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下要不要生二胎,“三大派”各有道理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二胎政策下要不要生二胎,“三大派”各有道理

二胎政策下要不要生二胎,“三大派”各有道理

2020-08-05

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就像一束烟花,绽放在这个严冬,绚丽了整个朋友圈。自媒体时代,严肃的政策也被赋予了诙谐的味道,各种段子应运而生,以至于那几天查字典网小编起床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对着刷新的屏幕笑一阵儿。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人们对二孩政策持有的心态和想法,根据各派别的代表性发言总结下,大致分为三大类:

第1派:拒绝派

网传的生二孩必备条件,我觉得很有道理,必须有:1.好相处的公婆;2.能帮忙的爸妈;3.靠得住的老公;4.懂事的老大;5.充足的假期;6.足够任性的钱。现实吧,没有哪一条都不行!问我生不生?生不如死。

对于两个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来说,要养4个老人又要养1个孩子,开支已经太大!不愿意再去承担这个。

我是不敢生了我觉得我再生一个就离离婚不远了,我老公觉得我以娃为中心忽略他,这个问题我也改变不了。

不想生,一个挺好!养孩子责任太大,不光是钱的事儿,还要考虑教育等许多问题,一个都够我俩头大的了。

想到再怀孕后有差不多两三年的时间要完全投入到孩子身上,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就觉得好恐怖所以,说什么也不生了。

总结拒绝派的心理:担心现实压力大、责任大,影响夫妻感情,没有自我。想想,为何国家在放开单独后很快就全面放开二孩呢,当然是因为拒绝派占了绝大多数。单独政策后新生儿并没有想象中的蜂拥而至,相信全面放开也不会导致人口激增。也许过不了多少年,中国也会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政府还得鼓励生育呢。

第2派:纠结派

看到宝贝自己玩,感觉他好孤单,就挺想再生一个宝宝,两个人这辈子都是个伴;可是怕生得起、养不起,再生一个实在压力山大,难下决心。

我也想要,但我太爱大宝了,怕再生一个会不由自主忽略他,对他造成伤害,特别不想这样纠结。

为自己的话我不太想要,如果以后孩子想要个弟弟妹妹我再考虑。

刚生完大宝时,很想再要个二宝,但政策不允许,我也跟着嚷嚷。现在突然放开,反而犹豫了,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纠结派对新政持欢迎态度,至少自己多了一个选择的机会。但有了选择的自由后,他们权衡利弊,心理左右摇摆并不轻松,既想让孩子有个伴,又怕伤害孩子,还要面对种种现实的困难,真要下决心,着实不易。

第3派:坚生派

我已经着手备孕第二胎了,我不担心孩子之间的关系,它取决于大人的疏导,我周围很多大宝都很疼爱二宝呢。

我和老公都想要两个,我俩都是独生子女,深深体会过孤独的滋味,所以我们想给孩子一个伴。将来他们有什么问题,也有个兄弟姐妹可以商量、帮忙。

以前看别人有两个孩子我总是羡慕嫉妒恨,现在可好了,我也能生啦。

有的妈妈只要一个,说是要把最好的给一个孩子,两个就要把爱分一半了,我不这么想,他们还可以相互爱对方呢。我就想要两个孩子,一手牵一个,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从经济上来说,确实会开销大一些,我们也会更累一点,但是我觉得,值!

孩子今年去外地上大学了,正感觉空落落的,就赶上放开二孩了!我们一致决定生,凭什么不生?!

坚生派的心理复杂多样,有的人是为了让孩子有个伴,有的是将自己早年经历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有的出于填补自己的空虚和失落,还有的是崇尚大家庭氛围和传统价值观,希望多子多福,也有人是纯粹喜欢养育孩子二孩政策真正影响的是坚生派,所以,后面我们会给坚生派一些建议。

心理专家意见:

二孩利好心理健康

如果让心理专家表决是否支持二孩政策,估计会手脚并用投赞成票。就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而言,二孩的出现能解决许多问题。

首先,被社会普遍诟病的小皇帝现象,应会得到大幅遏制。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想不傲娇都难。相信大家都见过现实版的小皇帝吧,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我中心,心理脆弱,不懂感恩,没有爱的能力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得到的宠爱太多了。二孩,客观上,势必会分走一些爱,但这是健康的,过多的宠爱会剥夺孩子自身成长的机会和能力,60分的爱才刚刚好。

减少父母过度关注和控制引发的焦虑。独生子女的父母容易把全部注意力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来说,非但不能带来安全感,反而觉得父母太谨慎,不值得信任,甚至有被监视的感觉。一个孩子跟我这样诉苦,我没有一点儿自由和隐私,即使我关上门,也能感觉门后有一双眼睛盯着我听得我脊背发凉。

世上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结局的,那就是父母和子女的爱。可独生子女家庭却容易出现孩子过分依赖,或者父母不肯放手,有的双方依赖到了共生的病态程度,甚至孩子上了大学还跑去陪读。二孩的出生会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帮助大的孩子在合适的年龄和父母分离,建立边界,逐渐独立。

二孩的出现会帮助大孩和父母双向降低期待的张力。父母会想老大不行,还有老二嘛别给老大一人太大压力,曾经独自承受父母全部期待的大孩会如释重负。

有的独子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打造无菌爱的真空,导致孩子孤僻自闭,无法适应社会。两个孩子则会出现竞争,引发嫉妒、失落等情绪以及争夺、吵架行为,可正是这样的伙伴关系会锻炼他们的沟通、表达、合作、容忍、理解他人的人际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体验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关爱、联结、陪伴,帮助他们自然融入社会化进程。

还有呢,就是大家都提到的作伴。孩子多了一个玩伴,这种玩伴的功能不可替代,不是父母能给予和满足的。有时我忍不住幻想,多了一个真人版玩伴,手机党、网瘾少年是不是会减少一些呢?长大后,在父母养老问题上也可以多一个人分担。父母迟早会离开孩子,那时想想世界上还有兄弟姐妹,会从心理上觉得温暖和安全。

坚生派必看

对于打算要二孩的父母来说,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必不可少,在这里不赘述,我们重点谈身心条件。

首先,父母要做身体健康的评估。近年来,患有感觉统合失调、抽动症、多动症、自闭症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的父母不乏高知、精英,其中很多母亲都是高龄产妇。一般医学上界定35岁以上的产妇为高领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和妊娠期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超过45岁,精子和卵子的质量都会下降,追生二孩风险巨大。所以,需要提醒坚生派的是,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做好身体检查,合理备孕及助孕。

其次,要做父母和家族的心理健康评估。心理、精神疾病会在基因水平上遗传和代际间传递已是公认,但国人大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最近遇到一个案例:一个家庭,老大13岁,女孩,自闭,妈妈40多岁时意外怀孕,双胎,家人都很高兴。结果生出一对龙凤胎,男孩健康,女孩又是自闭,很严重。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可怜的男孩长大后既要照顾爸妈,又要照顾姐姐和妹妹,压力巨大。

另外,对于女性来说,第三个要考虑的是如何平衡自我发展和养育孩子的冲突。通常情况,二孩妈妈的职业发展会受到一些影响,诸如失去提升、加薪的机会等等,面对这些不得不做出的取舍,想要二孩的妈妈要做好心理准备。

最后,对于大家普遍担心的老大失宠问题,我认为不要诚惶诚恐。许多孩子并没有独宠的想法,他们真心喜欢有兄弟姐妹相伴,甚至缠着爸爸妈妈再给他们生一个弟弟妹妹。当然,也确实有孩子不能接受,甚至出现离家出走的个案。对于孩子的心理纠结,解决的办法不是草率决定不生,而是:

1.要尽早告诉孩子父母要二孩的打算,看看孩子的反应,多正面引导,如多一个人陪你玩,多好。

2.如果孩子强烈反对,父母需反省自己是否在老大的教育问题上出了偏差,如过分溺爱,使孩子不懂得查字典幼儿网查字典幼儿网分享,如果有,要及时调整。

3.出问题的个案中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线索:因为无意或玩笑,大宝以为父母有了二宝就不要TA了,不爱TA了。孩子对此会异常敏感,但同时他们又易于被引导,只要父母认真跟他们承诺对他们的爱不会改变,只是因为孩子大小不同,父母爱的方式有所不同,孩子一般是很容易接受的。

4.即便是欢迎弟弟妹妹的孩子,在父母刚生下二孩的时候,面对父母的关注和爱被突然分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到失落、烦躁、生气等,这是正常的,父母需要接受、倾听、安慰,给孩子时间,引导他们想通,切不能急躁。

5.不要过分强调大的要让着小的,这对大宝不公平。两个小孩是平等的,父母对待他们平等,他们之间也是平等的。大的要学着礼让小的,小的也要学会尊重大的。

查字典网小编认为,生不生二胎,是夫妻两个人的事,不胜则已,生了就要尽自己所能的去为两个孩子负责,不只是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的负责,另外夫妻还要考虑家里的条件等,所以生之前要考虑清楚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与“二胎政策下要不要生二胎,“三大派”各有道理”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二胎政策下要不要生二胎,“三大派”各有道理”还看
那么孩子不爱喝奶粉,可以往奶粉
孩子小动作特别多不一定是调皮,
你的婴语水平合格吗?快来测试下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坐好月子呢?
宝宝辅食添加表,妈妈照着做就行
猜你喜欢
幼儿园开了“二孩课”幼儿激辩“到底需不需要二孩”
台湾16岁少年借车载人夜闯红灯 高三少女被撞昏迷
新疆面向全国招录1.18万名学前及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生校服可能存在风险 孩子穿前记得看检查报告
阜阳一"黑校车"核载6人 挤进31名孩童
父亲在家装摄像头监控女儿 女儿不满离家出走
网传湛江一对中学生举行婚礼 男孩16岁女孩14岁
10岁女孩晚上睡觉仍尿床 专家:这是病得治
广州学生遇暴雨预警可延迟上学 不作迟到旷课处理
天津幼儿教师招考题疑泄露 2名涉作弊人员被抓
4岁幼儿跌入猩猩池
准妈妈怀孕6个月查出宫颈癌坚持生女
10岁女孩口腔长恶行肿瘤 家庭困难急凑救命钱
温州一小学副校长雇人向同校老师暴力讨债
甘肃三名学生捡液体汞玩 导致学校45名学生尿汞超标
幼师教育孩子方式不当 上门跪求谅解后被辞退
孩子读外公家附近幼儿园亲属关系证明卡住三代人
江西一家医院被曝给幼儿注射问题药物(图)
网曝考前补习班"一师难求" 补课费价格高低不等
父母当教头让儿子夜爬电线杆 声称:锻炼孩子的柔韧性
58.3%受访者表示英语学习日趋低龄化
安徽一学校在建塑胶跑道异味刺鼻 多名学生流鼻血
最爱吃汪星人豆腐的 其实是萌娃
邻居敲门声太大吓倒3岁娃娃被判赔偿900余元
当爹当妈的 请做好孩子守护神
广西柳州"问题奶"事件续:对9家涉嫌违法幼儿园立案查处
同曦男篮喜事连连! 两人收获婚姻冯欣快升级当爸
网传海口两岁幼童幼儿园遭虐待 教育部门介入调查
11岁男孩为根治爸爸"懒惰症"立家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10岁女孩俱乐部练习舞蹈摔骨折 获赔6万元
13岁男孩被激光笔灼伤眼睛 视力下降至0.1
第五届主题公园与景区国际峰会在沪顺利落幕
12岁男孩拿1000元离家出走 留纸条:闯荡江湖去了
高龄爸爸未做孕检 畸形宝宝出生不久便夭折
江西一学校食堂惊现长蛆鸭肉 涉事采购员已被撤职
网传成都粗心家长下车忘带娃 真相:妈妈没来得及上车
“舌尖上的安全”是天大的事
广东惠州某学校高考前开"party" 帮考生排解压力
同曦男篮开展公益活动 走进幼儿园教孩子打篮球
幼儿园请专家开讲座 家长逛厨房发现过期食品(图)
15岁女生日记里写舍友坏话 遭8名女生殴打4小时
江西一医院被曝给幼儿注射疑似过期药物
孩子上学前要学拼音吗? 园长和校长“掐”起来
第24届京正·广州孕婴童展 你不得不来的12个理由
陕西:严禁小学以任何形式组织入学选拔考试
3岁女童被曝遭幼儿园厨师性侵 公安:积极侦查
小区半夜鸡叫40多次 高三学生被吵睡不好
同曦三将赴幼儿园参加活动 指导孩子打球
北京公办中小学校拟向市民开放室外体育设施
专业就业满意度排行发布 信息安全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