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

2020-08-14

食品安全一直是宝爸宝妈揪心的问题,而现在中国的食品安全不尽如如人意,也让这种揪心越发严重,前不久网上热搜的用饮料当成奶粉喂孩子的事情言犹在耳,这两天查字典网小编又看到新闻报道了哈尔滨一位13岁的男孩,上着网课就昏厥呕吐,原因竟是他常喝饮料吃零食。

父母给孩子买零食是出于爱,而这种爱使用不当却会成对孩子的害。

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明确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以下6类更是被国家列入黑名单,一定要杜绝!

1,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一些肉类、母乳或奶粉中,都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害。

但是,人造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的加工烹调中产生的,对人体有害无利。

蛋糕(植物奶油和人造奶油类)、奶茶、西式糕点、面包、薄脆饼干、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食品;以及像薯条,炸鸡等一炸再炸的煎炸食品,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存在的意义,就是让食物更美味,延长保质期。

千万不要小看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每年有50多万人因反式脂肪酸而死于心血管疾病。

世卫组织早在2018年,就提出计划五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酸。

对于孩子来说,长期进食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更是数不胜数。

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让孩子变胖变傻,这种笨蛋脂肪,会造成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长期食用反式脂肪酸,还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

那么,怎么判断零食是否有反式脂肪酸呢?

我国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标出反式脂肪酸,但并不强制,但是所以很多商家玩起了文字游戏,给反式脂肪酸披上外衣,更换名称如下:

精炼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精、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等。

专家建议:

1. 零食配方含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精代可可脂等的,不建议购买。

2. 零食配方中饱和脂肪含量超过3%的,不建议购买。

3. 零食保质期越长的,猫腻越多,不建议购买。

2,经过辐照处理的零食

有的孩子喜欢吃蜜饯,家长也买的挺勤,认为可以补充维生素,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了!

蜜饯属于辐照食品,对孩子来说营养价值远远不够。

辐照是指为了达到杀菌,延长产品保质期的目的,用一定剂量电离对食品进行辐射,多用于水分较多的食材的杀菌处理。

比如蜜饯、水果干、方便面的蔬菜包等, 都属于辐照食品。

辐照方式处理过的食品,不会有放射性的危害。

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几乎都被破坏,完全不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

换句话说,除了吃撑肚子影响孩子饭量,没一点好处。

3,含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的零食

《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

有9种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淇淋饼干、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只有营养知道》主编谷传玲表示:

1. 含各种添加剂的零食一般都是高油高盐重口味,不利于孩子清淡饮食习惯的养成。

2. 更可怕的是,研究显示,这类零食会加速体内锌的流失,进而导致孩子食欲不振、挑食、偏食,甚至出现多动症这样的问题。

4,糖、盐、油超标的零食

2020版《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明确指出:

重糖、高油盐、玩套路,是儿童零食三大痛。

重糖、高油盐类的产品,以饼干、膨化食品、糖果等零食居多。

玩套路,例如儿童饼干、儿童饮料、儿童面条、儿童酱油,多有儿童之名无专用之实。

我们以为孩子吃下去的是营养,其实都是各种添加剂。

而且,孩子长期吃这些盐超标的零食,口味会越来越重,食欲会越来越差。

营养专家表示:

长期食用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5,无过敏原信息的零食

正规的食品,都会在包装袋里注明原料,以及接触到的可能导致过敏的原材料。

但很多三无产品,是没有这项说明的,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孩子一旦过敏,轻则染病身体红肿,重则会致死。

家有过敏体质孩子的父母,真的一定要特别注意看配料表,没注明过敏原的,不要购买。

6,有安全隐患的零食

对幼儿来说,像坚果、果冻这类细小食物,如果不小心噎到,是有窒息风险的。

除了容易噎到的零食,还有尖锐牙签串,以及各种噱头的网红零食,父母也要注意。

很多父母会说: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不吃的话肯定会馋。

其实,正餐之间适当给孩子吃一些零食,是没问题的,但父母得选健康的零食。

营养专家建议父母选择的标准是:

天然食物,低糖、低钠、低脂的零食,糖盐油在配料表位置越靠后越好,不添加最好。

比如新鲜蔬果、鲜奶、原味酸奶、奶酪、馒头、全麦面包、鸡蛋羹、煮鸡蛋等,都可以给孩子当零食。

最好的爱,并不是父母一味满足孩子的口欲;

而是以身作则教孩子懂得:健康的饮食理念,以及自律的饮食习惯。

当孩子长大,懂得节制的享受美食时,他会深深理解当年父母不纵容他乱吃零食的那份爱。

给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父母们最好以身作则,少在孩子面前吃垃圾食品,一日三餐正常规律,孩子胃口也会特别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6类食品被国家列入黑名单,父母选择零食需谨慎”还看
幼儿头部卡婴儿车看护不可掉以轻
天津一家幼儿园发生一起疑似“针
黑龙江教育厅:无证幼儿园整改不
天津“针扎儿童”事件:幼儿园保
舅妈溜进幼儿园虐打外甥打到对方
猜你喜欢
雾霾天气 准妈妈如何养肺?
以玩具等手段拐走婴幼儿即可视为“偷盗”
宝宝使用学步车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莫让风筝线成了伤害宝宝的利器
校门口定时堵车管还是不管?
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避险知识
假期带娃出游之前的准备工作
家长必知假日郊游攻略
准妈妈可以坐飞机吗?
带宝宝吃喝玩乐全攻略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专家支招:宝宝一旦发生烫伤急求措施
带孩子旅行之宝宝乘飞机提前咨询医生
五一出行 保障宝宝乘车安全
出行锦囊 孕妈清明游玩需注意什么
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儿 情节特别严重可判死刑
怀孕初期可以旅行吗
“阅读+戏剧教育”新实践 北京阅读季领读者培训再进幼儿园
婴儿乘飞机应该注意什么
准妈妈的快乐:制定合理的旅行计划
宝宝出行安全宝典
儿童游乐场的卫生和安全是如何进行监管的呢?
孕妇春运出行全攻略
儿童乘车安全存在哪些误区?
带宝宝出发前应该做好的安全防范计划
儿童汽车座椅安全不容忽视
北京阅读季领读者培训再进幼儿园
霾天还让学生露天考试,学校责任心何在?
宝宝手推车你了解多少
不同类型“妈妈”的出行建议
宝宝出游出现急症该怎么办?
孕妇开车需要注意什么?
孕妈妈挤地铁公交该怎么办?
在朋友圈这么晒娃最安全
孕妇过节留心乘车不当
孕期逛街别任性,这4个地方胎宝宝最害怕!
雾霾引发大规模停课 语音直播成为在线课堂利器
带孩子坐火车五大注意事项
如何辨别婴儿车的优劣
妈妈一巴掌8岁女儿没了 打真的管用吗?
婴幼儿正确乘车的方式
儿童乘车六大意外伤害需谨防
小区里最的五大隐患
宝宝运动也要有选择
天津留守儿童新政策 将其父母纳入保障范围
红色预警解除 12月22日恢复正常上课
儿童乘坐扶梯注意“10不要”
切记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车里!
雾霾天 孕妈妈自我防护早知道
儿童乘车安全误区:孩子直接坐副驾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