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富贵福禄求平安 50年代建设援朝表决心
80年代繁复归简闹重名 21世纪“五格剖象”算吉祥
《说文解字》里解释:“名,命也。”现代顺口溜也说:“不怕生坏命,就怕取坏名。”于是,在父母挑了金猪年生猪宝宝的同时,又琢磨着猪娃这么多,怎么让此猪娃迥异于彼猪娃?一家带一帮,这就搅动起了2007年的起名热流。为给孩子起个好名字,大家绞尽脑汁,测八字、查生辰、翻词典、问先生……恨不得名字一诞生就万事大吉,功成名就,财源滚滚。
记得《侠客行》上有一人物,梅芳姑叫他狗杂种,长乐帮的人称他石破天,史婆婆给他起名史亿刀,丁珰把他当成天哥,阿绣又叫他大粽子,石清、闵柔夫妇却认定他就是自己的儿子石中玉……他游走在各种名字之间,不用担心重名或者名字没特点,更不会落入时代塑造的大俗名或菜市场名字中。不知猪爸猪妈们会不会再造就一批俗名或菜市场名,抑或是又一个石中玉?
溯源
东汉迎来史上
第一次重名高潮
中国姓氏的立法起源于秦朝,当时规定所有山川河流、百姓姓名都不能与皇帝姓名重合,而由家族的先祖为后代定范字的规矩也从那时开始。所谓范字,就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得按辈分对字入座,也称为谱名。这个确定姓名的方式除了可以区分辈分外,还能消除同名同姓。
但到了东汉,两字名忽然兴起。王莽篡权后,为了强调自己革新的作用,要求百姓全部使用两字名。由此,中国两字名大暴发,同名的现象也开始加剧。
到了唐代,谱名又重新被重视,三字名数量才逐渐增多,但两字名的地位也已确定下来。宋代,家族范字就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地步。宋王朝的宗室大致分为12个系统,其中四个系统建立了家庭范字,这些范字少则规范了几代人,多则规范了十几代人。
明王朝宗室从朱元璋开始,就实行了一套十分严格的家族范字。朱元璋共有20多个儿子,每个儿子都规定出20个字的范字。
家庭范字最早为封建帝王服务,到了明末又为民间广泛采用,用范字就意味着起双名。所以,1949年前双名占93.5%
1949年前
提着脑袋过活
名字求吉保平安
十大俗名:得宝 发财 富贵 有福 有禄 天佑 拴柱 天顺 喜旺 吉祥
背景:社会动荡不安,连年战争,使各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几乎中止。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
1949年——1953年建国初期
财政内忧外患
名字说事表意清
十大俗名:解放 新华 建国 爱国 国强 卫国 援朝 抗美 国庆 朝生
背景:生产停滞,交通运输遭到极大破坏,城乡物资交流滞塞等,造成物价飞涨,国家财政也极度困难。为恢复经济稳定物价,政府首先恢复和发展国营工业,建立和发展供销合作社。
另外,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全国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捐款捐物支援前线。1952年土地改革后,开始对农业、私营工商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1957年发展时期
大锅互助萌生
名字简练为生产
十大俗名:建设 互助 和平 志方 京生 振华 合作 改造 国栋 再生
背景:1954年随着国家工业建设的加速,粮、棉、肉供不应求,国家对粮、棉实行统购配给,对生猪实行派购配给。个体米业自行消失,油盐业的油也禁止私商经营,原油业也转营他业。1955年各种互助组、初级社连续跳跃升级到了高级社。大锅饭从这时吃起,真正做到“均贫富”、“共产化”。到1956年,所有私营工商业敲锣打鼓、放鞭炮,迎接“社会主义改造”。
上一篇:婴儿取名——年轻父母“自创”四字
下一篇:宝宝取名——现代婴幼儿取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