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

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

2014-03-10

只要是正常的一个人,谁都不喜欢被唠叨。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如果家长唠叨多了,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能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唠叨是一种关心,也是父母"爱之切,恨之深"的表现,如果没有爱的关系,绝少出现唠叨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许多喜欢唠叨的人,很少能主动发现自己是唠叨的人!不仅如此,很可能还感觉自己说的不多。所以,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想验证自己是否是一个唠叨的人,方法上也很简单,去买一个录音笔或摄像机,让孩子或其他家人偷录,自己找时间听听或看看,立马就能得到答案,呵呵。

既然唠叨那么招人反感,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父母唠叨?

第一,唠叨是一种畸形的"爱"。许多父母为了自己孩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心甘情愿为孩子吃苦受累,可惜唠叨只是费力不讨好的方法。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认知问题,很难理解家长的关心。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与其不停的唠叨,远不如用事实和行动来说服和教育孩子,反而效果会更好。参见《天天说我爱你,父母未必合格》。

第二,过度关爱,和孩子的生长速度不匹配。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什么都不会,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那怕是不停地嘱咐也是应该的。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不再是"小不点"了,此时再对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们想尝试的行为,家长不厌其烦地"说教",孩子必然不愿意听。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千万别唠叨。参见《案例分析:好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节奏》。

第三,家长缺乏安全感,或是一个自卑和不自信的人。如果父母是这样的人,其生活的满意度必然较低,他们为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往往会借助品牌物质和炫耀孩子,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许。于是,这些父母会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孩子难于完成时,就开始无休止的评论、比较,甚至是抱怨、诉苦,以期孩子能够"达标"。参见《当你遇到喜爱炫耀自己孩子的父母》。

第四,父母会唠叨,重要原因之一是亲子关系不佳。人与人关系疏远的重要标志,就是"无话可说"或不愿应对,于是就出现了一方高举"免战牌",一方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可这样的做法将进一步加深相互距离感。所以,与其说那么多"心里话"孩子不听,还不如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或自己是否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参见《孩子沉默是不合作的反抗?》。

第五,父母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唠叨越来越多。每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家长既没有原则和界线,又舍不得按照事先约定惩罚孩子,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只好学习祥林嫂,不停的唠叨了。一般孩子对最初几次的唠叨,还是能听进去一部分的,家长就感觉"管用"会延续使用,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第六,唠叨是父母有太多的惯性思维,没有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每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总是按照成人的处事原则来判断孩子的对错,完全忽视孩子的发展特点。所以,只看结果的做法,不仅会用自己的话打断孩子的话,还认为孩子是"狡辩"。这直接导致父母失去信任,并使孩子自尊心遭到伤害,严重的会自我封闭,不再和家长说任何事情!

第七,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不能否认,很多父母也真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不管是时间、金钱和精力上。但父母这些做法的前提,是孩子要听自己的"话",如果孩子幼小没有反抗力量而不啃声,父母就感觉自己没有威望,于是就不停的"苦口婆心"。当面对青春期反叛的孩子时,孩子的对立就让家长不停"诉苦",变成了一个"怨妇"!

第八,父母的唠叨,往往是家长有过高的期望。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所有希望,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期望考入名校,并作为教育"成功"标志。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步骤去做,父母就忽视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指望通过督促来促进孩子。其实,这种无情和过度强化的教育方式,反而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第九,父母的唠叨,往往出于家长对孩子什么都想了解。现在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也生怕孩子走上歧路,于是事无巨细地想知道孩子日常的一切。如果孩子不愿说,父母就会不停的唠叨追问。可问题是,幼小的孩子难于记住当天所发生的一切,而童年期以后的孩子,假设没有良好亲子关系,他们甚至连露脸的事都不愿说。

第十,唠叨的出现,是交谈双方的兴趣点不一致。不少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来说,比如关注孩子的成绩、人品、健康等,而这些对孩子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若加上父母更看中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使亲子交流缺乏共同的语言。所以,家长经常会插孩子的话,孩子由于思维被打断很难恢复,交谈直接变成了父母的唠叨。

上面啰嗦了这么多,其实,父母的唠叨都是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从理论上说,适度的焦虑是比较好的现象,促使人们改变。只是当父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变得唠叨时,要想一想弱小的孩子,他们是否能承受你的负面情绪宣泄?所以,父母要尽可能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负面情绪已经累积时,就不要再絮叨了,因为此时你说的话,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与“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还看
婴幼儿饮用水这市场有点“浑”
北京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5岁以下
甘肃:将积极探索农村幼儿园“公
江苏省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
2016东北(长春)第五届孕婴
猜你喜欢
三岁男童头卡防盗窗悬在四楼空中 消防官兵及时破拆解救
5岁幼儿将教室门框撞坏 老师一怒之下将其脖子打青
杭州小学生被要求养蚕宝宝 家长满城上下寻桑叶
合肥一7岁小学生上学途中迷路 公交司机伸手援助
熊孩子这种生物 真是蠢萌到家啦!
街头"学生"模样乞讨者跪地行乞 身份真假难辨小心上当
育儿早知道 状元如何教出来?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婴童产业博览会展览时间变更通知
河南实行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强制报告机制
男孩午睡不听话遭老师拧大腿 园方拒不承认
11岁艾滋女孩的求学历程:校长为其单独开课
5岁男孩蹲车后玩耍被卷车底 众路人自发抬车救人
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认为乡村教师资源严重紧缺
男孩迟到5分钟被罚写20遍古诗引热议
二胎妈妈怀孕七个月查出铅中毒 胎儿可能畸形
湖北12岁坚强女孩照顾瘫痪母亲 每天中午回家做饭
高校三男生路遇少年溺水 结绳救人获赞
湖北一中学3亿元新校区项目延误遭质疑
杂技团孩子一天翻三四百个跟头 职业病频发无保险公司担保
网曝福州幼儿园教师虐童致其满身伤 警方:致伤原因不明
时髦中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抓住大学恋爱的机会
2016学前教育发展大会议程一览表
儿子狂殴老爸 女儿勇敢保护
产检6次未查出胎儿先心病 家属医院各执一词
据说,每一个妈妈都会精神分裂!
幼儿走错教室被骂"滚出去" 当场吓哭欲回家
萌爆了!小萝莉学孕妈走路
2016华南幼教展为园长和经销商搭建大舞台
小鹅被困 大母鹅居然报警了
女婴被弃咸阳街头饿得嚎啕大哭 "最美妈妈"当街哺乳获赞
河南中学生因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被老师扇耳光
男孩伸脚进夹缝被卡近4小时 获救后右脚肿大
中国(广州)国际教育博览会5月27日盛大揭幕
高三男生高考前失联 民警翻遍视频监控寻回
网曝呼市某幼儿园女教师虐童 涉事幼儿园已停办整改
呼和浩特一中学发生火灾 700余名师生顺利疏散
13岁女孩"拐走"俩男孩 称:太孤单想有个玩伴
80后父亲携爱女骑行环游中国 8个月途径10个省市区
幼儿园园长儿子办婚礼 多名幼儿被要求跳舞助兴
"欧亚杯"幼教用品最佳口碑奖投票征集开始啦
学校周边商店出售点卡 家长痛批无良商家引诱学生充值
萌宝扑倒汪星人 汪你还好吗?
4岁男童命悬三楼防盗网 "托举哥"悬空护佑半小时
幼儿园旁边建民营医院 杭州一小区业主集体抗议
儿子受欺负妈妈帮忙出气 掌掴其同学致流鼻血
未来三年上海在园儿童或达70万 非沪籍占四成
三年级小学生为让父母接放学 造谣:恐怖面包车拐骗小朋友
河北12岁男孩因病无法独立行走 多名同学接力背其上学
当宝宝被恶犬咬住 看外国人如何营救
举高高 孩子爸玩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