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

“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

2015-05-29

预防新生儿缺陷,怀孕前和孕期要做好预防措施

中国自2001年开始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建立以一级干预为主体,二级干预为重点,三级干预为补充的三级防治体系。所谓一级预防就是指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其中包括孕妇戒烟酒、选择合适育龄等。产前筛查和诊断,进而“阻断出生”属于二级措施,不应剥离预防和出生后治疗单独强调。 例如,神经管畸形症是中国最典型的出生缺陷之一,对这种疾病的预防,只需要孕妇补充足够叶酸。另一种主要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最主要的干预方式则是出生后立即手术。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出生缺陷(birth defects)给出的预防建议,也包括戒除酒精和吸烟、补充足够叶酸与碘、谨慎用药、特别是进行病原体筛查——有五种主要病原体(首字母简写合称TORCH)会导致婴儿出生缺陷,在准备怀孕前就检测自己是否被感染,可以有效降低怀孕后胎儿先天不足的概率。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并非毫无风险 产前筛查和检查本身就会给孕妇带来一定风险,如果把检查推广到所有孕妇,这一风险就会更加突出。以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这种严重的染色体变异疾病为例。有文献显示,在157998例筛查中,假阳性(没有疾病却诊断为患病)达到11%,假阴性(有疾病却检测为健康)达到7%。 由于筛查唐氏综合症的常见方法往往包括侵入式手段,例如羊水穿刺,绒毛膜绒毛取样(CVS),本身就可能导致健康胎儿流产或受损。例如CVS有可能导致下颌-肢体发育不良,不数量的CVS可能导致 2.4%的胎儿“丢失”。即便更加安全的羊膜腔穿刺术,也可能导致0.2%~1%的胎儿丢失。

“阻断”出生缺陷婴儿,自主选择权在孕妇手中 标题新闻中的一派观点认为:“重度缺陷婴儿对于社会和家庭不会产生任何贡献,纯粹只是一个“消费者”,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沉重的负担,应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缺陷婴儿出生的可能性”,并没有明确做出生育选择的主体应该是谁、公权力在改进生育质量中的角色是什么。事实上,正是由于对“阻断缺陷儿出生”不负责任的鼓动,进而引起政府对生育的不恰当介入以及对个人权利的漠视,使得许多国家曾经通过不人道的“优生法案” 1915年德裔美国医生海塞登就说服一名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父母不再为孩子寻求治疗,放任他死去。

海塞登医生的理由并不新鲜:1.这个孩子只会给父母带来痛苦 2.他是社会的负担 3.他自己也会痛苦。医生的这一行径被法院判决无罪,甚而被拍成电影《黑鹳》,掀起了美国的“优生学高潮”。随着对有着出生缺陷之儿童(“不适应者”)的自生自灭态度成为主流,最终在很多州通过了对“不适合生育者”的强制绝育法。在这些所谓法律生效的时段里,大概总计有6万美国人被施行强制绝育。 在瑞典,于1930年通过,一直到1976年在法律上都有效的“优生法律”,也有着同样冠冕堂皇的理由:1、防止“弱智”降低人口素质 2、“保护”那些基因不良的人不会把自己带有缺陷的基因传递下去 3、降低社会开支,减少福利保障体系负担。在这部法律的背书下,同样有大概6万瑞典人被强制绝育。

中国每年新增“缺陷婴儿”90万,每年约有10万弃婴,其中99%为病残儿童。与此形成对应的是,“缺陷婴儿”所在的家庭面临着逾百万元的抚养、医疗费用,多名代表建议阻断其出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和思考。其中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建议采取“自愿与强制相结合,自愿与免费相结合”的婚检机制。

新优生措施强调非强制性,核心是孕妇家庭的幸福与自主选择权 旧的“优生学”实践在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罗姆人、残疾人的系统性屠杀中彻底破产。二战后,优生学由于其被纳粹以及种族主义利用所造成的后果而转入衰落。甚至优生学(Eugenics)一词都因为其沉重的历史和有争议的内涵在1998年的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彻底废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所谓的新优生学在更为科学的基础上兴起,它倡导以关注个人生育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优生实践,如以个人意愿为前提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以及由个人实施的妊娠卫生等,其特点正在于剥离了早期优生学及其实践中的不科学性、非个人性和强制性。无论孕妇是否选择对缺陷儿“阻断”,选择权都在她个人。

如今,北欧国家和美国曾有的“强制绝育法”都被废除了。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优生绝育法》仍在人世的受害者们,更在2015年3月赢得针对州政府的三年诉讼。这意味着,当年被非自愿绝育的他们,将会获得获得政府的赔偿。中国也在2003年废除强制婚检,将生育和婚姻的自主权留给夫妇自身。

一个生命的降临,并不是为了咀嚼痛苦,而是为了品尝幸福,这才是尊严的含义!运用科学的手段,阻断一个重度“缺陷婴儿”的出生,是为了不让一个无辜的小生命来到世上无端经受一生一世的磨难。实际上,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最新最早最热0条评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缺陷婴儿”要还是不要”还看
文科贻害社会?文科生没出路?盘
撞死学生司机遭家属围攻被迫下跪
女生被冒名上五年大学其户口早已
济南:外籍男子游泳池里扔5岁女
2012高考填报指南:外交学院
猜你喜欢
8岁女孩7年前失踪杳无音信 家人天天摆碗筷盼其回家
北京海淀超九成中小学生5年内可上优质校
男童在幼儿园窒息身亡脖子现勒痕 警方排除他杀
13岁孩子血管如80岁老人 只因爸爸一直在家吸烟
吉林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万余名贫困高中生学杂费
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男女比例数十年来始终维持平衡
一场比赛竟被批为“促进幼儿卖淫”的比赛(组图)
假期作业未完成受责骂 11岁男孩一气之下离家出走
郑州东风路派出所捡到一名2岁女童 家长速来认领
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超重孩子将多达4850万
熊孩子乌江游泳被冲走 民警追了3公里将其救起
瑞金8岁留守儿童1天包上万个馄饨成网红
客房玻璃门破碎划伤8岁男孩 酒店向客人索赔千元
上海2017高中6门科目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难度低于高考
北京海淀未来五年将迎入学高峰 拟将新建一批学校
为让残疾男孩与姐姐同校 幼儿园全体老师学手语
兰州爱心团队赠留守儿童"健康变色杯" 助孩子养成健康饮水习惯
三名熊孩子结伴出游走失 民警30小时后成功找回
河南一初中生遭同学群殴 校方称要与打人家长签订管理协议
14岁女孩撞上大货车受重伤 还需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广东考试院确认:2017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均有修订
孩子假期出游发现死亡江豚 呼吁别把海滩当作垃圾场
北京市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 鼓励小学开设足球课
安徽一小学投资几百万建成 人太少用几年被废弃
无证幼儿园孩子午休睡地上 主管部门:不归我管
四川9岁患病女孩写"最悲伤作文":如果我能活着长大
3岁女童66岁老人给露天井盖上妆 为公园增添亮丽风景线
安徽一小学投资几百万建成 人太少用2-3年被废弃
患儿家属留言恐吓医生:医治不力必将采取暴力手段
孩子情商不够上培训班充值 专家:情商不能速成
开发商涨租金致幼儿园关门 部分学生无处上学
长沙将实施中小学教师注册试点 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
私立幼儿园无证又无照 孩子午休只能睡地上(图)
高雄一母亲吸毒被抓 6岁女儿哭求警察不要带走妈妈
青岛一男婴凌晨被遗弃医院门口被冻得嚎啕大哭
"熊孩子"沉迷网络游戏 偷用母亲手机充值近7万
开发商涨租金致幼儿园关门 部分学生无处上学
探访航天特色中学 学生提交的方案被运用到太空实验中
82岁老学者与12岁小孙女合作出版《小王子》
爱心企业向河北两所红军小学捐赠安全故事书及书法作品
中学生丢钥匙家里没人 爬天然气管道翻窗进屋
香港小学生焦虑指数四年升8% 小学三年级学生升幅最高
江苏省小学初中学业质量大考将启动
内蒙古2016年拟将招聘400名地方特岗教师
5岁女童上学途中被拐机智脱险 只因跟路过警察说了一句话
徐州卖孙案一审宣判 爷爷奶奶及中间人共9人被判刑
海口8岁男孩独自上街被撞成重伤 昏迷七天仍未醒
男童在幼儿园坠落厕所溺亡 该园曾3次被令停办
联合国报告:女孩比男孩做家务活的时间多40%
怕被笑 六指男童不去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