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

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

2013-10-09

日前,国家计生委回应称,之前张维庆政府正草拟开放二胎不是官方言论,不算数。至于放开二胎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仍需等待消息。详情请见下文。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日报》前日报道,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前主任张维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计划生育政策改革正在研究之中,相关行动计划已经起草。对此,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昨日表示,此并非官方发布,也非可靠消息。

张维庆

政府正在起草放开二胎政策

据媒体报道,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前主任张维庆说政府在起草放开二胎计划,“拟议的修改将允许城市夫妇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根据现行规定,城市夫妇如果没有兄弟姐妹,允许生二胎。宽松的政策对农村夫妇来说意味着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孩子。”

该报道是国内媒体援引路透社转载中国日报的消息。原文为“张维庆表示,一项可能的改革是允许城市居民生二胎,即使夫妻其中之一并非独生子女。”

报道称,张维庆表示:中国人口政策一直都将中国人口形势变化纳入研究范围,不过任何政策改进都应是渐进性的,并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情况差异。二胎政策改革可能首先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实施。这些地区面临更大的人口方面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和外来务工人员现象。此外,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较好的地区也有可能率先进行试点。

国家计生委

张维庆说法不代表官方口径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司长张建昨天回应称,事实并不是如新闻报道所说,这并非权威发布,根本不是可靠消息,也不该此时发布。

张建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国家有关方面一直在研究、一直在考虑,但不存在此时发布消息之说。发布消息不仅要属实,而且要有事实依据,但不能如此轻率发布。张维庆的说法是个人之言,并不代表官方口径,“不算数”。

对于张维庆提出的放开二胎建议,张建表示,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逐步完善(人口)政策,包括人口政策的安排和考虑,但现在还不是谈论此事的时候,会有路线图、时间表。

据悉,近日,国家计生委党组发出《通知》指出,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人口计生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准确把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深刻内涵,根本在于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核心在于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关键在于推进人口发展各要素的统筹协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更好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提升统筹人口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新闻背后

控制一代生育率

20世纪70年代后期,面对经济短缺、人口和劳动力过剩的严峻形势,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控制人口增长、加强计划生育工作。1980年3—5月,中央连续召开5次人口座谈会。与会者认为,中国人口太多了,应当尽快将生育率降下来,实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并对生育一个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进行了讨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介绍,当时关于会不会引起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和劳动力不足问题,座谈会气氛热烈。有的主张,生育一个孩子的时间可以搞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以解决我国人口严重过剩问题。有的认为,长期实行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会带来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等社会问题。

当年田雪原在起草报告中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主要是要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因为控制住一代人的生育率,也就自然控制了下一代做父母的人口数量,因而主要是二三十年的事情。这样,既使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又使人口老龄化不致过于严重。将来可以通过生育政策的适当调整,避免老年人口负担超负荷以及劳动力不足问题的发生。

座谈会向中央书记处提交的报告和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的《公开信》,体现了上述基本精神,奠定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育政策的基调。它的基本点是: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者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两个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不论哪种情况,都不能生三个。少数民族也要提倡计划生育,要求可适当放宽一些。

田雪原认为,近30年的实践证明,当时对人口变动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是正确的,制定的政策是成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人口政策已经尽善尽美了,包括人口政策在内的任何政策,总是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田雪原说,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后,人口政策也应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与时俱进地进行调整。

建议

双独生二、一独生二、限三生二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田雪原建议,人口政策就数量控制而言,首先是双独生二,即全国不分城乡,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

其二是一独生二,即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在农村先行实施,随后城镇可以开始。

其三是限三生二,即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条件下,农村可普遍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城市经过试点进行推广。田雪原认为,普遍实行“限三生二”,改变目前农村只有独女户才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对于治理出生性别比升高具有积极作用。

对话

政策若调整警惕生育率大幅反弹

对于当前“二胎政策放开”的争论,田雪原表示,如若调整必须警惕生育率大幅反弹。

单靠生育政策难解决老龄化

京华时报:您对当前“二胎政策放开”的争论如何看待?

田雪原:“二胎政策放开”的提法不准确,应该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调整。

京华时报:很多争论的焦点围绕人口控制放松到底能不能解决老龄化的问题,您怎么看?

田雪原:老龄化要正确地看,它是世界包括中国在内人口变动的大趋势。中国的情况是过去严格控制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降,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地区城乡分布不平衡,我们有自己的特点。人口问题进行调整,除了调整生育率之外别的不大好调整。死亡率可能调整吗?生育率调整对老龄化有作用毫无疑问,出生率高了少年人口比例年复一年地增加,老龄化相对比例就下降。但是单纯靠一个生育政策就解决老龄问题是不现实的。

不能影响人口零增长目标

京华时报:您认为人口政策如果调整,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田雪原:不能引起生育率大的反弹,不能影响原来2030年前后达到人口零增长目标的实现。一定要既对当前政策调整有力度,同时也要看准调整的时机,有稳定和缓冲作用,陡然增加是不行的。

京华时报:您的建议是不是基于这种考虑?

田雪原:比如双独生二,当前已婚育龄妇女独生子女领证率城镇远高于农村,农村生育率升高极其有限。同时在农村,由于独生子女率较低,一独生二影响也有限;在城镇,由于独生子女率普遍很高,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比例不会很高,对生育率影响也不会很大。特别是随着城镇30岁以下育龄妇女进一步减少,影响要更小一些。

京华时报:注意到您当年参与相关重要会议时已经提及未来的调整,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田雪原:调整生育率,适当地提高,绝对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30多年以前,提出人口政策的时候是要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现在一代人已经过去,所以要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因呢,老龄化是一个问题,但是伴随老龄化而来的还有劳动力的变动、整个社会的负担、性别比等其它方面。

京华时报:为什么您的建议基本上都是从农村开始?

田雪原:因为城乡差别,二元层次的存在,导致农村的人口问题成为控制人口增长的难点和重点。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放开二胎说不是官方言论 不算数”还看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转给家长
最伤孩子胃的8种行为,大部分家
《开学第一课》重量级嘉宾为大家
国家新增3项福利,生二胎也能“
孩子的智力在3岁之前就确定了
猜你喜欢
初二女生因与男生搭话遭掌握 被逼说自己是狐狸精
河南中学生因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被老师扇耳光
奶粉造假探源:多出自经销商 造假土壤仍在
学校周边商店出售点卡 家长痛批无良商家引诱学生充值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婴童产业博览会展览时间变更通知
网曝呼市某幼儿园女教师虐童 涉事幼儿园已停办整改
零基础学生夺亚洲奥赛冠军 从小学到高中未参加任何培优
杭州小学生被要求养蚕宝宝 家长满城上下寻桑叶
湖北一中学3亿元新校区项目延误遭质疑
武汉一垃圾中转站设幼儿园门口 天气转热异味难闻
儿子受欺负妈妈帮忙出气 掌掴其同学致流鼻血
2016华南幼教展为园长和经销商搭建大舞台
家长因园区异味三拒入园 学生安全迷局待解
山西太行山深处一小学仅剩4名师生 被称作是"麻雀小学"
你的一句话 可能就是伤娃凶器
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者认为乡村教师资源严重紧缺
史上最明显胎动惊呆网友
二胎妈妈怀孕七个月查出铅中毒 胎儿可能畸形
北京顺义一幼儿园洗手池发现红线虫 教委要求整改
家长追捧幼升小培训 每月花5000上冲刺班
女婴被弃咸阳街头饿得嚎啕大哭 "最美妈妈"当街哺乳获赞
中国(广州)国际教育博览会5月27日盛大揭幕
当宝宝被恶犬咬住 看外国人如何营救
"欧亚杯"幼教用品最佳口碑奖投票征集开始啦
代课老师执教26年未转正 年过五旬无养老保险
街头"学生"模样乞讨者跪地行乞 身份真假难辨小心上当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对陕西红旗乳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核查处置情况的公告(2016年第19号)
2016学前教育发展大会议程一览表
曝河南女幼师殴打全班儿童 园方称已将其开除
唯品会“唯品国际”与澳洲著名有机婴幼儿食品品牌贝拉米达成合作
幼儿园教师为了学生打胎 园长劝不住家长心疼
三年级小学生为让父母接放学 造谣:恐怖面包车拐骗小朋友
未来三年上海在园儿童或达70万 非沪籍占四成
呼和浩特一中学发生火灾 700余名师生顺利疏散
4岁男童命悬三楼防盗网 "托举哥"悬空护佑半小时
江西中小学教师申报副高以上职称:需在乡村学校任教1年
5岁男孩蹲车后玩耍被卷车底 众路人自发抬车救人
河南幼师殴打全班儿童涉事女老师被开除
高校三男生路遇少年溺水 结绳救人获赞
网曝福州幼儿园教师虐童致其满身伤 警方:致伤原因不明
幼儿走错教室被骂"滚出去" 当场吓哭欲回家
西安一学校学生集体呕吐腹泻 86名学生留院就诊观察
据说,每一个妈妈都会精神分裂!
产检6次未查出胎儿先心病 家属医院各执一词
高三男生高考前失联 民警翻遍视频监控寻回
河南实行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强制报告机制
男孩迟到5分钟被罚写20遍古诗引热议
女生带手机进校未上交被学校"开除" 校方:多次违纪屡教不改
三岁男童头卡防盗窗悬在四楼空中 消防官兵及时破拆解救
湖北12岁坚强女孩照顾瘫痪母亲 每天中午回家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