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与“让”哪个是孩子真正的需要?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争”与“让”哪个是孩子真正的需要?

“争”与“让”哪个是孩子真正的需要?

2020-08-21

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而且现在社会条件越来越优越,加上爸妈们过多的保护和迁就,让宝宝渐渐产生自私,孤僻,任性,合作意识差等问题。那爸妈如何才能引导孩子学会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学会合作呢?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很独,自私、占有欲望极强,不懂得与人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妈妈担心孩子日后与人难相处。而跟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相反,过分谦让的宝宝不懂如何争,只知一味让,妈妈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在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吃亏。争与让,到底哪个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让孩子学会正确地争与让

场景1:争:绝不能吃亏

幼儿园里,当一个女孩的玩具被男孩子抢走时,她竟然挥起巴掌给男孩来了一个耳光。老师询问女孩为何打小朋友时,女孩振振有词地说:我妈妈说了,谁要欺负我,就让我打他,可不能吃亏。

场景2:让:她怎么都不跟人争?

羽羽幼儿园里要举行运动会大赛,羽羽的妈妈带她参加比赛,休息时间,羽羽看见地上的正方体很喜欢,便把小手撑在上面,高兴地玩着。这时过来一个小男孩,要抢这个玩具,羽羽立刻让开了,羽羽总是这么谦让,从来不和小朋友争,哪怕是非常喜欢的东西她都会让给别人。妈妈很着急,面对她喜欢的东西,她怎么都不跟别人争呢?

分析:可以看出,那些只争不让的霸道宝宝实在是不讨人喜欢,但是那些过分谦让的孩子事事处处都只知道退、忍甚至懦弱,却也更让家长们着急。

其实强与弱,都是宝宝天生就有的性格。无论性格强与弱,都不是宝宝的错。关键是,如何调整好这个度,让孩子做一个既不霸道欺人,也不隐忍自我的豁达宝宝。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孩子适度的争与让,不仅懂得如何对别人让,也要学会向他人争,表达自己的想法,满足自己的心愿。

5招让孩子掌握争与让的度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正确、健康的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互动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出让和占有。正确的争与让包含三方面的特征:

1、孩子懂得尊重自己的意愿。

2、在满足自己愿望的基础上,孩子能够理解对方的需求。

3、找到解决方案,并达成共赢。

在一个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不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的,他和伙伴争的是自我意愿被充分尊重。然后,体会到对方的情绪,愿意去满足对方所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出自己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争与让都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下面的5招让你教会孩子正确的争与让,你不妨试一下。

第1招:让孩子自然流露和表达他内心的感受

当孩子还是一个心智和感觉系统都不成熟的小家伙的时候,没有什么比让他体会自身的内在感受和真实的情感流露更可贵的经验了。这时,你所要做的,就是多让他和外界环境接触,让他在与外界的人和事互动的过程中尽情地流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也是他心理成长所需要的养分。比如,他和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抢时,别告诉他该做什么,看看他自己会怎么做。在他自己做的过程中,他的个性,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渴望和疑惑,都会简单地倾泻出来。此时,玩具本身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他想要的是自己内心的表达。

第2招:启发孩子思考判断,自己该不该谦让

当和孩子一起在游乐场或其他环境玩耍时,如果遇到相应的场景,就可以和孩子讨论,是否该谦让,为什么该?为什么不该?启发孩子就事论事,帮助孩子建立是非标准。因为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往往还是自我中心的,大多数时候都无法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玩玩具,总想把好的揽过来一个人玩,分东西,总想要大的多的好的,这个时候,如果成人用外在的压力来强求孩子去谦让别人,则很可能违背他们本身的意愿,如果这种意愿经常被压制,则他们就可能变得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甚至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长大成人之后行为方式也可能相对退缩,不敢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可以创造交往条件让他们逐步体验到人际之间互惠互利的必要性,可以通过讲道理来引导他们的谦让行为,当他们无意中做出谦让行为时,可以赞许,可以鼓励,但绝不可强迫或引诱!

第3招:鼓励孩子在环境中寻找规则

孩子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鼓励他们在游戏和环境中寻找规则。比如,在麦当劳游戏区玩时,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可以鼓励他们排队,轮到自己玩时就没有必要谦让。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借助于严格的规则。比如,在小便、喝水时,教育幼儿能排好队等待,不能蜂拥而上;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有礼貌地和别人说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但一些幼儿却很难做到,它将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谦让心。

第4招:教育孩子遇事要协商

孩子之间发生争执不可避免,但关键的是如何解决。要教育和引导孩子用协商的方法解决。如在为某个玩具争抢时,可让孩子采取轮流玩的形式或石头剪刀布的形式玩;在玩沙过程中,为了工具争执时,可引导孩子合作的完成作品等等。

第5招: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

家长有太多的担心:害怕孩子吃亏,害怕孩子犯错误,所以忍不住要在一边不停地帮孩子做决定,给孩子过多的指点。实际上,担心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当你越担心一种可怕的状况出现的时候,你就会有意无意中强调它的存在,你担心的事情就越有可能发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自在的生命,都有她独特的生命能量,独特的生命轨迹,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好一切事情,而不应该把大人的担心投射在孩子生长的过程中。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在不断的修正过程中,孩子的内心才能得到历练,变得坚强豁达、宽容大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与““争”与“让”哪个是孩子真正的需要?”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争”与“让”哪个是孩子真正的需要?”还看
儿童安全行动宣言发布打造促进性
又爱又恨又无奈怎样的奥数才是它
2016健康中国举行儿童身高增
惩治幼师虐童如何出招?
香港明年将有超过四百所幼儿园提
猜你喜欢
男孩子比女孩子适应幼儿园更慢,2个原因道出真相
想给宝宝吃鸡胸肉,试试这种做法吧!
了解《小孩的神秘生活》,让你知道在幼儿园的社交规则
想让孩子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要避免做这4件事
好奇害死猫,贵阳一小男孩把手指插进墙洞拔不出来
给孩子听音乐的家长要注意,“变味”音乐在毁娃
母乳喂养利于瘦身?解读妈妈们不知道的小秘密
上海疾控中心发布本年秋季应当重点防控的几种疾病
几个宝宝一逗就笑的原因,值得宝妈一看
关于新生儿斜颈,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黏人?
双胞胎家庭的压力,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杭州小学误开紫外线灯灼伤学生眼睛 官方:电工操作失误
别害羞!家庭性教育爸爸讲有时更管用
孩子有这些表现,并不能说明他缺乏安全感
小孩儿在游泳池里大便,熊孩子都是熊家长造的
心理学家总结,孩子的颜色偏好体现他的性格特征
新京报:教室就别装什么紫外线消毒灯了
你这样给孩子喂饭吗?快停下吧!
育儿知识:出牙期的宝宝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少儿教育等商家卷款跑路频发 媒体:监管正提速
幼儿园里,这3种孩子最容易受欺负
这样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效果杠杠的
孩子总是不爱吃饭怎么办?小妙招告诉你
陕西安康通报三起违规操办“升学宴”典型问题
有远见、有格局的家长会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
孩子入园哭闹,家长们怎么办?
“毒母乳”差点毁了9岁儿子,爱要适可而止
第一次带宝宝出门,妈妈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母乳喂养新发现:可减少婴儿体内耐药细菌
这款营养早餐,孩子爱吃又简单
两个月大的孩子被水温过高的奶粉烫伤,最后被父母遗弃
幼儿园开学,面对“不想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怎么办?
哺乳期的妈妈们看好了,这几样东西吃了孩子可能肠胀气!
早教机构现倒闭潮,托育机构未来命运如何
“慈母”真的“多败儿”?只是你的方法没用对
为什么越不幸福的宝妈,越喜欢向外人炫耀幸福?
幼儿园小班人数高达41人,让家长们难以放心
通过孩子的这几种行为,家长可以判断他在幼儿园过得好不好
补铁又补锌的小辅食,十月龄宝宝的妈妈看过来
月子里千万别见这三类人,后果很严重!
朋友圈晒娃有隐患,这些信息不要暴露
经常陪孩子做这几个游戏,孩子一般都会比较聪明
奶奶用“土方子”给娃治黄疸,导致娃身上长出硬硬的“黑毛”
儿科医生绝对不会给孩子买的几种食物,你家孩子经常吃吗?
如果孩子的腿部有这几个特征,家长就不要担心他的身高了
幼儿园老师说,"家境"不好的孩子有这3个特征
萌娃哭诉名字太难写想叫小花 妈妈趣答当时考虑欠佳
宝宝吃奶的时候为什么总推妈妈
小儿氨酚黄那敏副作用大,不要给孩子随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