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隐患极大的糖类食物 千万别给宝宝吃_幼儿资讯_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资讯 >这些隐患极大的糖类食物 千万别给宝宝吃

这些隐患极大的糖类食物 千万别给宝宝吃

2020-08-05

之前看过两则新闻,吓了我一跳!

据来自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的医生介绍:一名3岁的女童被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是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父母皆为肥胖人群,但是并无糖尿病史。患病女童的体重、身高以及体重指数在其同龄儿童中排列位于前5%。

无独有偶,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儿科,7月份也接收了一位年仅3岁的糖尿病小患者,需要每天严格控糖、每天注射胰岛素治疗

这些年龄很小,却都患上糖尿病的孩子,从此一生都将与药为伴,很多好吃的东西都不能再碰。想想,整个童年似乎都失去色彩,可他们还都是孩子啊!

今天,著名儿科专家张思莱奶奶,就来给妈妈们说一说:

宝宝饮食中控糖的重要性

以及那些吃起来不甜、看起来糖不多

却经常给宝宝吃的食物,是有多危险

给宝宝吃太多糖

将来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翻倍

将来患糖尿病

高血压的风险翻倍

正如前面新闻中那两名3岁的糖尿病小患者,排除了爸爸妈妈的家族糖尿病史,孩子这么小就得了糖尿病,肯定和饮食相关。

张奶奶说:长期吃糖过多的孩子,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风险要比别的孩子大很多。即便小时候没有得这些病,也为长大后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养成不良的口味偏好

研究显示:宝宝自出生以来,天生就对甜食感兴趣。如果妈妈投其所好,总给宝宝吃甜的,慢慢孩子的口味偏好就会更加依恋甜食,无糖不欢!

什么东西,没点甜味都不吃,比如很多孩子不爱喝白开水,家长就总给加点蜂蜜、白糖,非得变成甜水才肯喝。

看着胖,但其实营养不良

吃多糖、容易胖,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现在依旧有不少家长以胖为美,就爱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胖,你家孩子真胖乎,喂的真好看我家孩子多壮实,肯定不缺营养

其实,这些看起来胖胖乎乎的孩子,更可能营养不良。甜食吃多了,抑制了食欲,正餐吃不好,反而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而且从小就胖的孩子,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更高,并且很难再瘦下来。

容易得龋齿

不少宝宝本来就不爱刷牙,再加上爱吃甜的,如果家长没及时给宝宝清理口腔,就很容易得蛀牙了。别以为反正乳牙还要换的,蛀了也问题不大。乳牙不好,会严重影响恒牙的萌出和健康,将来再为一口烂牙着急,为时已晚!

一眼识别食物中的隐形糖

不少妈妈知道给孩子吃多了糖不好,平时也很注意,但奈何很多食物中的隐形糖骗过了妈妈。

一些妈妈经常给宝宝吃的食物,看似不算高糖,吃起来也不甜,实际却含糖量惊人。这些食物中的隐形糖太容易被忽略了。张奶奶就教妈妈一招,慧眼识别食物中的隐形糖:

看食物营养成分表

其中碳水化合物那一栏的数值

就代表了这个食物的含糖量

数值越高

就说明含糖量越高

看看下面这些宝宝常吃的食物

含糖量是有多高吧

这些食物中的隐形糖

你知道有多高吗?!

1

水果、果汁

水果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但果糖含量高。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8倍,是所有天然糖中甜度最高的糖,而且果糖摄入过多,会影响内体铜的吸收,铜是参与血红蛋白合成的重要成分,果糖影响铜的吸收,就会导致宝宝贫血!

不少不爱吃菜的宝宝,妈妈就会菜不够,水果补尤其是夏天,宝宝没食欲,妈妈就会多给宝宝吃点水果,水果吃多了,果糖的摄入也会超。

到底宝宝每天能吃多少水果

我们也给妈妈们总结了一张表

建议2岁内的宝宝参考食用

有的宝宝不爱吃水果,妈妈就把水果榨成汁给宝宝喝,那一杯果汁下去,也很可能果糖超标!不同年龄的宝宝,每天可以喝多少果汁,也是有标准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1岁内的宝宝,禁止喝果汁

1-2岁的宝宝

每天摄入果汁不超过120毫升

2-4岁的宝宝

每天摄入果汁不超过180毫升

4岁以上宝宝及成人

每天摄入果汁不超过280毫升

根据水果摄入推荐表,和世界卫生组织对宝宝喝果汁量的建议,妈妈们赶紧看看宝宝和自己每天的水果、果汁量超标了没有!

2

儿童酸奶、乳酸菌饮料

乳酸菌饮料、酸酸乳、儿童酸奶等,也是妈妈们经常给宝宝喝的,觉得里面的乳酸菌有助于宝贝的肠胃健康。但这些东西的含糖量也非常高!

我们曾经在节目中做过测试:

300毫升乳酸菌饮料大约含有45.6克的糖,相当于11块方糖;

300毫升的酸奶大约含有42.3克的糖,相当于10块方糖

如此惊人的含糖量,有没有吓到妈妈?!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

乳酸菌饮料,能不喝就不喝,里面真的没多少有益菌,相当于喝糖水。

酸奶虽好,但未必都适合宝宝喝,尤其是那些含糖高的老酸奶、果粒酸奶,最好别喝。提倡妈妈给宝宝自制酸奶,没有添加剂和高糖,更安全、更健康。

3

沙拉酱、番茄酱

沙拉酱和番茄酱属于调味品,尤其是夏天吃的比较多。不少妈妈的经验是:宝宝不喜欢吃菜,沾点酱就喜欢了。给宝宝佐餐加点料,宝宝吃的更多、更香。

其实沙拉酱、番茄酱,吃起来酸酸的,你以为能增加宝宝的食欲,但为了遮盖过多的酸味,沙拉酱、番茄酱中的的糖,也很多。

而且宝宝天生的味觉就比较敏感,不建议给宝宝添加重口味的调味料,所以这些可有可无的调味料,最好别给宝宝吃。不仅无形中糖的摄入多了,还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

4

红烧肉、红烧鱼

没想到吧,妈妈平时给宝宝做的菜也很可能糖超标,尤其是红烧系列。一条红烧鱼,或一盘红烧肉,在制作过程中,不觉间就放入了至少50克糖,相当于11块方糖的量!

北方人炖肉喜欢炒糖色,南方人就更别说了,什么菜都喜欢加点糖这些可不是好习惯,重口味的餐食并不适合宝宝。给宝宝做辅食、少饭菜还是应该以清淡为主。

5

各种小零食

无零食、不童年的确是。谁家孩子从小到大还不吃点零食啊,别说孩子了,很多大人平时还都离不开零食呢。

零食不是不能吃,张思莱奶奶也说过:添加适当的零食,有助于宝宝获得充足营养。

但前提是,得给宝宝选择健康的零食,像果冻、虾条、巧克力这类高糖零食绝对不行。

什么零食能吃

什么零食不建议给宝宝吃

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个

零食红/黑榜供妈妈们参考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

每天可以吃多少糖

说了这么多含糖量高的东西,可能很多妈妈们更不知道该怎么给宝宝吃饭了。宝宝每天可以吃多少糖,吃多少就超了,世界卫生组织也有建议:

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糖

1-2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5-10克糖

2-3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7.5-12.5克糖

4-5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10-25克糖

成人,每天可以吃25克糖

真的,在奉劝妈妈们给宝宝严格控糖外,妈妈自己也少喝点饮料、少吃点蛋糕、冰激凌吧,用张思莱奶奶的话说就是:要像控烟一样的控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与“这些隐患极大的糖类食物 千万别给宝宝吃”相关文章
正确看待孩子的呐喊与尖叫切勿“
为了预防孩子过早近视,家长应该
这三个方面管理越严格越好,孩子
孩子自卑和胆小,家长该怎么办?
“中国式节约”,正在慢慢“毁掉
看过“这些隐患极大的糖类食物 千万别给宝宝吃”还看
长白山天池现水怪长白山天池真的
汉语考试8级题目你懂吗?汉语8
是否放开政策成热点“双独”夫妻
江西瑞昌6旬老师猥亵7名女童女
幼升小家长忙校长找家长暗示送红
猜你喜欢
幼儿不慎栽进水桶溺亡 桶中水深15厘米
高考后 废旧书本回收生意火爆
海口现“天价”幼儿园 孩子读完需花10余万
走出大山的“吕梁护工”
黑蛇叼走小鼠 惹母鼠发威
香港千名青少年赴京体验传统文化 游长城故宫
有娃后 我和亲爱的他都变了
辽宁葫芦岛遭暴雨侵袭 进入“看海模式”(组图)
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需先解决学校之忧
宝妈露一手 给孩子DIY番茄酱
中国网民总数达6.88亿 10岁以下网民超1800万
邻家小妹高考失利 网络作家发文劝慰引共鸣
为购学区房夫妻俩假离婚 取得房本后妻子不愿复婚
2016年高考状元调查 超六成状元来自"超级中学"
育儿你造吗·宝宝真的要多晒太阳吗?
双胞胎姐妹中考超默契 同被省重点高中录取
15岁少女偷尝禁果怀孕6个月 自称没上过生理课
广东佛山2小孩家中玩烧蚂蚁 把家烧没了
东莞女学霸开网店卖学霸笔记 最贵60元一本
10岁男孩练琴5年近视600多度 琴谱或是罪魁祸首
2016高考状元调查:高二就去探营 已"心有所属"
祖孙二人同患重症 爷爷放弃治疗救孩子
中考加分被指不透明 超五成受访者称存加分乱象
17岁女孩走失10年后与家人团聚
自家娃未来啥性格?看血型即知
河南一幼儿园老师掌掴两名儿童 涉事教师被行拘
果洛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惠及三万多学生
育儿你造吗·怎样和孩子愉快聊性?
女生帮同学练下腰致其九级伤残 被判担一成责任
儿童触网年龄日趋低龄化 应该如何应对
沈阳10万余名学生可在社区实践中欢度快乐暑假
夏天到!BB使用爽身粉正确姿势
当小吃货遇见狗狗 一言不合就馋了
中国上海国际孕婴童博览会助推无限商机
家中起火 4岁男孩和2岁妹妹躲卫生间成功自救
网曝云南小学生遭多名学生殴打 官方回应:不属实
高考填报志愿季 妇产科成最受宠专业之一
熊孩子科技馆博物馆"撒欢" 展馆设备损坏率升高
河北一小学生遭4人轮流殴打飞踹 涉事学生家长道歉
高三女生遭遇电信诈骗 骗子用照片取得信任
河南学生红旗渠推车抬石减压释放心灵
培训班自称能培养孩子超能力 家长质疑:忽悠人
同一个走失的孩子 衣着不同待遇竟也不同
毕业季催生留学热 盘点你必须了解的留学误区
网传成都一小学生差点被陌生人抱走 警方:不属实
长沙一女子花8万多"网购"3岁男孩 或涉嫌拐卖儿童
4岁男孩脖子卡防护栏缝隙 "眼镜哥"徒手爬楼救人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联盟在京成立
山西一家长为让孩子上重点大学被骗850余万
医生骨折次日如约为6岁女孩做手术:我也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