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家长总是忍不住“吼叫”,3招轻松化解情绪失控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孩子犯错,家长总是忍不住“吼叫”,3招轻松化解情绪失控

孩子犯错,家长总是忍不住“吼叫”,3招轻松化解情绪失控

2020-08-07

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未出生的时候都幻想过一家三口周末一起旅游,饭后一起散步的温馨画面,而当孩子出生后,调皮捣蛋变成了熊孩子,大多数人都很难保持一个好脾气,忍不住对孩子吼叫,然而效果也并不好,而当情绪平复,后悔莫及。

那么,为什么孩子犯错,家长总是忍不住吼叫

踢猫效应的影响

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很好的处理,那这种坏情绪就会拧成一根链条向下传递,最后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便成了最终的牺牲品。

很显然在家庭中,猫代表的是孩子,家长自然就成了踢猫人。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除了承担父母的角色以外,还要承担子女、领导或下属、朋友等多种角色。

同时在多种角色中转换会因为忙碌而感到疲倦。尤其是遇到财务困难、睡眠不足或者疾病时,更容易因为各种压力而缺乏耐心。

其实,事后回想一下,我们对孩子表现出的不耐烦、生气甚至大怒的情绪,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孩子做了多大的错事,非得让我们大动干戈一番。

而是工作、家庭和生活给你带来了一些烦恼,孩子可能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却要为家长全部的坏情绪买单。

原生家庭的传承

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认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原生家庭创伤还可能代际传承,父母问题的受害者有可能变成自己孩子的加害者。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只是父母成长过程的翻版,毕竟是新手父母,没有什么教育经验,只能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学习如何做父母。

父母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经常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那么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潜意识里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当自己做了父母又用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孩子。

漠视儿童生长规律

蒙特梭利曾经说过:我们看到的最错误的想法便是以为身体活动就只是身体活动而已,以为它不具有更高层次的功能。

其实,心智的发展必然和身体动作相配合,而且是相互依赖存在的。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是因为总觉得孩子做事情太慢。

但实际上孩子在活动时,会配合他的心智发展,来达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链接,从而锻炼出身心合一的生活技能,这个过程自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比如让孩子去洗手,在你看来1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孩子5分钟还没回来,这时候你就要着急了。

但其实这些事情反而是他们学习的过程,比如打开水龙头,他发现里面有水流出来,可能会想这水从哪儿来呀?为什么水有时候凉、有时候热呀?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不断练习才能身心合一,手脑并用。

这种好奇心带来的体验,正是孩子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途径。当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探索时,在我们看来反而会觉得他是有意磨蹭,由此引发了过度指责等负面情绪。

如果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不了解孩子不配合的原因,这直接导致了父母情绪的失控,冲着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

家长学会这几招轻松化解情绪失控

记录自己的吼叫,反思自己的行为

记录是警醒自己的一个好办法。家长们在不受控制吼叫或者动手打了孩子之后,可以静下心来记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回想一下自己在吼叫时的言语、音调、姿态,记录下吼叫之后,自己和孩子内心的感受等。

最重要的是,记录完之后,家长们要对整件事情有一个总结和反思,想想下一次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什么更为妥当的方式处理,而不是只会吼叫。

运用同理心

无论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为人处世的方面,运用同理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别人着想。要站在孩子他们那个角度去认知。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拿着扫帚在扫爸爸的床单,家长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呵斥孩子,而是轻声细语的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说,看到爸爸的床单脏了,想帮爸爸扫干净。

家长才明白,原来孩子觉得爸爸太久没有回家,帮爸爸扫干净床单,也是一种想念爸爸的行为。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是大声呵斥孩子的做法,不仅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也会打击到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所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考虑问题,学会倾听和接纳孩子。

学会向孩子道歉

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让孩子道歉,但家长也会有做错事情的时候,却很少会给孩子道歉,觉得自己道歉会影响作为家长的威望。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孩子看来都是一样的,孩子做错了会道歉,家长如果吼了孩子,也要学会给孩子真诚的道歉,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 家长和孩子应该互相监督,帮助对方改正错误。

因此,处理孩子问题的第一步都是把自己的情绪整理好。

查字典网小编一直认为,好好说话是一个家庭变得温馨的先决条件,而学会跟孩子好好说话,是送给他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与“孩子犯错,家长总是忍不住“吼叫”,3招轻松化解情绪失控”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孩子犯错,家长总是忍不住“吼叫”,3招轻松化解情绪失控”还看
装监控的“透明幼儿园”是好还是
临高年检不合格幼儿园仍招生有的
父母别让书包成为压弯孩子脊柱的
安徽婴童展茁壮成长初具规模
收买妇女儿童人员10月底前自首
猜你喜欢
幼儿园儿童心理教育的两种方案
游戏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活动
记住 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觉
家有小小偏执狂 耐心应对是王道
不要阻挡孩子的独立之路
别让女孩把优雅气质当撒娇
成熟的父母敢于让孩子自己掌舵
对于孩子自满情绪的预防和纠正
别让优越的家庭条件害了孩子
培养孩子亲近自然亲近土地
检视孩子内向的原因
这样能够教出乐观的孩子
孩子离家出走家长如何应对
与孩子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男孩太淘气 爸妈怎么教
幼儿园教育的课程方案面面观
戴着滤光镜教养孩子?
如何让孩子面对公平的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内向宝宝不同对待
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很重要
这样教育孩子不要轻言放弃
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两个途径
园内受伤,幼儿园是否承担责任
幼儿园进步主义教育和行为主义教学法
不要压抑孩子的愤怒情绪
让父母头疼的四类孩子
让宝宝秘密产生的原因
不要打着保护旗号偷窥男孩隐私
对待孩子也要注意诚信
这样教育能使孩子更乐观
儿童教育的心理学小常识
要教孩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
了解孩子的天性 根据性格进行教育
如何调整孩子输不起的个性
爸妈常吵架有害孩子的健康?
科学检验宝宝是不是内向性格
正确应对孩子的完美敏感期
不要夺去孩子的挑战精神
在运动中教育孩子没有什么做不到
对待宝宝的错误方法:用负面言辞批判孩子
幼儿心理教育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了解孩子的差异性 更好地回答孩子的问题
这样培养孩子无限的可能性
让孩子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锻炼孩子锲而不舍的品质
如何对儿童气质进行分类
让孩子在一切行动面前拿出自信
如何提升孩子的上进心
内向的小孩需要你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