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健康优质的体魄须社会合力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还孩子健康优质的体魄须社会合力

还孩子健康优质的体魄须社会合力

2014-03-10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素质问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全国人大代表张淑琴、潘永兴,明星委员姚明、刘翔等都对青少年体育给予关注,并在此间展开热烈讨论。如何扭转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颓势,成为全社会需要凝聚共识、合力解决的难题。

“改不起”的教育观念

杨桦两会期间表示,在现行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学校体育重视程度不够,保障条件不力,开展效果不好,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不高,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73.5%的高中生每周上2节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可有可无,这与中央文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相差甚远。此外,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各级学校体育师资力量在不同程度上短缺;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效果也大打折扣。

福建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尴尬处境和现行教育选拔机制密切相关。高考指挥棒如果能够有所变动,也许会给现在的教育理念带来一些改观。现行体制下,学校和家长最关注的依然是文化课和升学率。

福建师大附中体育教研组组长林宇彩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没生病就是健康,高考之后上了大学再加强体育锻炼也来得及。殊不知,中小学是养成发掘孩子体育爱好和培养锻炼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中体育锻炼的缺失是孩子一生的损失。

福州市钱塘小学六年级学生徐安森(化名)的父亲徐兆方认为,大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的重要性。家长要为孩子的长远利益和综合成长做全盘打算,不可以只是功利化地关注考试升学。

“伤不起”的安全隐忧

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伤是学校和家长都不希望看到的,骨折、猝死、溺亡等极端意外事故更是家长不能接受的后果。无论体育课、体锻课,还是体育节、运动会,安全意识这根弦,学校和老师都不敢放松。

基层体育教学人士反映,安全意识的觉醒是全社会的进步,但对于安全问题的过度担心难免会让学校在组织体育活动时畏首畏尾。一些技巧性的器械训练不得不取消,一些耐力训练不敢加压,一些时尚的、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不敢推广。

很多中小学校长都曾因学生受伤问题和家长打交道,甚至在理赔方面发生纠纷。“赔钱容易解决。”福建师大附中副校长温青说,“糟糕的是,自媒体时代,事故很容易被放大,对学校声誉会产生消极影响。”

林宇彩说,学校对运动受伤有一套应急方案,该怎么处理流程很清楚。“我们尽力避免受伤,但无法保证完全杜绝这种小概率事件。”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圣鑫建议,减少受伤隐忧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首先要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运动科学,懂得体育常识,要意识到运动受伤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不经常运动的孩子偶尔运动才更容易受伤。

其次要引入社会保障制度,甚至更多的商业保险到校园运动领域。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学校目前都会给每位学生上“校方责任险”,但是保额不高,力度不大。家长也要更新观念,利用保险来保障孩子的体育运动。

“这样也会避免学校和家长的纠纷。比如车辆的交通强制险就可以让当事双方快速地解决事故问题。”李圣鑫举例说,“我们愿意一年给爱车上几千块钱的保险,为什么不肯给孩子多一些保障呢?”

“了不起”的社会力量

出于安全考虑,学校大多建立清校制度。学生如果放学后,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参加体育活动就需要依靠更多社会组织的介入。专家认为,利用好课余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不可或缺的环节。

李圣鑫表示,引入社会力量可以有效补充学生在校园体育锻炼的不足。学校在保证必要的体育课时和教育部门规定的身体锻炼时间之外,能够发挥的空间不多。如果社区有足够的体育设施,社会上有其他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俱乐部、爱好者协会、志愿者团队来引导学生和家长,把校外的时间利用好,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有显著提高。

福州三中金山中学校长连仁昌表示,如果学校和社会上的青少年特色体育社团良性互动,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巨大推动作用。“发达国家很多高中以某项运动著称,近些年,我们也要把体育做成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氛围,对老师、学生、家长都会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福建省体育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福建已经投入巨资在城区建设88个青少年校外体育中心,占地面积56.87万平方米;并在乡镇建设785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场所严重不足的矛盾,改善了社区体育活动设施,为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福建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负责人侯玉珠表示,这些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目前也面临着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管理人员和经费不足、运营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发展困境,接下来会借鉴参考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机构的管理经验,加强与学校体育的衔接配合,为学生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提供周到的服务,配合学校和家长,为孩子们健康优质的体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还孩子健康优质的体魄须社会合力”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还孩子健康优质的体魄须社会合力”还看
中国厦门国际童博会获"厦门市题
13岁网瘾少年两年时间犯下20
2016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充满
17岁女生离家出走到男网友家过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救援
猜你喜欢
夏季暑热幼儿易长痱子 医生为防治支招
热销哺乳枕检出致癌物质 恐导致儿童智力下降
1周岁内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攻击行为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宝宝反常表现并非是生病,而是身体猛长期
为6个月宝宝添加辅食,除了米粉,还可以添加这3种食物
我国首个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实施:油脂中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
高铁紧急停车因“小孩掉下去了” 带娃出行要注意
杭州钟女士为孩子买了一对一的游泳课程,没想到却出了事
育儿热搜:那些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成本”
孩子为什么总是爱钻桌底?这是孩子游戏的秘密
这16种常见止咳药竟来自罂粟 有致命风险
遗传研究表明,男孩子有大概率会继承母亲的优点
婴儿睡前哭闹会造成重大危害,家长对此不容小觑
为孩子添加辅食,家长要记得避开这4大误区
确诊男孩说住院就是换个地方学习 10岁北京男童乐观感动网友
这10大隐患藏在你的家中,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远离
黄磊儿子为女儿打疫苗加油 孙莉:看热闹不嫌事大
婴幼儿阶段宝宝容易出现缺铁,查字典网小编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3种补铁辅食
为什么孩子一出生就要接种卡介疫苗?答案在这里
不避开3个钙的“天敌”,补再多钙也没用
清华教授说,想培育出优秀的孩子,要谨记“3松”、“2严”
孩子跟谁睡很重要 关系亲密者影响孩子一生性格
幼儿园里也有“冷暴力”,这些家长们都知道吗?
夏季贪凉最伤哪儿?健康“热养”安全度夏
宝宝开始添加辅食,查字典网小编建议按照这个添加顺序
知名儿童读物竟有跳楼自杀内容 上海检察官出手
8岁女孩发高烧 因家人亲吻导致EaB病毒感染
清华附小校长建议多读史书 古代文学早接触
北京:开学后幼儿园全封闭管理 无关人员不得入园
教育部:今年底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视频监控达100%
有这几种“怪癖”孩子,被认为是最可能具有高智商的
西安多名未成年人自曝被性侵 小众文化圈结识的风险有多大
父亲节黄磊收到多多的刮刮乐 七条手写评价很感动
痛心!自行进入车内并致车门锁死广州2男童休克死亡
育儿知识:母乳喂养期间如何安全用药?
重庆8名落水小学生均无生命体征 宝宝们如何远离危险
压力分不同类型 科学识别很重要
把握好这些“秘诀”,让孩子在身高黄金期蹿一大截儿
儿科医生给家长提出的几点建议,添加辅食要有科学依据
盘点市面上的“假牛奶”,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喝了
王岳伦发文道歉女儿点赞 有问题的父亲会影响女儿
资深园长答疑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家长们可以参考一下
宝宝3岁前这几样东西不能断
宝宝出生时头发稀疏,原因是这3点
江西警方通报12岁男童惨死家中 父母虐待致死令人发指
家长不要给孩子穿不合脚的鞋,这将对孩子一生产生影响
德国米粉被检出重金属“镉” 海淘有风险购物需谨慎
想要孩子长高个,除了喝牛奶,这些方面也不能忽视
科比小女儿1岁生日 瓦妮莎再一次思念科比和二女儿吉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