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

2013-10-09

你幸福吗?也许在很多的心里有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金钱,名利,有人会说平安健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央视采访时,主持人董倩问他,“你幸福吗?”大多数人会认为获奖后的莫言是幸福的,但是莫言却回答“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幸福?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图为2003年11月15日,著名作家莫言到西安,为其作品《四十一炮》《丰乳肥臀》《良心作证》等作品举行签名售书活动。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1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

中新网10月15日电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否幸福。现在的“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文学的相对边缘、落寞,也没什么不好。

著名作家莫言日前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几天来,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日前接受央视采访,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的种种苦难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

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

“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连日来接受媒体轮番“轰炸”的莫言谈话中显得有些疲惫,笑称最希望“结束采访”。

关于获奖:惊喜而惶恐 “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

得知获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莫言直言“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作为获奖者,莫言本人如何看待这个颁奖词?他表示,这应该表述出了自己小说的某些特征。

不过他也说,颁奖词翻译成“魔幻现实主义”好像也不太准确。用虚幻和民间故事、社会问题和历史相结合,这种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

莫言获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这其中,图书的热销首当其冲,有媒体用“卖疯了”来形容读者的热情。

莫言本人则认为,“莫言热”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得奖的效应很快就会过去。他甚至不相信报道中的“抢购”和“断货”,觉得有些夸张。

书卖得多,作者自然高兴,但莫言同时也惶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者被“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吸引,期望值很高,如果看后失望,就会让自己有点惶恐。

莫言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每一个人都不得罪。结果越是这样,得罪人越多。作家写小说的时候也希望每个读者都喜欢,结果还是很多读者不喜欢。

关于童年记忆:饥饿印象最深帮人推磨换看书

作为经历过困难时期的“50后”,饥饿,是莫言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他也将这种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印记,写到了自己的多部作品之中。

莫言回忆说,自己刚懂事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记忆中最深的就是饿,没有饭吃。那时候不但没有粮食,连野菜都吃光了。自己最早的记忆就是跟姐姐抢东西吃。当时大人吃野菜团子,有一种全是刺的很扎嘴,他咽不下去。奶奶就“赏赐”给莫言和姐姐每人一小片红薯干。那时才五、六岁的莫言,老觉得分给姐姐的那一片大。抢到手后觉得自己手里的小,于是又抢回来。如是抢了两次,莫言的姐姐就哭了。

在吃饭都困难的岁月,肉,更是想象中的美味。莫言长到十五、六岁时,才有生以来第一次“放开肚皮吃肉”。当时大队里杀猪,因为是“米粒猪”(米猪肉,即是患囊虫病的死猪肉,对人体危害很大。编辑注),所以很便宜,好多人抢购。莫言的父亲买了十几斤这样的肉,才让孩子们有了一次罕见的吃肉经历。

年少时失去读中学机会的莫言,当时正式的学历就是小学五年级。因为年纪比同学小,莫言第一年上学时非常痛苦和恐惧,一下课就往家跑。这种情况在第二年时有所好转,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老师也开始表扬他。

小学三年级开始,莫言开始显露出写作上的才华。他还记得,自己第一篇引起老师注意的,是一篇写“五一”体育运动会的作文。有的同学写流水账,莫言只重点写了篮球比赛,其他的没写。老师评价他的作文写得好,当成范文在班上读。

那件事一下子激起莫言写作文的热情。后来他的作文每次都会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有时候甚至被拿到临近的农业中学去,让中学生学习。

尽管热爱阅读,莫言小时候能接触书的机会并不容易。他曾经在与台湾作家交流时说:你用眼睛看书的时候,我在用耳朵“阅读”。

“阅读”什么?听老人讲各种故事,鬼怪妖狐、历史传奇、土匪好汉,哪个地方曾经有过战斗,哪个地方曾经出现过奇怪的人物,哪个地方发生过灾难等等。这些后来都变成莫言小说的素材,他把听到的基本都写到了小说里。

莫言将那些年留下来的经验称之为“害怕”,因此恐惧感在他早期的小说里表现得很充分。

他认为,如果不是后来搞文学,自己年少时十几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就没什么用处。但放在文学创作中,就非常宝贵。“我想这也是构成我的小说和其他人小说风格不一样的重要原因。如果我读着经典名著长大,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作家了。”莫言说。

为了读书,莫言付出了不少代价。他发现一个同学家里有套绘图本的《封神演义》,就去帮人家推磨。那时候农村吃饭自家要有个小石磨,用来粉碎粮食。那是最令孩子们反感的劳动,但是一天不推磨就没饭吃。所以,放学以后,父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孩子就在家里推磨。

莫言说,那个小孩也很霸道,会对自己说“你推10圈看一页,再推10圈看一页。”

还有一次,莫言借了别人的《青春之歌》,对方要求第二天就归还。他于是抱着书就钻进草垛看,不顾家里养着的羊,宁愿晚上挨揍,也要把书看完。

莫言对母亲当年的开明非常感激。他回忆说,只要是自己在学习方面要钱,母亲都会支持。有次他想买一套《中国通史简编》,价格是四块五。那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母亲问他买了之后能不能保证念,莫言自然回答说会念。颇为犯愁的母亲,还是从手巾包里拿出了五块钱给他。莫言后来也确实认真读了那套书。

克服种种困难的莫言,很快就把周围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了一遍。这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关于创作经验:查《辞海》写海岛小说“真能忽悠”

莫言曾经有过当兵的经历,而且还被提干过。他回忆说,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比得了诺贝尔奖还激动”。因为他觉得自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军官就意味着不用回农村,命运彻底改变了。

不过莫言最终还是选择了文学道路。从198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至今,莫言出版了众多篇幅不等的小说、散文集,以及影视文学剧本和话剧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并先后斩获了海内外诸多奖项。

谈到自己的早期作品,莫言说那时候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今回过头来一读,发现都是模仿之作。当然模仿得比较高明,不是一字一句抄的,而是模仿人家作品的氛围、语言、感受,那种节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后的范本在哪里。

莫言当时为了找素材可谓挖空心思。他本来在山里面服役,但是要写海岛的小说,没有生活怎么办?只好查《辞海》,把《辞海》有关大海、海浪、台风、海底植物、鱼的名字,查了很多,写了一篇《岛上的风》。莫言笑称,现在看那时“真能忽悠,写的像真事儿一样的。”

提到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广为人知的《红高粱家族》,莫言称现在已经写不出,“写出来的肯定是另外一部作品”。因为那种胆大妄为、天马行空,已经无法做到。

他认为,作家的创作风格是和他整个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当年写《红高粱》,没什么理论,就感觉应该那样写,结果还挺好。后来读书读多了,理论学多了,反而觉得要雕琢,搞出来一看就很匠气。

多年的创作过程中,莫言坦言也有不少煎熬的时刻。碰到写不下去的时候,自己会抽烟、来回散步、转圈、抓耳挠腮,或者看看电视、杂书。

他回忆说1990年有一段时间,自己曾经在40天里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后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本来是2005年想写的。但写了大概5万字之后,就写不下去了。感觉突然无法继续,人物到底该怎么发展不明确了,结构问题也没有想好。于是只能把它放下来,写另外一部《生死疲劳》。写《生死疲劳》的时候突然感觉非常顺,只用43天就写完了40多万字的初稿。之后过了两年,才重新把《蛙》拿出来写,那会儿一下子就感觉明白了,写起来势如破竹。

关于文学生态:文学相对落寞很正常

最近一些年,纯文学的境地不复往日,不少人怀念起上个世纪80年代民众对文学的热情。

对此,莫言表示,现在文学相对边缘、落寞,比较正常,没什么坏处。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写作,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读小说。还有电影、音乐、美术,同样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你不可能再幻想80年代初期那样,搞一个诗歌朗诵会在首都体育馆万人还满座,一部短篇小说出来千人传颂,天天像过节一样。那是不正常的。”他说。

当被问到此次获奖的影响,莫言连说:“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就过去了”。

他认为自己此次获奖,不会对文学有长期的影响,“很快就过去。大家该怎么写还是会怎么写”。民众对文学的热情也会很快过去,一切还是会按照生活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对于“近期作品较少”的原因,莫言解释说,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另一方面写得多了就容易重复,而自己不愿意重复。

在莫言看来,作家是写人的,也是写人心的,只能通过写作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文学作品发挥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这种作用是非常微弱的。

但毫无疑问,读读严肃文学,读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社会、对人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内心,使自己树立人生的价值标准,明白到底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与“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还看
天津一家幼儿园发生一起疑似“针
黑龙江教育厅:无证幼儿园整改不
天津“针扎儿童”事件:幼儿园保
舅妈溜进幼儿园虐打外甥打到对方
天津幼儿园保育员疑殴打针扎4岁
猜你喜欢
福建宁德受火灾殃及幼儿园未通过消防验收
留守儿童问题 谁才是第一责任人
南安11岁癫痫智障男孩被关笼里 缺5万手术费
校车超载12人 车内幼儿朝交警打手势“喊耶”(图)
儿童口腔:1/3儿童乳牙有龋齿
福建蕉城官方回应幼儿园审批程序及消防问题
青岛:幼儿园拒交物业费 遭物业推四辆垃圾车堵门
大火致幼儿园大量儿童被困 市民登梯破窗救孩子
福建宁德一幼儿园着火:被困幼儿已被全部救出
官方回应幼儿园起火往下扔孩子:有人拉布接着
广西柳州一幼儿园多人感染手足口病 仍未停课
高血压竟盯上儿童,最小患者仅1岁
广西女孩上前扶摔倒老人被诬
杭州高校新生军训练习“匕首操”
茂名化州三名儿童下河游泳溺水死亡
母亲和5岁儿子钓鱼 疑为救落水儿子双双溺亡
女童入幼儿园4天身上现疑似针眼 称系老师所为
惊!过半进口儿童安全座椅不合格
福建省宁德市大楼失火致幼儿园儿童受困
​3岁女童午休时从床上滚下致残 幼儿园被判赔5万
深圳六成以上儿童不会正确刷牙
为什么儿童需要接种疫苗?
浙江佳友民情工作站为长兴特殊儿童送秋装
父母逛超市商场到底该不该迁就孩子给他买东西
孩子的学习很重要 会学习才是根本
惠州特殊儿童“游”童话仙境
改革收养制度,化解被拐儿童收养难题
“小黄鸡守护计划”欲为丢失儿童找妈妈
广州国际幼教用品及装备展提高教学技术装备
福建一幼儿园着火
福建宁德一商厦起火波及幼儿园 路人手抓红毯救儿童
宁德一幼儿园被传“火灾扔孩子” 实有多人在楼下接住
河南高校大一新生头顶矿泉水瓶军训
咸丰县为留守儿童营建“温暖之家” 照亮成长道路
儿童用品“看不见的安全”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
河南周口2名儿童打过期疫苗死亡
江西上饶踹小孩女司机已道歉 双方达成和解
幼儿被打过期疫苗,卫生部门难辞其咎
近百幼儿入院观察治疗
官方解救被拐儿童网站上线 284名获救儿童踏上寻亲之旅
幼儿从自行车后座掉下遭后车辗压一幕(组图)
湖南大一新生军训内务不合格被罚裹棉被晒太阳
3个月大女婴被用开水洗澡严重烫伤
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平台将开启
长沙一幼儿园每天布置小学作业 教育局勒令整改
宁德幼儿园楼下失火导致104人入院 事发地为烂尾楼
湖南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红色公益旅游
海南5名被解救儿童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
艾力克斯北京主持活动 与辣妈小S互动效果佳
重庆市公安帮助16位被拐儿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