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童因早教音乐听力差,早教要注意-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教育早知道 >3岁女童因早教音乐听力差,早教要注意

3岁女童因早教音乐听力差,早教要注意

2020-12-16

3岁女童因早教音乐听力差 都是父母惹的祸。

本来是想让孩子从小在音乐的氛围中长大,乐感好些,没想到差点害了她!昨天,张女士后悔不迭。

专家表示:父母给孩子创造音乐环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长期让孩子处在噪声中,孩子的耳朵实在太受罪了。孩子的听觉器官非常娇嫩,更需要家长细心呵护,谨防家庭噪音对听力造成永久性伤害。

3岁女童听力比同龄孩子差

张女士的女儿小名豆豆,刚过了3周岁生日。

我很喜欢音乐,但是没有机会走上音乐道路,就把这个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了。张女士说,女儿还在肚子里时,她每天都会坚持音乐胎教一小时。女儿出生后,自己更是不遗余力地为她创造音乐环境。

豆豆满月后,张女士买了个蓝牙小音箱。我觉得,让孩子在音乐的氛围里耳濡目染最重要。小音箱和手机蓝牙连接后,不用插线就能放音乐了。我一般把音箱放客厅,声音调到中等,女儿在家里各个角落都能听到音乐。除了睡觉或讲故事时间,音箱都开着。

张女士给女儿听的音乐主要是儿歌,还有些流行音乐和钢琴曲。去年夏天起,还加入了大量的英文童谣。既有音乐氛围,又有英语环境,我想着这样长期熏陶下来,应该会有帮助。让张女士开心的是,女儿在音乐上的确比同月龄的孩子要有感觉,能唱不少儿歌,还能用小手准确地打拍子。

可春节前,张女士注意到了异样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女儿总喜欢自己去把小音箱的声音调大些,早教机的声音也开得越来越大。平时喊她,反应似乎也比以前要慢一些。

你们家孩子这样长期听音乐,会不会影响听力啊?邻居偶然间的提醒,让张女士慌了神。经过检查,出生时听力正常的豆豆,目前听力和听感知能力都低于同龄的孩子,需要及时进行矫正。

 父母给孩子听音乐要注意音量和时间

专家表示,婴儿和幼儿的听觉器官非常娇嫩,有些成人认为并非特别响的声音,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比如像豆豆这样,从满月起就每天长时间听音乐,耳朵承受的压力的确很大。父母给孩子听音乐,做环境熏陶,一定要注意音量和时间。

音量一定要轻柔。有个判断标准,音量不要超过日常对话的声音。如果音乐声超过或等同于平时大声讲话的声音,对婴幼儿显然就成了噪音。另外,像架子鼓、爵士鼓之类的声音虽然好听,对幼儿来说,就是噪音了,不要让过小的孩子接触。

在时间方面,最好每半小时至一个小时,就暂停乐声,让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得以休息。当然,能不用耳机就不要用耳机。

专家解释,家庭噪音有一定隐蔽性,当事人往往因为适应而忽略了。家庭噪音主要会引起幼儿内耳毛细胞、毛细血管形态及其功能损伤,从而导致小儿听力下降、耳聋或其他听力障碍。听力的下降和丧失有一个过程,但是孩子很难准确表达。他建议,一旦发现自己孩子的听力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与“3岁女童因早教音乐听力差,早教要注意”相关文章
生活中提高婴儿智能的小游戏
1岁前家长应该为宝宝做到的事
家长如何教宝宝学说话?
父母的早期教育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知道多少?
看过“3岁女童因早教音乐听力差,早教要注意”还看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给宝宝恰如其分的温暖拥抱
除了分数 我们应让孩子拥有什么?
家教五大误区干扰孩子成才
小测试教你发现宝宝8大潜能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两种原因摧杀“宝宝的敏感期”
    零吼叫的真谛:应对情绪化反应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
    10种溺爱行为摧残宝宝身心健康
    新手父母常犯的17个育儿错误
    教育孩子的14大法宝
    管教孩子最易犯六大错误
    教育的关键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0~12个月宝宝早教方案
    给宝宝选早教 三步就搞定
    6个生活小事件折射育儿大问题
    孩子早期启蒙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父母最忌讳犯的6个教养错误
    职场妈咪育儿心理
    不该被遗忘的那些启蒙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该把握的六个关口
    莫将情绪化反应迁怒于孩子
    解读日本家庭教育的黄金法则
    注意:切勿陷入六种早期教育误区
    父母需警惕的最大教育误区
    情绪化反应——父母的头号敌人
    教育绝不是将孩子作为遥控目标
    父母错误看待孩子的3种方式
    如何成为孩子真正需要的酷爸酷妈
    美国天赋教育计划给我们的启示
    养育完美女宝宝的秘诀
    盘点早教主流理念
    国外早教理念的启发 侃侃国外的早教模式
    “哄骗式”教育是否可取?
    专家访谈:爱探索宝宝动个不停