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

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

2020-09-11

武志红曾在《圆桌派》上说过这样一段话:

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人长大的。

而一个人往往指,童年记忆里我们的父母没有真正在场过。

昨晚,查字典网小编回爸妈家吃晚饭。

看着妈妈在厨房兴高采烈、忙忙叨叨的身影,我心里突然有些发酸:

在爸爸妈妈心里,我依旧是他们最宝贵的女儿。

但爸爸妈妈在我心里,却变得有些模糊。

我们之间就像隔了一堵透明的墙,近在咫尺却咫尺天涯。

记不清楚,这种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许是,每次吃饭添碗时,妈妈的絮絮叨叨:

少吃点吧,你都穿XXL了。

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矜持一点。

也许是,每次不小心丢东西,不小心受伤,不小心闯祸时,妈妈的冷嘲热讽:

自己不操心怪得着谁。

也许是妈妈强迫我放弃设计,报考热门专业。

也许是第一次带老公见家长,妈妈对老公的左右嫌弃。

也许是工作多年,从不问我开不开心,只问我有没有耍性子,得罪同事,得罪领导。

总之,妈妈似乎一直在尽职尽责地教育我,为了我好,让我变成别人家的孩子。

但我们的心却越来越远。

无意中,看到心理学家张德芬说过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童年时,因为缺乏爱和认同而造成的黑洞。

的确如此。

小时候,一直活在妈妈的正确里。

没有试错的机会,没有追寻的权利,没有对外疏解的途径。

慢慢地对内折磨,压抑成伤。

父母爱得兢兢业业,孩子却越来越心寒。

没有认同

是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你对父母最失望?

一位网友的回答,让人心疼:

当我在难题面前抓耳挠腮时,妈妈一本正经地坐在我面前。

从马云讲到王健林再讲到任正非,一个劲地告诫我:

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一事无成。

当我拿起我练了7年,却被父母强制荒废了2年的吉他,想要重新感受一下什么是热爱?

妈妈没收了我的吉他,告诉我: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要被垃圾快乐冲昏头脑,眼下的学习最重要。

当我已经很努力,但成效不大而伤心难过时,妈妈不停地絮叨:

你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她就像一架直升机,在我的头顶不停地盘旋。

她说的话都对,但我却一点也听不进去。

想起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说过的一段话:

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认知造成的。

有时候,孩子在父母面前表露出的焦虑、脆弱、叛逆、阴暗,其实是一种变相地撒娇、试探和发泄。

他们想要的不是父母的长篇大论,而是请你看见我、认同我、理解我。

就像斯戈登所建议的那样: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只需要描述孩子提到的行为,解读他当时的情绪,表达我们的感受就可,但千万不要对其有任何评价。

因为妈妈满腔正义的评价,会阻断跟孩子之间通畅的交流,造成父母与孩子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电影《春潮》中有一句台词:

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家庭不是战场,你的胜利也不是荣耀。

很多父母站在教育者的地位上,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自上而下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经验,认知,和期待。

面对父母的义正辞言,孩子们毫无反驳的余地。

父母们赢了教育,却输了孩子。

因为说不出来的苦才是真苦,无处可放的委屈才是真委屈。

父母高出不胜寒,孩子只好画地为牢,既囚禁了自己,也隔离了父母。

没有理解

会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自我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他人的期望,会导致我们的人生向期望发展,成功或失败。

适宜的期望,恰到好处的对策,可以让父母得偿所愿。

但错误的方式方法,很可能让孩子背道而驰。

17岁的侄子,总是逃课躲在学校的某个角落打游戏。

有一次,被嫂子严厉批评后,他逃到我家。

我问他:游戏有什么好玩的,至于痴迷到这种地步吗?

没想到,侄子却回答:

确实没什么好玩的,我玩游戏就是玩给我妈看的。

我不解,侄子继续解释道:

「我想看会小说放松一下,我妈就一把把我的小说扔掉,说我不务正业。

同学约我去打球,我妈也不让去,说什么时候了,还不知轻重。

我心理不痛快,想颓一会,自己调整一下情绪,她还说我矫情。」

原来,不管侄子干什么,嫂子总有一大堆反对的理由等着他。

她给侄子框定了一个绝对正确的圈,只要侄子稍有越界,就立刻棍棒夹击。

她以为这是尽忠职守,实则是把孩子逼到死胡同里。

心理学家章志光在研究负强化的心理机制时说:

他们会以自我惩罚的方式来给自己以负强化。

如做错事或考试失败后主动放弃应该得到的东西,或惩罚自己去做平时不愿意做的事等。

父母以长者的身份,自以为比孩子懂得多,强迫孩子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线付出努力。

不顾孩子的内心需求,霸道地指点江山。

孩子反驳无效,内心压抑,只好退而求其次:

既然我一无是处,那我就按你想的那样坏到底吧。

就像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小孩总会相信父母所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到那时,父母越担心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

所谓的金玉良言,反而变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给孩子设计的璀璨人生,也在父母的负强化下变得面目全非。

教育的前提是认同和理解

人本主义之父卡尔罗杰斯曾说过:

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好啊

前几天,学校开家长会。

一个平时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小男孩,这次数学成绩意外考了85分。

他一看见自己的妈妈走进教室,就立马红了眼眶,低着头,哽咽着说:

妈妈,对不起,我这次没考好。

妈妈看着孩子,第一反应反而是笑了笑,跟孩子说:

你不一定每次都要拿第一。妈妈知道你一直很努力。

妈妈说完,孩子好像一下子就松了一口气。

有句话说,爱人眼里的山与秋,胜过一切山川河流。

同样, 在孩子眼里,父母的温暖和理解,胜过一切道理和教化。

在乎孩子的成功是父母的天职,但千万不要忘记尊重孩子失败的权力。

孩子不是生而完美,而是在父母爱得滋养下变得越来越好。

武志红曾说过一句话:

生命最根本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不是只看见孩子外在的行为,而是看见孩子内在的感受。

只有孩子内心的东西,被看见了,被理解了,被肯定了,才会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能量。

看见孩子的闪光点,看见孩子的一点点进步。

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一直在进步的路上。

心理学家珍妮佛也曾通过研究证实:

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喜爱和接纳,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和行为。

所以,那些敢于在父母面前袒露无遗的孩子,不会学坏。

因为教育的前提,是认同和跟随。

父母的理解和信任,让孩子相信爱,懂得爱,孩子自然会向着父母的期待,向着光明前进。

戈特曼说:

最好的教育,是源于内心,体现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

孩子的悲伤、愤怒或害怕,你需要陪他度过。

为人父母其实就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

父母以为的未必是孩子想要的,孩子表现出来的也未必是父母想象得那样。

孩子永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敏感,也永远比大人想象中的懂事。

父母大主角的意识太强,只会越用力,孩子离你越远。

相反,懂孩子所想,懂孩子所以然。

不以固有框架为孩子设限,在给予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建议之前,先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孩子的情感需求被充分满足,自然会向阳生长。

在家庭中幸福快乐的体验,比任何教育都有效。

因为爱与理解,胜过一切大道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与“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还看
倡议:为叙利亚地区儿童寒冷而募
第九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
乐动亚洲,2016亚洲乐园及景
亚洲(最大)游乐盛会-AAA展
安徽孕婴童展畅想2016,为您
猜你喜欢
专注力差就是感统失调吗?
想要宝宝聪明健康 准爸准妈不要酗酒
熊黛林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两岁双胞胎女儿日常 笑称自己是"恶妈"
叮!孩子的“五一”假期健康提醒已上线
儿童太阳镜戴着好看易伤眼 儿童最好不要戴太阳镜
孩子把说脏话当趣味,父母不要着急责备,寻找解决根源是关键
喝粥没营养?专家告诉你有关喝粥的几个真相
春暖花开,是时候要教孩子学骑车了
宝宝脾胃好才能更健康 3个判断小技巧家长需掌握!
看屏幕超1小时 影响大脑发育
幼儿园即将开学,查字典网小编为你提供一份“收心攻略”
国家卫健委:小学生每天线上学习应不超2.5小时
小儿斜视四大原因需警惕,查字典网小编教你三招来预防
中国航天日——给孩子从小培养一个航天梦
创新居家学习思路 定制家庭主题课
提升专注力,学习能力是关键
给孩子买鞋,千万别陷入这4大误区
孩子将来是不是“高个子”!从身体的这4个部位的长短来判断!
习惯吃素食的女孩 如何来补充铁元素呢?
孩子的健康指甲知道6大症状巧判断
 你家宝宝吃糖吗?查字典小编告诉你口腔护理有多重要!
两部门发文:严肃处理普惠性幼儿园不普惠等假治理行为
小孩子8岁不换牙,正常吗?
宝宝使用筷子可以开发智是真的吗
反复发烧流口水 手足口的姐妹病——疱疹性咽峡炎来了
小小的儿童鞋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足部健康
讲述:2岁宝宝“西游粉”,文学名著如何启蒙
训练孩子注意力保持时间的五个办法
医生提醒:学生千万别戴这种口罩上体育课 损害不可逆
疫情下的民办幼儿园:现金流难支撑 优秀师资流失
人气主播薇娅,偏心“老二”遭女儿埋怨
查字典小编讲述:2岁宝宝的叛逆特点和“叛逆示例”
劳动与学习:劳动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健康的身心
国际不打小孩日 如何“制服”家里的急脾气宝宝?
强势妈妈对孩子的影响
您孩子的学习属于哪种优势类型?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
线下教育机构关门潮,如何不让课时费打水漂?
能力养成是幼小衔接的关键
宝宝午睡把握最佳时间 三大好处看得见
papi酱曝带娃日常 头痛牙痛失眠 累得五道三迷
包文婧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女儿春日萌照 是时候去享受户外阳光啦
幼儿早期大脑潜能开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好嗨哦!神兽们陆续开学 孩子复课家长激动成表情包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与家庭支持感知度有关系
大姨妈来了就脾气不好 如何控制经期的脾气
为什么8岁以下儿童并不合适玩滑板
孩子爱上电子产品有哪些危害 5岁前改掉爱看电视的习惯
温暖的爸爸为两个女儿拍的照片充满了爱,网民们反应是想骗我女儿
世界读书日——为孩子选择适合的绘本清单
缺失实践智力可能会扼杀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