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入园如何说“再见” 错误姿势家长要避免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送孩子入园如何说“再见” 错误姿势家长要避免

送孩子入园如何说“再见” 错误姿势家长要避免

2020-08-06

开学入园都是一个槛。孩子一哭二闹三逃跑,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不懂得怎么说再见造成的。送孩子入园也是个技术活儿,方式不对可是会大大增加孩子的入园适应期哦。

真正分离前,查字典网小编建议父母们可以通过一个大大的拥抱来再一次地给孩子「蓄满」爱意。一个真诚的、不是为了赶孩子走的拥抱可以让孩子得到心灵上的安全和满足,让孩子能够很自然地接受分离。

父母应该跟孩子做一个短暂的道别,并告诉孩子自己什么时候会回来。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拖拖拉拉的,说完再见之后就要快速地走开。

可是很多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孩子转身一看父母不见了,对孩子来说很显然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孩子的感受是难过、害怕、恐惧。那么,除了悄悄溜走,还有哪些错误姿势呢?家长网友们看看查字典网小编的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

错误姿势一:偷偷溜走

睿睿是个很乖的孩子,来到幼儿园并没有哭闹,很快就被园里的玩具吸引。睿睿妈趁孩子玩得开心没注意,悄悄溜走了。过了一会儿,睿睿发现妈妈不见了,开始四处寻找,没找到人就大哭起来:妈妈呢?刚刚还在的,我妈妈呢?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呜呜呜

错误分析:这样的离开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以为自己被遗弃了,心里变得更加焦灼,没有安全感。下次再来幼儿园,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孩子会寸步不离地守着家长,使得入园变得更加困难。

错误姿势二:连哄带骗

妈妈不走,就在外面一直看着你。

我们去游乐园,不去幼儿园。

妈妈去趟厕所,马上就回来。

错误分析:欺瞒哄骗的方式不仅不能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上当受骗,失去对家长的信任,而且,有的孩子还会有样学样,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

错误姿势三:威逼利诱

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再哭别的小朋友都不跟你玩了!

今天你乖乖去幼儿园,就给你买布娃娃。

错误分析:不管威逼还是利诱,都是治标不治本。威胁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次数多了会让孩子变得懦弱,没有主见。当以后真的遇到危险时,他就只会唯唯诺诺、慌张掉泪、言听计从;而利诱这招如果成功,无疑会助长孩子跟家长讲条件的风气,那么以后想让孩子听话,都需要抛出诱惑才行。

错误姿势四:望子成龙

你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做个好榜样!

第一天要把班里的老师认熟,还要交几个好朋友。

错误分析:孩子离开家去幼儿园,本就有抵抗情绪,如果刚开学家长就提一些过高的要求,孩子会感到非常有压力,害怕自己不能完成任务,因而对去幼儿园就会更加抗拒。

错误姿势五:消极感染

妈妈也舍不得你去幼儿园,妈妈也想你啊!

宝贝别哭了,妈妈听得难受

错误分析:分离焦虑不单单只出现在孩子身上,有的家长表现得会比孩子更加焦虑,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吃不好、睡不好,担心孩子受欺负这种消极的负面情绪会极大影响孩子的心绪,原本开开心心到了幼儿园门口,可能因为家长的一句话就退缩、抗拒了。

错误姿势六:一步三回头

跟妈妈分开后,依依哭了会儿便止住玩起了玩具。依依妈因为担心孩子,于是离开后又折了回去,躲在角落里默默观察孩子。这时,依依突然看到了妈妈,于是她冲出教室,抱着妈妈大哭起来。班里其他孩子受到感染,也跟着哭起来

错误分析:有的家长不放心,跟孩子道别后反复折回,悄悄从门窗后面观察孩子,这样做被发现后,孩子刚刚稳定的情绪就会被打破。有的孩子会用大声哭喊的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有的则会跑出教室去找家长,这不仅会干扰老师正常的活动组织,还会使孩子整天心神不宁,影响班上其他孩子的情绪。

错误姿势七:心软妥协

小雨奶奶十分疼爱孙女,小雨在幼儿园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奶奶就抱着她一直安抚。老师走近要接过小雨,小雨死死抓住奶奶不松手,于是奶奶对老师说:我来哄吧,她跟我待一会儿就好了。看到孩子哭得嗓子哑了、小脸通红,奶奶心一软,带着小雨回家了,明天再来吧,明天就会好的。

错误分析:有些家长认为入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今天送到幼儿园大门口,明天送到教室门口,后天再真正交到老师手上,其实这样只会纵容孩子,让他以为上幼儿园这件事是可以想办法逃避的,在尝到一次甜头后,下次他会闹得更凶。长此以往,孩子也容易养成逃避困难的毛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送孩子入园如何说“再见” 错误姿势家长要避免”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送孩子入园如何说“再见” 错误姿势家长要避免”还看
秋季温差大幼儿谨防呼吸道疾病
陕西男子勇救落水儿童坚守渡口摆
轩轩放学被马蜂蜇10余处多脏器
孩子教育很重要家长不能在孩子面
福田区开展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行动
猜你喜欢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一)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三)
课堂不爱发言的几种心态
齐心协力让孩子拥有美丽心灵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性别
“巧妙”拒绝孩子不可取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二)
青春期的孩子与家长沟通不畅 家长应少说教多体谅
解析孩子的种种害怕(二)
三岁小儿问题多
父母应怎样正确对待儿童的恐惧心理
女儿被欺骗后
受虐的孩子长大后也有虐待倾向
孩子吃饭不乖怎么办
陕西宝鸡警方通报男子摔打幼儿:嫌疑人已被刑拘
幼儿缠人撒赖怎么办
怎样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
哭和笑一样重要
7岁,教育需要多些弹性
阅读习惯这样开始: 每天10分钟
幼儿的“性游戏”一般有四种表现
男孩生殖发育6大误区
侵犯式“性游戏” 探究式“性游戏
当宝宝说“我害怕”……
关注孩子的倾诉
秋季防感冒,五种方法一剂食疗方
小子,别和妈妈耍心眼
教三岁的宝宝学会自我介绍
孩子逆反,天性使然
独生子女的五种心理偏异
幼儿贪玩好不好
小心“太好强”的孩子患上抑郁症
如何察觉孩子性萌动?
解读1岁BB暴力行为密码(一)
睿智母亲的巧妙构思:梦想储蓄罐
儿童心理教育自制力训练家庭手则
月子里的习惯——谈谈大徐的喂养经验
唐爷爷护理系列二:天热别贪凉
专家认为性教育应始于5岁
为了当“网红”赚钱?母亲把3岁孩子硬喂到70斤
儿童手淫,父母莫焦虑
应怎样对待“较真”的孩子?
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孕产育儿 妈妈的心是否“在场”
反被孩子称“恶人” 含辛茹苦育孩子
儿子眼中父与子的区别
好奇心是智慧闪现的火花
家长“错爱”造成孩子自私
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外因是主导
3岁女童被爸妈喂到70斤吃播赚钱 孩子精神影响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