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2020-08-14

食品安全一直是宝爸宝妈揪心的问题,而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不尽如如人意,也让这种揪心越发严重,前不久网上热搜的用饮料当成奶粉喂孩子的事情言犹在耳,这两天查字典网小编又看到新闻报道了哈尔滨一位13岁的男孩,上着网课就昏厥呕吐,原因竟是他常喝饮料吃零食。

父母给孩子买零食是出于爱,而这种爱使用不当却会成对孩子的害。

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明确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以下6类更是被国家列入黑名单,一定要杜绝!

1,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一些肉类、母乳或奶粉中,都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害。

但是,人造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的加工烹调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无利。

蛋糕(植物奶油和人造奶油类)、奶茶、西式糕点、面包、薄脆饼干、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食品;以及像薯条,炸鸡等一炸再炸的煎炸食品,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食物更美味,延长保质期。

千万不要小看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每年有50多万人因反式脂肪酸而死于心血管疾病。

世卫组织早在2018年,就提出计划五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酸。

对于孩子来说,长期进食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更是数不胜数。

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让孩子变胖变傻,这种笨蛋脂肪,会造成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长期食用反式脂肪酸,还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

那么,怎么判断零食是否有反式脂肪酸呢?

我国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标出反式脂肪酸,但并不强制,但是所以很多商家玩起了文字游戏,给反式脂肪酸披上外衣,更换名称如下:

精炼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精、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等。

专家建议:

1. 零食配方含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精代可可脂等的,不建议购买。

2. 零食配方中饱和脂肪含量超过3%的,不建议购买。

3. 零食保质期越长的,猫腻越多,不建议购买。

2,经过辐照处理的零食

有的孩子喜欢吃蜜饯,家长也买的挺勤,认为可以补充维生素,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了!

蜜饯属于辐照食品,对孩子来说营养价值远远不够。

辐照是指为了达到杀菌,延长产品保质期的目的,用一定剂量电离对食品进行辐射,多用于水分较多的食材的杀菌处理。

比如蜜饯、水果干、方便面的蔬菜包等, 都属于辐照食品。

辐照方式处理过的食品,不会有放射性的危害。

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几乎都被破坏,完全不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

换句话说,除了吃撑肚子影响孩子饭量,没一点好处。

3,含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的零食

《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

有9种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淇淋饼干、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只有营养知道》主编谷传玲表示:

1. 含各种添加剂的零食一般都是高油高盐重口味,不利于孩子清淡饮食习惯的养成。

2. 更可怕的是,研究显示,这类零食会加速体内锌的流失,进而导致孩子食欲不振、挑食、偏食,甚至出现多动症这样的问题。

4,糖、盐、油超标的零食

2020版《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明确指出:

重糖、高油盐、玩套路,是儿童零食三大痛。

重糖、高油盐类的产品,以饼干、膨化食品、糖果等零食居多。

玩套路,例如儿童饼干、儿童饮料、儿童面条、儿童酱油,多有儿童之名无专用之实。

我们以为孩子吃下去的是营养,其实都是各种添加剂。

而且,孩子长期吃这些盐超标的零食,口味会越来越重,食欲会越来越差。

营养专家表示:

长期食用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5,无过敏原信息的零食

正规的食品,都会在包装袋里注明原料,以及接触到的可能导致过敏的原材料。

但很多三无产品,是没有这项说明的,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孩子一旦过敏,轻则染病身体红肿,重则会致死。

家有过敏体质孩子的父母,真的一定要特别注意看配料表,没注明过敏原的,不要购买。

6,有安全隐患的零食

对幼儿来说,像坚果、果冻这类细小食物,如果不小心噎到,是有窒息风险的。

除了容易噎到的零食,还有尖锐牙签串,以及各种噱头的网红零食,父母也要注意。

很多父母会说: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不吃的话肯定会馋。

其实,正餐之间适当给孩子吃一些零食,是没问题的,但父母得选健康的零食。

营养专家建议父母选择的标准是:

天然食物,低糖、低钠、低脂的零食,糖盐油在配料表位置越靠后越好,不添加最好。

比如新鲜蔬果、鲜奶、原味酸奶、奶酪、馒头、全麦面包、鸡蛋羹、煮鸡蛋等,都可以给孩子当零食。

最好的爱,并不是父母一味满足孩子的口欲;

而是以身作则教孩子懂得:健康的饮食理念,以及自律的饮食习惯。

当孩子长大,懂得节制的享受美食时,他会深深理解当年父母不纵容他乱吃零食的那份爱。

给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父母们最好以身作则,少在孩子面前吃垃圾食品,一日三餐正常规律,孩子胃口也会特别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还看
幼儿园老师被曝虐童官方回应:老
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绳”系紧了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
严把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经营许
猜你喜欢
父母焦虑可能影响孩子病情 别当着孩子“神秘”讨论病情
儿童肥胖危害巨大!让孩子远离肥胖的方法爸妈必看!
我宁愿饿,也不要给孩子喂这种母乳是最安全的
想要第二个孩子的妈妈不要想经济问题,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这个要求
口腔溃疡成为3~10岁孩子的易发病
培养宝宝自理能力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iPad让孩子成孤僻“电子娃” 起跑线说法很愚蠢
新生儿为何一定要化验“足跟血”?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智力发育
个别学校发生运动猝死 海南要求体育课保持间距不戴口罩
鼓励孩子自由探索让他更自信
小鹿叮叮婴儿植物精油防护贴 宝宝驱蚊好搭档
怀孕期间,准妈妈不敢一起去房间,怕丈夫出轨吗?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
培养孩子的数学潜能,从这些日常细节开始
哺乳中的某些食物不吃,有些不吃
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让孩子哭也是一种培养!
小儿喂养困难警惕低血糖 做好及时预防最重要
孩子唱歌走调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高敏感度儿童脾气暴躁 家长学会如何与其相处
孩子吃得太饱也会长不高
你知道么?拥抱带给宝宝的四大好处
孩子眼中妈妈的十大“幼稚”言行 你有没有中标?
引起产后腰痛的五种常见原因及缓解招数
新手妈妈papi酱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待产准备,初为人母很机智
超详细!很全很清晰的儿童敏感期时间表
儿童异食癖的三个症状,家长改如何预防?
孩子学习方法竟与血型有关 爸妈来看下适合您家孩子的方法
杨怡晒女儿近照 自曝当新手妈妈的最大挑战
聪明的妈妈不会让愉快的亲子就餐时光变成训导处
这些“赌气话”直戳孩子内心,千万别再说了!
宝宝爱挖鼻孔坏处多如何才能纠正
孙俪曝邓超哄孩子睡觉自己先睡着
一起感受这温暖的爱《你真好》
专家:肥胖可引发多种疾病 应注重科学减重
孩子们害怕的这些事情 父母做好科学引导
宝宝防晒,用防晒霜还是太阳帽?
孩子经常干呕的时候应该怎么护理?
“超长假期”后复学学生很焦虑?这样可缓解
孩子不想上学,妈妈叫他那样做,然后哭着说要去上学!
产后腰痛真的是月亮坐得不好吗?不要再上当了!
新入园宝宝易患“分离焦虑”症 家长做好心理疏导
孩子害怕一个人睡觉怎么办 家长应该正确引导
培养注意力 让宝宝从镜子中来进行
妈妈们怎样对待孩子的添乱行为?
4-6岁恶梦高峰期如何让宝宝睡得安心?
母亲节到来!今天,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即将入园的宝宝,应该get哪些技能?
发现宝宝乱拿别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将影响宝宝的一生
眼前总有“蚊子”飞怎么办?先看看是不是有这种病
“争”与“让”哪个是孩子真正的需要?
新生儿出生5天后,因母亲的强迫症而惨不忍睹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