸,以后能有什么大出息?

难道选择演石头,安静地观察别人演出,去分享别人的精彩,难道剪剪纸,就不能是男孩的爱好吗?窦桂梅说,很多学生家长虽然称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却非常不了解教育规律。

高知父母多是应试教育的胜利者,他们中的不少人按照自己曾经的经验只注重学习成绩,甚至从内心不尊重孩子的学校及孩子的老师。

王玲湘副校长记得,刚开学时很多班都有了新老师,一个孩子回家跟父母聊天时说自己班的新老师是北师大的研究生,没想到家长告诉孩子的却是:北师大的?肯定是个二流老师,你将来不能成为老师那样。

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仅表现出的是一种对教师专业的不尊重,而且破坏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不仅不能激励孩子还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另外也反映出很多高知家长有学习好就是全都好的认识误区。

在清华附小,很多老师都会说这样的一句话:让儿童站在最中央。这句话并不是让儿童成为中心,而是说学校教育要把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把学校和老师放在学校的中心。

这句话同样也适合焦虑的家长们。焦虑的家长急得乱投医时,不妨停下来,让一切回归到教育的本源,想想孩子的成长需求是什么,研究一下孩子的成长规律,即使不能马上找到解决办法,至少可以降低被误区引着走的概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只给糖不给钙和盐的教育误区你绕过了吗”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只给糖不给钙和盐的教育误区你绕过了吗”还看
中国厦门国际童博会获"厦门市题
13岁网瘾少年两年时间犯下20
2016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充满
17岁女生离家出走到男网友家过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救援
猜你喜欢
湖南男子自称"黑帮老大" 专抢中学生
2016年广州841名600分以上考生报考中职学校
高中生称必须娱乐否则专注听不到10分钟
北京向校园浪费宣战 “组合拳”有望破解浪费难题
3岁孩子午休不睡觉 幼儿园老师在其头上放鞋
台湾一男生天天吃泡面苦读书 如愿考上大学被查出胃癌
济南暑假托管班价格"上天" 贵的班近6000元
5座车欲装7人 司机把两小孩放后备箱
郑州10岁女孩一个月内"离奇失踪"两次 现已被找到
山东17岁高二男生提前高考被中科大录取
福州一高中生不堪爸妈责骂耍性子离家出走
家长考生探访高招录取基地 零距离了解高招录取全过程
19岁男孩捐三分之二肝脏救父 荣获台湾"孝行奖"
吸毒父亲打残儿子被撤监护权 孩子无智力和活动能力
幼儿园老师在男童头上放鞋 家长起诉索赔6.3万
两月大男婴被吸毒父亲毒打致残 母亲起诉
少年宫为乡村孩子打开梦想之门
教育部发通知 治理有偿补课紧盯暑假等节点
教育部鼓励中小学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高三女生加微信好友 掉进"红包发一返二"骗局
省级文保建筑成幼儿园 古建筑是园长的私产
黑网吧容纳未成年人上网 解释称:他们是纳凉避暑的
2岁男孩车祸中死中逃生 陌生姐姐陪伴三小时
北京向校园浪费宣战
专访高一睿:帅气有梦勇敢追
8岁男孩颐和园玩耍落水 工作人员飞奔进水救起孩子
河南高考生户口被多录10岁 奔走6年未果
成都孕妇被逼辞职 省总工会介入提供法律援助
女子怀孕7个月上班地点被改37公里外 打卡记录被删
13岁少年病床上仍惦记着期末考试
教育部:入校装备产品须先经过危害性测试方可入校
考生中考成绩网上查574分成绩单为476分 官方回应
甘肃7月份起建立留守儿童强制报告机制
女子1.5万元卖掉亲生女儿 只因男友不相信女儿是亲生
跨境翼把奶粉品牌Nuby带来中国 入驻京东考拉
祖孙三人食用自制臭豆腐食物中毒 仍有两人未脱险
老人携孩子逃地铁票被要求补票 称:孩子我不要了
幼儿园园长丈夫强奸幼女获刑 坚称无罪申请再审(图)
初三男生私自篡改好友中考志愿 只因不想分校念书
云南140名希望小学师生走进"三星梦想课堂"
准大学生跟随爸爸奋战防汛一线 为保卫家乡
贵州将评选第13批特级教师
12岁少年暑期打赏主播狂刷父母网银3万余元
精英毕业生来自顶级关键期教育(图)
母婴通吃欲拿下全市场 伊威携萌店拓展移动端
哈尔滨一幼儿园吃发霉米续:行业主管负责人被免
8岁男孩用燃气灶点燃花露水 瓶子爆炸火焰喷射
教育部将对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进行治理
北京初中入学通知书列明高中招生计划
深圳婴儿打疫苗后脸色变黄 经检查肝功能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