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挨着幼儿园 这主意咋样?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养老院挨着幼儿园 这主意咋样?

养老院挨着幼儿园 这主意咋样?

2015-07-07

把养老院和幼儿园建在一起的“幼养”结合模式,国内外均已有先例,但郑州还没有。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人破2亿,郑州市60岁以上老人达百万,“养老问题”形势严峻。面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不断出台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然而“落叶归根”的观念,让不少老人对养老机构说“No”。他们之中,很多人担忧养老机构太过凄凉。有业内人士建议,应出台政策,鼓励养老院与幼儿园合并。这个想法咋样?

养老故事

孤独的他

抱着鸡安详去世

儿子成家后,老张和老伴儿就搬到郑州紫荆山路陇海北二街口附近的小区单过。

退休后生活单调。去年,老张买了3只小鸡打发时间,在一楼的院子里搭了个鸡笼,每日与鸡为伴。

鸡越长越大,周围的邻居也都提意见。老张却说“谁把鸡送走,就跟谁拼命”。

打这以后,老张就更少出门了,天天围着鸡转。出来晒太阳,他就把鸡抱在怀里,晚上睡觉也放在身边。

“儿子不常来,我们太孤单了。”老张的老伴儿说,不久前,老张抱着鸡坐在摇椅上小憩,却再也没醒来。她也不愿去养老院,只想守着家。

因为“怕冷清”

她始终不愿去养老院

老张的老伴儿退休金不低,可以去个高档养老院,但她太怕冷清,“怕老人扎堆,气氛太沉闷。”

其实,她的担忧并非个例。郑州一老年公寓的负责人说,的确有老人对养老机构缺乏信任,甚至把进入养老院视同“等死”,态度消极。

“不过,现在很多养老机构都在探索,活动也越来越丰富。”该负责人坦言,养老业快速发展,不排除有人“浑水摸鱼”。

在日本,企业大多积极参与养老事业,将养老院和幼儿园建在一起,老人照顾孩子时,也不至于孤单。

“如果养老院和幼儿园结合,双方都能减少运营成本。”该负责人建议,这种“幼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

“爷孙俩”模式

国内外均已有先例

“爷孙俩”模式的养老方式,真的可行吗?其实,这在国外早有先例,国内也有城市正在尝试。

近年来,德国多地纷纷推出“一老一小”项目,即鼓励幼儿园建在养老院旁边。德国汉堡的一家养老院里,住着200多位老人,他们的邻居是80个6岁以下的孩子。

老人们会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并协助老师照料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会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数据显示,和老人们相处,这群孩子比同龄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好。

有专家建议,让老人和孩子从“邻居”变成“一家人”,幼儿园在一层,养老院在二层,设立公共休息区。

在我国武汉、杭州等地,也出现了“老幼双托园”、“养老院幼儿园为邻”的经营模式,并已存在多年。

七成多受访老人

赞成“幼养”结合模式

老人:能缓解对孙辈的思念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访了南关街社区、紫荆山路社区、鑫苑社区、普罗旺世社区等的100位老人,73位老人赞成推广“幼养”结合。

66岁的徐振鹏认为,老人对孩子有着天然的疼惜,一定能相处融洽。鑫苑社区的刘老太表示,这样的养老院,她愿意去住。62岁的退休教师吴冠珠认为,“幼养”结合才是人性化养老。

家长:对这种模式不太放心

不过,新天地社区、东里路社区、前进路社区等的100位年轻家长里,有60多人对这种模式表示担心。

新天地社区的施凌云认为,老人有可能压抑孩子好动的天性。“现在都是一个孩子,得慎重。”邵女士直言,“这些老人毕竟是陌生人,我不放心。”

专家观点

模式很好,但要有度

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多数专家赞成“幼养”结合。

活跃生活气氛,减少运营成本

养老院和幼儿园相邻,能活跃生活气氛。武汉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罗教讲曾公开表示,这种模式让老人在养老院里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一位老师称,身体健康的老人可以照顾儿童,可以节省不少运营成本。

老幼作息不同,容易出现矛盾

心理专家赵女士认为,要慎重推广“幼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老年人与儿童作息时间、生活习惯不同,容易出现矛盾,建议让两者成为邻居,定期互访。

这一想法被多数专家认同,他们认为,距离适度能让老人们满足精神需求,也能让老人、孩子保持各自的个性、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与“养老院挨着幼儿园 这主意咋样?”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养老院挨着幼儿园 这主意咋样?”还看
奶奶用“土方子”给娃治黄疸,导
小儿氨酚黄那敏副作用大,不要给
好奇害死猫,贵阳一小男孩把手指
孩子入园哭闹,家长们怎么办?
关于新生儿斜颈,你不知道的那些
猜你喜欢
孩子的天赋来源于启蒙,兴趣培养来源于坚持
餐桌礼仪+健康生活习惯 好礼仪培养贵族气质
婴幼儿体检:1岁前宝宝发育指标评估
孕期购物为防被坑,这些东西不要买
没准备怀孕的小姐姐看过来:盘点不同国家主流的避孕方式
听音乐4大好处 不同年龄的孩子听不同的音乐
育儿知识:怎样早期发现孩子患有小儿脑瘫?
三岁童模被母亲踢踹 看未成年人从事商业活动权益保障
“伪独立”培育的孩子 会造成爱和安全感的缺失
”幼升小的牛蛙战争“ 不要把能力测试当作应试
4—7月手足口病高发期,家长要科学预防和早发现
玩具质量不合格很危险 下列玩具不要再买了
孩子胆小又害羞?教你三招养出勇敢宝宝
李晟儿子学妈妈说话 模仿敏感期的可爱表现
后疫情时代 中小学生开学季防护指南
张文宏谈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权威专家意见来了
把宝宝放进购物车 家长竟然不知道危险有多大?
夏季食欲不振 如何增进儿童的食欲呢?
关注两会:人大代表建议为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职安保
宝宝说脏话家长很尴尬 这可能是语言诅咒的敏感期
人大代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建议
网络游戏应建立分级制度 预防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人大代表:家庭教育尽快立法 父母需持证上岗
奶奶用米糊喂养孩子,体检后被医生批评
博士生毕业成巨婴,孩子心理健康需要家长注意
当孩子进入“识字敏感期”,我们能做点什么?
为孩子规划的食育绘本:《香喷喷食育绘本》套装
多问孩子“为什么” 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日本小学午餐 注重科学的营养配比,从“食”到“食育”
聚焦两会母婴关注 让女性儿童保障更完善
宝宝聪不聪明取决于爸爸还是妈妈?
育儿知识:家长要牢记这7种奶粉喂养错误方法
人大代表建议将儿童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 什么是"罕见病"?
关注两会:政协委员朱晓进——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
马伊琍发文获网友17万点赞,一条微博引发网友讨论
小学阶段全部开设科学课 家长们要为科学启蒙做准备
青少年儿童第三大“成长杀手” 要重视更要及时纠正
妈妈必读!如何强化宝宝“免疫军团”战斗力
宝宝奶粉最好喝到几岁?这个年龄千万不能停
查字典网关注两会:带大家看学前教育“好声音”
孕妇孕检时要学会分辨,遇到这4项产检要记得拒绝
案板下的读书女孩,上面是生活下面是希望。
性格色彩:通过孩子喜欢的颜色判断性格特征
快速解读“宝宝好营养 关键三岁前” 爸妈必看
阅读分4阶段 你家宝宝在哪时期?
女婴掉进热水锅休克,微博网友讨论质疑
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 特殊时期实用的班级管理
粗心宝爸给孩子喂食水宝宝,险酿大祸
重视口腔保健 家长该如何避免孩子牙齿生病
网课学习成果学生被划分为五类 家长须严加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