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困境儿童:一份人大议案诞生记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解救困境儿童:一份人大议案诞生记

解救困境儿童:一份人大议案诞生记

2014-03-12

“新困境儿童”很多表面上几乎看不出问题,大多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经济条件好,父母受教育程度高,重视教育,他们成绩好,甚至优异。然而,他们长期身心承受的痛苦压力和巨大成长风险往往不被家长、老师觉察和了解,无法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有力支持,最后部分孩子走向绝路,如自杀、自残等。这样家庭的孩子往往由于家长老师缺乏关注和警惕,被称为隐性困境儿童,相比而言,他们的风险由于不被重视反而更加危险。

性侵、虐待、遗弃……近年来,各地屡屡曝光的侵害儿童身心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专门针对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而且屡屡挑战社会道德底线,网络舆论为之愤慨。一份承载基层呼声的议案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由31名人大代表联名签署,经大会正式认定后,已呈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提交这份议案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是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人称“小巷总理”的她告诉记者,在两会上肩负着反映民声的责任,议案呼吁的是“为解救困境儿童修法”。

这份1952字的议案,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增加“丧失监护能力或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监护人,由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承担监护职责,通过收养、亲属抚养等方式帮助未成年人重新进入家庭”。

法律界人士解读,如果这一修法设想最终化为现实,则与修改前的《民法通则》相比可以从法理上更顺畅地解救困境儿童,可以依法尽一切可能减少因监护人不尽责而导致的儿童监护真空,为无人抚养的困境儿童建立起安全防护网。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份议案形成的背后,我国拥有60年历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65年的政治协商制度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议案提交前,立法调研和参政议政相辅相成,形成了“无缝对接”。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法治专题研讨会上透露,中国正研究建立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2013年6月,南京发生的饿死女童事件令全社会震惊。

法律界人士进一步分析,朱国萍今年3月提出的修法议案,有望使政府正在研究建立的“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获得更有效的法制保障。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一是选举民主,二是协商民主。当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突发案例,暂时无法找到执法依据时,借助协商机制,可以探索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呼吁为解救困境儿童修法的动议最初也来自协商。

“一年中,我们的法院总会遇到那么一两起监护人留弃儿童的特殊事件,这显然不是法院凭一家之力能轻易解决的,我们不希望看到类似南京饿死女童案件再次发生,无论是情理,还是法理,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保护儿童权益是首要的。”今年1月,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副院长秦明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率先设立“少年法庭”的上海市长宁区法院,近年来多次遭遇涉案成年人将未成年子女留弃在法院的特殊案例。如何解救这类困境儿童,避免饥饿、家暴等惨剧再度发生?基层法官最终求助于政治协商机制。

2013年,一份出自基层法官之手的区政协提案震动上海法律界。提案呼吁政府针对困境儿童尽快出台社会保障的“兜底”机制、设立困境儿童临时庇护所,进而希望推动酝酿修订《民法通则》或推动制定全国性的“儿童福利法”。事实上,在中国多地都出现了类似的呼声。

“政协的平台首先是一个通过协商争取最大共识的地方,其次是探索问题解决之道。”主持相关协商工作的长宁区政协副主席陆维清告诉记者,“我们把法院、民政局、妇联,以及有条件临时接纳困境儿童的民间慈善组织负责人都邀请到同一个平台上,分析案例的特殊性,厘清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还测算了今后可能出现的开支等,也兼顾考虑了儿童自身的意愿,最后逐步形成了多方基本认同的困境儿童临时庇护机制。”

通过这样的协商,2013年上海长宁区成功帮助一个名叫乐乐的6岁儿童度过了几个月无家可归的困境期。

这一来自基层的动议,后来被同在长宁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发现。她认为,将基层协商民主中产生的修法动议带到全国人大会议上,是自己作为一名代表认真履职的责任之一。

于是,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当初得益于基层协商民主的修法倡议,最终形成了一份议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宪忠分析,尽管修订《民法通则》非一蹴而就之事,但由基层提出通过修法改变儿童保护过程中的法律困境,此举本身已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他说,无论是根据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还是根据我国现行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任何地方的儿童都拥有基本人权、生存权、充分发展权、免受有害影响、虐待和剥削权等,其核心原则是生命、生存和发展权利。

全国政协委员陈海刚分析,我国基层已经存在的听证、民调、谈判等也都是社会协商的多样模式,都是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机制,尤其是在充满深刻分歧与道德冲突的公共事务治理中更是如此。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在中国参与共同治理的主体将更加多元和民主。

孙宪忠代表认为,今后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的立法将进一步丰富,人大和政协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作为民意传递的平台,可以将基层呼声更充分地体现在国家的治理之中,集中民智催生更多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新办法、新路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解救困境儿童:一份人大议案诞生记”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解救困境儿童:一份人大议案诞生记”还看
科学补钙优势多金丐守护家庭健康
生孩子到底应该早生还是晚生?
秋天到了,怎么给宝宝选择纸尿裤
你家的孩子尿不湿穿对了吗?
什么时候给孩子戒尿不湿最为合适
猜你喜欢
禾莯食物净化机重现海洋自净作用,保障复工饮食安全
性教育的最大谎言:等你长大就懂了!
不满爸爸夸“别人家的孩子” 13岁男孩留书离家出走
宝宝挑食原因是什么?宝宝挑食偏食怎么调理纠正?
为什么不能给宝宝吃果冻?宝宝千万不能吃哪些食物?
冲泡奶粉时的五大误区,不仅营养差还危害宝宝健康!
撤侨令后的持绿卡销户,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黑户”
好习惯影响未来 宝爸宝妈该怎么办
孩子过分依恋父母应该怎么办
14个故事14个道理,敬佩这位爸爸的育儿之道!
疫情期间更要做好家庭教育 给父母4个建议
孩子发脾气,这位妈妈一个动作就搞定了!
春季宝宝吃这些水果,多吃会引起宝宝上火,还可能影响发育
为什么女人生孩子,都要被“剪一刀”?
疫期孩子看牙成难题有些牙病可缓缓 这些牙病等不得
为什么有的小孩子喜欢尖叫?婴幼儿有哪些小动作需要注意?
360智能摄像机云台AI版标准款上市:2K画质,随时看家
天天补钙还是骨质疏松?这些补钙问题一次讲清
可以用肉汤喂宝宝吗?宝宝吃什么辅食好?
宝宝为什么总是揪耳朵?宝宝总是揪耳朵是怎么回事?
春天宝宝吃什么好?春天宝宝饮食须知
专家提醒:居家隔离须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面对宝宝睡眠问题,父母的做法
宝宝蛋白质过敏怎么办?宝宝蛋白质过敏吃什么?
孩子长高的两个黄金睡觉时间,爸妈们不可错过
幼儿园老师神总结,看孩子穿什么来上学,就知道孩子妈在不在家!
宝宝睡觉要用枕头吗?婴儿睡觉用什么姿势好?
想做试管婴儿的准妈妈注意了,这几项备孕工作要做好!
防疫期间孩子宅家 这些安全隐患要警惕!
“四男童被埋” 事故责任根源到底是什么
周杰伦的老婆昆凌育儿经好厉害
行业新闻:教育部新规,教材禁止夹带广告
当发育“黄金期”遇上疫情 如何保证孩子健康生长?
宝宝吃10个馒头都不如它营养,补铁补锌还补脑
宝宝4天没有大便怎么办?宝宝便秘该如何调理?
宝宝手足口病从4月开始谨慎预防 了解护理妙招
李艾为跟上孩子体力加强锻炼
儿童扁平足危害多,千万要警惕
刚出生的宝宝晒太阳要注意什么?新生儿晒太阳注意事项
真的有必要训练孩子学走路么?很多父母都做错了
宝宝为什么不爱运动 这些原因家长要清楚
儿童专用酱油怎么样?宝宝吃儿童酱油是好是坏呢?
家长注意儿童佩戴太阳眼镜需注意4件事情
小孩化痰吃什么好?宝宝化痰吃什么好?
疫情过后,当心孩子成假期“宅娃”
给孩子买鞋,千万别陷入这4大误区!真会害了孩子!
美国人的动物保护主义
扁平足是有机会矫正的 你给孩子买对鞋了吗
孩子磨牙原因多 晚餐过饱缺乏维生素D也有影响
宝宝的睡姿说明了什么?不同的睡姿都是有不同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