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姓名学的范畴含概非常广大,包括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美学、音律学、文字学等等。 我们此刻所谈的姓名学,本质上说,只是姓名学的一部分内容——与人的“命运”有关的那部分。
上古时代,没有照明,白天人与人之间用形象来区别,夜间用名号来分辨。可以说,“名”从它产生之始就成了“人”的另一面:白天属阳,“昼视其形”,人为阳中之阴;夜间属阴,“夜辨其名”,名为阴中之阳。人与名的关系是如此密切,按照客观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规律,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名以人为依托,又对人发生作用;人得名而彰,人“大”而名愈显。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在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这些努力几乎表现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每一个进程,但只有极小一部分有识之士想到并尝试通过事物的另一个面——事物的“阴性”的那一面来帮助自己。这些人是值得尊敬和纪念的,他们的实践一旦成功,必将给人类带来本质上的飞跃,因为这是开发无形资源的途径。可以预言:到了那一天,人类将不复存在掠夺,不复存在战争,历代仁人志士理想的天上人间,将不再是理想,伴随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的全面开发,一个新的太极必将形成,一个崭新的人类必将诞生。我们所要讨论的“姓名学”就是人类开发无形资源行为的一个部分。
人类要想有效地开发“姓名学”这一无形资源,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名”与“命”何者为主?何者为次?二者之间是怎样作用的?搞清楚了这个问题,现在“姓名学”界存在的许多争议都将得到解决。首先,“名”以“人”为依托,没有了作为实物的“人”,“名”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当然,有些人即使肉身已经毁灭也能名垂千古(这是因为阴性的东西本身就是不容易被毁灭的),但我指的是“名”所依托的那个肉身的人!明确了这个问题,人为主体名为客体这个主次关系就不必再争论了。我们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名”是为“人”服务的;名所服务的主体是它所代表的那个人。因此,所有的那些只论“名”而不论“人”的所谓“姓名学”只能是伪科学,或者至少是不完善的。这是个世界观的问题,明确了它,才有可能进一步解决方法论的问题。目前姓名学界所谓的大宗之法,包括《巧连神数命名法》和《三才五格命名法》,就属于不完善的命名法。承认这个结论,对某些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但我想说的是,一个真正的搞科学研究的人,是不会自欺欺人也不会无理狡辩的。
要定性定量地研究“名”与“人”之间的作用情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要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必须通过相同的量才能进行。我们研究“名”与“人”之间的作用情况,也必须通过相同的量。由于“名”是一个无形的量,我们就必须找到另一个无形的量,一个能精确地描述无形化了的“人”的代数方程式。对此,古今中外的历代先哲们曾作过大量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最科学的表达式就是我国的用人的出生时间描述的“四柱八字”,由于它在实践中无数的应验,已被公认为“人类的生命密码”。尽管破译这个密码的工程还远没有竣工,但至少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精确而又完整的方程式,我们以此为基点所做的研究,就不会是徒劳的了。感谢我们聪明的祖先!此时此刻,我心中充满了对历代先哲们的敬意,我们今天包括以后的无穷利益都来自他们!接着,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真正的“姓名学”的问题了。由于我们已经定位了关于“人”的代数方程式,那么,关于“名”的代数式也就迎刃而解——将“名”换算成用相同元素表达的代数式。
现在,我们所要面对的问题是:名字的基本符号是文字,怎样把它换算成用天干和地支表达的代数方程式?对此,我们聪明的祖先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换算的公式——《河》、《洛》数理!通过《河》、《洛》数理,我们有了神奇奥妙的《六十花甲》,即:1=甲子,2=乙丑,3=丙寅,------59=壬戌,60=癸亥。这样,“名”与“人”就达成了质的统一,我们也因此可以对二者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和比较了。
最后的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将“名”科学地数字化。前人的研究思路是,将构成“名”的文字分解成若干基本笔画,然后计算出“名”的“数理。至今为止,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种:其一是大约在我国明、清时期兴起并流传于民间,后经日本的姓名学大师雄崎健翁整理并推广的“姓名学象形字”,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有《巧连神数命名法》和《三才五格命名法》。其中,《三才五格命名法》在当今的姓名学界占主导地位;其二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繁体字计算笔画;第三是将连续的笔画算作一笔,但转弯处如果是不小于九十度的角,则以两笔计算。当代的隐圣人物张延生比较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易坛泰斗邵伟华的先祖,我国北宋时期的邵康节。我在实践中暂时使用的 是第二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繁体字计算笔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我认为,中国的文字几经演变,早已不是当初 的象形文
上一篇:婴儿取名———易学总论
下一篇:婴儿取名——人体生物节律与生命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