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 资讯 >落实异地高考政策的“拦路虎”——“蝗虫论”者
2013-10-09
12月3日多家媒体报道,15岁的“非沪籍”生占海特,为了争取异地高考权力,网上约辩沪籍青年,结果被斥“上海不需外地蝗虫”。占海特说,享受公平教育是她作为公民的权利,而推动教育公平则是她作为公民的义务。“如果教育不是填平鸿沟而是扩大鸿沟,那就是不公平中的不公平。”
蝗虫,是大自然的害虫。大灾害年代,漫天盖地的蝗虫一过,可以将地里的庄稼全部吃光。这是一个歧视色彩非常强的说法。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
落实异地高考政策的“拦路虎”——“蝗虫论”者
可现在,上海人却用它来称呼外地务工子女的孩子,实在令人震惊。他们是“害虫”吗?温家宝总理曾说过,“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我们的社会财富、高楼大厦都凝聚着你们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他们的劳动是光荣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如果没有他们,超过一半的饭店要关门,近七成的生产厂家要关门、近八成的大楼盖不起来。因为目前民工、外来务工人员这一新兴的工人阶级队伍人数已经超过了传统产业工人,没有城市户口的民工占城市第二产业的57.6%,商业和餐饮业的52.6%,加工制造业的68.2%,建筑业的79.8%。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功臣”。因为他们已为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的子女同样应该享受公平的就读权,就应该和城市孩子一样,共享城市现代教育的阳光。
正因为这样,国家才积极推出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 “异地高考”的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对符合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条件的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发展改革委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因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参加当地高考而受到影响”。确保“异地高考”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可是,政策再好,如果我们的社会文化、包括城市文化,还不能将外来工群体置放到令人尊敬的位置,不能当作我们的“发展伙伴”,以致于这位女生用辍学进行抗争,不但未引起高度重视和同情,进行认真整改、创造条件落实国家“异地高考”政策,还被贬低为“蝗虫”,再好的国家政策恐怕也会变调、失真。因为任何好政策总是需要人去落实的,总需要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公共温暖。
因此,借由“蝗虫事件”,在积极落实“异地高考”的过程中,更要扫除这种“思维拦路虎”,以及既得利益思维,摒弃落后的封闭思维,让更多弱势群体也能分享到公共福利的阳光,让农民工子女受到我们应有的尊敬和爱戴。“异地高考”才能得到积极落实,教育平权运动才能得到积极推进。
精彩话题:开放异地高考还有多远?
上一篇:广州地铁“大便弟”旁若无人在地铁
下一篇:广州“房婶”李云卿24套房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