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

“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

2015-05-29

预防新生儿缺陷,怀孕前和孕期要做好预防措施

中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建立以一级干预为主体,二级干预为重点,三级干预为补充的三级防治体系。所谓一级预防就是指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其中包括孕妇戒烟酒、选择合适育龄等。产前筛查和诊断,进而“阻断出生”属于二级措施,不应剥离预防和出生后治疗单独强调。 例如,神经管畸形症是中国最典型的出生缺陷之一,对这种疾病的预防,只需要孕妇补充足够叶酸。另一种主要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最主要的干预方式则是出生后立即手术。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给出的预防建议,也包括戒除酒精和吸烟、补充足够叶酸与碘、谨慎用药、特别是进行病原体筛查——有五种主要病原体(首字母简写合称TORCH)会导致婴儿出生缺陷,在准备怀孕前就检测自己是否被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怀孕后胎儿先天不足的概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并非毫无风险 产前筛查和检查本身就会给孕妇带来一定风险,如果把检查推广到所有孕妇,这一风险就会更加突出。以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这种严重的染色体变异疾病为例。有文献显示,在157998例筛查中,假阳性(没有疾病却诊断为患病)达到11%,假阴性(有疾病却检测为健康)达到7%。 由于筛查唐氏综合症的常见方法往往包括侵入式手段,例如羊水穿刺,绒毛膜绒毛取样(CVS),本身就可能导致健康胎儿流产或受损。例如CVS有可能导致下颌-肢体发育不良,不数量的CVS可能导致 2.4%的胎儿“丢失”。即便更加安全的羊膜腔穿刺术,也可能导致0.2%~1%的胎儿丢失。

“阻断”出生缺陷婴儿,自主选择权在孕妇手中 标题新闻中的一派观点认为:“重度缺陷婴儿对于社会和家庭不会产生任何贡献,纯粹只是一个“消费者”,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沉重的负担,应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缺陷婴儿出生的可能性”,并没有明确做出生育选择的主体应该是谁、公权力在改进生育质量中的角色是什么。事实上,正是由于对“阻断缺陷儿出生”不负责任的鼓动,进而引起政府对生育的不恰当介入以及对个人权利的漠视,使得许多国家曾经通过不人道的“优生法案” 1915年德裔美国医生海塞登就说服一名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父母不再为孩子寻求治疗,放任他死去。

海塞登医生的理由并不新鲜:1.这个孩子只会给父母带来痛苦 2.他是社会的负担 3.他自己也会痛苦。医生的这一行径被法院判决无罪,甚而被拍成电影《黑鹳》,掀起了美国的“优生学高潮”。随着对有着出生缺陷之儿童(“不适应者”)的自生自灭态度成为主流,最终在很多州通过了对“不适合生育者”的强制绝育法。在这些所谓法律生效的时段里,大概总计有6万美国人被施行强制绝育。 在瑞典,于1930年通过,一直到1976年在法律上都有效的“优生法律”,也有着同样冠冕堂皇的理由:1、防止“弱智”降低人口素质 2、“保护”那些基因不良的人不会把自己带有缺陷的基因传递下去 3、降低社会开支,减少福利保障体系负担。在这部法律的背书下,同样有大概6万瑞典人被强制绝育。

中国每年新增“缺陷婴儿”90万,每年约有10万弃婴,其中99%为病残儿童。与此形成对应的是,“缺陷婴儿”所在的家庭面临着逾百万元的抚养、医疗费用,多名代表建议阻断其出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和思考。其中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建议采取“自愿与强制相结合,自愿与免费相结合”的婚检机制。

新优生措施强调非强制性,核心是孕妇家庭的幸福与自主选择权 旧的“优生学”实践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罗姆人、残疾人的系统性屠杀中彻底破产。二战后,优生学由于其被纳粹以及种族主义利用所造成的后果而转入衰落。甚至优生学(Eugenics)一词都因为其沉重的历史和有争议的内涵在1998年的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彻底废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所谓的新优生学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兴起,它倡导以关注个人生育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优生实践,如以个人意愿为前提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以及由个人实施的妊娠卫生等,其特点正在于剥离了早期优生学及其实践中的不科学性、非个人性和强制性。无论孕妇是否选择对缺陷儿“阻断”,选择权都在她个人。

如今,北欧国家和美国曾有的“强制绝育法”都被废除了。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优生绝育法》仍在人世的受害者们,更在2015年3月赢得针对州政府的三年诉讼。这意味着,当年被非自愿绝育的他们,将会获得获得政府的赔偿。中国也在2003年废除强制婚检,将生育和婚姻的自主权留给夫妇自身。

一个生命的降临,并不是为了咀嚼痛苦,而是为了品尝幸福,这才是尊严的含义!运用科学的手段,阻断一个重度“缺陷婴儿”的出生,是为了不让一个无辜的小生命来到世上无端经受一生一世的磨难。实际上,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最新最早最热0条评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还看
矿主为14万孩子送礼物真人版圣
一天接诊700多名孩子雾霾具有
中小幼安全督导办法出台重点治理
天津留守儿童新政策将其父母纳入
妈妈一巴掌8岁女儿没了打真的管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抢跑”需喊停更需“三省”
澳大利亚女子诞下18公斤超级巨婴 破百年纪录
给家长的忠告:认识孩子天性看清
三家企业登婴幼儿食品质量黑榜
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开展爱心义卖欢庆“六一”
4批次婴幼儿辅食不合格
幼儿园教室里,要不要安摄像头?
广西大力培养幼儿园“男阿姨” 每生每年获万元经费支持
云南再婚家庭二孩生育政策或将放宽
儿童医院互动活动让孩子不怕打针
韩国人为何不爱领养孩子?
食药监总局将重点抽检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食品
钦州交警三大队整治乡镇幼儿园接送车
幼儿园老师更青睐这些家长,你是吗?
谈谈孩子上幼儿园的那点事
东营垦利:食品安全检查进校园 保证孩子饮食健康
包头市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 最高550元/人/月
儿童饮食须遵从"六不"原则
理论批评当积极介入儿童文学
儿童食品花样百出 行业标准缺位
江苏铜山发展民办幼儿事业
甘肃质监局:儿童产品合格率超过87%
家人抽烟孩子血管变80岁 建议幼儿测血压
兰州质监局介入幼儿园“黑心棉被”调查
生态城5家幼儿园明启动报名 享补贴学费等政策
儿童乘车安全立法排上日程 车企高管认为成法尚待时日
1包QQ糖“拐走”5小孩 幼儿园行实验结果令人担忧
首批爱心水站投建 宁夏3600名孩子喝上健康水
幼儿园“阿舅”成了“香饽饽”?
骗家长 “孩子受伤快打钱”幼儿园家长被骗8万
云南丽江永胜县幼儿园举办教师自制教学玩具比赛
英国母亲坚持母乳喂养5岁女儿 计划喂到十岁
海南9月至10月贫困耳疾患者可免费治疗 幼儿优先
端午未到,“幼儿版”六月黄已上餐桌
2015成都少年儿童环保征文绘画大赛近日启动
夏季新生儿5个时刻宝宝绝对不能洗澡
幼儿园为啥半年涨一次学费?
洛阳一幼儿园进行防拐骗演练 一根香蕉骗走多名小朋友
公办幼儿园统一管理是公平公益之需
9月至10月海南贫困耳疾患者可免费治疗 幼儿优先
玉林市幼儿园6月23日开始报名
人权白皮书:我国妇女、儿童人身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
上海市教委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
美国父母热衷学习“婴儿手语” 专家观点泼冷水
一民办幼儿园孩子集体身体不适 装修污染惹的祸?
海口“小升初指标到校”11日起报送名单 弄虚作假一律取消资格
价格高企 "儿童商品"是否货真价实
湖南出台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 婴幼儿享免费营养品
为防止MERS扩散 韩国50多家幼儿园停课
英国父母若不戒烟将丧失孩子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