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导: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就越好-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育指导: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就越好

教育指导: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就越好

2017-04-13

教育并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早了,等于揠苗助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现在有很多家长,固执地相信,抢跑是在为孩子争分夺秒。

比来考研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对于那些在自习室里顶着熊猫眼通宵达旦狂看书的学子们,我深表同情。不外说起熊猫眼来,比来我也很荣幸地挂过,而原因就是为了下面的这篇陈诉,虽说它没有鲁迅先生的犀利,也没有琼瑶女士的柔情,可是放在这里,希望可以解除家长们的疑难杂症。

据一份幼儿园问卷调查显示,孩子回家后,都要学习两个小时,家长要求孩子写字、算算术,使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致使孩子难以接受,产生厌倦情绪。对此,家长一味埋怨孩子不睬解家长的苦心,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揠苗助长,不但不奏效,往往事与愿违。卡尔冯路德维希就是一个在父亲进行教育抢跑下被毁的天才。

卡尔学业天赋极高,他的父亲把全部的心血投注在他身上。他亲自教儿子高等教学,强迫孩子醒着的每一分钟都要学习。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对大自然的探索都被父亲隔在门外。最初,这样的教育似乎也取得了成就,卡尔8岁时就能够学习大学数学,9岁他就能学习微积分,不停跳级,修完大学课程只用了3年时间,也就是说11岁大学结业。大学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顶尖级数学家。父亲更是一心想使他早日功成名就,容不得卡尔有任何休息和调整就让他继续攻读研究生。

辉煌转瞬即逝,卡尔上研究生院一年后,对数学再也提不起兴趣,不久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至此再也不想动脑筋,再也不想思考问题。最后曾经的天才从事服务员工作,远远地偏离了他父亲的培养轨道。

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的做法与卡尔父亲的做法恰恰相反。徐达章是一名民间画师,在本地小有名气。耕作之余,在镇上以教学和鬻字卖画补助家用。

家里挂满了父亲的字画,幼小的悲鸿耳濡目染,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要求学画时,却被父亲温和地拒绝了:你应当好好用功读书,因为要想成为一个画家,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两年后,9岁的他才如愿以偿,开始从父习画。

我们首先来分析徐达章的做法为什么和现代家长的做法大相径庭呢?原因就在于他意识到对孩子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即使以后孩子能取得必然的成就,他的心理却未必健康。不少天才的身心健康受损,在不幸中度过本身的一生。这些天才因为父母特异的教育方法,成了杰出人物,但是他们的一生却很不幸。英国文学家约翰拉斯金、哲学家尼采等人的一生遭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拉斯金是由母亲精心培养长大的。他母亲从来没给幼小的拉斯金买过玩具。母亲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读《圣经》,拉斯金只上了几个月的学,大部分教育则是在家中进行的。

他18岁考入牛津大学。母亲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密切关注儿子的生活。

尽管拉斯金最后成了文学家,但他的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妻子离他而去。在晚年,他说道:我所受的教育,一般说来是错误的,并且也是不幸的。据说,他在长大以后曾经多次发疯。尤其在临死前的一年,他因精神极度错乱而痛苦不已。

尼采的母亲则对他进行早期教育,要求尼采根据她的意志行事。结果,尼采酿成了一个认真、深沉、懂礼貌的孩子。他差别于另外孩子,做事刻板,绝对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因此,周围的坏小孩都取笑他,结果他45岁时发疯,由母亲和妹妹照看,第二年死去。

教育抢跑的倒霉影响不容忽视!

抢跑将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智慧。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这对其成才是极为重要的。家长和教师的本分就是掩护和培养这些好的心理品质。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郭沫若这句话指明了一条规律:兴趣是成才的起点,是驶向知识海洋的快艇,是走进知识殿堂的入门证。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如果家长只有望子成龙之心,但不讲究教子成才之术,一味抢跑,结果只能亲手熄灭孩子的智慧火花。

自然界万物都根据生长规律自然生长,人类为万灵之长,也自有其发展规律。为促其生长予以施加外力,倘若施用的外力不妥,就很容易出现倒退甚至枯萎现象。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因此,教育必需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这个规律为依据,提出教育要求,先了解孩子的现有水平,包罗身心发展水安然平静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安身于现实,在此基础上再谋求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有效的教育方法。应该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孩子知识,培养他的能力,不克不及急于求成。同时要注意巩固效果,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千万不克不及贪多求快,不然孩子会惧怕、厌烦甚至反抗,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啊。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与“教育指导: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就越好”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教育指导:早期教育并不是越早就越好”还看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 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 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孩子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吃手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信号
    宝宝吃手 妈妈该怎么应对
    家长九种行为最伤害孩子
    怎样对付孩子的霸道行为?
    四类个性宝宝性格转型方案
    如何教会宝贝正确的洗手方法
    孩子“一心二用”不是错
    防止宝宝脾气失控的锦囊妙计
    四种典型的婴儿意图
    四招让男宝宝远离“娘娘腔”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破解常见行为现象--爱咬人
    家长必须理解的4种BB行为
    如何帮倔宝宝“下台阶”
    家长喂养坏习惯可能伤害宝宝
    不宜与孩子逗乐的5种情况
    全职妈妈的N个心灵处方
    孩子不听话,贿赂or鼓励?
    3招助你远离“孩奴”焦虑
    从根源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五大法宝纠正宝宝睡觉日夜颠倒
    两岁前孩子不一定分房睡
    让孩子受益终生的9个好习惯
    一岁的宝宝该教她什么?
    为什么“小病包儿”脾气大?
    解析宝宝喜欢打人的四大真相
    宝宝不再啃指甲的5个方略
    了解哭泣BB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