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干燥容易便秘 幼儿便秘如何缓解与用药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秋季干燥容易便秘 幼儿便秘如何缓解与用药

秋季干燥容易便秘 幼儿便秘如何缓解与用药

2015-08-25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较常见的症状,根据引起便秘的不同原因可分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较多见,经过饮食、生活作息等的调理可以痊愈。

另一类则是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才可彻底治愈。绝大多数的小儿便秘都属功能性便秘。

如果儿童出现便秘的话,是非常的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的,有的时候还会导致肛裂或着痔疮的出现,并且还可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使食欲减退。如长期便秘及食欲不振,就会逐渐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便秘不仅会使有毒物质长时间滞留在体内,损害肝、肾,还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肥胖、脂肪肝等疾患。

严重的便秘还会影响孩子在智力上的发育的,如果孩子是因为偏食或者在饮食太过于精细引发的便秘,家长们要注意啦,由于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就更易引起营养不良,而且消化系统中长期缺少粗纤维的作用,肠蠕动减弱,消化功能下降,可以引起孩子的消化功能紊乱。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发生便秘呢?其实,引起便秘的原因是各种各样,作为家长应该学会进行分析。造成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饮食结构不恰当:也就是各种食物成分的比例不合适,比如,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少,在肠道中食物的发酵过程微弱,大便多为碱性,比较干燥,因而引起便秘。此外,不少的孩子有偏食的毛病,不喜欢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及水果;而偏爱含纤维素少的鱼、肉,当然容易发生便秘。而婴幼儿的便秘多与人工喂养有关,因为牛奶和奶粉中所含酪蛋白及钙比人奶多,在粪便容易形成不能溶解的钙皂,引起便秘。

2、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由于排便过程是受神经系统支配的,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时排便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不注意训练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或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及时排便,时间长了肠壁末梢神经对粪便刺激的敏感程度就会减低。粪便在直肠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变得又干、又硬,必然引起便秘。

3、精神因素的影响:孩子如受到惊吓等突然刺激,或生活环境及习惯发生改变时也会造成暂时的便秘现象。

4、存在某些疾病:局部或全身疾病都可引起便秘,如肛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这类肛肠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便秘,而且尽管经多方治疗及训练也难于纠正。此外,营养不良、佝偻病、克汀病、皮肌炎及先天性肌无力等全身慢性疾病也常伴有便秘的症状。但应注意的是这时全身的异常表现会更为突出。

宝宝便秘如何应对

有些婴儿,习惯于间隔2-3天排一次大便,只要粪便不坚硬,便无困难,没有不适表现不算便秘,不必作任何处理。对以牛奶为主食的新生儿及小婴儿,两次喂奶间期应给予饮水,淡盐水及清淡的菜汁均可。每次20-30毫升,以改变肠道渗透性而起通便作用。大一些的婴儿,可在蒸蛋、面条及汤里加些有润肠作用的麻油。

1-2岁以上的幼儿,须注意饮食搭配。因进食蛋白质过多引起的便秘,可减少其摄入,多喂一些面条、稀饭等蛋白质含量较少的食物。食物中不吸收的纤维素,具有通便作用。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和水果有青菜、韭菜、芹菜、山芋、西瓜等,可适当给孩子多吃一些。

孩子出生后,须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婴儿3个月时,即应开始训练定时排便。1周岁后,可以在清晨和饭后定时坐便盆,以形成排便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不要轻易突然改变。

对于2-3天以上未解大便的婴儿,大人可定时用手掌从上腹部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每天2-3次,每次5分钟左右,以促进肠蠕动。同时适当地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亦可促使肠蠕动,帮助排便。

便秘了怎么办

宝宝出现便秘后,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粪便刺激肛门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宝宝惧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总不能排出,便秘也就会越严重,大便长时间存留在体内还会使毒素淤积体内,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产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那么,如何尽快让便秘宝宝积存的大便排出体外呢?

按摩法

手掌向下,平放在宝宝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不仅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开塞露法

将开塞露的尖端封口剪开,管口处如有毛刺一定要修光滑,并先挤出少许药液滑润管口,以免刺伤宝宝肛门。让宝宝侧卧,将开塞露管口插入其肛门,轻轻挤压塑料囊使药液射入肛门内,而后拔出开塞露空壳,在宝宝肛门处夹一块干净的纸巾,以免液体溢出弄脏衣服或床单。同时嘱咐宝宝要尽量等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排便,以使药液充分发挥刺激肠道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达到最佳通便效果。

甘油栓法

将手洗干净,然后将圆锥形甘油栓的包装纸打开,缓缓塞入宝宝肛门,而后轻轻按压肛门,尽量多待片刻,以使甘油栓充分融化后再排便。

肥皂条法

洗净双手,将肥皂削成长约3厘米、铅笔粗细的圆锥形肥皂条,先用少许水将肥皂条润湿后再缓缓插入宝宝肛门内。同样尽量让肥皂条在肛门内多停留一段时间,以达到充分刺激畅道蠕动的作用。

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检查是否是由于其他疾病而引起便秘。

如何预防便秘

以上方法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孩子会产生依赖。应对小儿便秘的根本方法还是要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预防便秘很重要。父母应该注意从调理宝宝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保证适当活动量这几个方面入手。

均衡膳食

宝宝的饮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杂粮以及各种水果蔬菜都应该均衡摄入,小宝宝则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通畅排便。

定时排便

训练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了。从3个月开始,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注意室内温度以及便盆的舒适度,以使宝宝对坐盆不产生厌烦或不适感。

保证活动量

运动量不够有时也容易导致排便不畅。因此,要保证宝宝每日有一定的活动量。 腹部按摩 对于还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小宝宝,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适当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长时间把宝宝独自放在摇篮里。

适合便秘宝宝的口服药

适合婴幼儿服用的治疗便秘的口服药有妈咪爱、整肠生、金双岐片、四磨汤口服液等。具体用药及用量请遵医嘱。

宝宝便秘如何用药

婴幼儿消化道调节能力差,用泻药后易导致腹泻,故他们便秘时一般不主张口服泻药。最为常用的方法是用小儿开塞露注入肛内,婴儿用半支,幼儿用1支;或将湿润的小肥皂条塞入肛门帮助排便。操作时注意让孩子平卧,在背部垫上枕头等物,使臀部抬高。药物挤入后夹紧臀部,3-5分钟后方可松开,此时即会排便。

特别提醒:如果是疾病引起的便秘,应重视原发疾病的治疗。有的孩子出生后便秘即十分严重,腹部不断膨胀,要考虑是否存在巨结肠病等先天性疾病,这类婴儿无论怎样进行食物调整,都毫无作用,应到医院仔细检查。确诊后须通过灌肠排便,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与“秋季干燥容易便秘 幼儿便秘如何缓解与用药”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秋季干燥容易便秘 幼儿便秘如何缓解与用药”还看
贵州女童疫苗致残案开庭法院判决
“中国少儿数字学习馆”开展啦,
被称“特殊儿童”孩子告赢幼儿园
幼儿园发公开信称男童有特殊倾向
幼儿园公开信引发官司二审定名誉
猜你喜欢
记住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觉
让孩子在一切行动面前拿出自信
幼儿园儿童心理教育的两种方案
锻炼孩子锲而不舍的品质
家有小小偏执狂 耐心应对是王道
儿童教育的心理学小常识
如何提升孩子的上进心
培养孩子亲近自然亲近土地
让宝宝秘密产生的原因
在运动中教育孩子没有什么做不到
对于孩子自满情绪的预防和纠正
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很重要
声音可以塑造人的形象
如何调整孩子输不起的个性
成熟的父母敢于让孩子自己掌舵
幼儿心理教育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科学检验宝宝是不是内向性格
对待孩子也要注意诚信
要教孩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
别让女孩把优雅气质当撒娇
与孩子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正确应对孩子的完美敏感期
园内受伤,幼儿园是否承担责任
戴着滤光镜教养孩子?
让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
不要压抑孩子的愤怒情绪
让父母头疼的四类孩子
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活动
不要阻挡孩子的独立之路
别让优越的家庭条件害了孩子
爸妈常吵架有害孩子的健康?
了解孩子的差异性 更好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这样教育能使孩子更乐观
男孩太淘气 爸妈怎么教
不要打着保护旗号偷窥男孩隐私
这样培养孩子无限的可能性
孩子离家出走家长如何应对
这样教育孩子不要轻言放弃
检视孩子内向的原因
不要夺去孩子的挑战精神
这样能够教出乐观的孩子
了解孩子的天性 根据性格进行教育
不同年龄段的内向宝宝不同对待
幼儿园进步主义教育和行为主义教学法
如何对儿童气质进行分类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两个途径
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对待宝宝的错误方法:用负面言辞批判孩子
如何让孩子面对公平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课程方案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