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大陆艺人最明显的分别,第一件便是洋名带来的明星效应。洋名象征身份,身份由品位撑腰。
你不会没听说过《卧虎藏龙》的玉娇龙本来属意舒淇担纲,但基于种种原因改为章
子怡走马上任。最后,该片虽有周润发杨紫琼两颗国际巨星高照,但被广泛谈论的还是新人章子怡。尤其在欧美。“章子怡”的英文发音无疑对外国人是一次唇舌的考验,但那相对的难度并没有消减他们把这名字叫完又叫的兴致——经过十年有多的把Gong Li(巩俐)叫得朗朗上口,现在稍稍被Zhang Zi Yi折腾一下,牙齿和舌尖辛苦一点,然而换来另一番异国情调,应该也是值得的。
另一个经常被外国人放在嘴边的女明星是张曼玉。但对于他们她不叫Zhang Man Yu,却是Maggie Cheung。香港人大陆人台湾人也惯了叫张曼玉做Maggie,Maggie是洋名中“玛格烈特”的?称,就像男名中“标”是“威廉”的简称。你可以说,张曼玉的洋化(高贵)形象在某程度上便是由名字奠定的。其它港星的气质各有千秋,也有不同的洋名:张柏芝叫Cecilia,关芝琳与梁咏琪是Gigi,陈慧琳是Kelly,郑秀文是Sammi,杨千女华是Liriam。至于男方,张学友是Jacky,刘德华是Andy,黄秋生是Anthony,梁家辉和梁朝伟则是Anthony的简称Tony,黎明是Leon,而当我一时想不起曾志伟到底可有英文名字时,一室的同事大声叫起来:Eric Tsang。
现在你该明白我想印证什么了吧——香港和大陆艺人最明显的分别,第一件便是洋名带来的明星效应。
然后是它们如何成为品牌。
我知道赵薇叫Vicki。只是在我不清楚Vicki最后的字母该是i还是y而向一位女生请教时,她的答复是那么理直气壮:“不知道,我听都没有听过!”如果换了我不清楚的是Sammi,她必然很快便告诉我最后的字母是i,不是y。因为对她来说(也是对很多很多的人们),Sammi等于郑秀文。也因为这个等号,好多好多喜欢郑秀文的人都会想由名字开始跟她看齐,只不过他们不会将中文名改成“秀文”,却是喜孜孜地叫自己“Sammi”。
自从郑秀文走红后,我认为“Sammi”的行程也看涨许多——纵然改这名字的人未必知道它的出处(Samantha)或Sammi为什么会如此受到宠物小狗主人的垂青(你可以上网看看)。我甚至颇为肯定,许多人会认为这名字不论出自何处,它的意义也不会大过目前它是郑秀文的洋名——还是“商标”?换句话说,把自己叫Sammi的女孩子们,不单多了洋名旁身,更是感到与有荣焉,恍似身上穿了时髦的名牌。
而到目前为止,这恰恰便是香港和大陆明星的第二个分别:港星藉洋名向群众渗透了他们的“个人风格”,而这些“风格”大多数都不是建立在他们的个性上,却是有几走在fashion潮流的尖端。
我的意思是,港星的洋名(特别是女生)之所以变成品牌与商标,其实也是刻意的经营。每次当她们的洋名以商标的方式出现在唱片封套上,配合时髦的服装与摄影,完全便是一帧品牌广告。假如那幅图像本来便是广告,如推销手机,电话或摄录机,她的名字尽管不会与商品斗大,但因为经过长期的潜而默化,她的形象便已等同了她的signature(签名式)。洋名象征身份,身份由品位撑腰。因此,Sammi作为洋名(商标)远比Miriam更被大众受落是一点也不难理解的:在“摩登”、“型”的层面上较量,郑秀文大抵会被公认胜杨千女华一筹。
然而走在潮流更前一线的莫文蔚——她拥有比郑秀文更模特儿骨架的身材,在性感的演释上比梁咏琪陈慧琳更大胆——却并未因人气愈来愈旺而顺带把洋名Karen一并带进“名气殿堂”(Hall of Fame)。有人说是“Karen”的联想力太平淡,听起来似中学女生或上班粉领族,与架势十足的莫文蔚相差太远,所以没法变成潮流指针。我却有另一种想法:莫小姐虽是道地的香港女,但她真正走红不是始于香港,却是台湾。香港人有不少把她视为国语人,只要一跟国语挂勾,大家便会想到土气。而不管莫小姐台上台下是有着多么浓厚的明星味,香港人仍旧无法抛开他们的殖民地情结:情愿张起口来半咸不淡,也不要发音正确字正腔圆——香港人一般虽不见得英语都讲得好,但对普通话却有着十分微妙的排斥倾向。
先在台湾和大陆走红的莫文蔚,因此不免在回归香港的路途上遇上一点点的障碍——虽然她也有个洋名,但由于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问题而无法产生应有效应。若我是她,干脆便把商标改成Muo Wen Wei,带头消弭港星和大陆明星在品牌效应上的差别,从此在大中华地区自由行。
上一篇:宝宝起名——这年头,起个好名字很
下一篇:宝宝按生辰八字取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