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

2020-08-07

当年轻人陆陆续续步入家长的行列,

每一次育儿的挑战都是一次考试,

周围人会在耳边告诉我们怎么养孩子,

但却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观念误导,

伤害了孩子而不自知。

假如父母也有高考,

这些育儿观念可谓是经典易错题,

父母们可要当心了

很多家长,一个个慌得不行,养育孩子根本就没有缓急节奏,甚至无视了一些人跟人相处时的基本原则,期待每一个跟孩子有关的事儿都能即刻生效、立刻搞定,甚至有些焦虑,把自己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教育孩子这件大事变成了如何让孩子学习好这一件事,其实在教育的这条路上,很多家长都需要被纠错。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我们国家喊了很多年,很多父母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不能落后其他孩子,所以劲全往孩子身上使。

识字、奥数以及各种兴趣班,不少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很多孩子的学习历程,几乎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有的孩子就是学不进去,家长甚至怀疑孩子的智商有问题。

其实,每个孩子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他自己的发展速度。一味的抢跑,不仅让孩子感到特别大的压力,还容易抹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知乎上有个问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最大的谎言?

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说: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

是啊,父母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眼界三观,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轨迹。

如果真的有起跑线一说,那起跑线应该是孩子背后站立着的各具形态的父母。

孩子只用管好学习。

曾经有位家长在后台留言,孩子成绩也一直在全校数一数二,生活不用他操一点心,唯一的任务就是把学习搞好,但是孩子一毕业,各种问题就来了,不仅自理能力差,跟领导、同事相处得也不融洽。

家长很纳闷:为什么一直引以为傲的孩子,现在过得并不好。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怪孩子,而是父母只顾着孩子考了多少分、在班上第几名,忽视了孩子规则意识、良好习惯、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其他方面的培养。

费尽心思为孩子准备饭菜,父母只关心孩子吃没吃饱,却没有教他有礼貌;

孩子在外面和人吵架了, 父母只知道包庇孩子,却没有告诉他交往的规则;

孩子见到长辈不理不睬,父母从来不当回事,甚至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

教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不是一个只会考高分的孩子,而是一个在充满挑战和变化的社会中,渐谙世事、自立自强的孩子。

成绩好的孩子,未必真的优秀。

教育孩子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

网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段子:

当孩子见到妈妈时总会说:

妈,我饿了!

妈,晚上吃什么呀?

妈,我的衣服呢?

妈,你把我书包哪了?

当孩子见到爸爸时只会说一句话:爸,我妈呢?

一位父亲不被孩子需要,一方面是爸爸不擅长表达,不知道如何在亲子关系中建立亲密感;另一方面则是父亲陪孩子的时间太少,孩子身边几乎没有爸爸的身影。

中国传统思想是男主外,女主内,养育孩子几乎成了妈妈的一个人的事,像亲子阅读、家长会基本上都是妈妈们带着孩子参加。

但实际上,再全能的妈妈,也替代不了爸爸。

对男孩来说,他们第一个认同的男性榜样就是父亲,对女孩来说,爸爸不仅影响着女儿的择偶观,还影响着女儿未来人际关系的建立。

带孩子运动 、适度冒险、讲规则、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等等,有爸爸的参与,效果会更好。

很多爸爸经常以养家糊口、没有时间来推卸照顾和教育孩子。

其实,父亲参与孩子的教育,并不会花爸爸们太多的时间,只要做一点点改变和抗争,比如下班抽一个小时陪孩子,对孩子来说,都是幸福的事。

只要有心,无论多忙,爸爸们都能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就会变好。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帖子:

亲戚家四年级的熊孩子从后背狠狠推了怀孕四个月的嫂子,当问大人问熊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满不在乎的说,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有流产。

有些熊孩子,真的已经不是一句还小,不懂事可以形容。

很多父母常说:树大自然直,意思无论孩子现在多皮,等到一定的年纪,他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事了,常常成为大人纵容孩子的借口。

长大了,孩子就真的变好了吗?

我遇到许多无助的父母,孩子大了,出现诸多的的行为问题,无论怎么说他都不听,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孩子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孩子学会明辨是非的机会,被父母轻描淡写地忽略了。

孩子小,调皮、爱玩、爱闹是天性,不能分清是非对错。但也正是因为小,可塑性极强,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孩子12岁前,父母对他们的自私、蛮横、无视规则、任性无限纵容,恶习只会愈演愈烈。

趁孩子还小,有些道理请早点跟他说清楚。

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主观意识太强,简单来说则是是非分明、三观过正永远在孩子面前永远表现出我比你懂、高人一等的模样,时不时说出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这类的话,其实中国父母最该不断学习,才能在高考中不出错。

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有所出息,却常常因为太过焦虑而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殊不知,成绩的一时好坏并不能代表什么,毕竟每个孩子都有逆袭的可能,但孩子的品质却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需要从小培养。

如若小时候没教好,长大后再想弥补,将是难上加难。所以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综合基础教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假如父母也有高考,这些“易错题”必须划重点”还看
幼儿园老师被曝虐童官方回应:老
重点督导治理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
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绳”系紧了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
严把中小学幼儿园食堂食品经营许
猜你喜欢
孕妈要警惕,这几种胎动是宝宝在求救!
被欧美称为“合法的白色毒品”,糖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危害?
二胎妹妹被妈妈教训后躲在哥哥怀里,网友:太有爱了
孩子胆小 或是因为妈妈性格焦虑
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父母最伤害宝宝自信的口头禅
秋天到了,怎么判断孩子冷不冷?
森碟幼儿园做主持很紧张 宝宝表现力该如何培养
立秋给孩子“贴秋膘”,建议多吃这4种食物
父母该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
备孕时检查下子宫有多重要!
1岁半到2岁半:拒绝的年龄
备孕的时候,什么样的工作不能做?
看电视对儿童影响有多大?电视容易制造“脑残”
人生第一个叛逆时期 1岁半到4岁半:长脾气了
孩子太“臭美”需要正确的引导
成为准妈妈是有信号的,你捕捉到了吗?
父性教育缺失,容易让孩子敏感多疑
这3种食物可能是导致宝宝瘦小不长个的“罪魁祸首”!
Papi酱官宣复出:孩子笑,娘发掉!
宝宝叛逆期 8个月的烦躁您感到陌生
宝宝叛逆期 2~5岁:独立宣言
为什么要让孩子多练习趴,好处多到你想象不到!
孩子进入叛逆期怎么办
学生自杀案例增加 三成孩子习惯憋着心事
5个妙招教你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鲜奶和包装奶,哪个更适合宝宝喝?
孩子发脾气 家长该如何应对
最好的教育是,当孩子悲伤、愤怒或害怕时有我们陪你度过
孩子幼时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对人际关系影响
培养男宝宝“男子汉”特质的重要性
什么是“黄金性格”?十招打造宝宝的“黄金性格”
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焦虑
宝宝叛逆期有何表现 家长如何应对
育儿的过程中,爸爸的角色有多重要?
如何提高宝宝的交往能力
三种老人不适合带娃,再不好意思也要学会拒绝
宝宝什么时候吃盐?吃多少?
注意观察宝宝性格变化 有助培养宝宝的良好心理
这几种食物青春期可以多吃,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
父母如何让与抑郁孩子交流
孩子哭了要不要抱?不同的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汪康夫冤案最新通报 10名女同学54年后否认被老师强奸
备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养狗!
怀孕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螃蟹?很多人想错了
宝贝大脑发育缓慢有这些现象,看看你家宝贝“中招”了没
7岁小孩的寒假里,妈妈让他做了376套卷子
孩子心中的恶从何而来
多做4种游戏 训练宝宝五感
家长该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