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性格的妈妈对孩子成长不利,需要及时纠正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这4种性格的妈妈对孩子成长不利,需要及时纠正

这4种性格的妈妈对孩子成长不利,需要及时纠正

2020-08-07

在大多数家庭里,爸爸主外,忙于事业的拼搏,挣钱养家,妈妈主内,做饭打扫卫生管孩子,相比爸爸,妈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要长很多。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显然,妈妈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下面查字典网小编列举4种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妈妈,中枪的妈妈要及时改正啦!

01

冷漠严酷型妈妈

容易养成孤独型孩子

● 妈妈的表现

有些妈妈在情感上稍显冷漠。她也许本来就没想要孩子,或许潜意识中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这种妈妈很少抱孩子,对孩子非常严厉,有些冷酷型单亲妈妈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处于孤独的抑郁状态,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冷漠相待。

● 孩子心态

孤独儿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他们有的在事业上很成功,物质需求淡薄,独立并富于忍耐。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满曲折。常见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动物、冷酷无情的人,多半是孤独型人格。

孩子是非常需要爱和抚摸的,在国外,抚摸和拥抱甚至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重要手段,家长刻意孤立孩子,不与他进行身体接触安抚,于他于己,都说不过去。

02

控制型妈妈:

容易养成回避型孩子

● 妈妈的表现

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或者出于难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的怕遭到遗弃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过度依恋,有些妈妈内心渴望完全掌控孩子的行为,而难以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 孩子的心态

这样的情况特别容易产生距离儿童。他们不害怕亲近,但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扭到一边,不让妈妈亲。因为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会使自己无法从妈妈的控制中逃脱。

成长的烦恼

距离儿童成人后,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他们下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

长时间忙于工作,偏爱经常出差的工作,或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看电视。

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配偶企图保持一种亲密状态,或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要求得太多了。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相依为命只是暂时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小爱人,只会使自己和孩子都感到一种无形的束缚。

03

忽略型妈妈:

容易养成追求型孩子

● 妈妈的表现

有些妈妈因为忙,或许是性格使然,表现出缺乏耐心的一面,她们总想快点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所以,鼓励甚至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探索和独立。

● 孩子心态

幼儿独立尝试对世界的探索时,如果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对独立的恐惧。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做出好孩子的样子,或找出各种借口来赢得妈妈的注意力。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离开妈妈,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认是否有人随时都在关心自己。

▣ 成长的烦恼

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通常表现出追求型人格。他们害怕被抛弃,为了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成为贤妻良母或模范丈夫。

但这种关系却可能会使对方感到窒息,而自己也常常吃力不讨好,暗自伤心,感叹活得太累。

除了教,孩子仍是需要养的。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信,需要妈妈足够的耐心,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点上似乎没有捷径可走。

04

矛盾多变型妈妈:

容易养成依恋型孩子

● 妈妈的表现

有些妈妈因为经济上的压力,承担着繁忙的工作,对孩子依恋的需要,有时能满足,有时则迫于无奈忍痛割爱加之重压下的妈妈,自己情绪也难以稳定,有时不免冷淡烦躁,有时对孩子又呵护有加。

● 孩子的心态

这样的环境很难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潜意识里,他会认为,只有不断哭闹,才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爱和关注,并经常感到愉快、满足和愤怒、伤心交替出现,不由地对妈妈形成爱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 成长的烦恼

这些孩子成人后,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依恋倾向就会明显表现出来: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往往要求对方时时刻刻关注自己,难以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习惯性地使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迫使异性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强烈的不安全感使他们心生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都无法真正地信任对方。

日常生活里,妈妈要努力避免这种自相矛盾的不稳定的情感和情绪表达,在言语和行为上多给予孩子肯定,让孩子知道,不管妈妈怎么忙,他都始终如一地拥有妈妈的爱。

如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爸爸只能全是家教,而妈妈则是孩子的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这也是大多数孩子和妈妈亲,对爸爸生疏的缘故。

查字典网小编希望妈妈们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也希望爸爸们能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毕竟孩子长大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同时也是淡化妈妈影响,强化爸爸在孩子心中影响力的大举措。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这4种性格的妈妈对孩子成长不利,需要及时纠正”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这4种性格的妈妈对孩子成长不利,需要及时纠正”还看
为评省二级浙江慈溪一幼儿园学期
幼儿园为评省二级突击装修教室甲
四个小妙招让孩子变得优雅的
幼儿教育不宜小学化(纵横)
教育部:坚决取缔非法校车接送学
猜你喜欢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二)
女儿被欺骗后
侵犯式“性游戏” 探究式“性游戏
孩子逆反,天性使然
教三岁的宝宝学会自我介绍
应怎样对待“较真”的孩子?
怎样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
好奇心是智慧闪现的火花
宝宝耍赖你怎么办
幼儿缠人撒赖怎么办
齐心协力让孩子拥有美丽心灵
儿童心理教育自制力训练家庭手则
“巧妙”拒绝孩子不可取
受虐的孩子长大后也有虐待倾向
月子里的习惯——谈谈大徐的喂养经验
如何察觉孩子性萌动?
幼儿贪玩好不好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
家庭冷暴力引发孩子心理问题
儿童孤独症护理
小子,别和妈妈耍心眼
过度焦虑不利于考生复习
爱好太多 学会取舍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一)
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沟通不畅 家长应少说教多体谅
幼儿的“性游戏”一般有四种表现
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外因是主导
三岁小儿问题多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三)
男孩生殖发育6大误区
哭和笑一样重要
反被孩子称“恶人” 含辛茹苦育孩子
观察和评估幼儿
儿童手淫,父母莫焦虑
关注孩子的倾诉
太小入园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小心“太好强”的孩子患上抑郁症
孩子害羞怎么办
7岁,教育需要多些弹性
父母应怎样正确对待儿童的恐惧心理
专家认为性教育应始于5岁
孩子吃饭不乖怎么办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二)
小男孩的心理问题:阉割忧虑
课堂不爱发言的几种心态
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孕产育儿 妈妈的心是否“在场”
家长“错爱”造成孩子自私
儿子眼中父与子的区别
孩子不听话 须知有6大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