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

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

2020-08-14

前置胎盘是产前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母儿生命安全。近日,一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深夜大出血,所幸她在医生此前的建议下已经住院待产,医护团队立即展开施救,仅用23分钟时间便取出胎儿,母婴平安。

紧急手术剖出健康宝宝

5月19日凌晨2点,市红会医院产科护士站突然警报声大作,当班医护人员立刻赶到呼救的病房,眼前情况令所有人震惊:孕妇李女士(化名)躺卧的病床被血浸透,身下涌出了近1500ml鲜血。胎心监护仪显示,李女士胎心最低降到70次/分钟,胎儿面临急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宫内窘迫,情况十分危急。

事发紧急,家属又不在身边,为了保证孕妇及腹中胎儿的生命安全,必须尽快实施急诊剖宫产手术。值班医生沉着应对,一边开展术前准备工作、一边联系家属通知手术。同时,产科立即启动院内危重症孕产妇抢救预警,产科主任赖晓岚带领三线值班医师火速赶到抢救现场。不到3分钟,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输血科、手术室等迅速反应,组成抢救团队开展手术,医生谨慎避开胎盘,小心取出胎儿。

当日凌晨3点05分,仅用23分钟时间,伴随响亮的啼声,一个新生命被医生温暖的手平稳托起,守候在一旁的新生儿科医生立即为宝宝检查,Apgar氏评分(新生儿评分)1分钟评9分,5分钟评10分,各项客观指标均显示宝宝非常健康。

得益于风险早发现

母婴平安的消息让匆匆赶来的家属心情激动不已。

两个多月前,李女士在市红会医院产科孕检时,被赖晓岚诊断出完全性前置胎盘,孕中晚期还出现较严重的缺铁性贫血。李女士按照赖晓岚的指导补铁纠正贫血,进行规范检查。到了孕36周,李女士再次来到产科就诊,赖晓岚判断因李女士中度贫血且前置胎盘产前出血风险较大,一旦在家中发生产前出血可能会得不到及时救治,随即安排李女士入住产科待产,并为其完善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工作。

正如术前预估的一样,手术时医生发现李女士子宫下段近宫颈内口胎盘剥离面多处渗血,由于胎盘内有丰富的血供,如不及时止血,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将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甚至需要切除子宫的可能。根据术前预案,医生立即施行加强宫缩、缝合止血、宫腔止血球囊填塞、输血等救治措施。

在医疗团队有序、紧凑的配合下,手术顺利完成,子宫成功保留,术中仅出血300ml,李女士转危为安。母子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医护们还是放心不下高危状态的产妇,数人彻夜无休,在病房细心观察李女士的产后情况。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告捷。这不仅仅得益于当班医护及时精准的抢救和各临床科室的团结协作,更得益于产科医生及时指导她入院待产,为李女士母子平安赢得宝贵时间。

规范产检很重要

前置胎盘是产前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危及母儿生命安全,随着女性高龄、多产次、辅助妊娠等因素影响,发生率有所上升,目前国内报道为0.24%~1.57%。赖晓岚指出,前置胎盘导致的急性产前出血,一般超过100ml就有可能影响胎盘血供并导致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并发症,需尽快娩出胎儿。

她表示,前置胎盘产后出血风险更大,有的会发展为难治性产后出血,造成全身多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母体生命。手术中会按照产后出血救治流程采取各种止血抢救措施,如病情未受控制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时,可能会考虑进行子宫切除。

赖晓岚提醒,暂无生育意愿的育龄女性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避孕措施,减少子宫内膜损伤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避免多产、多次刮宫以及剖宫产,预防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悉,近半月来,市红会医院产科连续救治了4例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前出血、产后出血危急重症病例,在多学科联合救治的有力保障下,母婴均平安出院。赖晓岚表示,广大孕妈一定要重视规范产检,接受正确的妊娠期指导,才能及早发现妊娠高危因素并及时干预,保障母婴安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与“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孕妇产前大出血 专家23分钟救两命”还看
家长不要给孩子穿不合脚的鞋,这
资深园长答疑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
盘点市面上的“假牛奶”,家长不
杭州钟女士为孩子买了一对一的游
有这几种“怪癖”孩子,被认为是
猜你喜欢
给宝宝吃鱼,鱼的部位有讲究,家长们赶紧get起来
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 长期或致免疫力逐渐降低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要打?张文宏回应来了!
《以家人之名》:好爸爸,竟是这样炼成的
让宝宝趴着的益处多,能减轻新生儿肠绞痛等问题
今日处暑,宝宝护理要滋阴润燥,养护肺气
两部门:严禁虚报、挤占、截留、克扣教育扶贫资金
长期使用奶瓶有这些危害,家长不可不知
你关心的问题来了 吴尊友谈秋冬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
宝宝多吃山楂和酸奶 轻松预防消化不良问题
身怀六甲以身试“毒”,这样的妈妈你是否后悔了呢?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 可受益终身
天降烟灰杯砸中杭州3月大女婴 禁高空抛物需大家共勉
给宝宝吃肉,要注意这3点,吃错了伤脾又积食
双胞胎女孩背十字架看电视,凭本事看电视,坚持多久看多久
11岁女孩练街舞磨破十几双鞋 武术招式融入街舞动作中
宝宝夜醒,先换尿不湿还是先喂奶?育儿专家给你答案
育儿热搜:检出致癌物 进口母婴产品“光环”渐暗
孩子脸上有白斑,是不是该吃打虫药了?
年糕妈妈:宝宝多大开始用枕头和如何选枕头
当孩子发脾气或哭闹的时候,家长如何使用“冷处理”的方法
育儿知识:新生儿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自己的妈妈的?
最新调研显示:疫情如何影响中小学生家庭
宝妈长期坚持这3件事,养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疫情下,怎么提升孩子免疫力
11个月宝宝重39斤,祖国花朵变多肉
肌肉抽筋别急着补钙?真正原因是这样的
儿童自杀时有发生 做好这三点避免悲剧发生
世界读书日:查字典网亲子阅读倡议
职场妈妈如何化解生活琐碎难题?了解一下这项黑科技
春困也有不宜吃的食物 提醒你哪些食物不能给
新生儿的“第一抱”有讲究,这三类人最好别靠近
别着急给孩子“立规则” 错误的方式会适得其反
失眠也分真伪 遇到这些“伪失眠”怎么办
小孩玩拼图的好处有哪些?
孩子需要戒奶时,可以用葛郁金取代母乳
一位妈妈给孩子立下10条家规,刷爆朋友圈
3个月宝宝死在妈妈监控里,“妈妈”一职应先培训再上岗
这位母亲的三块巧克力,是比惩罚更深刻的奖励
孩子流鼻血,传统止血 VS医生止血哪个更好用
越来越多孩子“染上”白血病,与这3种玩具脱不了关系
新生儿出生符合这几个特征,长大既健康又聪明
100天以下的新生儿,宝妈们千万不要触碰这些育儿禁区
教师观念需转变 应该谨防孩子的自主学习变成放任
少儿美术,创意比“画得像”更重要!
未成年人网课平台调查:仍推送不良信息 老师兜售课程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哪些营养不能缺?
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
最新研究:孕期压力过大或致孩子人格障碍
妈咪爱提醒:手足口病高发期即将到来,防范攻略要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