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娃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如何让娃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

如何让娃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

2015-01-23

什么人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什么样的环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危险?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作为家长的你必须对这些有足够的了解,避免儿童性侵害,是每个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一、什么人会对孩子性伤害?

对孩子进行性伤害的,大多不是陌生人,通常是孩子熟悉、信任、尊重、亲近和依赖的人。侵犯者与孩子处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比如亲人、邻居、老师、父母的朋友等。孩子对这些人没有防范意识,而侵犯者利用其权势侵犯和剥夺受害孩子自由支配自己身体的权利和意志。调查统计发现,85%的儿童性侵害事件正是这些人所为,陌生人性侵害儿童的仅占15%。

二、女童扮性感易被视为“性暗示”

现在童装中,走酷辣风的不在少数。小抹胸、吊带裙、超短裙已经见怪不怪;热裤、紧身衣包裹着女童还没发育的身体。辣妈酷爸们也越来越喜欢把自家女娃打扮得性感风情。

把孩子打扮漂亮点没错,可是走性感路线就不妥了。孩子穿着过分暴露,会被社会不良分子视为“容易侵犯的”目标,甚至被视为一种性暗示。这其实就把女孩暴露在危险中。

三、危险自测表

爸爸妈妈可以简单自测下,看自己的孩子所处的境况是否存在危险隐患:

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

把孩子交给半熟脸看管。

异性老师对学生有猥亵行为,不相信老师会对学生做出不轨的行为,认为老师这个高尚的职业不可能有猥亵行为的发生。

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和陌生人去玩。

孩子突然不爱上学,女孩外阴部异常。

邻居大叔对小孩过分亲热。

以上六条,每条五分。有一条存在,为存在较大危险隐患,如果得分达二十分以上,进入红色预警,必须马上消除。

四、孩子遇到性伤害,父母怎么应对?

父母在处理孩子被性侵害事件的过程中,要以能够最大限度保护受害孩子的角度出发,由此需要把握以下九个原则。

1、第一时间进行评估和创伤处理

父母发现事情的当时,如果孩子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要带孩子在第一时间进行医疗评估和创伤处理,医疗评估可以作为控告罪犯的证据之一。收集能够证明罪犯有罪的相关证据并及时报案。同时父母要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向孩子解释身体受到的伤害,并同时告诉孩子身体很快就能够康复。

2、消除孩子的惧怕心理

父母要态度平静地询问孩子事情发生的具体细节,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愤怒或吃惊等情绪,那会使孩子被惊吓,不敢说出实情和具体细节,这样父母就了解不到孩子受到的具体伤害。要鼓励孩子将全部细节讲出来,消除孩子惧怕被父母责备和打骂的心理,父母要抱着孩子对他说:“宝贝,你能够将这件事情告诉爸爸妈妈,我们非常感谢你,说明你信任我们!” 得到父母的信任和支持让孩子更有安全感,内心放松后,孩子才会将事件全部讲出来。但是,如果父母多次重复地询问事情经过会使孩子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给孩子带来精神压力,所以,在第一次询问孩子的时候要尽量仔细。

3、让孩子远离侵害人

父母应该让孩子远离对孩子进行性侵害的人。将罪犯绳之以法是最大快人心的事情,这需要父母收集充分的证据。但如果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或者其他原因让侵害者服法,父母要警告侵害者远离孩子。如果是家里的亲戚,要警告他不可以再接近孩子,如果是孩子的老师,父母要警告他不可以再接近并伤害孩子,或与学校协商离开这个班级。总之,远离性侵害者才能够保护好孩子。

4、不要让孩子反复讲述被伤害的过程

父母可以让孩子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但不要让孩子对公安机关或其他机构或媒体多次叙述被性侵害的过程,这会一次次将孩子带回创伤情景,从而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心理伤害,加重孩子创伤后的痛苦。大范围的媒体报道会使孩子陷入同伴关系的困难中,被同伴孤立或被嘲弄,或将此事作为攻击孩子的材料。

5、做好安慰工作

对于已经明白这是一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灾难的孩子,身体完整感和身体形象受到了破坏,孩子会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完美的人了,担心父母不再爱自己。所以,父母一定要经常抱着孩子,告诉他:“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我们永远都会爱你!”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永远不会抛弃他。父母更要让孩子从父母的拥抱和言语中感受到坚定不移的爱,这是孩子修复心灵创伤的精神力量源泉。父母在应对此事的时候,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泄情绪和议论此事的处理方式,也不要因此事而显得紧张不安,这会使孩子感觉自己做了什么错误的事情使父母如此不开心。

6、不要“追究”孩子的责任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这不是他造成的错误。父母不可以责备孩子没有保护好自己,不可以以打骂受害孩子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不可以带着孩子上门讨说法,不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因此事而丢脸,这会让孩子感到失去最后的保护之地而陷入绝望的深渊。

7、在生活和学习上更加关心孩子

父母和老师要理解受到性侵害的孩子出现的心理创伤行为,受害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无心做作业等问题,这是孩子的心理创伤反应,不是孩子学习态度的问题。老师要给予受害孩子更多的宽容和关爱,耐心等待并帮助孩子从创伤中恢复。父母要与老师及时沟通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和帮助孩子。

8、及时与心理医生沟通

父母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来帮助孩子,及时与心理医生交流孩子的状况,配合心理医生帮助孩子进行心理康复,这对孩子的心理康复非常重要。

9、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孩子再次被侵害

在受害孩子转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之后,家长和学校要加强对孩子进行预防性侵害的教育,同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再次发生对孩子的性侵害,例如经常与孩子谈心、与老师交流等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如何让娃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如何让娃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还看
中国厦门国际童博会获"厦门市题
13岁网瘾少年两年时间犯下20
2016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充满
17岁女生离家出走到男网友家过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救援
猜你喜欢
父母如何让与抑郁孩子交流
怀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螃蟹?很多人想错了
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
被欧美称为“合法的白色毒品”,糖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危害?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的性格
备孕的时候,什么样的工作不能做?
宝宝爱比较 家长应如何引导
再节省,这三类物品要给宝宝买新的。
这几种食物青春期可以多吃,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
孕妈要警惕,这几种胎动是宝宝在求救!
家长该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
Papi酱官宣复出:孩子笑,娘发掉!
宝宝叛逆期 2~5岁:独立宣言
不送礼不请客,四个妙招让幼儿园老师喜欢上你家孩子!
育儿的过程中,爸爸的角色有多重要?
如何改善宝宝的不合群
宝宝什么时候吃盐?吃多少?
孩子的性格脾气不好有可能是天生的
听话的孩子或许总缺乏亲身的感受
父母该如何应对宝宝逆反心理
培养男宝宝“男子汉”特质的重要性
被动成长的孩子容易患心理障碍
让宝宝克服胆怯、重拾自信的有效方法
这3种食物可能是导致宝宝瘦小不长个的“罪魁祸首”!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备孕时检查下子宫有多重要!
宝贝大脑发育缓慢有这些现象,看看你家宝贝“中招”了没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焦虑
人生第一个叛逆时期 1岁半到4岁半:长脾气了
父性教育缺失,容易让孩子敏感多疑
7岁小孩的寒假里,妈妈让他做了376套卷子
父母最伤害宝宝自信的口头禅
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
秋天到了,怎么判断孩子冷不冷?
成为准妈妈是有信号的,你捕捉到了吗?
汪康夫冤案最新通报 10名女同学54年后否认被老师强奸
孩子胆小 或是因为妈妈性格焦虑
父母该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
河南13岁女孩任教私塾被查封 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
立秋给孩子“贴秋膘”,建议多吃这4种食物
鲜奶和包装奶,哪个更适合宝宝喝?
1岁半到2岁半:拒绝的年龄
看电视对儿童影响有多大?电视容易制造“脑残”
备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养狗!
学生自杀案例增加 三成孩子习惯憋着心事
山东临沂一初三学生体育课跑步时猝死 多地发布紧急通知
改变宝宝逆反心理的几个小方法
为什么要让孩子多练习趴,好处多到你想象不到!
三种老人不适合带娃,再不好意思也要学会拒绝
二胎妹妹被妈妈教训后躲在哥哥怀里,网友:太有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