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资讯 > 高原藏区儿童福利院:用爱撑起雪域蓝色梦
2015-05-12
玉树的小学教师康卓德吉总能从学生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年幼丧亲,成为孤儿。
1998年元月3日朝佛路上,卡车侧翻,康卓德吉和父母及姐姐、哥哥阴阳两隔。一场车祸让她失去4个亲人。那年她才10岁。
此后,她被送到了孤儿学校,而比她大6岁的另一个姐姐普阳去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寺的尼姑庵。
从青海师范大学法律文秘专业毕业后,康卓德吉回到了以前上学的玉树八一孤儿学校,成为2年级的语文老师。
玉树州八一孤儿学校也称玉树育才儿童福利院,创办于1993年。校长尼玛仁增介绍,起初该校为玉树孤儿藏医大专班,学制十年,希望用藏医教学改变更多孤儿的命运。
尼玛仁增说,由于玉树很多县属于牧区,牧民居住分散,医疗条件等相对滞后,牧民的保健意识差,很多人过早离世,这是牧区孤儿较多的一个原因。另外,交通事故、地震等的发生,也留下许多孤儿。2010年玉树地震使400多名儿童成为孤儿。
如今,学校收容的孤儿有516名,来自玉树州6县45个乡镇,该校也成为一所集生活抚养、文化教育、职业培训三位一体的新型孤儿收容基地和孤儿学生读书学习的温暖家园。
学校条件很好,共设有9个年级,教室宽敞,操场上铺有塑胶跑道;学校的食堂规模不亚于中国内地的大学。
但学校也很特殊,因为孩子们没有家,所以不能享受藏区孩子每年独有的“虫草假”;学生们的暑假集体在巴塘草原过,近40天的假期里,孩子们每天都在帐篷里唱歌,在草原上踢球、跳舞;孩子们住的帐篷色彩鲜艳,这是细心的校长特意定制的,他尽量不让孩子们看见玉树地震时用的蓝色帐篷。
“我们希望这些来自牧区的孩子们在最熟悉的地方尽量忘记伤痛。” 尼玛仁增说,
由于孤儿的特殊情况,学校把孩子们分别分配给不同的教师,让他们彼此建立起师生加亲子的关系,每年寒假,一部分学生由亲戚带走,还有一部分由老师带回家。
康卓德吉很疼爱这些孩子,她说,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入校后管男老师叫爸爸,女老师叫妈妈。
“课堂上出现‘父母’二字时孩子们经常含着泪,声音哽咽。” 康卓德吉说。
据青海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张作森介绍,目前青海省共有17所针对儿童的公办社会福利机构,很多孤儿项目得益于国家发改委和民政部实施的儿童福利设施蓝天计划。
张作森说,目前仅玉树就有9所儿童福利机构,而在青海省黄南、果洛等藏族自治州,都有州一级的儿童福利机构,县一级的社会福利中心除了老年人的社会救济外,也承担着儿童救济的功能。青海省还有16所社会力量举办的儿童福利机构。
37岁的白日代勒是玉树怀德福利院院长,他曾是一名僧人,先后在玉树觉拉寺佛学院、四川五明佛学院、北京佛学院等地研习佛法。
白日代勒说,他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在生两个双胞胎妹妹时,他的妈妈由于难产去世,从小他就懂得孩子失去亲人的痛。
白日代勒说,2004年福利院成立时,名字叫玉树儿童救助协会,收有30个孤儿,现在福利院共有孤儿81名。很多孩子白天在县城读书,晚上回到学校上自习,和伙伴们玩耍。
“我相信福报和轮回,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成全着孩子们的梦想。”白日代勒说。
张作森说,未来青海还将建17所针对儿童的公办社会福利机构,政府将不断提高对孤儿及困境儿童的医疗、康复、养育、教育水平,对他们的关注贯穿到整个成长环节。
学校的变化也让康卓德吉高兴,她希望学生们能在更好的环境里成长。
“等孩子们再大一点,我会告诉他们:课堂上一向坚强的老师也曾经历不幸。这会让他们更加坚强。”康卓德吉说。
上一篇:春季带宝宝外出走走更健康!
下一篇:妈妈必看:缓解小儿便秘的四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