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3
近日,武汉的李先生发现,四岁的儿子多多执意不肯让他送自己去幼儿园,要让妈妈送。经过询问,李先生找到了原因:原来,他每次送儿子上幼儿园都是骑自行车,此举遭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嘲笑,因为别的爸爸都开轿车。多多让妈妈送,是因为妈妈步行,不会引起注意。
李先生说,虽然他不赞成孩子之间的攀比,但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还是决定尽早考驾照,买辆车。
早教专家林怡认为,爱攀比并不是孩子单方面的问题,家长要善于引导,让孩子看到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而不是就事论事。
家长的价值观影响了孩子
记者就这个话题采访了一些家长,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有过攀比的现象,比如幼儿园谁谁谁穿的裙子是从国外买来的,谁谁谁带来的巧克力很高档,希望自己也能拥有等等。
早教专家林怡认为,儿童有攀比心是很正常的,像多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需求,就是希望融入到小伙伴的团体当中去,他们会在幼儿园讨论某些话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寻求认同感。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孩子有这样的反应不单纯是孩子的问题,家长也会有类似的想法。比如在家里,有些家长会有意无意地说“谁谁谁又买了好车”或是“他们家的房子好大”,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话被孩子听到后,就会产生一种攀比的心理。家长给孩子传递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家里的人觉得有没有钱、开什么样的车无所谓,那么孩子也会觉得这样很正常。
引导孩子看到事情更积极的一面
林怡建议,当孩子有这样的反应时,家长应该做的,是要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当中,学会让孩子换一种方式去看问题,要让孩子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也许按照我们惯常的观念来看,可能负面的东西更多一些),我们要看到这件事情背后更积极的一面。比如对于多多的反应,家长首先要以理解的态度来回应孩子(而不是去改变他),可以对孩子说,我理解你,你希望咱们家也有那样的车。先和孩子共情,再说其他的话孩子就容易接受了。接下来,可以启发孩子说,爸爸骑自行车,咱们这样更环保,还可以锻炼身体,爸爸可以和你挨得更近,因为爸爸爱你。要让孩子觉得,虽然爸爸骑自行车送我,但是我一样是有价值的。家长还可以跟孩子畅想,将来咱们会买一辆什么样的车,或者可以设计一辆车,里面有好多的功能……跟孩子海阔天空地聊,这样不仅能拓展孩子的思路,也会让孩子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孩子就不会觉得爸爸骑车送他上幼儿园不好了。因为小孩子的观念是很不稳定、很容易变化的,家长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看到,不管我使用的这个物品高档与否,都没有关系,因为我看到的是我自身的价值,而不是我的价值要通过外在的物质来体现。家长逐渐地帮助孩子改变他的思维模式,当孩子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定势的时候,就不会被外在的东西所影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会面临来自孩子的各种问题,当遇到事情后,家长不能就事论事,认为非好即坏,一定要跳出来,只有从事情中跳出来,才能想到利用它去转化的一些办法,最终解决问题。
花时间多陪伴孩子
还有一点要提醒家长,孩子的炫耀和攀比很多时候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得到他人的肯定。现在的家长普遍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如果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跟孩子一起去做他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当中,让孩子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当孩子感觉自己是被人关心和爱护的,他就不会去跟别人比较。
上一篇: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难在哪儿?
下一篇:1岁男婴被弃医院父母称以极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