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导:把握婴儿敏感期-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教育指导:把握婴儿敏感期

教育指导:把握婴儿敏感期

2020-12-03

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空多带孩子,驾驭婴儿关键期,开发婴幼儿潜能,来自北京的幼教专家王晶老师说:03岁是宝宝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必然要驾驭好。

一出生就要训练观察力

新生儿就要开始训练观察力。刚出生的宝宝视线在20厘米内,一个月摆布时只能看到黑、白、红三色,家长可以拿类似斑马线的图形或国际象棋的棋盘给宝宝看。

每天记录下宝宝眼睛离开的时间,会发现时间一天天在缩短。说明宝宝对这幅图已经熟悉。王老师说,几天后可以换图,好比拿红球,会发现宝宝的眼睛会追视红球,或用一图一物,好比红色大苹果,这些图案都会增加宝宝的观察能力。

王晶说,半岁前是宝宝形成欢快的情绪惯性的敏感期,家长要和宝宝多交流,家长可以通过搂抱、抚摩、说话、游戏和逗笑等方式与宝宝沟通。

教孩子阅读要划字点字

孩子大一些,要培养其阅读习惯。王晶说要四定,即:按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早上9时或晚上睡觉前是最好的阅读时间,家长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条件的开辟书房,没有的也要有一个固定的地方。

阅读内容可以周期变革,同一个故事可以续编差别的结尾,或让孩子本身续编,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定人就要求家里比力有固按时间的人来带孩子,但普通话要尺度。孩子学翻书比力困难,家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起一页纸,资助孩子翻书。

别的,阅读时家长的划字、点字也很重要,从小养成声音在哪里,眼睛在哪里的习惯。王老师说,这也是练习手、眼、口的协调性。好比,家长拿一张小白兔的图画,要握宝宝的小手,指着图画,说小白兔。

孩子学爬,陪他钻山洞

王晶老师强调,亲子教育很重要,在家里做简单的小游戏也可以培养感情。好比膝盖摇,家长把宝宝放在膝盖上,唱儿歌时轻摇宝宝,时时换姿势,培养节奏感。还可以把宝宝的小脚放在家长的脚上,随音乐的节奏,和宝宝同向而行。还可以听一些音乐,让宝宝通过声音鉴别物体。好比听到水声时,家长和宝宝可以一起饰演小鱼在水里游。

谈到孩子学爬时,王老师说,可以全家一起参加钻山洞的游戏,即爸妈用双手围成山洞状,爸妈交替前行,宝宝向前爬行。好比灌篮高手,往干净的纸篓里丢纸团,孩子扔,爸爸接,可以培养亲子之间的默契。

王晶还对亲子园和幼儿园做了区分。她说,后者要求3岁以上,强调集体教育;前者是家长、孩子和老师三人行,培养孩子的个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与“教育指导:把握婴儿敏感期”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教育指导:把握婴儿敏感期”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 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揭示“神童”的培养教育过程
    0~12个月宝宝早教方案
    美国人教育子女的7大忌语
    揭秘盛行欧美的趣味育儿法
    毁掉孩子的11种管教方式
    10种溺爱行为摧残宝宝身心健康
    6条规矩6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
    让宝宝更优秀的15个早教区域
    专家谈华德福教育的理念
    揭秘80后妈妈奢华育儿观
    早教就是学知识吗?
    看中国富豪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管教孩子时需注意的5个要点
    网友谈“富养女穷养儿”
    独生子女6大养育妙方
    父母必须知晓的6大早教原则
    0~12个月婴儿经典早教方案
    揭示3岁前宝宝的记忆奥秘
    训练宝宝独处的9个方法
    早教对智商影响大于遗传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专家: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
    早教使孩子具备5大素质
    美国家庭育儿常见十种做法
    养育优秀宝宝的36个有效方法
    专家:宝贝们的假期生活
    全职妈妈带大的孩子是否更好?
    早期教育必做三件重要事
    宝妈必知,幼儿园能教会孩子的十件事!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及矫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