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方案只有两省出台 北京上海广东纹风不动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异地高考方案只有两省出台 北京上海广东纹风不动

异地高考方案只有两省出台 北京上海广东纹风不动

2013-10-09

年底将至,各省说好的异地高考方案并没有及时出台,黑龙江省率先公布异地高考政策,而一线城市北京上海以及广东省都没有表态,异地高考政策也就悬而未决。

日前,北京、广东等地陆续发布2013年高考报名通知,其中并未提及非户籍人员报考事项,异地高考政策明年能否顺利施行引发猜测。官方要求“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现在也只剩1个多月时间,各地政策能否在大限之内出台,成为关注的焦点。

仅两省出台具体方案 京沪粤动向未明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60.97万人。为保障这部分人受教育的权利,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年底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福建、江苏、湖北等十几个省市随后表态将会在年底前制定具体措施。

黑龙江10月31日率先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成为第一个明确“异地高考”具体门槛的省份。根据方案,具有黑龙江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黑龙江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黑龙江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的外省籍随迁子女,可在当地报名就地参加高考。其中,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房屋。随后安徽也出台了相关方案,且唯一要求是有“高中阶段完整学籍”,这一门槛比黑龙江还要低。

山东、福建两省则在教育部等四部委出台意见之前,即提出从2014年起允许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在本地参加高考,但具体实施细则仍在制定中。江苏虽尚未出台具体措施,但明确表示将在2013年开放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此外,其它多个省份也在紧锣密鼓制定方案,海南、浙江、湖北等十几个省市均宣称会在年底前出台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

就在公众认为异地高考将会在明年顺利推行之时,上周,北京和广东相继发布高考报名通知,通知中均明确要求本地户籍考生可报名在当地参加高考。被媒体解读为“暂不允许异地高考”。北京教委对此回应称,有关非京籍考生的高考方案目前还在研究制订当中,尚未推出,因此,将针对本地户籍考生的高考方案解读为2013年非京籍考生不能在京高考是非常片面的。

同样是在上周,上海就《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拟对居住证进行“积分制”管理,持《居住证》A证的人员,其子女按照规定可在上海参加高考。这也被解读为上海异地高考出现松动迹象。

虽然2个月内已有部分省份宣称明年放开异地高考,京沪粤动向未明仍旧给异地高考的前景泼了一瓢冷水。京沪粤动向引人关注,不仅是因为这三地外来人口多,关系更多人的利益,还因为这三地作为全国高考洼地,享受了更多的教育特权。尤其是京沪两地,优秀大学集中,招录的本地学生较多,高考竞争小,自然成了反对教育不公平的众矢之的。因此,对于这三地迟迟不放开异地高考,其他省份的考生和家长难免会认为这是在维护本地特权利益。

综合两方面的因素,京沪粤自然也成了中国异地高考改革最受关注的地区。中国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称,如果京沪粤的异地高考问题不解决,基本上等于我国整体的异地高考问题没解决。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表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是教育公平的标志性事件,现在离年底只有1个多月时间,“要集中力量,打好这一硬仗”。他还透露,近期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省(区、市)开展专项督查,还要分赴京沪粤等地督促指导落实方案。

担心本地教育资源被抢 “门槛”设置成最大看点

放开异地高考后,非户籍考生是否会抢占本地教育资源成为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各地推行异地高考这一政策面临的巨大压力。

目前推行异地高考比较积极的省份大都面临相对较小的压力。据统计,安徽全省非本地户籍高中生数量约为2000人,相对于几十万的考生数量影响很小。而且安徽还是人口输出大省,异地高考实施后输出人口大于输入人口,综合考虑并不会损害本地考生的利益。而山东也具有同样的情况,再加上山东高考录取分数相对较高,异地高考对外省考生并无吸引力,实施异地高考从整体看也是利大于弊。

相反,京沪粤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流入地,出台异地高考方案面临巨大压力。据统计,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超过50万人,而在广东则超过330万人。如果放开异地高考,则会对本地考生的利益造成巨大挑战。部分家长认为外籍孩子过多占用本地教育资源,也有网友认为,京沪等大都市已处于人口饱和状态,如果放开异地高考,会有更多外地人涌入,不但现有教育资源无法承受,还将引发房价上涨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异地高考门槛如何设置也成了关乎每个人利益的事情,在民间引发热议。教育部等四部委在出台意见时曾提及各地可根据三个(家长、学生、城市)条件制定措施,从目前已出台相应政策和意见的省份看,学生条件高中阶段完整学籍,成必备限制条件。黑龙江则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项家长条件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这也被认定为是相对宽松的限制。

上述省份较低的门槛获得众多教育专家的认可。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日前向国务院提交异地高考建议方案时提出,随迁子女应有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就学年限,并作为认定异地高考资格的主要条件,而不应该在社保年限等问题上设置高门槛。

目前京广尚未出台相应政策,对于上海实施的居住证积分制,部分专家也不予认可,认为这只是人才流动制度和人事制度上的改革,算不上异地高考改革。京沪粤将如何设置限定条件引发关注,三地如果效仿安徽等地设置低门槛,将导致众多外地人员涌入抢占高考洼地。

因此有分析称,京沪粤即便出台政策,限定条件也会比安徽等地严格很多。教育公平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实现。尤其是京沪等地长期享受教育特权,一下全部放开肯定会出现城市消化不良等大量问题。开始的相对高门槛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以后再逐步降低。

限定条件如何设置也成了异地高考改革最难把握的度。条件设置过高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公平,而条件太低则意味着京沪等大城市的住房和教育等资源会随着外来人员的涌入面临巨大考验。

推行异地高考引发对高考移民担忧

异地高考推行引发部分家长对高考移民的担忧。由于高校在各省投放固定名额,而各地教育质量、考试难度、录取比例均不相同,因此存在像京沪以及西部一些省份等所谓高考低分洼地,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去这些地方参加考试寻求投机。

对此,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称,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和“高考移民”做出区分,并从制度本身明确标准,确定非户籍人口高考针对的人群。教育专家熊丙奇谈及上述两个概念时指出,异地高考面向的人群是“孩子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首先在城市工作,孩子跟着过来并在这里接受了义务教育,以及拥有高中学历,而不是为了寻求低分洼地在高考前投机移民过来的。”

但也有网友担心,即使做出这种区分也仍旧防范不了高考移民的发生。如果简单的将标准定为“父母在城市工作,孩子接受3年高中教育”,可能会有父母为让孩子享受高考特权而暂时去京沪等地工作3年。因此,这一举措反而容易成为产生更多高考移民的漏洞。

因此,在推行异地高考的同时如何避免高考移民扩大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教育部长袁贵仁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坦言,高考改革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一件事,异地高考一方面是有条件的准入,另一方面在推进时还要谨慎防止高考移民,以免造成新的不公平。

异地高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南开大学社会学家关信平对此表示,京津沪等地区的市民已经习惯享受比外地更加优越的高考资源,当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公平、平等地重新分配资源时就产生了矛盾。

关于异地高考问题的解决,专家指出,只能一步一步解决,通过设定一定的限制条件让一部分人先享受,此后则要在逐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话题:开放异地高考还有多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与“异地高考方案只有两省出台 北京上海广东纹风不动”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异地高考方案只有两省出台 北京上海广东纹风不动”还看
暗访工银瑞信乱象:寄生大股东投
七旬老人贺星允国庆节晒54年前
应该给宝宝吃什么样的月饼,健康
深圳宝马女撞伤男童扇施救者耳光
冰柜里的儿子是我们的支柱!
猜你喜欢
同学打架 15岁男孩拉架时被钢管打破头
南京小学期末考被疑植入沐浴露广告 教育部门辟谣
寒假作业大变脸 让人欢喜让人忧
高中理科生用文言文写请假条惊呆班主任
国际学校学费动辄十几万 家庭经济实力能否跟得上
珠海学前教育男教师比例仅为6% 教师队伍比例不合理
安徽省教育厅: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第八届中国郑州欧亚国际孕婴童用品博览会与您不见不散
体育的价值就藏在对学生人格塑造的点滴和瞬间里
做辣妈 眉毛画不好怎么潮?
杭州拾荒老人默默资助学生21年 离世后才被人熟知
从小培养战神 日本幼儿园举办赤膊运动会
调查显示:清城区有4000余名学生寄居黑午托
公办教师"下海"开培训班 年入十几万元
郑州孩子报班一年花上万 最烧钱的是一对一精品班
小学生上课未预习 被老师打后听力下降
好酷!泰国娃儿童节玩武器
不一样的舞蹈 独腿女孩惊艳纽约
第十九届汕头市幼儿围棋锦标赛圆满落幕
公司开进学校 员工在操场杀猪
小学老师布置芈月传寒假作业 摘抄成语仿写台词
江苏教育部门下发紧急通知 中小学幼儿园提前放假
北京东城区试点小初高"十二年一贯制培养"
上海拟将推出全国首个学校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专项基金
石家庄市青街小学入选全国特色学校
6岁"熊孩子"被母亲责罚后赌气雨中暴走6公里
只为小七 贝克汉姆专注当门童
渴望搭档女神 男童各种健身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最先一公里已陆续打通
甘肃省拟将今年对全省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
寒假选兴趣班孩子自己做主 击剑潜水受欢迎
南京规定中小学食品安全培训课每年不少于10小时
19个月宝宝命悬一线 警车路上狂奔为其开道
家有熊孩子 一个动作可救他一命
安徽省再出新举措: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湖南湘西投资11.8亿元推进教育四大工程建设
别人家的鬼马爸比 孩子拥有超能力
暖暖哒!孩子与萌宠の温情时刻
2016教育改革再往前走 择校热成最关注话题
徐州举办"缤纷冬日"未成年人寒假系列活动
广州200名小学生参加冬令营 近距离体验农村生活
广西9.35万名乡村教职工获2.43亿元生活补助
上海试点推出全国首个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保障基金
29所中小学被认定为湖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
实现助学款安全到岗 应有更多的实招来保障
拍照必学:如何“包”出BB完美一面
寒假课辅办已不仅限于补习 更加注重社会实践能力
四川警方抓获78名人贩子
兰州小学生争当禁放烟花爆竹小卫士
上海将高中生志愿服务纳入课程 高校录取时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