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这些防护环节仍不能少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后疫情时代 这些防护环节仍不能少

后疫情时代 这些防护环节仍不能少

2020-08-20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实防控措施前提下,全面开放餐馆等生活场所;开放运动场所、影剧院等娱乐休闲场所。那么,大家在工作场所、外出就餐、出入体育健身场地等,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去餐馆就餐这些环节不能少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外出去餐馆就餐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常通风、分餐制,这些还是不能少。

一、就餐前要注意

1、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的餐馆就餐,建议消费者可以关注一下由北京烹饪协会牵头遴选的放心餐厅。

2、宜选择通风良好的位置就坐,如果选择包间就餐,应注意包间的清洁消毒和通风。

3、提倡无接触式的扫码点餐或预约点餐,若排队点餐时,要注意配戴口罩,并与邻近的顾客保持一米距离;

4、保持手部清洁,注意洗手,要用流动水、洗手液洗手,尤其是在就餐前、如厕后或手接触污物后;在等餐的时候尽可能避免触碰餐馆内的公共物品;

5、就餐时应遵从餐馆防控规定,服从服务人员引导,配合就餐人流控制等防控安排。

二、就餐时要注意

1、就餐时桌位间距应保持在1米以上,不要和非同行者同桌或同一包间就餐。

2、点菜要适量,少点油炸和高盐食品、含糖饮料,剩饭菜提倡打包带走。

3、尽量不生食、半生食,食用火锅、自助海鲜等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不要食用野生动物。

4、在温度、湿度较高的夏秋季,凉拌菜、熟肉制品、裱花蛋糕等可能会因为加工、贮存不当,导致腐败变质,因此若发现食物变质、有异味、混有异物等,要废弃不再食用。

5、两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时,要记得使用公筷、公勺,减少接触传播,兴新风尚,提倡分餐制;外出就餐时如果能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就更有利于健康,尤其是对于孩子。

6、若有咳嗽、打喷嚏等,应远离餐桌,要用纸巾或肘部遮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的分类垃圾桶,不要随地吐痰。

三、就餐后要注意

1、尽量采用无接触式结账方式(扫码结账)。

2、打包的剩饭菜要妥善保存,尽早食用。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保证食品安全。

遵循健康返岗复工五个原则

在工作场所,还需要个人防护吗?怎么才能健康安全上班?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务必遵循五个原则。

一、坚持健康监测,不带病上班

熟知预防新冠肺炎的各项措施,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向单位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不要带病上班。各单位(部门)可利用北京健康宝等手段,实行绿码上岗制,并建立体温监测等健康监测的长效机制。

二、保持办公场所空气流通

通风时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不同方式的空调应最大新风模式运行,确保室内新风量达到卫生标准要求,但应定时开启外窗加强通风。

三、会议非必须,不举办

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举办大型会议及室内外群众性活动。

如必须开会时建议召开视频或电话会议,或将大的聚集会议拆分成小型会议,尽量控制参会人数,避免不同会场之间的人员流动。

会场内座位的摆放尽量增加间距,参会人员前后左右间隔距离不少于1米。

参会人员应利用北京健康宝等手段,实行绿码参会制,不得带病参会。注意个人防护,建议随身携带口罩,视不同人群场景选择佩戴适宜的口罩。行业主管部门有其它要求的,执行行业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做好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

日常应以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为主,同时对接触较多的桌(台)面、门把手、水龙头、扶手等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必要时对地面、墙壁等进行预防性消毒。

五、工作中个人做好健康防护

1、在办公场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建议随身携带口罩,视不同人群场景选择佩戴适宜的口罩,如多团队在大开间、大进深场所共同办公,多家单位在同一楼层共同办公且人员密度较大,以及商务洽谈、拜访客户等无法确定风险的工作环境下应佩戴口罩。

2、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必须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工作服保持清洁卫生。

3、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4、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

5、员工食堂进餐时就餐人数较多的,要采取有效的分流措施,避免人员密集,如延长供餐时间、错峰就餐等。食饮具一人一用一消毒。购(取)餐前洗手,保持手卫生。取餐、就餐时人员间距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购(取)餐后分散就座、不扎堆,就餐时不聊天。

出入体育健身场所一定要做好防护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强身体素质,但出入体育健身场地时一定要做好防护。

刘晓峰建议,市民如乘坐地铁、公交车前往体育运动场所时,应遵循交通管理部门的防控管理要求,特别是乘坐地铁、公交车时要佩戴口罩。同时,市民在前往体育场地应遵守相关部门规定,使用健康宝等方式进行状态验证后进入体育场地。

此外,开放的体育健身场地,应以田径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隔网运动为主,暂不宜组织足球、排球、篮球等团体性身体对抗类的体育运动项目;使用或接触公共体育器材后应保持手部卫生,清洗之前不要用手碰触口、鼻、眼睛;运动休息间歇时避免扎堆聊天,应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遇有人多场景时,应佩戴口罩;活动结束或回家后要及时冲澡,更换衣服,保持手部卫生。

户外运动原则上不用戴口罩,但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后疫情时代 这些防护环节仍不能少”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后疫情时代 这些防护环节仍不能少”还看
我家的孩子为何总是打人?
宝妈用这些方式给宝宝补营养,是
6个月大宝宝吃完米粉糊后中毒,
6岁男孩没有幼儿园愿意收,妈妈
有种“可惜”叫做陈意涵的儿子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心得:家长爱“设计”孩子?
婴儿应慎用鲜艳奶瓶
哪些情况需要通过血液检测
定期检查让孩子眼睛更健康
怎样保证学步宝宝的安全?
四川幼儿园28名幼儿出现呕吐症状 目前病情稳定
冬季宝宝居住环境安全大检查攻略
准妈妈冬季家居布置三细节
幼儿教育投资 引领投资新浪潮
5种技巧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学会拒绝
7个家庭隐患危害宝宝安全
儿童家中10大安全隐患
小心这样逗宝宝玩很危险
幼儿园老师被曝与女童互踹 园方称遭讹诈
孕前营造健康家居的9个细节:三大类家具不要买
速查家中10大儿童安全隐患
最容易被忽略的窒息宝宝危险
宝宝练习翻身时的安全护理:防止意外跌落
威胁胎儿健康的电器盘点
家中成儿童安全事故高发地
预防宝宝家居意外伤害八大措施盘点
冬季家居细节关系孕妇健康:定时开窗通风
孕妇科学防辐射方法汇总
孩子面临大火熊熊时是否只会哭叫?
坠床成最常见儿童意外伤害
如何教孩子火里逃生?
六种运动学龄前孩子不适做
易被忽略的育儿坏习惯:经常亲吻宝宝的嘴巴
幼儿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倒立拍背法
河南5岁男童幼儿园内死亡 真相扑朔迷离
长时间盯着浴霸伤害宝宝眼
必看!小儿触电后怎么办?
防霾主题消费兴起 外出旅游成选择
婴幼儿用具换季需要消毒的原因分析
对付小儿意外5大策略分享
让孩子学会安全用电方法
面对宝宝六大意外伤害处理办法
如何选好品质的婴幼儿护肤品
留心家中高科技产品伤宝宝
孩子烫伤处处理办法
危害孩子的有毒日用品汇总
父母习惯危害宝宝安全:忽视使用安全插座
孕妈三大禁用化妆品名单
孩子对摇摇车上瘾怎么办?
儿童房要注意采光和通风
谨防宝宝4大意外伤害
婴幼儿家居防护措施盘点
身边哪些东西会引起宝宝过敏
发热是儿童白血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准妈妈冬季家居布置要注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