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

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

2020-08-21

如今,随着身边孩子近视的越来越多,视力问题成了不少爸爸妈妈关心的重点。很多家长开始限制孩子看手机和电视,却忽略除了近视,还有对孩子未来生活影响更大的弱视和斜视。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的常见眼病,发病率约为1%~4%,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是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儿童在视觉发育关键期及敏感期内,单眼或双眼屈光不正,没有及时矫正,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弱视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并且需要持续戴镜和弱视训练,并定期随访。一般认为,3~6岁是弱视治疗理想时期,年纪越小可塑性越大,超过12岁治疗效果不大,成人恢复基本无望。

疫情期间,儿童不方便就诊,在家也要坚持进行视觉训练。怎么做呢?

第一,坚持戴好眼镜。戴眼镜的目的是获得更清晰的视觉刺激,平衡双眼的调节,因此无论看远看近都需要佩戴。有些孩子觉得不好看,不愿意戴眼镜,家长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多点耐心,或采取一些奖励措施。

第二,坚持遮盖和视觉训练。判断弱视治愈的临床观察时间需要3年,弱视眼视力达到正常后也会出现回退现象,因此弱视眼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视觉训练。

疫情期间,家长要监督孩子做好眼遮盖训练,遮盖时间需遵医嘱。同时,每天监督孩子按时完成弱视训练,训练强度和方案需遵医嘱。训练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反抗情绪,家长需及时安抚和沟通。

第三,使用电子产品需适度。需要注意的是,看电子产品不等于弱视训练,反而会产生视觉疲劳等危害。因此,电子产品的使用需要可控和适度,不能持续时间过长,也不能在黑暗的环境下观看,家长需正确引导孩子。

第四,纠正孩子揉眼睛的坏习惯。很多孩子喜欢揉眼睛,尤其是长时间用眼后,手上的细菌很容易使眼部受到感染。家长需要叮嘱孩子不能揉眼,如果感觉眼睛不太舒服,轻轻眨眨眼,或者用棉签在眼睑皮肤上轻揉,手不要碰到眼睛。

第五,疫情解除后及时复诊。弱视治疗需要坚持复诊,及时更换眼镜和评估弱视程度,以便更改遮盖频率和调整弱视训练方案,尤其对于中重度弱视的儿童,如果家庭训练方法无效,仍需到医院进行视觉训练。故当疫情解除后,家长仍需及时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诊。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与“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还看
中国厦门国际童博会获"厦门市题
13岁网瘾少年两年时间犯下20
2016中国国际电商博览会充满
17岁女生离家出走到男网友家过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救援
猜你喜欢
如何正确对待性格倔强的孩子?
孩子啊,你为什么这么害羞?
孩子压抑是的表现是什么?
老师应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宝宝早期的教育 让孩子顺其自然的成长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正确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4个方法,让孩子不再怕黑
宝宝喜欢咬指甲兴许是心理焦虑
孩子任性也是心理需求的表现
幼儿经常吮手指可能是心理问题
儿歌“爱我你就抱抱我”歌词
批评孩子,3种错误方式不可取
早教专家: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如何培养孩子与人交往能力
宝宝情商的提升法
你知道孩子最怕什么吗?
孩子胆小更不可叫孩子“胆小鬼”
怎样缓解儿童的心理焦虑?
如何应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浅谈孩子的气质类型
宝宝情商的培养
父母关系不和,孩子更容易焦虑
孩子的心里话,你听过多少?
3岁宝宝逆反期原因有哪些
如何让孩子摆脱“胆小鬼””的称号
孩子胆小怎么办
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个逆反期
孩子为什么会不合群?
宝宝性格脆弱,父母如何做?
孩子的愤怒怎样控制?
你相信害羞会遗传吗?
急性子的宝宝该如何教育?
1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发展
3个月大的婴儿就有嫉妒心
盘点婴儿哭闹的原因与解决办法
网友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如何锻炼孩子的逆向思维
宝宝为什么爱生气?怎么应对爱生气的宝宝?
如何让孩子不再怕黑?
三类害羞宝宝,相应“改造”小妙招
如何让慢性子的宝宝“提速”?
孩子的素质教育从家长做起
对于孩子的胆小与不自信 您担心吗
孩子哪些行为是压抑的表现?
父母不要轻易扼杀孩子的质疑精神
剖析幼儿崇拜奥特曼心理
留守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影响
能带给婴儿安全感的声音
早日帮助孩子走出自卑区
必要时让孩子吃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