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

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

2020-09-11

武志红曾在《圆桌派》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人长大的。

而一个人往往指,童年记忆里我们的父母没有真正在场过。

昨晚,查字典网小编回爸妈家吃晚饭。

看着妈妈在厨房兴高采烈、忙忙叨叨的身影,我心里突然有些发酸:

在爸爸妈妈心里,我依旧是他们最宝贵的女儿。

但爸爸妈妈在我心里,却变得有些模糊。

我们之间就像隔了一堵透明的墙,近在咫尺却咫尺天涯。

记不清楚,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许是,每次吃饭添碗时,妈妈的絮絮叨叨:

少吃点吧,你都穿XXL了。

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矜持一点。

也许是,每次不小心丢东西,不小心受伤,不小心闯祸时,妈妈的冷嘲热讽:

自己不操心怪得着谁。

也许是妈妈强迫我放弃设计,报考热门专业。

也许是第一次带老公见家长,妈妈对老公的左右嫌弃。

也许是工作多年,从不问我开不开心,只问我有没有耍性子,得罪同事,得罪领导。

总之,妈妈似乎一直在尽职尽责地教育我,为了我好,让我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但我们的心却越来越远。

无意中,看到心理学家张德芬说过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童年时,因为缺乏爱和认同而造成的黑洞。

的确如此。

小时候,一直活在妈妈的正确里。

没有试错的机会,没有追寻的权利,没有对外疏解的途径。

慢慢地对内折磨,压抑成伤。

父母爱得兢兢业业,孩子却越来越心寒。

没有认同

是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你对父母最失望?

一位网友的回答,让人心疼:

当我在难题面前抓耳挠腮时,妈妈一本正经地坐在我面前。

从马云讲到王健林再讲到任正非,一个劲地告诫我:

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一事无成。

当我拿起我练了7年,却被父母强制荒废了2年的吉他,想要重新感受一下什么是热爱?

妈妈没收了我的吉他,告诉我: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要被垃圾快乐冲昏头脑,眼下的学习最重要。

当我已经很努力,但成效不大而伤心难过时,妈妈不停地絮叨:

你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她就像一架直升机,在我的头顶不停地盘旋。

她说的话都对,但我却一点也听不进去。

想起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说过的一段话:

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认知造成的。

有时候,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露出的焦虑、脆弱、叛逆、阴暗,其实是一种变相地撒娇、试探和发泄。

他们想要的不是父母的长篇大论,而是请你看见我、认同我、理解我。

就像斯戈登所建议的那样: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只需要描述孩子提到的行为,解读他当时的情绪,表达我们的感受就可,但千万不要对其有任何评价。

因为妈妈满腔正义的评价,会阻断跟孩子之间通畅的交流,造成父母与孩子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电影《春潮》中有一句台词:

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家庭不是战场,你的胜利也不是荣耀。

很多父母站在教育者的地位上,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自上而下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经验,认知,和期待。

面对父母的义正辞言,孩子们毫无反驳的余地。

父母们赢了教育,却输了孩子。

因为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苦,无处可放的委屈才是真委屈。

父母高出不胜寒,孩子只好画地为牢,既囚禁了自己,也隔离了父母。

没有理解

会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自我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他人的期望,会导致我们的人生向期望发展,成功或失败。

适宜的期望,恰到好处的对策,可以让父母得偿所愿。

但错误的方式方法,很可能让孩子背道而驰。

17岁的侄子,总是逃课躲在学校的某个角落打游戏。

有一次,被嫂子严厉批评后,他逃到我家。

我问他:游戏有什么好玩的,至于痴迷到这种地步吗?

没想到,侄子却回答:

确实没什么好玩的,我玩游戏就是玩给我妈看的。

我不解,侄子继续解释道:

「我想看会小说放松一下,我妈就一把把我的小说扔掉,说我不务正业。

同学约我去打球,我妈也不让去,说什么时候了,还不知轻重。

我心理不痛快,想颓一会,自己调整一下情绪,她还说我矫情。」

原来,不管侄子干什么,嫂子总有一大堆反对的理由等着他。

她给侄子框定了一个绝对正确的圈,只要侄子稍有越界,就立刻棍棒夹击。

她以为这是尽忠职守,实则是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

心理学家章志光在研究负强化的心理机制时说:

他们会以自我惩罚的方式来给自己以负强化。

如做错事或考试失败后主动放弃应该得到的东西,或惩罚自己去做平时不愿意做的事等。

父母以长者的身份,自以为比孩子懂得多,强迫孩子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线付出努力。

不顾孩子的内心需求,霸道地指点江山。

孩子反驳无效,内心压抑,只好退而求其次:

既然我一无是处,那我就按你想的那样坏到底吧。

就像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到那时,父母越担心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所谓的金玉良言,反而变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给孩子设计的璀璨人生,也在父母的负强化下变得面目全非。

教育的前提是认同和理解

人本主义之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好啊

前几天,学校开家长会。

一个平时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小男孩,这次数学成绩意外考了85分。

他一看见自己的妈妈走进教室,就立马红了眼眶,低着头,哽咽着说:

妈妈,对不起,我这次没考好。

妈妈看着孩子,第一反应反而是笑了笑,跟孩子说:

你不一定每次都要拿第一。妈妈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妈妈说完,孩子好像一下子就松了一口气。

有句话说,爱人眼里的山与秋,胜过一切山川河流。

同样, 在孩子眼里,父母的温暖和理解,胜过一切道理和教化。

在乎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的天职,但千万不要忘记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力。

孩子不是生而完美,而是在父母爱得滋养下变得越来越好。

武志红曾说过一句话:

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不是只看见孩子外在的行为,而是看见孩子内在的感受。

只有孩子内心的东西,被看见了,被理解了,被肯定了,才会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能量。

看见孩子的闪光点,看见孩子的一点点进步。

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一直在进步的路上。

心理学家珍妮佛也曾通过研究证实: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喜爱和接纳,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行为。

所以,那些敢于在父母面前袒露无遗的孩子,不会学坏。

因为教育的前提,是认同和跟随。

父母的理解和信任,让孩子相信爱,懂得爱,孩子自然会向着父母的期待,向着光明前进。

戈特曼说:

最好的教育,是源于内心,体现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孩子的悲伤、愤怒或害怕,你需要陪他度过。

为人父母其实就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

父母以为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也未必是父母想象得那样。

孩子永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敏感,也永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懂事。

父母大主角的意识太强,只会越用力,孩子离你越远。

相反,懂孩子所想,懂孩子所以然。

不以固有框架为孩子设限,在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建议之前,先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孩子的情感需求被充分满足,自然会向阳生长。

在家庭中幸福快乐的体验,比任何教育都有效。

因为爱与理解,胜过一切大道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与“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还看
家长带孩子乘坐电梯,这些安全知
辅食添加有“四大禁忌”牢记辅食
“可怕的两岁”实际不可怕陪伴叛
精英教育:新加坡为何中小学基础
宝宝形象不可草率美好外表让孩子
猜你喜欢
秋季如何给孩子护肤
幼儿园开学,面对“不想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怎么办?
家长们注意了,幼儿园衔接没做好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疾病
白露到了,你得给孩子这么吃
上海疾控中心发布本年秋季应当重点防控的几种疾病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黏人?
想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要避免做这4件事
四个小妙招,轻松告别产后肚
幼儿园老师说,"家境"不好的孩子有这3个特征
奶奶用“土方子”给娃治黄疸,导致娃身上长出硬硬的“黑毛”
第一次带宝宝出门,妈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好奇害死猫,贵阳一小男孩把手指插进墙洞拔不出来
国家“催生”,不愿意生孩子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男孩子比女孩子适应幼儿园更慢,2个原因道出真相
“毒母乳”差点毁了9岁儿子,爱要适可而止
陕西安康通报三起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问题
双胞胎家庭的压力,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几个宝宝一逗就笑的原因,值得宝妈一看
关于新生儿斜颈,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经常陪孩子做这几个游戏,孩子一般都会比较聪明
朋友圈晒娃有隐患,这些信息不要暴露
你这样给孩子喂饭吗?快停下吧!
小儿氨酚黄那敏副作用大,不要给孩子随便吃
想给宝宝吃鸡胸肉,试试这种做法吧!
宝宝吃奶的时候为什么总推妈妈
心理学家总结,孩子的颜色偏好体现他的性格特征
萌娃哭诉名字太难写想叫小花 妈妈趣答当时考虑欠佳
这款营养早餐,孩子爱吃又简单
了解《小孩的神秘生活》,让你知道在幼儿园的社交规则
为什么越不幸福的宝妈,越喜欢向外人炫耀幸福?
新京报:教室就别装什么紫外线消毒灯了
孩子有这些表现,并不能说明他缺乏安全感
这样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效果杠杠的
有远见、有格局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
三个小技巧,轻松解决落地醒
补铁又补锌的小辅食,十月龄宝宝的妈妈看过来
给孩子听音乐的家长要注意,“变味”音乐在毁娃
幼儿园小班人数高达41人,让家长们难以放心
“慈母”真的“多败儿”?只是你的方法没用对
通过孩子的这几种行为,家长可以判断他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
两个月大的孩子被水温过高的奶粉烫伤,最后被父母遗弃
小孩儿在游泳池里大便,熊孩子都是熊家长造的
孩子入园哭闹,家长们怎么办?
早教机构现倒闭潮,托育机构未来命运如何
大头儿子就一定聪明吗?小心是得了这种病!
幼儿园里,这3种孩子最容易受欺负
宝宝上火了?试试这款三豆汤吧
孕期喝水有讲究,孕妈妈们知道吗?
怎么给孩子补铁?几个食谱送给你
如果孩子的腿部有这几个特征,家长就不要担心他的身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