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孩子,骂出来-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坏孩子,骂出来

坏孩子,骂出来

2017-04-13

也许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更好,可是恨铁不可钢,怒气上头就失了分寸。别以为孩子骂两句没什么大不了,把稳这样骂孩子,会骂出个坏孩子。

坏孩子是骂出来的。在所有骂人的嘴傍边,乌鸦嘴最毒,也最灵验。好话从它的嘴里很少能说出来,即使说出来也不见得能实现。

但是,坏话从它的嘴里吐出来,往往都会酿成现实。有多少坏话,就有多少恶果,立竿见影,百试不爽。乌鸦嘴歹毒的面目令人遇而生厌,望而生畏,善良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现实的残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许多可亲可敬而又可爱的人恰恰长着一张可怕的乌鸦嘴。有的妈妈从孩子一出生,就在别人面前这样评论本身的孩子:这孩子太淘气,无法无天,谁也拿他没措施。这其实是在暗示孩子无恶不作,横行蛮横。

有的老师从孩子上学开始,就在班级讲台上对学生评头论足:你好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出来,你长的是猪脑子,还是肩膀上扛着块砖头?这样的话从老师嘴里说出来,既伤孩子自尊,又暗示孩子笨得可以。

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孩子的影响不克不及算小。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暗示。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从接受主体来说,暗示可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两种。自暗示是指本身接受某种观念对本身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三气周瑜是自暗示使周瑜葬送了性命。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别人使本身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蒋干盗书则是接受了他暗示而遭致祸端。

其实,每天我们都会不停从本身或他人那里接受暗示。这些心理暗示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信心,有时又使人郁闷不安,苦恼万分。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恶劣影响很可怕。因为暗示往往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也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根据必然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必然的意见或信念。

心理学研究评释,一些比力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如妇女和儿童,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一个人如果长期遭受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对人的生活产生恶劣的影响。然而,让人痛心的是,这些给孩子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如父母或老师。长此以往,不但会给孩子成长造成巨大的心理障碍,更有甚者会葬送孩子的一生幸福。

为人父母,为人师表,必需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必需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夸奖的背后是多少人在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父母表彰、老师称赞、客人夸奖、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对孩子全方位的积极暗示无形中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增强孩子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成为一个自信豁达的人,有所作为的人。

更多的早教与育儿趣事和育儿宝典尽在查字典幼儿网,大家快来关注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坏孩子,骂出来”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坏孩子,骂出来”还看
娘娘孙俪谈二胎养育经 等等小花个性大不同
孩子早教一定要知道木桶效应
这些中国式早教不合理 你做了多少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早期教育注意四个误区
    出生时间决定宝宝性格?
    宝宝才艺怎样培养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知识、技能、品格,伊顿实施多元文化双语教育体系
    熊孩子怎么教育 沟通是关键
    应试教育让孩子累死在起跑线
    早教的原则妈妈们都知道了吗?
    粉碎火热的八大“育儿谣言”
    晒娃狂魔看过来:家有宝 轻点晒
    常见的错误育儿用语
    别让强势妈妈毁了你的家庭
    千万别这样和孩子开玩笑
    开发幼儿智力谨防三误区
    春节教你拍出创意全家福
    放养而非放任 科学育儿三原则
    小学学历最幸福 孩子你为什么读书?
    走出孕育“神童”的误区
    电子产品让孩子很受伤
    幸福家庭必备7要素 你家有么?
    隔代教育必须纠正的那些误区
    教育路上 你是第几层父母?
    埋没聪明宝宝的4大误区
    春节和BB说走就走的旅行
    10本,可以“玩”的图画书
    脸型也能反映宝宝智商
    老人带孩子 这些行为必须纠正
    6个孩子进哈佛耶鲁 首席妈妈的育儿经
    国脉圣田幼儿园开展家长开放日促进交流
    中国家长的4大早教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