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乖乖吃药-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让孩子乖乖吃药

让孩子乖乖吃药

2017-04-15

孩子生病,家长最焦心。喂孩子吃药也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怎样才能让孩子乖乖吃药呢?孩子吃药又需要注意哪些呢?

口服药物是第一选择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病院原儿科主任张思莱指出,口服喂药是儿科治疗疾病的第一选择。

但是由于宝宝年龄小,药物或多或少带有苦味或者其它宝宝不喜欢的味道,甚至拒绝、反抗,因此造成不少宝宝喂药困难。

别的,由于儿童的各个器官处于还在继续不停发育时期,尤其是肝、肾、血液以及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用药不妥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因此家长需要向医生了解药物的性能、作用、原理、吸收、代谢和排泄以及适应证、毒性反应、禁忌证,做到合理用药、正确喂药。

注意用药间隔时间

张思莱告诉记者,目前儿童药物多以液体或者颗粒制剂为主。此外还有滴剂、混悬剂、咀嚼片、泡腾片剂以便利患儿口服。为了减少药物的不良味道,多采用糖浆或者加入甜味剂和香味剂的制剂,或者包以糖衣,达到宁静、顺利服药目的。为了孩子的依从性,还开发了一些半衰期(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比力长的药物,可以每天只吃一次或者两次。家长最好选择宝宝易于接受的药物剂型或者半衰期比力长的药物。

张思莱提醒家长,喂药的时间要严格地遵照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的使用时间。她指出,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随着时间而变革,只有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必然浓度对于治疗疾病才能有效。

如果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注明每日三次,正确的口服时间应该是间隔8小时吃一次。这样才能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控制病情发展,直至痊愈。

喂药前做好准备

张思莱提醒家长,给宝宝喂药要选择合适的器皿和工具。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可以使用滴管;1岁摆布的孩子可以选择汤匙或者带有刻度的小量杯、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如果吃的是药片还需要准备研碎药物用的小药钵将药片研碎。

为了减轻苦味或者其它异味的刺激,家长可以准备一些白砂糖,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准备一些小的水果糖块。

别的,孩子吃药时要选择半坐位姿态,轻轻把住孩子的四肢,固定住头部,以防喂药时呛着孩子或者误吸入气管。

对于1岁之内的小婴儿使用小滴管喂药最适宜。将小滴管吸进药(可以混入少许白糖)后,伸进孩子的嘴里,滴管嘴放在一侧颊黏膜和牙龈之间将药少量挤进,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吃完药后再喂上几口水,然后亲亲和夸奖孩子。

对于一些分歧作的孩子,平时家长不要利用吃药、打针、去病院恐吓孩子,造成孩子对一些医疗行为的恐惧感。要告诉孩子生病后就需要吃药,接受治疗,这样疾病才能很快痊愈。

喂药时不要采取撬嘴,捏紧鼻孔,强行灌药,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误吸。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综合活动《奥运地图》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与“让孩子乖乖吃药”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让孩子乖乖吃药”还看
哪些防骗的知识是家长必须要教会孩子的
孩子这4个部位千万不能打
哪些错误是儿童用药最容易犯?
喂奶三大“神器”
千万不要这样逗宝宝开心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宝宝爱打人摔东西该怎么办
    两则小游戏让动作精细
    孩子不懂分享不是品德问题
    孩子的个性是遗传还是后天
    0-6岁是心智发育黄金期
    宝宝早就会记事了,你知道吗
    1-2岁宝宝一定要学会的本领
    哪些时期是智力发展飞跃期
    妈妈怎样挑选宝宝阅读书本
    给新手父母的家庭游戏法则
    让宝宝尝试自己的能力
    逆境是孩子成长的阶梯
    一岁多的孩子为啥不愿穿鞋
    懂得合作的宝宝将来更有出息
    早教一定要去早教中心?
    游戏锻炼宝宝小指头
    宝宝早期教育的最佳时期
    10个锻炼宝宝小手指的游戏
    家庭5因素耽误宝宝学说话
    正视宝宝的语言发展能力
    阶段运动帮助宝宝更好成长
    关于早教问题的专家回答
    妈妈和你分享早教经验
    给孩子找准“起跑线”
    10种天分为宝宝成才
    把握宝宝发育的关键期
    用纸箱给孩子做个“童话屋”
    “翻斗乐”里礼仪多
    感官训练法,造就聪明娃
    别让标准埋没了孩子的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