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的福音,育儿干货30条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新手妈妈的福音,育儿干货30条

新手妈妈的福音,育儿干货30条

2020-08-13

从怀孕到生产,再到母乳,新手妈妈往往是一边查资料一边自己忙活,特别是有时候两篇文章的说法还互相矛盾,着实让新手妈妈头大啊,那么有没有一篇育儿干货将坑娘坑娃的谣言全找来呢?

查字典网小编告诉你,有,而且量大管饱,足足30条育儿干货,从孕期到 3 岁,全都有!

1. WiFi 路由器有辐射,睡觉一定要关?

不关的结果就是玩手机到失眠。

路由器产生的辐射是「非电离辐射」,对人体没什么伤害。

2. 孕期不能吃 XXX ?

怎么?是老公不给买吗?

孕期真没那么多饮食禁忌,除了烟、酒、生的动物性食物不要碰,比如生鱼片、蛋黄酱、醉蟹等,其他吃的,只要安全卫生,控制好量,想吃就吃。

3. 酸儿辣女?

既爱酸又爱辣的难道就是龙凤胎?

准妈妈胃口不好,酸辣口味的食物能够刺激食欲,与生男生女没关系。

4. 顺产的宝宝经过产道挤压,将来更聪明?

那么问题来了,门夹过的宝宝算不算?

顺产确实对妈妈和宝宝都有很多好处,但和宝宝聪明与否没关系,剖腹产的宝宝也并不会更笨。宝宝聪明不聪明,是遗传以及后天培养决定的。

5. 月子里每天都要吃鸡?

鸡看见你都要躲着走。

月子里并不需要大补,三餐营养均衡就行,补太多的结果只有月半。

6. 哺乳期啪啪啪不用戴套?

嗯,很多二胎就是这样来的。

产后 6 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又没来大姨妈的避孕成功率,大约为 98%,但万一你是那 2% 呢?

开车戴套,卫生又安全。

7. 阿胶是「补血圣品」?

补的是商家的血,续的是商家的命,花的是你的钱。

没有研究证明阿胶有特殊功效。卖那么贵,驴的良心都痛了。

8. 多喝汤能下奶?

请去掉「汤」字。

哺乳期喝水喝粥都可以下奶,肉汤、鱼汤、排骨汤、猪蹄汤里脂肪含量比较高,喝多了变胖不说,还可能会堵奶。

9. 坐月子不能下床、不能动?

那我能下床尿个尿吗?

孕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属于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只要不是弱到没办法起床,就应该尽量多下床活动。

10. 月子里不能洗头洗澡?

怎么,热水不够用了?

月子里产妇新陈代谢更快,会出很多汗,还要排恶露,不注意个人卫生,就算不会引发感染,那个味道

11. 小乳房的奶水就是少?

贫乳也是有志气的。

乳房小只能说明乳房内脂肪量少,并不能说明乳腺也小啊。乳腺才是分泌乳汁的基地,胸大胸小和奶水多少没啥关系。

12. 喝月子酒能催奶。

喝的是酒,挤出来的是奶?

「月子酒」就算煮沸了也有酒精残余,它还是酒,哺乳后会导致宝宝过敏或者肝脏损害,严重的会造成脑部受损,甚至死亡。长期少量酒精摄入也会导致宝宝发育落后。

13. 月经期间奶水有毒不能喂?

大姨妈听了想打人。

月经期间奶水会变少,但没有毒,放心大胆地喂。

14. 6 个月以后奶水变清没营养?

那么问题来了,5 个月零 30 天和 6 个月零 1 天的奶,区别在哪?

6 个月之后,单纯吃奶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要开始吃辅食了,但这不是说 6 个月之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母乳的成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宝宝的营养需求来调整。

15. 奶粉宝宝比母乳宝宝更健康?

卖奶粉的笑了。

奶粉中有数倍于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质,喝奶粉的宝宝可能会更胖,但不一定更健康,而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

16. 给宝宝剃胎毛 / 眉毛,以后会变多?

头顶的光泽度,难道不是压力决定的吗?

每个人的头发、眉毛和睫毛长度浓度还有卷曲度,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这是命。

17. 纸尿裤会造成罗圈腿,温度影响生育能力?

国外孩子都穿纸尿裤,那可咋办

1 岁以内的婴儿都是罗圈腿,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变直。纸尿裤要是有这么大能耐,把腿都弄弯了,真是要说一声厉害厉害。

18. 白天睡觉拉窗帘?

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尤其不要在新生儿阶段这样做,白天拉窗帘不利于帮宝宝建立符合昼夜节律的睡眠。

19. 磨牙是因为肚子里有蛔虫?

古老的老谣言熟悉的味道。

儿童磨牙原因很多,7~10 岁是磨牙症发生率最高的年龄阶段,随后下降,绝大多数青春期后消失。宝宝磨牙切忌乱吃「打虫药」。

20. 说宝宝睡不好 / 枕秃 / 流汗多是缺钙?

这年头,宝宝有个啥都被说「缺钙」。

1 岁以内的宝宝每天的奶量达到 500 ml,就可以满足孩子对钙的需求,并不需要额外补,重要的是要持续补维生素 D。

21. 未满月婴儿不能外出?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宝宝也需要出去嗨一嗨。

哪儿那么多的迷信和禁忌,除非说你真的很累~

22. 孩子不能光脚丫,睡觉也要穿着袜子?

你试试舒服不?

紧口袜子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松口的不会。光脚丫主要是增加宝宝足部皮肤的感觉输入,对宝宝的感觉统合发育是有好处的,只要孩子不冷,真的不用穿。

23. 宝宝不爱吃菜,多吃水果也行?

水果吃多了也会胖。

水果不能代替蔬菜,蔬菜的品种比水果可多多了,提供的营养素也就更多了,而且水果糖分含量会更高一些哦。

24. 奶粉要吃到 3 岁?

奶粉商又笑了。

宝宝 1 岁以后就可以喝鲜牛奶、酸奶等,有些奶粉含糖量较高,影响吃饭,还容易坏牙

25. 湿疹是因为太湿?

咱不能这么书面

湿疹和痱子不一样,湿疹宝宝的护理最重要的不是保证皮肤干燥,而是一定要保湿。

26. 宝宝不吃盐没力气?

宝宝又不搬砖,吃那么多盐干嘛。

不建议 1 岁以下的宝宝吃盐,不仅会造成肾负担,也会让宝宝养成重口味的习惯。1 岁以上也要少吃,清淡饮食。如果是你忍不住想吃重口味就明说嘛

27. 给宝宝喝豆浆会性早熟?

你喝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胸变大吧。

正常喝豆浆和吃豆制品,并不会导致雌激素升高,更不用担心导致性早熟。

28. 宝宝不拉臭就是便秘?

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大便,催屎员先别急。

宝宝不拉臭不一定是便秘,很有可能是「攒肚」。一天 3 次和一周 3 次都是正常的,判断便秘的标准在于宝宝是否有排便困难,而不仅仅是时间。

29. 3 岁给宝宝做性教育太早?

可坏人是不会嫌孩子小的。

孩子 3 岁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意识,3 岁以后教孩子保护隐私,性教育时间越早越好。

30. 照顾宝宝是妈妈的责任?

抗揍的宝爸可以再说,当然后果是很严重的。

宝宝是爸爸妈妈的爱情结晶,是两个人的复制品,当然也需要两个人的共同照顾,任何人的缺失对孩子来说都是无法弥补的缺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新手妈妈的福音,育儿干货30条”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新手妈妈的福音,育儿干货30条”还看
妈妈注意!冬至吃汤圆:宝宝怎样
倡议:为叙利亚地区儿童寒冷而募
第九届欧亚·中国郑州国际幼儿教
乐动亚洲,2016亚洲乐园及景
亚洲(最大)游乐盛会-AAA展
猜你喜欢
全国学生营养日:您家孩子吃对了吗?
夏季带孩子去户外,一定准备好这三点
孩子分房睡一定要科学 孩子心理更健康
育儿分析丨懂幽默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美国新生儿数量创35年来新低 未来3天降半旗志哀逝者
自然光线对近视有天然预防作用
看看有哪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科学营养的早餐 让孩子更聪明更健康
孩子16岁前父母做完这四件事,将来的孩子就没有将来的希望了!
自闭症来自先天,世界需要给他们多一些宽容
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不当老师 可记入不良诚信记录
2020520是表白日 跟小编一起对亲爱的她/他表白吧
饭渣宝宝的救星 10大妙法解决我们的孩子吃饭坐不住
教育支出超过过半收入,焦虑袭扰中国家庭
宝宝人生第一次体检,都要注意什么
今日小满 节气里的宝宝营养饮食和节气小知识
五六岁孩子“行为能力倒退”是怎么回事
夏季喂养要知道:小宝宝的食物千万别放冰箱
重视过敏问题但不过度焦虑 家长要“慧”爱孩子
王小骞女儿以德报怨,善良可以这样遗传
应酬场合上不适合把孩子托付给这三种人
沙眼对儿童视力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母乳喂养宣传日 “母乳喂养,给宝宝更多保护”
新生婴儿护理 夏季选择什么样的衣服
孩子不爱看阅读? 针对不同的年龄选择绘本
拥有这些特质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出息
父母必看 有哪8大战术可以巧妙化解孩子任性
辣妈帮8周岁主题#我是多元辣妈# 引领妈妈走向卓越
幼小衔接具备哪些能力 教育专家给出4点总结
国家卫健委:复课后应筛查学生视力 拒做眼镜侠
爸妈,拜托,7岁前请和我在一起。
新生儿“举手”睡姿要纠正吗?投降式睡姿学问大
大热天,坐月子到底能不能开空调?
1岁宝宝的安全感建立期,父母要多陪伴多宠溺
家长6年时间总结:报兴趣班的8点建议
孩子长高不全靠遗传 简单3招让孩子长高个子
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 年底前必须完成
短视频+教育”成新方向 字节跳动的“教育王国”已现雏形
猪佩奇里的家常事,教给家长们最简单的育儿道理
两会2020 灵活就业女性退休新规定的提案
过度晒娃不安全 正确晒娃一定考虑这四点
全国婚检率上升至61.1% 平均疾病检出率约8.5%
全国婚检率上升至61.1% “建议夫妻合休产假”冲上热搜
3—4岁逻辑思维敏感期 家长如何培养
父母不可不知的10宗罪 扼杀聪明宝宝
上海学生肥胖率为15.2% 5个男生中有一个“胖墩儿”
宝宝上幼儿园 家长如何了解幼儿园的一天
中国人“坐月子”是大事 日本人不坐月子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取消生育三孩以上的处罚政策
积木最适合开发大脑 搭积木像科学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