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明星为何成我们学生道德榜样呢?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演艺明星为何成我们学生道德榜样呢?

演艺明星为何成我们学生道德榜样呢?

2020-08-20

近日,一份关于上海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与语文教师学科德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出炉。调查显示,演艺明星成为青少年道德榜样的第一选择,孩子们最不愿做的是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

最不愿做工人、农民

调查显示,在职业观上,青少年把收入丰厚和地位尊贵作为择业的重要标准,却看不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选择率最高的三项为:教师(19.4%)、其他(19.4%)、自由职业者(18.6%),选率最低的依次为:工人(0.6%)、农民(1.8%)。课题组分析,选择自由职业者的接近20%,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职业观更加多元化,追求个人理想的实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个人理想至上呈现上升的趋势。

今年读高一的小吴的职业理想是医生或审计师。我们班级前几天还做了一次职业规划的调查,全班32位同学,有20个人未来想当医生,医生收入不低,且社会地位高,受到青睐。小吴说,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他们确实对做工人、农民不感兴趣,工作辛苦不说,钱又少,职业地位也不高。如果要当工人,直接读中专好了,何必浪费十年时间苦读呢?除了不愿当工人外,小吴对农民的印象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在农田里耕种。

读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

调查还显示,对于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选择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健康、家庭和友谊,这似乎表明青少年重视亲情、也关注友谊,需要心理安全感、情感需求较强烈。

对于读书观,选择将来找个好工作和将来赚大钱,让父母不再辛苦各占25.25%和20.24%。课题组分析,这似乎与家庭教育有关,基于生存压力的大多数家庭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学生的是务实的价值观。同时,不少家长对于子女的娇生惯养、群力包办,导致青少年自私利己、不善合作、心理不成熟以及社会责任感缺失。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学习中较关注知识的功利价值,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找个好工作。

在这点上,高一学生小乐也有同感,父母一直在耳边唠叨,如果考不上大学你就没希望了。现在读书都变成考大学、找工作的工具了,我们不是为了兴趣、充实自己而读书,这挺悲哀的。小乐说,自己对文字工作很感兴趣,未来的理想是想做编剧,平时喜欢读杂书,可父母一看见自己读课外书,就开始唠叨读这些没用,让他专心做功课。

对于成功观,选择家庭美满做个自信的人和事业或学业成功占选择率前三,选择有钱和拥有较大权力各占6%与5%,反映出部分学生中存在拜金主义、权力至上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观念得以强化,追求最大化的利益成为经济活动的动因,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功观。

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意识

调查显示,对于违纪,20.68%的学生存侥幸心理,18.84%的学生认为违反学校纪律好玩,9.24%的学生认为违纪无所谓。课题组分析,这反映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仅停留在道德认知上,而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也不难看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停留在他律阶段,还没有进一步内化为自律意识。

该研究调查了27项常规行为规范,结果显示,青少年做得最好的规范是: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及时表达谢意与歉意,与人约定见面通常准时赴约,耐心听别人讲话,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在车上、图书馆、电影院等场合大声说话。相比而言,做得一般的规范是: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等家人一起进餐,坚持把要扔的杂物扔到垃圾桶去,进出家门主动向父母问好,上下楼梯靠右行,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排在最后三位、做得较差的规范是:天天锻炼身体,不偏食,不为自己犯的错误找借口。

从中不难看出,一般学校抓得紧的道德规范,学生耳濡目染,遵守得较好。而涉及自理等个人习惯的,学生做得一般甚至很差。

演艺明星成学生道德榜样

该调查还对青少年的道德倾向进行了研究,道德倾向主要从喜欢的偶像、喜欢的榜样等维度考查学生的倾向性认识。结果显示,按照选率高低排序依次为演艺人物(48.7%)、政界人物(9.8%)、体坛人物(7.7%),仅有1.2%的学生选择道德楷模,凸显出娱乐文化的盛行,这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中崇拜政治领导人物,七十年代推崇道德楷模的风尚大相径庭。在偶像选择上演艺人物比例居高,这是时代特点。

多数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偶像,选演艺明星也不过是比较熟悉而已。前不久,老师让我们写了一篇作文叫《我的偶像我做主》,结果发现,全班大概有明确偶像的只有7人。高一学生小吴说,他自己没有偶像,于是绞尽脑汁拉了一个演艺明星凑数,只因为对这个人比较了解,写作文好凑字数。七年级学生小包也有同感,很多人选演艺明星可能只是因为他们长得好看,唱歌好听而已。

对于道德楷模,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几乎说不出他们的名字。道德楷模的形象过于高大全,似乎离我们挺遥远的。小吴的说法很具代表性,学生认为,如今一些高大全人物本身是存有疑点的,我们表面上看到、听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存有疑点,确实不太相信。

见死不救是害怕被讹

调查还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进行了分析,比如,对小悦悦事件的讨论反映出中小学生的主流道德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反映出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包括受社会上种种欺诈事件的影响,学生的自身保护意识增强,造成部分学生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态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对于个体利益的看重。

在问到对小悦悦事件,如果你是路过者,你会怎么做时,选择直接向110、120或警察等求助的占52.4%,选择主动求助的占34.1%,选择先作证再带他呼救的占5.3%。排在后三位的是视而不见(4.1%),其他(3.7%),已经死掉、无需救助(0.4%)。对于路人和司机见死不救的原因,55%的学生选择害怕被讹上是自己造成的,24%的学生选择我没有任何义务去救一个我不认识的人。

问卷还设计了情境题,分别了解了不同学段学生在道德两难情境中的道德判断能力,高中生的选择不尽如人意。选择小部分人愿意帮助转来的同学提高成绩的占59.19%,这或许表明,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竞争意识的强烈导致学生对于分数名次的介意和看重,不希望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

多元背景影响学生价值观

课题组分析,在社会转型期间,多元价值的混乱、矛盾与冲突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中小学生个体人格价值的合理构建。中小学生的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都处在未定型阶段,传统的与现代的、理想的与现实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在学校教育中,他们接受的是一套传统的道义教化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大量的、活生生的、世俗化的价值选择,造成了中小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对立和冲突。

虽然德育越来越受关注,但具体落实过程中有着太多的条件限制,有时甚至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反作用力。现实中的确存在好心遭遇恶报、助人为乐反被诬陷讹诈等现象,这也为教育敲响了警钟,应该教育学生,对于那些不道德的冷漠行径,要借助正义的力量,去谴责批判。另外,老师也应与时俱进,了解学生喜欢的偶像,发现亮点,从中提炼出教育学生的有利因素。我们不能一刀切地要求中小学生放弃对偶像的崇拜、模仿和追捧,可以发掘学生身边正面的、向上的榜样典型,通过不断宣传展示,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主持这一课题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当今应试教育压力依然存在,为了学生长远的发展,校长要敢于牺牲一些短期利益,要从社会现象里找到积极因素培养学生,教会学生做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与“演艺明星为何成我们学生道德榜样呢?”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演艺明星为何成我们学生道德榜样呢?”还看
罕见强寒潮天气来袭杭州中小学幼
南京新村小学开展"小荷花"灯会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婴童产业
"我支持安徽婴童展"最佳上镜奖
成都奇葩寒假作业:每天2000
猜你喜欢
上课易走神?自控能力差?几个小游戏提升孩子注意力
为什么初二是孩子成绩下滑的高危期
这病就爱挑不满2岁宝宝“下手” 记得及时预接疫苗
孩子口吃怎么办 五个方法让孩子说话不再结巴
4个月孩子总挠耳朵还出汗是缺钙吗?
多喝水能缓解宝宝便秘 错 不注意这一点 喝再多水都没用
弹跳运动 让宝宝IQ动起来
宝宝爬行促进智力发育
幼儿刷牙方法很重要 教幼儿掌握刷牙技巧
孩子脾虚危害大 爸妈请这样子调理
食物过敏后果很严重 听专家教宝爸宝妈如何应对?
如何让“匹诺曹式”孩子变成诚实的好宝宝?
判断你的孩子有没有表演天赋
接触知识会不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合理膳食、早睡早起……特殊时期“宅娃”这样过
想要“最强大脑”,要从小训练这些能力
孩子和自己唱反调,家长该怎么办
上班族育儿窍门 如何对宝宝最安全的亲密感
罗永浩首次尝试母婴类产品,产品品牌曝光
宝宝不洗手有很多危害 要让宝宝养成洗手习惯
幼儿园揠苗助长式教育弊端
这3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好不要打骂
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非常重要
女人不应忽略三大危险肿瘤: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乱扔垃圾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提高公共意识?
宝宝的交往能力判断标准,你家娃占几个?
孩子争强好胜你真以为是好事吗?
混合喂养宝宝 要坚守这2个原则
1-3岁,音乐培养高智商宝宝
“yes”or “no” 有时候孩子需要做选择题!
给孩子零花钱的讲究 培养孩子自控能力
育儿说:孩子的叛逆和攻击,家长如何做?
开学儿童口罩怎么选?专家为家长“支招”
宝宝到底长得像谁 说说遗传的那些事
让宝宝尽早开口说话的六个小秘招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一切亲子互动和引导都是早教
宝宝为何变得如此爱唠叨
双语教育有误区,家长别盲目
宝宝的大脑发育到六岁基本完成,几岁是智力开发的最好阶段
孩子流鼻血 仰头、举手都不管用 正确方法学起来
宝宝爱说脏话 七大法宝帮您轻松纠正
长大后容易自卑的孩子
爬行对宝宝来说至关重要 家长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亲子旅行很有效,不一定要远行
孩子美术教育存在着诸多误区 你还不知道吗
对比式育儿对孩子伤害大 亲子关系也会恶化
如何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警惕玩具带来的潜在危害
儿童的科学思维能力随年龄增长而退化
孩子的安全意识何时培养?要怎么培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