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

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

2015-11-09

孩子受教育,父母比谁都担心,自古以来,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就是学习赢就得应在起跑线,别人得孩子上什么培训班,我家孩子就得上什么培训班。这种随大流的现象处处可见,家长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有个好的前途,却不想孩子被这无形的影子日日追赶,肩上的负担越来越重。

儿子潼潼上黑榜了!这几天,天津小学生家长陈晓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潼潼上小学一年级还不到两个月,课堂练习的成绩在班里竟然垫底了!陈晓娟赶紧找原因,发现问题出在了作业上!不写作业,课堂练习当然考不好!有位家长一语道破。

陈晓娟这才恍然大悟。孩子上学以来,学校一再声称严格遵守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的教育部规定,没有书面作业,原来,这些话只能听听而已,不能当真。

近来,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北京、天津等地不少家长抱怨,与以前的留作业相比,如今小学的不留作业,不仅没有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反而让家长更加痛苦纠结。

明明说不留作业

少写一样都不行

潼潼的老师经常会在课堂上布置些练习测试,然后很负责地把全部满分的卷子和部分低分的卷子晒到班级微信群里,让大家学习学习。

满分名单里总没有潼潼,陈晓娟安慰自己,小男孩粗心挺正常的。可这次,陈晓娟才瞄了一眼班级微信群,心里就咯噔一下,那个得77分的卷子上,不就是儿子歪歪扭扭的字吗?

随后,老师又补了一句:今天的卷子咱班12个满分,95分以上的占30%,近70%的孩子都在85分以上。其他孩子继续努力!希望就在眼前!

这话顿时让陈晓娟觉得无地自容。而老师下面一番话更是让她倒吸一口凉气: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为什么成绩差异那么大?主要就差在家庭教育上了!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从几年前就开始实行严控中小学生作业量的减负令,明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

潼潼的班主任老师也一再在班级群里反复强调,我们不留作业,陈晓娟起初还挺高兴,觉得减负落到了实处。

私下询问了几个相熟的家长后,陈晓娟这才醒过闷儿,原来老师每天发到她手机e校通上的学习目标其实就是作业。比如,请督促孩子练习并能写出今天课堂上学的3个复韵母和8个字练习并记住课上学习的英语对话有能力的孩子用一图四式来表达6+4=10的内涵

乍一看,好像哪一项都不是要写的作业,可实际上,要完成老师的每一个要求,都得下不少功夫。还以为不用写作业,原来少写一样都不行!陈晓娟说。

北京家长田晖在女儿上小学一个多月后也发现了不留作业的真面目,老师虽然说作业和练习都是自愿完成的,但孩子只要写了,第二天老师就会奖给小星星。数学、语文天天都有小测试,不管是默写拼音、生字还是口算,孩子平时如果不天天回家练习,根本过不了关,只能默默看着老师给得满分的同学拍照、晒在微信群里。

田晖说,老师还不如明明白白留作业呢,现在家长自行掌握作业量,难免有些好强的人会给孩子加码加量,结果把全班的负担都加重了。

田晖女儿的班里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国庆放假前,语文老师对孩子们说,自愿默写一页拼音就可以得一个小星星,假期结束,班里有孩子一下子领了20多个星星,田晖女儿只得了5个。小姑娘不服气,回家一口气默写了6页拼音。

为让孩子能领跑

每天过得像打仗

这些隐形的作业,让家长又爱又恨:一方面帮家长指出一条赢在起跑线的秘笈,似乎多写多练,成绩就好;另一方面也催得家长为之揪心不已、疲于奔命,因为总有人比你更拼!

女儿上小学这俩月,在班里得的表扬星能排到前5名。为这,北京小学生家长王丽卿感叹,每天的日子过得跟打仗似的。

早上6点起床给孩子做早点,然后叫孩子起床,洗漱、穿衣、吃饭趁孩子吃饭的功夫,插空随便收拾一下自己,胡乱塞几口吃的,就争分夺秒把孩子送出门。下班时间一到,她便第一个冲出办公室,把孩子从姥爷家接回自己家,做饭、吃饭、收拾碗筷之后,就开始跟孩子的作业玩命。

在她眼中,这时候一天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因为其他的忙碌都是体力上的;而孩子的作业,则必须集中一家人的智慧和心力才能做得漂亮。

晚上7点开始,孩子一笔一画地在本子上默写今天课堂学的拼音和汉字;王丽卿则一边给孩子做明天上课要用的字母卡,一边绞尽脑汁按照老师要求编小儿歌帮助记忆。

抄完生字,王丽卿赶紧检查,都对了!明天上课别写错了啊!她嘱咐道,在生字本上签了名字。又让孩子把卷子上的错题做一遍,签名。然后拿出新做的字母卡,用自己刚编的儿歌,教孩子每个念了5遍。

随后她掏出手机,扫出老师发在群里一个二维码,这是今天要求听的英语录音。她让孩子跟读了两遍,又让孩子把书上一小段歌谣背诵下来。老师还要求要边唱边表演,特别指出:把动作做漂亮!看着孩子边咿咿呀呀念叨,边乱比画动作,王丽卿有点茫然,怎么才算动作漂亮呢?

还有一页数学作业,都是计算题,孩子完成得挺快。王丽卿看了一遍,错了两道,改!这时候,孩子爸爸已经把课堂测试的错题抄好了,让孩子重做,签字。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作业总算写完了。

接着,陪孩子练琴一小时,已经9点了。孩子打了几个哈欠,说,妈妈,我还想玩会儿手工。

王丽卿有点心疼,但还是点了点头。才不到7岁的孩子,总得有点自己玩的时间吧。

等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好,收拾完毕,王丽卿也困得不行了,有时候自己没刷牙没洗脸就跟着一起睡了。王丽卿说,自己每天都挺焦虑的。虽然老师说很多作业都是自愿完成的,但是大家都在做,谁敢落下?她生怕因为自己疏忽,让女儿失去领先的优势。现在拼的就是家长,谁盯得紧、咬得住,谁的孩子成绩就能上去!

黎媛媛在一家机关单位工作,自从儿子上了小学,她和孩子每天晚上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要完成老师发的作业要求,一晚上就全搭进去了。她坦言,老师在留作业时往往会指出,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有能力的孩子选做的。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比别的孩子差,人家做了我们也应该做,造成孩子的作业似乎总也写不完。

学校真的没作业

家长心里更没底

这种攀比和焦虑像一种传染病,在家长之间快速蔓延。

天津小学生家长李倩,女儿刚上一年级。这些日子,她总是问自己,当初给孩子选择这个学校到底对不对?

孩子上学前,李倩曾想着把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卖了,再贷点款,买个热门小学的学区房。

可今年起,天津严格执行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也就是说,无论上哪所小学,升初中时都是通过电脑摇号。李倩认为,那就没必要择校啦,在哪儿上都差不多!

她家片内学校是一所很普通的小学,前年换了个年轻校长,提出的口号就是快乐学习,李倩挺欣赏这一理念的,孩子的天性不就是玩吗?

上学这俩月,孩子放学回家真的没什么作业,一些抄写的作业通常在学校就完成了,唯一一次让家长协助完成的英语作业是唱一首英文歌并录成微视频。

最近,她和孩子几个幼儿园同学的父母聚会聊天,发现几乎每个刚上学的孩子回家都得完成半小时到1小时作业,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立刻煎熬得她坐立不安。

没作业确实不行,大家都学那么多,我们也得赶上大流啊!她赶紧给孩子报了英语和国学的课外班,心中的大石才算是落地。

和李倩一样,一旦老师真不留作业了,不少家长心里更不踏实。

北京一年级小学生家长吴越,已经给孩子买了语数外三科的练习册,每天回家督促孩子做做练习,得把基础打扎实了。她跟一些高年级学生家长沟通后得出结论,一、二年级必须得给孩子培养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的习惯,要不三年级以后作业一下子多了,孩子根本不适应。

吴越说,自己去学校附近的教辅书店买练习册时,书店老板还笑话她太后知后觉了,这么晚才来买。据说,像《黄冈小状元》这样的经典练习题,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做,就你不做,肯定不行啊!

评价指挥棒不改

孩子就玩不起来

每天围着孩子的作业忙得团团转,家长们私下里怨声载道:这些作业分明是给家长留的啊!现在的老师什么都不管,把教育的责任都推到家长身上了!

朱颖当了10多年小学老师,在她眼中,十几年来,作业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变的只是与家长的沟通方式。

以前我们每堂课后,也要求孩子回家复习旧课、预习新课,并请家长督促。朱颖说,只是从前,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方式比较单一,有的时候只有通过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才能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教学内容。

其实每次家长会后一段时间,往往会感觉到学生有些改观,能看出是家长回去督促学习的结果。但这种改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现在不同了,有了QQ、微信、校讯通等即时通信方式,老师每天都能将教学的进度、学生的表现等全部反馈给家长,家长也能了解到其他孩子的学习情况,每天都有通知和反馈,大家全都能看见,家长也喜欢比较,就会感到紧迫和焦虑。

那么,到底有没有可能让孩子完全不写作业,又能学到知识呢?

在天津一所知名小学当了十几年班主任的王老师说,现在教育部门规定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对老师确实提高了要求,到底能不能让孩子在课堂上就把知识全部学会?

人的记忆是有曲线的,这是教育规律。王老师说,课上学会了并不代表孩子真的掌握了,学习应该有个反复的过程,因此每天家长陪孩子回顾一下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特别是在孩子刚上小学的前两年,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他说,父母和孩子一起复习,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复习旧课、预习新课的学习习惯。

作业的形式有很多种,孩子也各有差异,不该一刀切。王老师说,比如今天教了5个生字,有的孩子全记住了,有的孩子回家就忘了2个,那么家长可以问问孩子记住了多少,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抄写多少遍。

但家长不这么认为。田晖说,从评价方式上看,老师还是鼓励学生回家多写多练,练得越多,老师给孩子的奖励就越多。而且,表面上看,小学一二年级考试不许打分,不允许搞成绩排名,但事实上,老师会暗示家长,多少分以上算优、多少分以上算良,每次单元测验的成绩都要计入期末成绩,只有每次考试都是优的学生才能参评好儿童。

一位教育专家表示,说到底还是指挥棒的问题,只要成绩仍是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指标,老师和家长就不可能真正放松。

北京一位家长则感叹,连习主席都说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可见在中国让孩子玩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减负"不留作业"已经慢慢变成隐形作业最后累了谁”还看
成都奇葩寒假作业:每天2000
2016年浙江高考将于2月1日
河南拟将今年投入280亿改善两
十二五期间青海乐都区共投入3.
西安将对全市中小学校园塑胶跑道
猜你喜欢
"野蛮"家长校园与老师发生冲突并妨害民警公务被拘
18岁男孩出书用CS游戏讲解物理深入浅出 获工程院士作序
山东济南多家幼儿园食堂食用油和调料查出不合格
两童星亲身示范:女大十八变
日本孩子玩跳长绳 这是要上天
春光无限好 教你拍得美美哒
哺乳的心酸事 明星也有一箩筐
安徽蒙城两岁半女童家门口玩耍时丢失
山东省2016年下达7亿元资金解决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15岁高一女生离家去买夜宵失联 至今未归
当熊孩子拿到妈妈的自慰器 画面太美了
女子发病倒下 店员及时救下怀中婴
7岁男孩不慎落水 4名热心大学生救人后默默离开
长春15岁男孩沉迷网络无心读书 三天三夜不回家
北鼻喝奶 也能醉生梦死
长沙11岁小学生发明多功能物品储存器荣获国家专利
熊孩子造反合辑 要上天!
福州一小学频繁要求学生买校服 六年内购买十多套
女子与男友吵架带邻家小孩出走 涉嫌拐卖儿童获刑
让你分分钟抓狂的熊孩子
2016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推进会在义乌盛大举行
醉了!妈妈们的黑暗料理
画风诡异:汪星人带儿子狂啃白菜
河南一中学规定"排号生二胎" 官方回应:已取消
广东4名小学生打赌将石头放在铁轨上逼停列车
分清多胞胎 育网放大招
16岁少年为阻止邻居家暴被砍伤 脸上留下10厘米长伤疤
山村教师坚守30年退休 给学生做饭铲沙铺路
扬州一幼儿园举行幼儿防拐骗安全演练 小班孩子全被骗
岂有此礼!玩在成都不能错过的拿福利攻略
"为孩子创造"儿童行业高峰论坛在广州开幕
动物界的性暗示 看到树懒我就乐了
萝莉向狮子献吻 惨遭嫌弃
10岁男孩长沙闹市街头卖唱维持全家生计 梦想当明星
BB超爱这6款辅食 妈妈做起来!
正值春季 0-2岁BB最爱这些美味
育儿你造吗·荨麻疹来袭,宝宝怎么办?
中国幼儿园男教师稀缺致“娘娘腔“男生增多
被逼生 一对外国小夫妻机智回应
不得不佩服 日本校园教育
全纪录:爸爸亲身体验坐月子
二孩奶爸晒作息表引热议 看看二十四孝老爸是如何炼成的
济南20万婴幼儿信息遭泄露 每条价格一两毛
9种最毁孩子的父母,一大波爹妈中枪!
撩娃技能第一步:先学怎么抱娃
英媒:中国幼儿园男教师稀缺致"娘娘腔"男生增多
爸比假装被杀 女儿被吓得好惨
2016广州国际儿童产业博览会展后报告
绝对亲姐姐 求小弟心理阴影面积
BB睡着后,爸妈发现了他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