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

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

2020-08-14

前置胎盘是产前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母儿生命安全。近日,一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深夜大出血,所幸她在医生此前的建议下已经住院待产,医护团队立即展开施救,仅用23分钟时间便取出胎儿,母婴平安。

紧急手术剖出健康宝宝

5月19日凌晨2点,市红会医院产科护士站突然警报声大作,当班医护人员立刻赶到呼救的病房,眼前情况令所有人震惊:孕妇李女士(化名)躺卧的病床被血浸透,身下涌出了近1500ml鲜血。胎心监护仪显示,李女士胎心最低降到70次/分钟,胎儿面临急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宫内窘迫,情况十分危急。

事发紧急,家属又不在身边,为了保证孕妇及腹中胎儿的生命安全,必须尽快实施急诊剖宫产手术。值班医生沉着应对,一边开展术前准备工作、一边联系家属通知手术。同时,产科立即启动院内危重症孕产妇抢救预警,产科主任赖晓岚带领三线值班医师火速赶到抢救现场。不到3分钟,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输血科、手术室等迅速反应,组成抢救团队开展手术,医生谨慎避开胎盘,小心取出胎儿。

当日凌晨3点05分,仅用23分钟时间,伴随响亮的啼声,一个新生命被医生温暖的手平稳托起,守候在一旁的新生儿科医生立即为宝宝检查,Apgar氏评分(新生儿评分)1分钟评9分,5分钟评10分,各项客观指标均显示宝宝非常健康。

得益于风险早发现

母婴平安的消息让匆匆赶来的家属心情激动不已。

两个多月前,李女士在市红会医院产科孕检时,被赖晓岚诊断出完全性前置胎盘,孕中晚期还出现较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李女士按照赖晓岚的指导补铁纠正贫血,进行规范检查。到了孕36周,李女士再次来到产科就诊,赖晓岚判断因李女士中度贫血且前置胎盘产前出血风险较大,一旦在家中发生产前出血可能会得不到及时救治,随即安排李女士入住产科待产,并为其完善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

正如术前预估的一样,手术时医生发现李女士子宫下段近宫颈内口胎盘剥离面多处渗血,由于胎盘内有丰富的血供,如不及时止血,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将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甚至需要切除子宫的可能。根据术前预案,医生立即施行加强宫缩、缝合止血、宫腔止血球囊填塞、输血等救治措施。

在医疗团队有序、紧凑的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子宫成功保留,术中仅出血300ml,李女士转危为安。母子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医护们还是放心不下高危状态的产妇,数人彻夜无休,在病房细心观察李女士的产后情况。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告捷。这不仅仅得益于当班医护及时精准的抢救和各临床科室的团结协作,更得益于产科医生及时指导她入院待产,为李女士母子平安赢得宝贵时间。

规范产检很重要

前置胎盘是产前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母儿生命安全,随着女性高龄、多产次、辅助妊娠等因素影响,发生率有所上升,目前国内报道为0.24%~1.57%。赖晓岚指出,前置胎盘导致的急性产前出血,一般超过100ml就有可能影响胎盘血供并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并发症,需尽快娩出胎儿。

她表示,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风险更大,有的会发展为难治性产后出血,造成全身多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母体生命。手术中会按照产后出血救治流程采取各种止血抢救措施,如病情未受控制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时,可能会考虑进行子宫切除。

赖晓岚提醒,暂无生育意愿的育龄女性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避免多产、多次刮宫以及剖宫产,预防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悉,近半月来,市红会医院产科连续救治了4例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危急重症病例,在多学科联合救治的有力保障下,母婴均平安出院。赖晓岚表示,广大孕妈一定要重视规范产检,接受正确的妊娠期指导,才能及早发现妊娠高危因素并及时干预,保障母婴安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还看
乐动亚洲,2016亚洲乐园及景
亚洲(最大)游乐盛会-AAA展
安徽孕婴童展畅想2016,为您
京正与您相约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罕见强寒潮天气来袭杭州中小学幼
猜你喜欢
过度晒娃不安全 正确晒娃一定考虑这四点
今日小满 节气里的宝宝营养饮食和节气小知识
五六岁孩子“行为能力倒退”是怎么回事
宝宝上幼儿园 家长如何了解幼儿园的一天
自然光线对近视有天然预防作用
国家卫健委:复课后应筛查学生视力 拒做眼镜侠
宝宝人生第一次体检,都要注意什么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不当老师 可记入不良诚信记录
母乳喂养宣传日 “母乳喂养,给宝宝更多保护”
家长6年时间总结:报兴趣班的8点建议
父母必看 有哪8大战术可以巧妙化解孩子任性
孩子长高不全靠遗传 简单3招让孩子长高个子
全国婚检率上升至61.1% 平均疾病检出率约8.5%
全国学生营养日:您家孩子吃对了吗?
两会2020 灵活就业女性退休新规定的提案
沙眼对儿童视力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2020两会报道丨“熊孩子”要管起来 更要管好
父母不可不知的10宗罪 扼杀聪明宝宝
自闭症来自先天,世界需要给他们多一些宽容
上海学生肥胖率为15.2% 5个男生中有一个“胖墩儿”
孩子16岁前父母做完这四件事,将来的孩子就没有将来的希望了!
中国人“坐月子”是大事 日本人不坐月子
孩子分房睡一定要科学 孩子心理更健康
应酬场合上不适合把孩子托付给这三种人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取消生育三孩以上的处罚政策
短视频+教育”成新方向 字节跳动的“教育王国”已现雏形
王小骞女儿以德报怨,善良可以这样遗传
美国新生儿数量创35年来新低 未来3天降半旗志哀逝者
新生儿“举手”睡姿要纠正吗?投降式睡姿学问大
幼小衔接具备哪些能力 教育专家给出4点总结
育儿分析丨懂幽默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科学营养的早餐 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
新生婴儿护理 夏季选择什么样的衣服
猪佩奇里的家常事,教给家长们最简单的育儿道理
夏季喂养要知道:小宝宝的食物千万别放冰箱
辣妈帮8周岁主题#我是多元辣妈# 引领妈妈走向卓越
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年底前必须完成
拥有这些特质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出息
积木最适合开发大脑 搭积木像科学家的思考
夏季带孩子去户外,一定准备好这三点
看看有哪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大热天,坐月子到底能不能开空调?
重视过敏问题但不过度焦虑 家长要“慧”爱孩子
3—4岁逻辑思维敏感期 家长如何培养
爸妈,拜托,7岁前请和我在一起。
全国婚检率上升至61.1% “建议夫妻合休产假”冲上热搜
教育支出超过过半收入,焦虑袭扰中国家庭
1岁宝宝的安全感建立期,父母要多陪伴多宠溺
饭渣宝宝的救星 10大妙法解决我们的孩子吃饭坐不住
孩子不爱看阅读? 针对不同的年龄选择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