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宝宝走路晚,可能是因为这3个养育误区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你家宝宝走路晚,可能是因为这3个养育误区

你家宝宝走路晚,可能是因为这3个养育误区

2020-08-13

大家都知道,9-12个月左右,很多宝宝会尝试迈出第一步。在这之后,只需通过不断的练习,宝宝就能慢慢掌握平衡的技巧,直至自己独立走路。但孩子学会走路有的早有的晚,

很多家长以为,这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我们大人干着急也没用。但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婴儿的动作发展是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

宝宝生活的环境,既有可能促进他的发展,让他早一些学会走路,也可能为他制造阻碍,延迟学步的时间。

下面3个养育误区,就会对孩子学走路造成不利的影响。

误区1:经常抱着宝宝,或把宝宝放在推车里

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或者怕地上脏,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在家里爬来爬去,更喜欢把他们抱在手上,或者放在婴儿推车里,到哪儿都推着走。

孩子是干净了,却也丧失了很多锻炼腿部肌肉和平衡感的宝贵机会。导致他们在大动作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比同龄的孩子滞后,迟迟学不会走路也就成了必然。

不仅如此,心理学家还发现,和主动移动身体相比(如爬行),孩子如果总是被动地移动身体(被人抱着走,或坐在婴儿车里),会严重影响他们对危险的判断。

对宝宝来说,爬行时看到的世界,和学走时看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必须依赖不断的练习,才能在掌握技巧的同时,学会怎么辨识危险。

所以不管是为了宝宝能够早日掌握走路的技能,避免发育滞后,还是为了让他学会区分安全和危险,我们都要放手让宝宝去爬行,去站立,去学走,让他们积累主动移动的经验。

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给宝宝使用可以移动的学步车。

研究证实,学步车不仅有很大的危险因素,而且会限制宝宝的动作发展,让他们更晚学会走路。

误区2:宝宝一摔倒,就急着把他扶起来

宝宝要学会走路,就不可避免地要摔跤。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宝宝摔跤时大人的反应,会对他学走路造成很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泰伦曾说,婴儿的发展取决于他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一个起作用的因素就是婴儿做事的动机。

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学说话特别晚,原因就是他有一个善解人意的照顾者。

不用等他开口说话,对方就能猜到他想要喝水还是吃饭,于是孩子就失去了学说话的动机。

学走路也是一样的。孩子摔倒时,如果我们马上惊慌地冲过去,把宝宝抱起来,不停地安慰。宝宝就会接收到我们发出的信号:

一方面觉得走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还是让大人抱着比较安全。

另一方面也会觉得,我是脆弱的,容易受伤的,我必须依赖大人的保护。

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我们就在无形中弱化了宝宝学走路的动机。表面看来是孩子性格胆小、黏人,不愿意自己走路,但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我们自己。

心理学家鲁道夫说过,可怜别人,是带着向别人施恩的态度,它不会增加对方的勇气。聪明的妈妈给孩子最好的爱,但拒绝孩子的过分要求,而给予他信心和勇气。

因此,孩子学走路时,我们一方面要提前做好保护措施。

比如在地板铺上地毯,把桌子、柜子的角都用软的海绵包起来,给孩子换上长裤,以减轻摔跤可能造成的伤害。

另一方面,当孩子摔倒时,我们一定要保持平静的态度,鼓励他拉着你的手,或者自己站起来。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他才能勇敢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挑战。

误区3:觉得宝宝胖一点才健康

很多老人都喜欢以胖瘦为标准,来评判孩子养的好不好。受自己小时候忍饥挨饿经历的影响,老人总觉得孩子养得胖一点身体才结实,才不容易生病。

殊不知增加的体重会成为孩子发展身体技能的一大负担。

一方面,肥胖的宝宝会更晚学会翻身、爬行,进而影响学走路的进程。

另一方面,宝宝学走的整个过程,包括站立、扶着东西走、独立行走,都需要力量和平衡感的支撑。

过高的体重会给宝宝学走增加很多难度,不仅很难平衡好身体,也很容易感到疲倦,不愿意动弹。

而且研究发现,肥胖不仅会影响宝宝学爬、学走的时间表,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业成绩、人际交往,以及成年后超重、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概率都有影响。

所以我们还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喂养孩子。不强迫他们吃东西,从添加辅食开始,就要重视饮食结构,不仅仅关心他们吃了多少,更要关心吃了什么。

如果这3点您都避开了,宝宝也没有生理方面的疾病,那我们就踏踏实实地静待花开,期待宝宝迈出走向独立的第一步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与“你家宝宝走路晚,可能是因为这3个养育误区”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你家宝宝走路晚,可能是因为这3个养育误区”还看
5岁男孩不慎跌入30米深洞救援
教育部:19个城市逐步推行小学
厦门最受欢迎母婴连锁机构评比揭
天水5少年成立"忠义社抱团打劫
美国"小朋友"Luki亮相第二
猜你喜欢
哭和笑一样重要
月子里的习惯——谈谈大徐的喂养经验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
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沟通不畅 家长应少说教多体谅
关注孩子的倾诉
孩子吃饭不乖怎么办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一)
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外因是主导
好奇心是智慧闪现的火花
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孩子害羞怎么办
反被孩子称“恶人” 含辛茹苦育孩子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小男孩的心理问题:阉割忧虑
宝宝耍赖你怎么办
受虐的孩子长大后也有虐待倾向
怎样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
家庭冷暴力引发孩子心理问题
家长“错爱”造成孩子自私
如何察觉孩子性萌动?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三)
应怎样对待“较真”的孩子?
孩子逆反,天性使然
男孩生殖发育6大误区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二)
女儿被欺骗后
侵犯式“性游戏” 探究式“性游戏
齐心协力让孩子拥有美丽心灵
孕产育儿 妈妈的心是否“在场”
7岁,教育需要多些弹性
专家认为性教育应始于5岁
小子,别和妈妈耍心眼
观察和评估幼儿
过度焦虑不利于考生复习
幼儿的“性游戏”一般有四种表现
父母应怎样正确对待儿童的恐惧心理
“巧妙”拒绝孩子不可取
教三岁的宝宝学会自我介绍
太小入园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幼儿缠人撒赖怎么办
当宝宝说“我害怕”……
爱好太多 学会取舍
儿童手淫,父母莫焦虑
儿童心理教育自制力训练家庭手则
三岁小儿问题多
幼儿贪玩好不好
课堂不爱发言的几种心态
儿子眼中父与子的区别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二)
小心“太好强”的孩子患上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