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知识给孩子 关键时刻能救命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这些知识给孩子 关键时刻能救命

这些知识给孩子 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0-08-07

一周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暑假信息:义务教育阶段(初三年级除外)7月11日起,高中一、二年级7月19日起,初三、高三年级学生在中考、高考结束后,开始放暑假。幼儿园参照义务教育学校放假时间执行;中职学校参照高中阶段学校放假时间执行。

让家长担心的,除了孩子的作业,还有假期的安全问题。少了束缚的孩子们,一个个放飞自我,不知不觉陷入危险境地。以下几种可能,大家都要重视,宝宝们的安全,需要教育部门、家庭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教育和监护防控。

1、江河池塘

6月2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20年第3号预警》:落细落实落地,严防溺水事故发生。除了不私自下水玩耍外,中国消防还发布儿童溺水正确救援方法,请你记牢,并教给孩子们。

错误救援》》

手拉手救人

这种救援方式非常危险,因为一旦有人脚下打滑、突然松手或失去平衡,就会导致数人一起落水,造成群死群伤。同时,落水者力大,施救人员稍有不留神就会被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直接下水施救

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施救。况且水库、河流等野外水域复杂,直接下水施救难度系数大,极易发生危险而导致一起溺水。

倒背控水

控水法难以排出肺内的水,盲目控水反而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增加误吸入肺部的风险,有害而无益。

正确方法》》

大声呼救

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119和12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寻找漂浮物或竹竿

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也可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如果没有漂浮物,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空瓶抛给溺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

一旦溺水者被救上来,第一件事是打开气道,清理口腔异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做标准的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按照30比2的方式,一般按压30次吹两口气,然后继续按压。一旦发现溺水者心脏恢复跳动,可以自主呼吸,就可以停止。

特别提示

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

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

即使采取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

切勿盲目救援

游泳,一定要学会

这不仅是体育运动

更是安全自救技能

2、景观喷泉

流光溢彩、清凉解暑,城市步行街随处可见的景观喷泉,颇招孩子喜爱。三五成群、玩水嬉戏的另一面,却有漏电的安全隐患。

安全警示》》

1. 裸露在外的电线一旦磨损老化,极易漏电;

2. 突然开启的喷泉力度很大,水柱极易造成冲击伤害;

3. 喷泉或水池的积水易滋生蚊虫;

4. 光滑的大理石、玻璃砖可能导致孩子滑倒摔伤。

3、自动旋转门

孩子天生喜欢活动的玩具,旋转木马、旋转飞机玩不够,进了商场发现自动旋转门,犹如发现了新大陆。

安全警示》》

1. 如果孩子太小,过商场旋转门时,建议家长抱着通行;

2. 家长要时刻叮嘱孩子,不要在旋转门里逗留玩耍;

3.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话放在旋转门也合适;

4. 固定门体上有红色按钮,出现意外情况请第一时间求救报警。

4、手扶电梯

小孩子脑洞大开,胆子更大,商场里的手扶电梯,在他们眼里,就是低配版的过山车。尤其是扶手,爬上去,梭下来,重心不稳,就会摔下来。 安全警示》》

1. 乘坐自动手扶扶梯时,家长要把孩子护在自己前面,站在黄色安全警示线内;

2. 电梯扶手槽、前沿板与踏板的缝隙处、梯阶与围裙板的缝隙、扶梯与建筑物的夹角都是危险区域,请让孩子远离;

3. 让孩子安静坐电梯,禁止追逐、嬉戏、打闹、攀爬;

4. 确保孩子的衣物不会被卷入扶梯,尤其鞋带是否系好。

5、升降电梯

孩子们玩闹起来,很难分清场合。电梯门自动开关、电梯内升降带来的体验,容易给孩子一种错误的印象:此处好玩。

安全警示》》

1. 等候电梯时千万不要扒门,也不要靠在门上,防止跌进电梯;

2. 电梯不是蹦床,打打闹闹、又蹦又跳容易触发电梯死机

3. 电梯开门时不要依靠门边,更不要伸手去冒险。

6、停车场

停车场看起来地方很大,但车辆来往频繁,存在视线盲区,并不适合让孩子满场跑。 安全警示》》

1. 家长带着孩子去停车场时,请或抱或牵,别让孩子脱离自己视线;

2. 不要让孩子蹲在地上玩耍,驾驶员视线盲区大;

3. 提醒孩子不要在车道周围奔跑、打闹。

7、密闭车内

一些家长驾车带着孩子出去办事,习惯把孩子留在车内,甚至反锁好车门以防走失,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夏天气温高,留在车内的孩子极易发生脱水、中暑、休克。

安全警示》》

1. 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密闭的车内,不论开没开空调;

2. 外出一定要让孩子携带电话手表或手机,讲清楚应急电话,方便紧急呼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与“这些知识给孩子 关键时刻能救命”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这些知识给孩子 关键时刻能救命”还看
中小学复课后如何衔接?教育部:
杭州一女童被竹签刺入看护孩子选
演艺明星为何成我们学生道德榜样
来看看国人杞人忧天的“早恋恐慌
看父母如何巧应对BB五大“性尴
猜你喜欢
孩子压抑时的7种表现
0-3岁宝宝语言能力发育特点
孩子不爱说话怎么办?
父母要鼓励孩子从小树立坚定的志向
从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让宝宝爱上蔬菜
孩子的同情心哪去了?
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性格健康发展?
男孩女孩的性别优势有何不同
孩子内向怎么办?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专心吃饭?
宝宝为什么不喜欢安静的坐着?
幼儿习惯和教育模式的养成
四句“牢骚话”千万说不得
孩子的情商教育,父母的四大误区
如何让孩子遵守礼仪规矩
宝宝认生怎么办?
走进孩子的世界 您可以从新认识孩子
儿童性教育越早越好
悉心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父母更轻松
心理学规律父母必知
宝宝爱啃指甲有可能是缺少关心
孩子行走的目的是什么?
要让孩子学会宣泄
如何教会宝宝原谅他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要怎样防止宝宝脾气失控?
孩子要掌握自我激励法
解读任性宝宝的心理需求
孩子爱打人的原因?
父母要学会让孩子自己选择
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称赞他人的好习惯
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
破解宝宝心情密码
孩子任性怎么办
儿童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让孩子远离烦恼
宝宝常见心理疾病
什么是儿童的性别意识?
孩子说“不公平”父母该怎么办?
轻松应对孩子的不情愿
什么是儿童心理健康的标注?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反抗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你真正了解孩子撒谎的原因吗?
什么是儿童神经性厌食症?
孩子的错误谁来买单?
如何发现孩子的心理障碍?
两、三岁孩子的数学智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