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

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

2014-03-10

只要是正常的一个人,谁都不喜欢被唠叨。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如果家长唠叨多了,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不能解决孩子的实际问题。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唠叨是一种关心,也是父母"爱之切,恨之深"的表现,如果没有爱的关系,绝少出现唠叨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许多喜欢唠叨的人,很少能主动发现自己是唠叨的人!不仅如此,很可能还感觉自己说的不多。所以,如果家长自己都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就没有改变的可能。想验证自己是否是一个唠叨的人,方法上也很简单,去买一个录音笔或摄像机,让孩子或其他家人偷录,自己找时间听听或看看,立马就能得到答案,呵呵。

既然唠叨那么招人反感,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父母唠叨?

第一,唠叨是一种畸形的"爱"。许多父母为了自己孩子,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心甘情愿为孩子吃苦受累,可惜唠叨只是费力不讨好的方法。另外,幼小孩子由于认知问题,很难理解家长的关心。所以,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与其不停的唠叨,远不如用事实和行动来说服和教育孩子,反而效果会更好。参见《天天说我爱你,父母未必合格》。

第二,过度关爱,和孩子的生长速度不匹配。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他们什么都不会,父母对孩子事无巨细的照顾,那怕是不停地嘱咐也是应该的。但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不再是"小不点"了,此时再对孩子已掌握的能力或他们想尝试的行为,家长不厌其烦地"说教",孩子必然不愿意听。所以,家长该放手时要放手,千万别唠叨。参见《案例分析:好教育要适应孩子的节奏》。

第三,家长缺乏安全感,或是一个自卑和不自信的人。如果父母是这样的人,其生活的满意度必然较低,他们为了自己的社会价值,往往会借助品牌物质和炫耀孩子,以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赞许。于是,这些父母会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而孩子难于完成时,就开始无休止的评论、比较,甚至是抱怨、诉苦,以期孩子能够"达标"。参见《当你遇到喜爱炫耀自己孩子的父母》。

第四,父母会唠叨,重要原因之一是亲子关系不佳。人与人关系疏远的重要标志,就是"无话可说"或不愿应对,于是就出现了一方高举"免战牌",一方是"宜将剩勇追穷寇",可这样的做法将进一步加深相互距离感。所以,与其说那么多"心里话"孩子不听,还不如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或自己是否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参见《孩子沉默是不合作的反抗?》。

第五,父母无法解决孩子的问题,不知不觉中唠叨越来越多。每当孩子出现某些问题,家长既没有原则和界线,又舍不得按照事先约定惩罚孩子,或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解决,只好学习祥林嫂,不停的唠叨了。一般孩子对最初几次的唠叨,还是能听进去一部分的,家长就感觉"管用"会延续使用,可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第六,唠叨是父母有太多的惯性思维,没有耐心倾听孩子说话。每当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家长总是按照成人的处事原则来判断孩子的对错,完全忽视孩子的发展特点。所以,只看结果的做法,不仅会用自己的话打断孩子的话,还认为孩子是"狡辩"。这直接导致父母失去信任,并使孩子自尊心遭到伤害,严重的会自我封闭,不再和家长说任何事情!

第七,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望太强。不能否认,很多父母也真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不管是时间、金钱和精力上。但父母这些做法的前提,是孩子要听自己的"话",如果孩子幼小没有反抗力量而不啃声,父母就感觉自己没有威望,于是就不停的"苦口婆心"。当面对青春期反叛的孩子时,孩子的对立就让家长不停"诉苦",变成了一个"怨妇"!

第八,父母的唠叨,往往是家长有过高的期望。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所有希望,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期望考入名校,并作为教育"成功"标志。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或没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步骤去做,父母就忽视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指望通过督促来促进孩子。其实,这种无情和过度强化的教育方式,反而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

第九,父母的唠叨,往往出于家长对孩子什么都想了解。现在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也生怕孩子走上歧路,于是事无巨细地想知道孩子日常的一切。如果孩子不愿说,父母就会不停的唠叨追问。可问题是,幼小的孩子难于记住当天所发生的一切,而童年期以后的孩子,假设没有良好亲子关系,他们甚至连露脸的事都不愿说。

第十,唠叨的出现,是交谈双方的兴趣点不一致。不少家长在和孩子交流过程中,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来说,比如关注孩子的成绩、人品、健康等,而这些对孩子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若加上父母更看中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使亲子交流缺乏共同的语言。所以,家长经常会插孩子的话,孩子由于思维被打断很难恢复,交谈直接变成了父母的唠叨。

上面啰嗦了这么多,其实,父母的唠叨都是一种负面情绪,也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从理论上说,适度的焦虑是比较好的现象,促使人们改变。只是当父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变得唠叨时,要想一想弱小的孩子,他们是否能承受你的负面情绪宣泄?所以,父母要尽可能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当孩子负面情绪已经累积时,就不要再絮叨了,因为此时你说的话,孩子已经听不进去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父母的唠叨会成教育孩子的“毒药””还看
厦门最受欢迎母婴连锁机构评比揭
天水5少年成立"忠义社抱团打劫
美国"小朋友"Luki亮相第二
中国婴幼儿睡眠问题位列全球第二
新一波留学高潮涌动机遇挑战并存
猜你喜欢
幼儿园娃娃考试没达80分被老师打
新的一年,亲子时光因爱相随
乐视钢琴登陆美国电子消费展
“表情帝”再现!宝宝哭笑切换停不下来
全面两孩时代的基本国策都有哪些新内涵
春节将近国家质检总局再度预警玩具用品安全隐患
四川一乡干部朋友圈里号召募捐拯救6岁娃娃
初三学生发明"按摩淋浴系统" 构思新颖独特
“2016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河北一父亲用毒蛇给女儿治病险酿惨剧
"反弟弟妹妹联盟会"让想生二胎的父母左右为难
海淀区一小学违规挪用公款给教师发放购物卡
上海56所重点高中教师违规补课遭举报
西城区入学政策再收紧:非直系亲属将不作就近入学依据
好美!名画里的唐氏患儿
作文传心声 15岁乖少年家中蒙头自杀疑团成云
南京小学生将迎"史上最长寒假" 最长达37天
11岁熊孩子玩ipad被父亲教训 谎报自己被拐
姐弟跨年出生 3分钟隔1岁
郑州教师状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缺陷
凯特王妃晒儿子上幼儿园萌照 背蓝色小书包(组图)
宝贝大作战选角火热启动 各地萌娃踊跃报名
北京拟将今年起取消晚婚晚育假
乌克兰5名儿童放鞭炮扰民 1人遭枪击受伤
北京拟将4年后取消电脑派位 实现学区内对口直升
乐动亚洲,2016亚洲乐园及景点博览会(AAA)3月亮相广州
小学生考试奇葩答案让老师"吐血"
湖北最牛班14人被保送北大清华 最爱与老师"叫板"
拐卖儿童事件频频发生家长需警惕
大连1岁幼童突发高烧 救助直升机及时救援
广东首家校园版数字工坊在深圳第二实验中学启动
二孩时代来临促进儿童家具消费
9岁男孩看网剧追问会不会被"掰弯"让妈妈哭笑不得
16岁少年戴网购戒指睡觉 不料卡住手指
北京规定爆竹零售网店与中小学间的最小距离为100米
北京游乐园拟将今年原址修复 曾是80后孩子的"迪士尼"
360儿童手表3S发布,彩色触屏成为新看点
教材频被纠错 郑州老师再次亮剑起诉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安徽儿童医联体成立 实现全省儿科医疗资源共享
禁止广告炒作"学区房"新规2月1日起实施
期末考试变"游戏闯关" 不满意还可以接着考
孩子商店赊账成瘾 培养理财观念迫在眉睫
亚洲(最大)游乐盛会-AAA展,3月亮相广州
调查显示:我国超9成未成人使用互联网
雾霾围城 陕西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
网曝中学食堂供冷菜冷饭 调查显示属客观现象
被判无法生育 侏儒妈妈连生3孩
印度营养不良儿童数目全球最高惹人忧
灵寿县第一届中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小学组预赛圆满落幕
第九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育博览会与您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