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

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

2015-01-20

学校本应当是最为纯净的文化乐园,学生们可以在学校里无忧无虑的学习。但是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事件却在打碎校园的有关责任单位必须采取措施,还给学生们一个纯净的校园。

校园暴力频现,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保护伞”?

辱骂殴打、强迫脱衣、拍摄半裸照片、持刀威胁……这些触目惊心的细节被曝光时,难以想象是发生在本应平静安全的校园内。陕西吴起发生的高二女生对高一女生施暴的事件,近日再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使校园安全这个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热点,暴力事件为何在校园频频出现?如何阻挡伸向孩子的“黑手”,还给未成年人一片没有阴霾的天空?

专家认为,应通过加强安保措施、推动校园安全立法等手段,尽早搭建起行之有效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打耳光、爆粗口、伤学妹……阳光校园怎频现暴力?

在陕西吴起的这起学生施暴事件中,多名高二学姐在宿舍内,对多名高一学妹殴打猥亵,甚至持水果刀威胁受害人称,如果将此事告诉老师或家长,就将拍摄的半裸照片外传。

关于此事件,网络热议的施暴原因是学姐收受商人钱财,胁迫学妹“卖处”遭拒绝。该原因是否真实,相关部门尚未给出答复。记者了解到,在校园安全已成社会敏感神经的今天,该事件的发生让不少人感到震惊。

另一个“打耳光”事件也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就在元旦小长假后的第一天,一则视频在网上热传,几名身穿校服的女生,将一名女生围在屋内,轮流对其打耳光,在短短1分08秒的视频里,被打女生遭11次掌掴,丝毫没有反抗。事后调查发现,该事件发生在浙江省江山市第二中学,而原因仅仅是被打女生没有穿校裤。

记者了解到,类似“没有穿校裤”等让人不解的施暴理由并不少见。河南项城一留守儿童因作业未完成,全班2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授意下轮番上前扇耳光;广西武鸣一小学生,因值日时未擦黑板惹老师勃然大怒,被处罚自打嘴巴50次。

受到伤害的学生事后都对学校、老师或同学产生了恐惧,消除心理阴影并非一朝一夕,部分受害学生的性格、行为都发生了变化,难以融入正常交际。

有学生对暴力行为敢怒不敢言,只好默默记载在日记之中。一名网名为“小清新”的网友在论坛上晒出其儿子的日记,里面记录了班主任粗暴地对待学生的事情,并表示儿子以前乖巧、活泼开朗,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一问到语文学习就不由自主地身子发抖,露出害怕的眼神,还多次要求转校。”他认为,儿子言行发生改变与班主任的暴力行为有关。

面对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伤害,不少家长认为即使对教师、施暴学生进行处罚,恶劣影响仍不能消除,“我的儿子在学校被打后,不得不让孩子转学,换一个全新环境避免继续受到影响。”湖北一学生家长陈女士说。

是谁点燃了校园戾气?

校园戾气愈演愈烈,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放纵了这样的风气蔓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生伤害案频发与法律规则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有关。

一些接受采访的学生和家长表示,虽然学校课堂中都有法律知识的教育,但很多学生并没有树立法律意识,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责任感。例如在学校中常见的一些伤人恶作剧,学校往往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淡化处理,安抚受伤学生的同时忽略了对责任学生的教育,使他们未能意识到事态严重。而实质上,严重的伤害事故当事学生及其监护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也暴露出教育理念的错位,重视分数而忽视德育,对于一些可能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则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学生在缺乏尊重的环境中成长,并没有形成生命尊严的意识,因此遇到挫折时,走极端的学生近年来越来越多,动辄采取暴力方式处理同学间细微的矛盾。”熊丙奇表示。

有专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主因之一。分析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大多可以看到当事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性格孤僻、自卑、嫉妒心强,长期处在焦虑、紧张情绪中等等。

多年前,教育部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然而专门设置课程、配备专业师资、开展对学生心理咨询服务的学校并不多,即使是开展心理教育和服务的学校,也存在人手有限、缺乏重视难以普及的问题。”一名长期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教育专家表示。

外部防护不能少,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待加强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1月8日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校园安全专家研讨会上透露,《校园安全条例》正在起草中,“校园安全需全社会重视,只有社会安全,学校才会安全。”

一些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为了在学生心中构筑起内在防线,学校在为学生构建一道安全墙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比如身体不让能别人随便触碰、远离陌生人等,危险袭来时学生能够有警觉和防范意识,并且能够懂得紧急情况下如何使自己受到的伤害最小。

致力于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的全国人大代表姜健也认为,虽然现在学校保护的力度在逐步加大,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学生身心安全等存在很多不足。学校应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密切关注学生中出现的异常行为和现象,让学生敢于主动伸张正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屏蔽此推广内容来自浙江的律师胡先生则认为加快推进校园安全立法,配合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形成完善的法规监管体系,才能堵住当前校园安全中潜在的漏洞。

“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在师生之间,也反映出教育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滑坡,学校和社会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培训,同样能给未成年人带来正面效应。”专家表示,应让老师形成正确的意识,从根源上杜绝发生侵害青少年的可能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谁来为未成年人撑起安全“保护伞””还看
京正与您相约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罕见强寒潮天气来袭杭州中小学幼
南京新村小学开展"小荷花"灯会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婴童产业
"我支持安徽婴童展"最佳上镜奖
猜你喜欢
网友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如何锻炼孩子的逆向思维
胆小的孩子,需要你来“引诱”
宝宝情商的提升法
浅谈孩子的气质类型
妈妈个性太强导致孩子没主见
宝宝早期的教育 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
幼儿经常吮手指可能是心理问题
必要时让孩子吃点苦
早教专家: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歌词
4个小方法正确教育性格固执的孩子
正确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离婚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精神危机
如何应对幼儿的反抗行为
父母关系不和,孩子更容易焦虑
孩子胆小更不可叫孩子“胆小鬼”
剖析幼儿崇拜奥特曼心理
孩子自卑,请多给孩子点尊重
批评孩子,3种错误方式不可取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能力
如何陪孩子度过地震创伤?
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4个方法,让孩子不再怕黑
孩子为什么会做“两面派”
宝宝喜欢咬指甲兴许是心理焦虑
你知道孩子最怕什么吗?
孩子的心里话,你听过多少?
怎样缓解儿童的心理焦虑?
孩子的愤怒怎样控制?
老师应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如何让孩子摆脱“胆小鬼””的称号
孩子心理压抑的7个信号
不要让孩子受语言虐待
分年龄段训练孩子幽默感
对于孩子的胆小与不自信 您担心吗
能带给婴儿安全感的声音
孩子胆小怎么办
如何应对冒险宝宝?
父母应该满足婴儿的交际需求
3岁宝宝逆反期原因有哪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洞察宝宝心理的亲子游戏
1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
婴儿依恋的形成与发展
孩子啊,你为什么这么害羞?
宝宝情商的培养
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个逆反期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如何改善孩子性格内向?
三类害羞宝宝,相应“改造”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