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

2013-10-09

你幸福吗?也许在很多的心里有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金钱,名利,有人会说平安健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接受央视采访时,主持人董倩问他,“你幸福吗?”大多数人会认为获奖后的莫言是幸福的,但是莫言却回答“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幸福?

当地时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图为2003年11月15日,著名作家莫言到西安,为其作品《四十一炮》《丰乳肥臀》《良心作证》等作品举行签名售书活动。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1

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

中新网10月15日电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自己“不知道”是否幸福。现在的“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文学的相对边缘、落寞,也没什么不好。

著名作家莫言日前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迅速占据各大媒体的头版。几天来,有关他的点点滴滴被媒体层层深挖,他的亲朋好友也成为受访对象。莫言本人日前接受央视采访,透露了自己获奖后的心情,同时也回忆了童年的种种苦难和几十年的创作经历。

在被董倩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

“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幸福吗?”

连日来接受媒体轮番“轰炸”的莫言谈话中显得有些疲惫,笑称最希望“结束采访”。

关于获奖:惊喜而惶恐 “莫言热”很快就会过去

得知获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莫言直言“惊喜而惶恐”。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层光环之后,会不会有更多人盯着自己找毛病,为难自己。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作为获奖者,莫言本人如何看待这个颁奖词?他表示,这应该表述出了自己小说的某些特征。

不过他也说,颁奖词翻译成“魔幻现实主义”好像也不太准确。用虚幻和民间故事、社会问题和历史相结合,这种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

莫言获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迅速掀起一股“莫言热”。这其中,图书的热销首当其冲,有媒体用“卖疯了”来形容读者的热情。

莫言本人则认为,“莫言热”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得奖的效应很快就会过去。他甚至不相信报道中的“抢购”和“断货”,觉得有些夸张。

书卖得多,作者自然高兴,但莫言同时也惶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者被“诺贝尔奖获得者”所吸引,期望值很高,如果看后失望,就会让自己有点惶恐。

莫言说,人们在生活中经常想让所有人都满意,每一个人都不得罪。结果越是这样,得罪人越多。作家写小说的时候也希望每个读者都喜欢,结果还是很多读者不喜欢。

关于童年记忆:饥饿印象最深帮人推磨换看书

作为经历过困难时期的“50后”,饥饿,是莫言刻骨铭心的童年记忆。他也将这种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印记,写到了自己的多部作品之中。

莫言回忆说,自己刚懂事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记忆中最深的就是饿,没有饭吃。那时候不但没有粮食,连野菜都吃光了。自己最早的记忆就是跟姐姐抢东西吃。当时大人吃野菜团子,有一种全是刺的很扎嘴,他咽不下去。奶奶就“赏赐”给莫言和姐姐每人一小片红薯干。那时才五、六岁的莫言,老觉得分给姐姐的那一片大。抢到手后觉得自己手里的小,于是又抢回来。如是抢了两次,莫言的姐姐就哭了。

在吃饭都困难的岁月,肉,更是想象中的美味。莫言长到十五、六岁时,才有生以来第一次“放开肚皮吃肉”。当时大队里杀猪,因为是“米粒猪”(米猪肉,即是患囊虫病的死猪肉,对人体危害很大。编辑注),所以很便宜,好多人抢购。莫言的父亲买了十几斤这样的肉,才让孩子们有了一次罕见的吃肉经历。

年少时失去读中学机会的莫言,当时正式的学历就是小学五年级。因为年纪比同学小,莫言第一年上学时非常痛苦和恐惧,一下课就往家跑。这种情况在第二年时有所好转,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慢慢好起来,老师也开始表扬他。

小学三年级开始,莫言开始显露出写作上的才华。他还记得,自己第一篇引起老师注意的,是一篇写“五一”体育运动会的作文。有的同学写流水账,莫言只重点写了篮球比赛,其他的没写。老师评价他的作文写得好,当成范文在班上读。

那件事一下子激起莫言写作文的热情。后来他的作文每次都会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有时候甚至被拿到临近的农业中学去,让中学生学习。

尽管热爱阅读,莫言小时候能接触书的机会并不容易。他曾经在与台湾作家交流时说:你用眼睛看书的时候,我在用耳朵“阅读”。

“阅读”什么?听老人讲各种故事,鬼怪妖狐、历史传奇、土匪好汉,哪个地方曾经有过战斗,哪个地方曾经出现过奇怪的人物,哪个地方发生过灾难等等。这些后来都变成莫言小说的素材,他把听到的基本都写到了小说里。

莫言将那些年留下来的经验称之为“害怕”,因此恐惧感在他早期的小说里表现得很充分。

他认为,如果不是后来搞文学,自己年少时十几年的农村生活经验,就没什么用处。但放在文学创作中,就非常宝贵。“我想这也是构成我的小说和其他人小说风格不一样的重要原因。如果我读着经典名著长大,可能就是另外一个作家了。”莫言说。

为了读书,莫言付出了不少代价。他发现一个同学家里有套绘图本的《封神演义》,就去帮人家推磨。那时候农村吃饭自家要有个小石磨,用来粉碎粮食。那是最令孩子们反感的劳动,但是一天不推磨就没饭吃。所以,放学以后,父母亲在生产队劳动,孩子就在家里推磨。

莫言说,那个小孩也很霸道,会对自己说“你推10圈看一页,再推10圈看一页。”

还有一次,莫言借了别人的《青春之歌》,对方要求第二天就归还。他于是抱着书就钻进草垛看,不顾家里养着的羊,宁愿晚上挨揍,也要把书看完。

莫言对母亲当年的开明非常感激。他回忆说,只要是自己在学习方面要钱,母亲都会支持。有次他想买一套《中国通史简编》,价格是四块五。那在当时是很大一笔钱。母亲问他买了之后能不能保证念,莫言自然回答说会念。颇为犯愁的母亲,还是从手巾包里拿出了五块钱给他。莫言后来也确实认真读了那套书。

克服种种困难的莫言,很快就把周围十几个村庄的书都看了一遍。这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关于创作经验:查《辞海》写海岛小说“真能忽悠”

莫言曾经有过当兵的经历,而且还被提干过。他回忆说,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比得了诺贝尔奖还激动”。因为他觉得自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变成军官就意味着不用回农村,命运彻底改变了。

不过莫言最终还是选择了文学道路。从198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至今,莫言出版了众多篇幅不等的小说、散文集,以及影视文学剧本和话剧等。他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并先后斩获了海内外诸多奖项。

谈到自己的早期作品,莫言说那时候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今回过头来一读,发现都是模仿之作。当然模仿得比较高明,不是一字一句抄的,而是模仿人家作品的氛围、语言、感受,那种节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背后的范本在哪里。

莫言当时为了找素材可谓挖空心思。他本来在山里面服役,但是要写海岛的小说,没有生活怎么办?只好查《辞海》,把《辞海》有关大海、海浪、台风、海底植物、鱼的名字,查了很多,写了一篇《岛上的风》。莫言笑称,现在看那时“真能忽悠,写的像真事儿一样的。”

提到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广为人知的《红高粱家族》,莫言称现在已经写不出,“写出来的肯定是另外一部作品”。因为那种胆大妄为、天马行空,已经无法做到。

他认为,作家的创作风格是和他整个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当年写《红高粱》,没什么理论,就感觉应该那样写,结果还挺好。后来读书读多了,理论学多了,反而觉得要雕琢,搞出来一看就很匠气。

多年的创作过程中,莫言坦言也有不少煎熬的时刻。碰到写不下去的时候,自己会抽烟、来回散步、转圈、抓耳挠腮,或者看看电视、杂书。

他回忆说1990年有一段时间,自己曾经在40天里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后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蛙》,本来是2005年想写的。但写了大概5万字之后,就写不下去了。感觉突然无法继续,人物到底该怎么发展不明确了,结构问题也没有想好。于是只能把它放下来,写另外一部《生死疲劳》。写《生死疲劳》的时候突然感觉非常顺,只用43天就写完了40多万字的初稿。之后过了两年,才重新把《蛙》拿出来写,那会儿一下子就感觉明白了,写起来势如破竹。

关于文学生态:文学相对落寞很正常

最近一些年,纯文学的境地不复往日,不少人怀念起上个世纪80年代民众对文学的热情。

对此,莫言表示,现在文学相对边缘、落寞,比较正常,没什么坏处。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写作,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读小说。还有电影、音乐、美术,同样可以陶冶性情,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你不可能再幻想80年代初期那样,搞一个诗歌朗诵会在首都体育馆万人还满座,一部短篇小说出来千人传颂,天天像过节一样。那是不正常的。”他说。

当被问到此次获奖的影响,莫言连说:“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就过去了”。

他认为自己此次获奖,不会对文学有长期的影响,“很快就过去。大家该怎么写还是会怎么写”。民众对文学的热情也会很快过去,一切还是会按照生活自身的规律去发展。

对于“近期作品较少”的原因,莫言解释说,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另一方面写得多了就容易重复,而自己不愿意重复。

在莫言看来,作家是写人的,也是写人心的,只能通过写作改变自己、改变社会。文学作品发挥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这种作用是非常微弱的。

但毫无疑问,读读严肃文学,读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一方面可以增加对社会、对人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内心,使自己树立人生的价值标准,明白到底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与“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看莫言怎么说幸福”还看
成都奇葩寒假作业:每天2000
2016年浙江高考将于2月1日
河南拟将今年投入280亿改善两
十二五期间青海乐都区共投入3.
西安将对全市中小学校园塑胶跑道
猜你喜欢
史上最严婴幼儿奶粉监管:配方必须注册
孩子缺少父爱 女子有偿聘请代理爸爸
武汉幼儿园25名孩子晚饭后上吐下泻
上汽通用别克启动儿童安全季
香港“铅水”事件发酵 饮用水中铅超标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婴儿在飞机上呼吸骤停 4医生空中急救未果不幸离世
飞机上婴儿病危 你不可不知的婴儿坐飞机注意事项
郑汴两地困境儿童同过中秋
大亚湾区志愿者慰问空巢老人困难儿童家庭
幼儿园要求家长买680元教材 称不买影响课程
南京重症儿童安护中心离世儿童大多不到两岁
婴幼儿乳粉将受“史上最严”管理:配方须注册
郑州福利院30名儿童看飞行表演
老人领幼童进幼儿园竟偷走老师手机
网曝幼儿园老师踢遍每个学生 足足有20脚(图)
尼日利亚军方解救出儿童
山东一中专军训新生先练“二郎腿”
幼儿园勤杂工多次猥亵儿童被刑拘
国庆话健康 一般小儿感冒:学会按摩好过吃药
让幼儿共享优质教育
《父辈的荣耀》摄影展揭幕 致敬无冕的英雄
云南彝良县获27.09万元贫困学前幼儿资助
武汉幼儿园25名孩子呕吐送医 疑似食物中毒(图)
千亿儿媳徐子淇生子 可爱爆表
阿尔山发掘儿童的“亲自然力”
幼儿园儿童疑遭猥亵 嫌犯勤杂工被刑事拘留
广州中小学全国首开金融理财课
《爸爸3》萌娃上演军装秀 妈妈天团风格各异亮相
四五岁男孩车技娴熟穿行车流中 父亲淡定指导
救救孩子!海南3名幼儿被烫伤 12万元就能救他们
南京“国庆宝宝”国庆上《新闻联播》
孩子内心为什么不喜欢父母
山西幼儿园老师脚踢20学生 幼儿园降级老师停职
丰都县名山社区的留守儿童欢度国庆
与国同庆迎新生 上海“国庆宝宝”喜降生
幼儿园勤杂工用小玩偶利诱猥亵儿童被拘
成都一小学老师学生同着汉服行古礼祭拜孔子
美国“无脑”宝宝庆祝1岁生日
武汉一幼儿园25名孩子呕吐 疑似食物中毒(图)
遵义乡村少年宫温暖留守儿童
只活了100分钟的宝宝却拯救了无数的人
甄子丹给儿子买玩具尽显慈父风范
国庆小长假儿童安全座椅值得重视
河南周口医生护士为何被逼抱尸示众
2016“少年中国梦”全国少儿春晚节目征集开启
父母千万别轻信“儿童专用”
海口有人开面包车诱拐儿童
衡水中学生手写英语作文有如印刷体
国庆66周年走访医院:感受"国庆宝宝"父母喜悦
埃及现天生一只眼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