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孩子的负性情绪-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解读孩子的负性情绪

解读孩子的负性情绪

2017-04-15

在心理学中通常把恐惧、忧郁、憎恨、愤怒等情绪称为负性情绪。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在个体内部心理结构中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就像一枚硬币的反正面一样,缺一不行。每个人都会有负性情绪,包罗成人与孩子。

和成人一样,当孩子遇到懊恼或不如意的时候体现会各不相同:有的郁郁寡欢、有的怒不行遏、有的无理取闹,其实这些都很正常。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接纳孩子的负性情绪,因为这也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通常当孩子的负性情绪爆发的时候我们成人会如何面对呢?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1:

别这样,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其实,这样的表述否认了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会感觉到本身不该该有这样的情绪,而应该像一台调试好的机器,每天高速运转,始终连结良好的情绪状态。这种教育方式非但不会使孩子真的没有负性情绪,并且会助长孩子的压抑和自我否认。孩子先是认同大人的说法,压抑本身的情绪,时间长了还会连本身也意识不到本身还有负面情绪了,而酿成一种我应该这样、我不该该那样的理智要求,这种理智化的特点常常在孩子青春期时酿成必然的神经质倾向,有些孩子还会发展出一些心理问题、心理障碍。

案例2:没什么大不了,有爸爸妈妈在,什么都会帮你解决!

有些父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宽慰孩子,想要帮孩子减轻思想负担,事实的结果是拔苗助长。这些家庭的问题并不在于没有爱,而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家长过分在思想上控制孩子,以爱的名义褫夺孩子本身自由思想的空间。

其实让孩子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会有很多种,当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时家长应针对差别情况给予差别处理,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担心引起恐惧

幼儿年龄越小越容易因为生理性需要未达到满足而引起惧怕,引发孩子的负性情绪,当出现此类状况家长必然记得负性情绪宜疏不宜堵。哭闹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本能,如果爆发前期不克不及控制住,没关系让孩子先宣泄一下情绪。父母要连结冷静的心态,等孩子情绪不变点再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为他释疑,用轻松的口气告诉他不消着急,以此来缓解他的不良情绪。成人可以用感同身受的措施来消除他的担心,如告诉他爸爸妈妈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担心和害怕,后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本身解决的等等。

因为意愿没有满足

家长要首先弄清楚孩子的意愿,然后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游戏或其他物品引导他,用孩子比力感兴趣的事使他能够从负性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

好比他到商场玩耍,看到东西必然要买,你不满足,他就大哭大闹,或者躺在地上耍赖。作为父母,我们要接纳孩子的全部,但这并不包罗全部的缺点,该坚持原则时就必然要坚持。当面对这种情况时,家长可以试着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进行解决,而不克不及因为觉得丢了面子,就打骂孩子或满足孩子的要求。当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时,我们可以等待,但不克不及因此放过孩子的缺点。我们可以事后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进行讨论,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因为犯错受到指责

当孩子因为犯了错误得到你的指责而发脾气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蹲下来,用温和的眼睛看着孩子。等着他情绪发泄完,不要急于去抚慰孩子情绪,也不要用任何语言再去刺激他,这时的步步紧逼只会激化他的情绪。等他慢慢安静下来时,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帮他分析,告诉他正确的做法。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会出现负性情绪,那么请接受以下建议尝试一下,必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理解孩子的负性情绪

作为成人必然要学会理解、接纳、掩护、疏导孩子的负性情绪。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情绪表达,孩子感受到害怕才会知道要注意宁静;孩子懂得羞愧才会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合错误的;有难过的经验才能理解他人的伤心。所以,家长不要总是否认孩子正常的情绪表达,更不要过分压制孩子的表达。

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创设宽松愉快的生活环境、精神环境、合理规律的作息制度都可以使幼儿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使幼儿感到宁静、愉快、有亲切感,并易于接受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满怀信心去创造。

如果我们经过长期努力,能够让积极情绪主导孩子的心境,并进而形成其内心世界的配景,那么,孩子每时每刻发生的心理事件都会受这一情绪配景的影响,使之产生与这一心境相关的色调。而这与家长平时的体现紧密联系:情绪良好,积极上进的家长才能培养出阳光、快乐的孩子。

连结亲子的积极沟通

家长在和孩子相处时,必然要学会耐心地倾听,让沟通在孩子的负性情绪起枢纽的作用。孩子并不是越乖越健康,相反,能闹、能说、接纳本身本性的孩子才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的孩子。亲子间的积极沟通能让孩子有地方说心里话、有地方释放情绪压力,让家庭成为孩子有话可说、能说真话的空间。不压抑孩子的真实想法,不否认孩子正常的情绪体现,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更轻松,才是健康的家庭;只有健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

注意父母的一言一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首先接触的就是他的父母,率先效仿的对象同样也是他身边的亲人,因此父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必然要提高自身本质,注意自已的教育态度,为孩子做好模范。同时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观点应连结一致,尤其在孩子出现负性情绪时,家长应统一要求,形成宽松愉快的气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始终连结良好的情绪是关键,遇到问题必然要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本身的情绪。

总之,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接班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解读孩子的负性情绪”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解读孩子的负性情绪”还看
教育“天才儿童”的误区
给孩子玩iPad的3个提醒
宝宝自己看DVD、iPad坏处多
望子成“笼” 关注孩子成了关住孩子
不要在天使面前扮恶魔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儿童早教切忌求贵求洋
    宝宝光脚玩耍的两大好处
    新生儿抚摸的正确顺序
    给宝宝使用抗生素的四大误区
    谨防新生儿的八种条件反射受阻
    父母如何正确地向宝宝“示爱”
    趣说嗅觉与母婴交流的关系
    初为父母需要注意的八方面
    困扰新生儿睡眠的8大原因
    婴儿游泳应避免的三大误区
    帮助宝宝交朋友的小游戏
    为何男婴普遍比女婴“恋母”
    不要浪费孩子最初的六个月
    0-1岁宝宝的应该怎样抚养
    父母要多为宝宝交友创造机会
    孩子变笨,只因父母的3个错误
    爬出健康宝宝
    中国人的“早教”心态
    家长必知宝宝学步期的关键问题
    爸爸育儿测试
    幼儿教育越早越好
    六种需及早培养的性格
    爸爸哄宝宝的10高招
    天生丽质从摇篮时代塑造养护
    婴幼儿马牙不属于病态
    亲吻——母婴的语言交流
    婴幼儿早教引起多方关注
    孩子八大难搞行为破解法
    新生宝宝怎样抱最好
    新父母如何与宝宝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