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打父母的脸 背后隐藏着的“婴儿心理学”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宝宝打父母的脸 背后隐藏着的“婴儿心理学”

宝宝打父母的脸 背后隐藏着的“婴儿心理学”

2020-08-14

有时候,父母抱着孩子,孩子也会特别喜欢抓着大人的头发,生拉硬拽,怎么都不撒手,往往会让大人十分恼怒,脾气不好的会凶孩子,有的还会打骂孩子。大人千万不要误解孩子,你会发现,孩子在打你的脸的时候,她一直在笑,并且处于兴奋状态,其实,这就是宝宝的意识在摸你,只不过,没有控制好力度,并不是真的想打你。

稍安勿躁

婴儿打人攻击行为

首先咱们先明确一点,小婴儿啪啪啪打大人脸,并不是一种攻击行为,更不意味着宝宝有暴力倾向。相反,这是婴儿探索认知世界的方式。

2~6个月的宝宝,在玩玩具时会试探性的触摸玩具,这时期宝宝动作还很温柔;

到了1岁左右,宝宝的动作从摸变成抓,甚至是摔、打、捏,这些行为在爸妈眼里就是暴力,就是不爱惜玩具,脾气暴躁。

其实这在宝宝的世界里,不管是去轻轻地去碰,还是去摸,甚至是看起来比较粗暴的抓和打,都是他们「触摸」物体的方式。

打脸背后

隐藏着的婴儿心理学

对于妈妈来说可能难以理解明明就是打啊,怎么是摸呢?

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大脑发育还不是很完全,即使触摸这个简单的动作,对于婴儿也是巨大挑战,完成率并不是很高。

要知道完成一个触摸动作,不仅需要触觉、视觉的发育,更需要去借助手部、甚至身体肌肉群的协调。而当精细动作、大动作都没有发育好的时候,小婴儿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力度和速度。

所以,你会发现,宝宝在打你脸的时候,Ta在笑,并且处于兴奋状态。Ta本意其实是:来~我想摸摸你~

为什么「挨打」的总是妈妈?

说到此处,相信很多老母亲都忍不住发问:

打脸、拽头发、抠鼻孔这些来自宝宝的魔法攻击,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妈妈?!

迈阿密大学曾对 24 个3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一场人脸实验。

实验人员给婴儿分别展示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妈妈在微笑,一张是陌生人。结果显示小婴儿格外偏爱妈妈,她们花了更长的时间盯着妈妈的照片。

宝宝更喜欢妈妈,并不是说跟妈妈更亲,这是一种下意识地神经反应,是血缘,是十月怀胎的安全感和默契感!

被打脸后该怎么办

呵斥还是严厉制止

应对宝宝的伤害技能还是有技巧的。你被宝宝突然打,也会有一瞬间的愣住,Ta在看你的反应,如果你笑了,Ta会理解为你喜欢,然后会继续变本加厉打你。

这时候,父母不要笑,也不要呵斥,冷漠地看着Ta,用表情告诉Ta,这样子爸爸妈妈不喜欢。

因为对于小婴儿来说,语言的理解能力还是有限的,呵斥的语言可能听不懂,但却可以感知到大人声音和表情。

所以冷静是最好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不要做出过分夸张的表情,适当时候可以拿个玩具去转移娃的注意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与“宝宝打父母的脸 背后隐藏着的“婴儿心理学””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宝宝打父母的脸 背后隐藏着的“婴儿心理学””还看
安徽孕婴童展畅想2016,为您
京正与您相约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罕见强寒潮天气来袭杭州中小学幼
南京新村小学开展"小荷花"灯会
第二届中国(厦门)国际婴童产业
猜你喜欢
宝宝出现攻击行为要重视 家长需及时正确帮其纠正
世界读书日:查字典网亲子阅读倡议
“上网课”导致近视加深 专家建议家长关注孩子视力问题
疫情下,怎么提升孩子免疫力
最新调研显示:疫情如何影响中小学生家庭
过年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吃这些东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5月上市!9-45岁女性皆可接种
儿童情绪管理-让孩子做情绪的小主人
“错换人生28年”的两家人跨省认亲 两家人的“全家福”
孩子头发少当心是缺锌 正确儿童补锌方法
肌肉抽筋别急着补钙?真正原因是这样的
最新研究:孕期压力过大或致孩子人格障碍
脚后跟疼怎么样?
宝宝多吃山楂和酸奶 轻松预防消化不良问题
春困也有不宜吃的食物 提醒你哪些食物不能给
这七种方法可以防止婴儿在春天容易感冒
两部门:严禁虚报、挤占、截留、克扣教育扶贫资金
唱响劳动者的奋斗之歌——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
自己或家里人发热、咳嗽怎么办?
产检三大谣言,第一个还有怀孕妈妈的信!
爬行敏感期,孩子不会爬or不肯爬?试试这5个诀窍
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哪些营养不能缺?
弱视儿童在家如何训练?做好这5点很重要
五一劳动节,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习惯?
有几件事,幼小衔接时千万要慎重
教育孩子不要摆父母架势 防止家教中的“过犹不及”
宝宝辅食添加 避开六个误区
学生致电教育局遭硬核反问,“一杠子打死”后有人喊冤
孩子脸上有白斑,是不是该吃打虫药了?
我是普通人,绝对不能再生一个孩子
教师观念需转变 应该谨防孩子的自主学习变成放任
宝宝早餐不要过于单一 担心引发消化不良
年初一直看老挝的《北京的春节》文章
让孩子哭也是一种培养
新冠疫苗是不是人人要打?张文宏回应来了!
怀孕妈妈三倍外出时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满月后,若还不会做3个“小动作”,很可能是大脑发育迟缓
父母引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 可受益终身
谢楠边陪儿子看动画边教情绪管理 吴所谓秒解套路
职场妈妈如何化解生活琐碎难题?了解一下这项黑科技
五一小长假,查字典网小编普及各个年级的动作敏感期
过年养成这种坏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活,父母一定要小心
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校园霸凌?身为家长一定要看看
失眠也分真伪 遇到这些“伪失眠”怎么办
儿童孕妇尿液中检出多种抗生素 长期或致免疫力逐渐降低
怎样训练孩子的语言发育?
再摸婴儿身体的两个部分,孩子就会变得更聪明
春节食物吃得不好容易便秘,如何缓解便秘?
新生儿打嗝的十种处理方法
小学数学凑十法和破十法儿歌,简单又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