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

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

2013-10-09

日前,国家计生委回应称,之前张维庆政府正草拟开放二胎不是官方言论,不算数。至于放开二胎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仍需等待消息。详情请见下文。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日报》前日报道,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前主任张维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正在研究之中,相关行动计划已经起草。对此,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日表示,此并非官方发布,也非可靠消息。

张维庆

政府正在起草放开二胎政策

据媒体报道,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前主任张维庆说政府在起草放开二胎计划,“拟议的修改将允许城市夫妇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根据现行规定,城市夫妇如果没有兄弟姐妹,允许生二胎。宽松的政策对农村夫妇来说意味着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该报道是国内媒体援引路透社转载中国日报的消息。原文为“张维庆表示,一项可能的改革是允许城市居民生二胎,即使夫妻其中之一并非独生子女。”

报道称,张维庆表示:中国人口政策一直都将中国人口形势变化纳入研究范围,不过任何政策改进都应是渐进性的,并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异。二胎政策改革可能首先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实施。这些地区面临更大的人口方面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和外来务工人员现象。此外,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较好的地区也有可能率先进行试点。

国家计生委

张维庆说法不代表官方口径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司长张建昨天回应称,事实并不是如新闻报道所说,这并非权威发布,根本不是可靠消息,也不该此时发布。

张建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国家有关方面一直在研究、一直在考虑,但不存在此时发布消息之说。发布消息不仅要属实,而且要有事实依据,但不能如此轻率发布。张维庆的说法是个人之言,并不代表官方口径,“不算数”。

对于张维庆提出的放开二胎建议,张建表示,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完善(人口)政策,包括人口政策的安排和考虑,但现在还不是谈论此事的时候,会有路线图、时间表。

据悉,近日,国家计生委党组发出《通知》指出,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人口计生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准确把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刻内涵,根本在于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核心在于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关键在于推进人口发展各要素的统筹协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更好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提升统筹人口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新闻背后

控制一代生育率

20世纪70年代后期,面对经济短缺、人口和劳动力过剩的严峻形势,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控制人口增长、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980年3—5月,中央连续召开5次人口座谈会。与会者认为,中国人口太多了,应当尽快将生育率降下来,实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并对生育一个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介绍,当时关于会不会引起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劳动力不足问题,座谈会气氛热烈。有的主张,生育一个孩子的时间可以搞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以解决我国人口严重过剩问题。有的认为,长期实行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会带来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当年田雪原在起草报告中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主要是要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因为控制住一代人的生育率,也就自然控制了下一代做父母的人口数量,因而主要是二三十年的事情。这样,既使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又使人口老龄化不致过于严重。将来可以通过生育政策的适当调整,避免老年人口负担超负荷以及劳动力不足问题的发生。

座谈会向中央书记处提交的报告和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的《公开信》,体现了上述基本精神,奠定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基调。它的基本点是: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两个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不论哪种情况,都不能生三个。少数民族也要提倡计划生育,要求可适当放宽一些。

田雪原认为,近30年的实践证明,当时对人口变动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制定的政策是成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尽善尽美了,包括人口政策在内的任何政策,总是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田雪原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后,人口政策也应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

建议

双独生二、一独生二、限三生二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建议,人口政策就数量控制而言,首先是双独生二,即全国不分城乡,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

其二是一独生二,即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在农村先行实施,随后城镇可以开始。

其三是限三生二,即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条件下,农村可普遍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城市经过试点进行推广。田雪原认为,普遍实行“限三生二”,改变目前农村只有独女户才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对于治理出生性别比升高具有积极作用。

对话

政策若调整警惕生育率大幅反弹

对于当前“二胎政策放开”的争论,田雪原表示,如若调整必须警惕生育率大幅反弹。

单靠生育政策难解决老龄化

京华时报:您对当前“二胎政策放开”的争论如何看待?

田雪原:“二胎政策放开”的提法不准确,应该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调整。

京华时报:很多争论的焦点围绕人口控制放松到底能不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您怎么看?

田雪原:老龄化要正确地看,它是世界包括中国在内人口变动的大趋势。中国的情况是过去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降,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地区城乡分布不平衡,我们有自己的特点。人口问题进行调整,除了调整生育率之外别的不大好调整。死亡率可能调整吗?生育率调整对老龄化有作用毫无疑问,出生率高了少年人口比例年复一年地增加,老龄化相对比例就下降。但是单纯靠一个生育政策就解决老龄问题是不现实的。

不能影响人口零增长目标

京华时报:您认为人口政策如果调整,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田雪原:不能引起生育率大的反弹,不能影响原来2030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一定要既对当前政策调整有力度,同时也要看准调整的时机,有稳定和缓冲作用,陡然增加是不行的。

京华时报:您的建议是不是基于这种考虑?

田雪原:比如双独生二,当前已婚育龄妇女独生子女领证率城镇远高于农村,农村生育率升高极其有限。同时在农村,由于独生子女率较低,一独生二影响也有限;在城镇,由于独生子女率普遍很高,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比例不会很高,对生育率影响也不会很大。特别是随着城镇30岁以下育龄妇女进一步减少,影响要更小一些。

京华时报:注意到您当年参与相关重要会议时已经提及未来的调整,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田雪原:调整生育率,适当地提高,绝对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30多年以前,提出人口政策的时候是要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现在一代人已经过去,所以要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因呢,老龄化是一个问题,但是伴随老龄化而来的还有劳动力的变动、整个社会的负担、性别比等其它方面。

京华时报:为什么您的建议基本上都是从农村开始?

田雪原:因为城乡差别,二元层次的存在,导致农村的人口问题成为控制人口增长的难点和重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还看
广州某一幼儿园因家长迟交费一天
错误的攀比心,给孩子错误的教育
日媒:安倍给幼儿园学童“洗脑”
幼儿园口碑才是硬道理
每年多花几千到几万:被逼上衔接
猜你喜欢
初中生遭“民主投票”退学 网友称国家教育悲剧
湖南客车超载: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安全第一
江门未婚妈妈1.5万“卖掉”2岁女 如今要不回
贵州师范大学飞腿哥张槐乾竟然是化学系的学生!
深圳地铁11号线拟设VIP车厢引起哗然 被指违背平等原则
河北四县诊所大肆贩卖婴儿:医务人员参与贩婴
实拍长沙幼儿园:保时捷老板调来铲车掀校门
汤姆-克鲁斯离婚案使“科学教”成关注焦点 克鲁斯被疑为该教二、三号人物
孩子成卖假证妇女的护身符,假证交易为何屡禁不止?
长沙突发地陷最新消息: 宝马坠坑1人死
南京新建一年的金川廊桥竟然被暴风雨吹塌
国务院:食品安全首次纳入地方政府考核
乌木是什么 乌木是怎么形成的
关我屁事续:被救者现身邓锦杰头七叩首致歉
列车晚点列车长被打爆头:列车晚点乘客怎么维权?
原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涉嫌受贿遭刑拘 阿里腐败门升级
2012年各地高考录取日程安排汇总
(视频)温州两女子为免费伏茶点捐款不留姓名
国务院智囊建议全面开放二胎政策
临沂大雨出行得坐橡皮艇:排水系统该升级!
广州水泥锥:有钱筑水泥锥,无钱安置流浪汉!
村民发现天价乌木归属引争议:乌木国有存法律空白
学生遭体罚成植物人 学校拒绝支付53万元赔偿
微博爆料:唐一菲怀孕数月 凌潇肃陪同产检
沈阳化工大学生校内放烟花示爱 被暂缓毕业处分
洪湖高考白卷学生小蔡决定复读
蒋方舟任《新周刊》副主编:30岁前尝试所有错误
人大东门外孕妇哺乳期妇女聚集 有人为卖假证生6个孩子
二胎政策什么时候开放?国务院智囊团越晚开放越被动
深圳地铁将设头等车厢:没钱就该站着乘地铁!
台湾记者王铭义驻京记 新书《驻京采访札记》发布
福建无名英雄“托举哥”被授予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邓锦杰施救身亡 获救者竟称“关我屁事”!
探亲假成现实“常回家看看”拟入法
四川高考志愿篡改案最新报道:内鬼勾结职校教师
现下全面放开二胎新政策,到时候了吗?你如何看?
山东财大外教泳池扔女童惹众怒 校方称不再续聘
厦大畸恋续:厦大女教授石正芳辟谣
浙大副教授毕业典礼讲话以“朕”自称 引爆网络热潮
饭店劣质餐巾纸本是厕纸 含致癌物伤害智力(图)
谢娜代言三辉麦风面包被检出脱氢乙酸超标 三度上黑榜
海南女大学生被错关9个多月续:案犯虚假供述造成
公办幼儿园招生忙坏家长 凌晨两点排队一家6口上阵
初中生遭“民主投票”强制退学 看似民主实则教育悲剧
千篇一律大同小异?“高考体”拷问作文评分标准
卖馒头行政审批被叫停,监管不能停!
男童端开水被烫 家长状告肯德基索赔4万余元
河北诊所贩婴案最新消息:诊所贩婴案主谋邵中元落网
“最美农妇”走红网络 吉林三农妇勇敢拦住火车避事故
传小达人张艾青身价超林妙可 频繁通告令她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